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 练习
一、选择题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了新的分子
B.在阳光下衣服容易干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
C.水和过氧化氢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D. 水与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
已知, 号元素为 (中文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有 个质子 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原子呈电中性
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重要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
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人们常说猪肝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铁质”指的是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 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先用手紧贴容器外壁,再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
B.称量时,要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C.为节约药品,实验用剩药品要立即放回原瓶
D.过滤时为加快过滤速度,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漏斗里的液体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家庭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如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就含有放射性元素氡。若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 B. C. D.
汞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汞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汞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
C.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图中 代表的是
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加铁酱油”“含氟牙膏”中的铁、氟是指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用微粒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微粒在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微粒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
C. 酒精与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微粒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晾干——微粒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之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①核外电子数
②质子数
③相对原子质量
④微粒的电性
⑤原子核
⑥电子层数
⑦最外层电子数
A.①④⑦ B.①②④⑦ C.①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⑥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外层电子数为 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B.钠原子得到 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失去 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C.水和双氧水的组成元素相同,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 水和 酒精混合后的液体体积小于 ,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请根据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找出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 、 、 相对应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二、综合题(共1题)
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 、 、 是 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 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中的 为 。
(2) ①和②属于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3) 、 、 、 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下同);写出 粒子化学符号 。
(4) 粒子的化学性质与 、 、 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
三、计算题(共1题)
银、铜、铁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有着广泛的用途。古时用银、铜铸造钱币,铁可制成铁钉。已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而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是 ,试求:
(1) 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
(2) 相同原子个数的银与铁的质量之比是 (保留最简整数比)。
答案
一、选择题(共15题)
1. 【答案】D
【解析】A、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B、在阳光下衣服容易干,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水和过氧化氢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 水与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 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错误。
【知识点】分子的特点、分子的概念、微粒与物质变化
2. 【答案】B
【解析】A. 号元素为 , 的原子序数 质子数 ,故A正确;
B.第 号元素 的原子序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故B错误;
C.第 号元素 的原子序数 质子数 ,中子数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C正确;
D.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原子都呈电中性,故D正确。
【知识点】质子、中子、电子数的关系、原子的构成
3. 【答案】C
【解析】A、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故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正确,B、物体的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不是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错误,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不同,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正确,D、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故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正确,故选C。
【知识点】多种形态的碳、微粒与物质变化、分子的特点、分子的概念
4. 【答案】B
【解析】猪肝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铁质”是指元素,而它存在于物质的化合物中,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B。
【知识点】元素的存在
5. 【答案】D
【解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正确;
B、分子之间有间隙,故正确;
C、分子很小,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故正确;
D、分子在不断运动着,不需要外力作用,故错误;
故选:D。
【知识点】分子的特点
6. 【答案】B
【解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故选项说法正确;
C、实验用剩药品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在指定容器中,以防污染试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D、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漏斗里的液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知识点】固体药品的量取、过滤、药品的取用、气密性的检验
7. 【答案】C
【解析】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向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知识点】固体药品的取用、过滤、液体药品的量取、物质的加热
8. 【答案】B
【解析】因为原子中质子数 电子数 核电荷数,所以质子数是 时核外的电子数也是 。故选B
【知识点】质子、中子、电子数的关系
9. 【答案】B
【解析】A、汞是一种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汞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C、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单位不是 ,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图中 代表的是 ,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质子、中子、电子数的关系、元素的分类
10. 【答案】B
【解析】“碘盐”、“高钙牛奶”、“加铁酱油”、“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用品中的“碘、钙、硒、铁、氟”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这里所指的“碘、钙、硒、铁、氟”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B。
【知识点】元素的存在
11. 【答案】B
【解析】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花香的分子从墙内运动到墙外,这说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正确;
B.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之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的大小随温度改变,故错误;
C.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把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会变小,故正确;
D.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所以在阳光下衣服更容易晾干。故错误;
故选:B。
【知识点】分子的特点
12. 【答案】A
【解析】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之后,①核外电子总数、⑦最外层 电子数、粒子的电性均发生了改变;⑥电子层数可能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决定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与中子数,由于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之 后,质子数与中子数没有改变,故相对原子质量不变。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之后,原子核没有发生改变。故一定会引起的改变是①④⑦。
【知识点】微粒间的联系与区别
13. 【答案】D
【解析】A、最外层电子数为 的微粒,可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也可能是阴阳离子,如钠离子、氯离子等它们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都为 ,故A不正确;
B、钠原子失去 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得到 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故B不正确;
C、水和双氧水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水是由水分子构成,而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C不正确;
D、 水和 酒精混合后的液体体积小于 ,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D正确。
故选D。
【知识点】微粒间的联系与区别、分子的特点、核外电子排布、分子的概念
14. 【答案】A
【解析】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为稳定结构,②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为稳定结构,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故选:A。
【知识点】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15. 【答案】C
【解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 是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 是原子核, 是核外电子,观察选项,
故选:C。
【知识点】微粒间的联系与区别、原子的构成
二、综合题(共1题)
16. 【答案】
(1) ;;
(2) A
(3) BC;
(4) B
【解析】
(1) 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中的 。
(2) ①和②属于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3) 、 、 、 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这是因为 的核内质子数相等; 粒子是带 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可以表示为 。
(4) 粒子的化学性质与 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这是因为 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知识点】元素的定义、元素周期表、质子、中子、电子数的关系、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阴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三、计算题(共1题)
17. 【答案】
(1)
(2)
【解析】
(1) ,将 的 ,
代入上述方程,
则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 相同原子个数的银与铁的质量之比为 。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