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同步训练
1.明朝中后期,一些实力雄厚的商帮在上海外冈、枫泾、南翔诸镇投重资开设棉布字号,收购棉布。同时,开设染坊并雇佣工匠加工,亦工亦商。材料反映商帮的经营活动
A.促进了投资方式的改变 B.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C.标志着资本主义的产生 D.推动了商业市镇的兴起
2.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在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 甘薯等高产作物。 这有利于
A.手工业的发展 B.彻底解决温饱问题
C.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D.经济重心南移
3.明朝实行“开中制”(开中,即召商输粮而与之盐),山西有幸成为“试点之区”,加上巨大的市场需求,晋商发展势头迅猛。材料反映出晋商( )
A.经营的商品范围较为狭窄 B.借助国家政策调整的契机而勃兴
C.崛起得益于巨大的市场需求 D.在长途贩运贸易中起到引领作用
4.明成化七年,朝廷开始在芜湖设置推关交税,四面八方的商人和船队齐聚芜湖,带来了丰富的商品和先进的经营理念,推动了芜湖工商业的发展。这体现出影响工商业发展的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交通便利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生态环境
5.康熙年间,苏南地区每亩地价银四五两,米每升钱七文。到乾隆中后期,地价增至七八两至十余两,米价上涨四至五倍。康乾时期地价、米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快速增长 B.闭关政策推行
C.官僚机构臃肿 D.君主专制强化
6.清朝前期吴江县的盛泽镇“舟楫塞港,街道肩摩”;湖北的汉口镇“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苏州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这些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C.商业市镇的发展 D.人口数量的增长
7.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氏竭力 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联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雍止皇帝持此观点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小农经济的现实存在
C.社会上商人地位低下 D.商业发展阻碍农业的发展
8.据估计,宋朝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朝增加到8.5亿亩,清朝又增至11亿~12亿亩。在明朝和清朝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 B.铁制农具的发展 C.人口的快速增长 D.统治者的政策推动
9.18世纪20年代,法国人皮埃尔对中国靠什么供养如此之多的人口感到好奇,结果发现诀窍在于给耕地合理施肥,翻耕土地到一定深度,在适当季节播种,将谷物与其他作物间作。在他看来,“诀窍”是
A.政治开明社会安定 B.中国农业精耕细作
C.政府大力扶持农业 D.中国人民勤劳勇敢
10.据学者研究,从北宋初年到明代,中国人均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波动,清代则呈现下降的趋势。 下列导致清代人均 GDP 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速度超过资本、土地的积累速度 B.中国的社会政治体制进入高水平超级稳态
C.中国受到了太多外来者的侵占和攻击 D.中国没有和外界进行直接的交流和冲突
11.从《明史》所载田赋征收的品目来看,除了小部分钱钞以外,绝大部分是麻布、丝绢和米麦等;里甲正役中物料的征派,亦多是地方农民的土特产。对这一现象最准确的理解是
A.导致了税收政策的变化 B.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C.抑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延缓了社会经济的转型
12.明清时期,地主和商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的现象造成的直接影响是
A.不利于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B.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使农民购买力下降,商品市场狭小 D.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13.造成下表耕地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清朝商业的兴盛 B.清朝推行垦荒政策 C.清朝手工业发展 D.清朝土地兼并严重
14.晋商崛起于明代,雄踞商界500年之久。山西地理上处于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政权的缓冲地带,历代都是中央王朝依托的北方重镇,对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比较熟悉,并受其影响。明清两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口逐年增长。中国国内市场兴起,政府整顿关税、减免商税等措施,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上述材料说明,晋商崛起是因为
①山西地理位置重要,处于民族交融的前沿地带,有利于经济交流
②晋商经营领域广泛,善于经营管理,讲求诚信
③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府重视商业发展
④商品经济发展,国内市场兴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请为以下知识结构图添加标题( )
A.清朝社会危机 B.江南地区开发
C.海外贸易繁荣 D.清朝经济发展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
