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训练
1.元朝统治者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治理,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其中属于东南地区的是( )
A.台湾府 B.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C.澎湖巡检司 D.安西都护府
2.今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以下关于台湾地区的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A.三国时期孙权曾派卫温抵达流求 B.元朝设澎湖巡检司,首建行政机构
C.郑成功击败日本殖民者,收复台湾 D.康熙统一台湾,设置行省
3.元代主要以“犬牙相入”的原则来划分行省;清代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划。两代这样做主要是
A.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B.适应现实统治的需要
C.强化地方自治的需要 D.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
4.《元史》记载,(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疆”,而元人赵天麟也认为行省“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由此可知,元朝设置的行省
A.具有较强独立性 B.设置在边远民族地区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5.李治安提到:行省不是一般地方官府在某地域范围内“画地统民”,而蕴含着由中央派出,代表中央统辖“方面”的意思。这反映了元代
A.优化边疆治理 B.削弱行省权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强化君主专制
6.“元代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的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由此可知,元代此举( )
A.以文化分流为行政划分原则 B.客观上促进了文化融合
C.有利于文化趋同制度的推行 D.合理设置区划巩固统治
7.在行省制度下五岭地区被纵向切开,以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分设治所于南昌、武昌,于是五岭不复为凭险割据的条件,又呈以北制南之势。可见这一制度着眼点是( )
A.顺应山川之势 B.遏制地方割据
C.发展南方经济 D.推进民族交融
8.如图是中国古代某朝代的疆域图,仔细观察,判断下列解读与之吻合的是
A.该地图是清朝疆域图,都城在大都
B.今天的西藏在地图中的宣政院辖地
C.今天的山西省隶属于图中陕西行省
D.是我国历史上首个统一多民族国家
9.钱穆评价元朝行省制度说:“行中书省就是一个流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无权,权只在中央。”由此可知行省的设置
A.推动了教育公平 B.削弱了君主权力
C.结束了藩镇割据 D.加强了中央集权
10.“澎湖巡检司”“北庭都元帅府”“宣政院”等关键词所反映的主要学习内容是
A.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B.元朝都市生活的繁华
C.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D.元朝行省制度的推行
11.南开大学教授李治安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反—合”阶段的“合”。作者旨在说明行省制( )
A.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 B.巩固了元朝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
C.消除了地方分权和实现了中央集权 D.解决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12.下图是汉、元两代汉中地区的行政区域图。汉代主要依据“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划;元代主要以“犬牙相入”的原则来划分行省。元代此举目的在于
A.加强对地方政治军事控制 B.减轻地方财政经济的负担
C.配合郡国制度设计的需要 D.保护汉中地区的风俗习惯
13.(原创)有学者认为,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大中国”。对此解读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
B.元朝时期中国形成回族等众多新民族
C.元朝时期中国农耕游牧民族和谐相处
D.元朝时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相互交融
14.《元史·百官志》记载某机构:“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遇吐蕃有事,则为分院往镇,亦别有印。”该机构的设置说明元朝
A.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B.设立统一的边疆管辖机构
C.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D.中原地区和西域联系加强
15.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驿传旧有三等,日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jù急),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元史·兵志》载:“元制,设急递铺,以达四方文书之往来……唯兵一昼夜行四百里…凡铺卒皆腰革带,悬铃,持枪,挟雨衣,赍(jī携带)文书以行。”据这两则史料可以推断
①宋元时期通过驿站传递文书 ②政府设驿站加强与地方联系
③元朝开始设置驿站 ④宋元时期陆路交通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唐朝宰相共有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为24人,占6.5%.这在历代汉人王朝中是较为罕见的。
材料二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三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割据分裂局面;二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涉及的是哪两个政权?