——根据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编制
材料二 唐太宗认为:“夫民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因此他注重农桑,轻徭薄赋,使社会经济繁荣起来。明初,朱元璋下令各地流亡人民还乡生产,还乡者皆免税三年,量力开垦土地。清初统治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星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等
材料三 明中后期传入我国的高产作物,如玉蜀黍(即玉米)、番薯(俗称地瓜),到清代普遍种植于全国各地,高产作物的推广,对于粮食增产有重大影响。清初荒地极多,随处可见,而到康熙末年,则大都被开垦耕种。因而耕地面积由1645年的400余万顷,增加到1724年的680余万顷。人口增长也随之加快,特别是地丁合一之后,人口数字急剧增加,乾隆十四年(1749)为1亿7000万,至嘉庆十七年(1812)增加到3亿6000万。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表中②处是我国古代哪一盛世局面?这一盛世局面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材料二中,历代统治者对经济的发展有何共同态度?结果如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作物品种、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封建经济发展的因素。
17.苏州历经千年繁盛,百年沉浮,如今已重新崛起为工业总产值超40000亿的全球第一大工业城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苏州府是传统意义上的江南地区的六个府之一,其余各府包括松江府、常州府、杭州府、嘉兴府和湖州府。它们处于环太湖流域,是明清两代最繁荣富庶、最有文化气息的地区,城市化程度高,这便就是狭义的江南。
——中国社科院、央视电影频道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材料二 苏州不仅位于太湖水系的中央位置,而且处于江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要道——江南运河的中段,因此居于江南水路交通网的中心。江南绝大多数重要城镇,都有水路与苏州相通。苏州不仅是江南最大的商业城市,而且是最大的工业城市。其人口和财富的集中程度在当日中国城市中无与伦比。作为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苏州及其近郊集中了全国最大的稻米、棉布、丝绸、木材等市场,其商业腹地辐射到全国大多数地方。著名学者施坚雅认为苏州城是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惟一拥有全国性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
——摘编自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年)》
材料三 1843年上海开埠,租界所在的上海县虽始终只是松江府的属县,但到清末民初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工商大都会和经济、金融、文化中心,成为列强进入中国的跳板,是中国最重要、腹地最广的沿海开放口岸。相比之下,苏州黯然失色。沪宁铁路通车后,沿线城市的地位与影响力,就与到上海的距离远近成反比。“苏锡(常州府的属县无锡)常”与浙江的“杭嘉湖”为上海输送了大批移民。这批来自中国近千年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的人口为上海提供了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还带来了大量财富资本。由苏松常到沪苏锡常,显然是两个前所未有的因素起到了革命性也是颠覆性的作用——资本主义方式的工业化与国际影响。
——摘编自葛剑雄《从“苏松常太”到“沪苏锡常”》(载《探索与争鸣》)
(1)据材料一,指出狭义“江南”的地理范围,并概括指出其在明清时期的发展情况。
(2)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苏州的经济地位,并简析其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3)据材料三,指出苏锡常对近代上海崛起的贡献。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沪苏经济地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试卷第5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根据”同时,开设染坊并雇佣工匠加工,亦工亦商。“可得出,当时出现了雇佣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因此反映出商帮的经营活动促进了投资方式的改变,A项正确;B项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这不是资本主义产生的标志,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工商业市镇,排除D项。故选A项。
2.C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改进粮食种植技术,推广玉米等高产农作物,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题干的主题是清朝前期农业的发展,与手工业的发展无关,排除A项;农业的发展不等于彻底解决温饱问题,表述过于绝对化,也不符合历史史实,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已经完成,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开中制”下,应召商人把政府需要的粮食实物代为输送到边防卫所,然后换取贩盐专利执照,并在制定地区销售。这反映出晋商利用国家实行“开中制”并把山西作为“试点之区”的时机而勃兴,B项正确;材料强调“开中制”政策对晋商的影响,没有涉及晋商的经营范围及长途贩运贸易中的作用,排除AD项;C项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故选B项。
4.A
【解析】根据材料“明成化七年,朝廷开始在芜湖设置推关交税,四面八方的商人和船队齐聚芜湖,带来了丰富的商品和先进的经营理念,推动了芜湖工商业的发展”可知因为在芜湖设关交税,所以商船都要到达芜湖,从而推动芜湖工商业的发展,因此材料体现的国家政策影响工商业发展,A项正确;交通便利不是材料体现的内容,排除B项;经济重心在南宋就完成南移,排除C项;D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A项。
5.A
【解析】题干反映了康乾时期地价、米价明显上涨,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人口快速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导致地价、米价的变化,A项正确。闭关政策推行造成中国对外贸易日益萎缩,但是与题干中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官僚机构臃肿易导致行政效率降低,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君主专制强化反映了政治上皇帝独揽大权,但是也与题干中地价、米价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6.C
【解析】根据材料“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苏州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业发展。湖北武汉和苏州属于市镇,据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业市镇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业、手工业和人口,排除ABD项。故选C项。
7.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稳定关系到封建国家的统治,因此雍正皇帝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B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是材料的表现,不属于原因,排除A项;材料与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无关,排除C项;商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明清时期耕地面积显著增加,但是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边际之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快速增长,人地矛盾突出,为了解决人地矛盾,不得不在贫瘠地区也开垦荒地,C正确;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耕地的产量,但不是人们如此开垦大量荒地的主要原因,A排除;铁制农具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应用于农业生产,B排除;统治者的政策有利于鼓励人们开垦荒地,但不是主要原因,D排除。故选C。
9.B
【解析】“合理施肥”“翻耕土地”“适当季节播种”“间作”体现了精耕细作,皮埃尔认为中国能够供养如此之多的人口得“诀窍”是农业的精耕细作,故选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治开明,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政府扶持农业,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精耕细作,并未体现中国人民勇敢,排除D。
10.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人口增长速度超过资本、土地的积累速度,导致清朝人均GDP下降,故A正确;清朝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是一个落后的体制,故B错误;清朝前期没有受到太多外来者的侵占,故排除C项;康熙帝在位,同俄国进行做雅克萨之战,故D错误。故选A。
11.D
【解析】据材料“除了小部分钱钞以外,绝大部分是麻布、丝绢和米麦等;里甲正役中物料的征派,亦多是地方农民的土特产”等信息可知,田赋征收和里甲正役中绝大部分用实物,很少用钱钞,这不利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故D项符合题意;A项税收政策的变化与当朝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有直接关系,这一时期田赋征收和里甲正役中实物征派居多不能导致税收政策的变化,不符合题意;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田赋征收和里甲正役中实物征派居多,钱钞占少数,与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无关,不符合题意;C项材料中田赋征收和里甲正役中实物征派居多,不能体现抑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故选D
12.A
【解析】根据题干“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地主和商人把赚来的钱用于旧的投资方式——买土地,导致手工业缺乏扩大在生产的资金,这不利于手工业的扩大在生产,A正确;BCD与题干描述内容不符,排除。故选A。
13.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造成题干图表中耕地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清朝推行垦荒政策。为发展农业生产,清朝前期的统治者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发展,为清朝前期兴盛奠定了基础;兴修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所以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均与题干图表没有关系,排除,故选B。
14.C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中信息“山西地理上处于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政权的缓冲地带,历朝历代都是中央王朝依托的北方重镇”可以得出山西地理位置重要,位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汇处,是国家政治、军事重地,有利于经济交流;据题干材料中信息“明清两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口逐年增长,中国国内市场兴起,政府整顿关税、减免商税等措施,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可以得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府重视;商品经济发展,国内市场兴起。而②晋商经营领域广泛,善于经营管理,讲求诚信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排除。因此上述材料说明,晋商崛起是因为①③④,C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5.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农业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增长,故D正确;社会危机不能使人口增长,故排除A项;江南地区开发促进江南的发展,不能使全国人民增长,故排除B项;海外贸易的繁荣与人口增长无关,故排除C项。故选D。
16.(1)盛世:开元盛世;表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
(2)共同态度:以农文本;重视农桑;推动农业发展;结果:推动社会经济繁荣。
(3)新作物品种的引进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加快了土地开垦,土地开垦促进了新作物的推广和人口的再次增长。
(4)政府支持农业发展,高产作物引进;商业繁荣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中②对应的是754年左右,当时正处于唐玄宗统治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的盛世局面是开元盛世。开元盛世的具体表现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
(2)根据材料二“ 唐太宗认为……因此他注重农桑,轻徭薄赋,使社会经济繁荣起来。明初,朱元璋下令各地流亡人民还乡生产……量力开垦土地。清初统治者顺治、……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星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可得出历代统治者对经济的发展的态度::以农文本;重视农桑;推动农业发展;根据材料二“ 唐太宗认为……因……使社会经济繁荣起来。明初,朱元璋下令各地流亡人民还乡生产,还乡者皆免税三年,量力开垦土地。……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可得出结果:推动社会经济繁荣。
(3)根据材料三“明中后期传入我国的高产作物……高产作物的推广,对于粮食增产有重大影响……则大都被开垦耕种。……人口数字急剧增加,乾隆十四年(1749)为1亿7000万,至嘉庆十七年(1812)增加到3亿6000万。”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新作物品种、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新作物品种的引进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加快了土地开垦,土地开垦促进了新作物的推广和人口的再次增长。
(4)本问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政府支持农业发展,高产作物引进;商业繁荣等。
17.(1)范围:太湖流域(苏松常杭嘉湖六府)。
情况:经济文化发达(最繁荣富庶;最有文化气息);城市化程度高。
(2)地位:全国经济中心;江南(全国)最大的工业(商业)城市。
条件:交通便利(居于江南水路交通网的中心;位于太湖水系中央位置;处于江南运河中段);商业腹地辐射全国。
(3)贡献:输送了大批移民(提供了高素质人力资源;带来了大量财富资本)。
因素:交通运输方式变化(铁路、海运兴起);工业化发展;国际影响(列强侵华)。
【解析】(1)范围:根据材料一“苏州府是传统意义上的江南地区的六个府之一,其余各府包括松江府、常州府、杭州府、嘉兴府和湖州府。它们处于环太湖流域”可归纳出太湖流域(苏松常杭嘉湖六府)。情况:根据“它们处于环太湖流域,是明清两代最繁荣富庶、最有文化气息的地区,城市化程度高,这便就是狭义的江南”可归纳出经济文化发达(最繁荣富庶;最有文化气息);城市化程度高。
(2)地位:根据材料二“著名学者施坚雅认为苏州城是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惟一拥有全国性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可归纳出全国经济中心;根据“苏州不仅是江南最大的商业城市,而且是最大的工业城市”可归纳出江南(全国)最大的工业(商业)城市。条件:根据材料二“苏州不仅位于太湖水系的中央位置,而且处于江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要道——江南运河的中段,因此居于江南水路交通网的中心”可归纳出交通便利(居于江南水路交通网的中心;位于太湖水系中央位置;处于江南运河中段);根据“作为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苏州及其近郊集中了全国最大的稻米、棉布、丝绸、木材等市场,其商业腹地辐射到全国大多数地方”可归纳出商业腹地辐射全国。
(3)贡献:根据材料三“‘苏锡(常州府的属县无锡)常’与浙江的‘杭嘉湖’为上海输送了大批移民”可归纳出输送了大批移民;根据“批来自中国近千年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的人口为上海提供了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还带来了大量财富资本”可归纳出提供了高素质人力资源;带来了大量财富资本。因素:根据上述材料“是中国最重要、腹地最广的沿海开放口岸。相比之下,苏州黯然失色。沪宁铁路通车后,沿线城市的地位与影响力,就与到上海的距离远近成反比”可归纳出交通运输方式变化(铁路、海运兴起);根据“1843年上海开埠,租界所在的上海县虽始终只是松江府的属县,但到清末民初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工商大都会和经济、金融、文化中心,成为列强进入中国的跳板”可归纳出工业化发展;根据“显然是两个前所未有的因素起到了革命性也是颠覆性的作用——资本主义方式的工业化与国际影响”可归纳出国际影响(列强侵华)。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