(3)依据材料三,说说唐朝和北宋时期我国分别属于“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的哪一种。
(4)元朝在中央设立哪一机构来管理西藏?分析宋元时期我国民族融合出现高潮的原因。
17.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古代历史上,不断交融、巩固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宣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向唐请求通婚,于是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他。唐中宗时,应吐蕃首领尺带珠丹的请求,送金城公主入藏成亲,尺带珠丹高兴地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摘编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历史学家曾经认为。有宋一代,汉人汉文化面临强盛崛起的北方和西部民族,宋朝不仅与势如疾风暴雨的北方和西部游牧民族文化,作顽强坚毅地抗拒和争斗……在吸引和凝聚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使一批又一批来到中原的少数民族,学习和接受先进的汉人汉文化,从而逐步融合于汉人汉文化。
——摘编自《中国历史上第三次民族文化大融合和中原汉人汉文化发展》
材料三:元朝时期,国家统一,北方民族南迁,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中原民族向边疆迁移。唐宋以来少数民族内迁,形成了新的民族,出现民族大交融的盛况。
——摘编自部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唐与吐蕃之间采取什么方式来加强友好交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朝……与势如疾风暴雨的北方和西部游牧民族文化,作顽强坚毅地抗拒和争斗”的一例史实。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时期的汉文化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民族关系的特点。并指出出现这种特点的重要前提。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试卷第5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东南的管辖,设置了澎湖巡检司,C项正确;台湾府是清政府设置的,排除A项;元朝时期政府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来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西藏位于我国西南,排除B项;安西都护府是管辖我国新疆地区,位于我国西北,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这是中央政府在台湾地区最早设置的行政机构,B项正确;三国时期孙权曾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排除A项;明清之际郑成功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排除C项;康熙年间清军进军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出元朝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 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山川形便,就是根据山川的分布、河流的走势,划分行政区域界限,尽量避免同一个行政区域内有较大山川河流阻隔,方便行政管理和居民交流,两者都是适应现实统治的需要,B项正确;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强化地方自治的需要、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与题干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4.C
【解析】依据“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可见行省制度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说明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强调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知行省长官并非拥有较强独立性,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到行省设置在边远民族地区,排除B项;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朝军机处设置,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解析】行省不是一般地方官府在某地域范围内“画地统民”,而蕴含着由中央派出,代表中央统辖“方面”的意思,可见行省实际上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治理地方,因此可见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题干旨在说明行省作为中央派出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没有强调优化边疆治理或削弱行省权力,排除AB项;行省制度涉及的主要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没有体现强化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解析】材料中“元代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B项正确;元代行政划分的原则是犬牙交错,A项不是元代行政划分原则,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文化融合,并且还保留地区特色,并非文化趋同,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B项。
7.B
【解析】根据材料“五岭地区被纵向切开”“五岭不复为凭险割据的条件,又呈以北制南之势”因此可以看出行省制度在划分行省范围时故意将有利于割据的地势分开,说明行省制度着眼点之一是遏制地方割据,B项正确;根据材料“五岭地区被纵向切开”说明行省制度的着眼点并非是顺应山川形便。排除A项;根据材料“五岭不复为凭险割据的条件,又呈以北制南之势”的描述说明行省制度的着眼点不是发展经济。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民族交融,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解析】依据题干图片上“甘肃行省”“辽阳行省”“宣政院辖地”等信息可知该地图是元朝疆域图,元朝统一中国后,为了统治辽阔的疆域,实行行省制度。在地方上设立行省加强中央集权,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等地,标志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B项正确;清朝都城在北京,元朝定都大都,排除A项;今天的山西省隶属于图中中书省管辖,排除C项;我国历史上首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是秦朝,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解析】依据“行中书省就是一个流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无权,权只在中央。”和所学知识可知钱穆认为元朝行省实际上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即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行省是元朝行政机构,并不是教育机构,题干也没有体现教育公平,排除A项;行省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并不是削弱君主权力,排除B项;北宋建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已经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排除C项。故选D项。
10.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元朝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地区,设立北庭都元帅府管辖新疆地区,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因此这些关键词所反映的主题是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C项正确;元朝建立后灭亡南宋实现全国统一,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元朝设立管辖边疆地区的机构,没有体现都市生活的繁华,排除B项;依据这些机构名称,可见没有体现行省的地方行政区划,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李治安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行省制是郡县制的延续,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有一定的自主管理权力,故A正确;元朝已经成为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故B错误;行省制下地方有一定的权力,故C错误;中央和地方一直有矛盾,行省制没能解决矛盾,故D错误。
12.A
【解析】为了防止地方出现割据现象,加强对地方政治军事控制,元朝主要以“犬牙相入”的原则来划分行省,故选A;材料信息与“减轻地方财政经济的负担”无关,排除B;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元朝没有实行郡国制度,排除C;元代以“犬牙相入”的原则划分行省,与“保护汉中地区的风俗习惯”无关,排除D。
13.D
【解析】元朝不仅仅是中国历史上版图面积最大的王朝,众多民族在元朝的版图内生活着,相互交融,回族也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所以最准确的解读是元朝时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相互交融,故D符合题意;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理解不全面,排除A;元朝时期中国形成回族,不是形成众多新民族,排除B;题干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元朝时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相互交融,元朝时期中国农耕游牧民族和谐相处的解读不准确,排除C。故选D。
14.C
【解析】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称为宣政院辖地。宣政院是元代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军事民政的机关。材料中机构是宣政院,说明元朝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故选C;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并非统一的边疆管辖机构,排除B;材料反映元朝设立宣政院,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西域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排除D。
15.D
【解析】依据“元制,设急递铺,以达四方文书之往来……”等信息可知宋元时期通过驿站传递文书,政府设驿站加强与地方联系,①②正确;据“驿传旧有三等,日步递、马递、急脚递……”等信息可知宋元时期宋元时期陆路交通发达,交通方式多样化,④正确;依据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记载说明宋朝就设置了驿站,因此无法得出元朝开始设置驿站,③排除。故D正确,ABC排除。故选D。
16.(1)信息: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的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
(2)澶渊之盟;北宋和辽两个政权。
(3)唐朝属于“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的第二种;北宋时期属于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模式中的第一种模式,
(4)宣政院;原因:元朝统一全国;民族政权有和有战,由对峙到走向统一;政治发展,经济繁荣,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等。
【解析】(1)根据材料一“唐朝宰相共有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为24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唐朝的历史上任用少数民族做宰相的比例超过了任何历代汉人建立的王朝,材料表明了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的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
(2)根据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因此材料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这一事件涉及的是北宋和辽两个政权。
(3)根据材料三,由“一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割据分裂局面;二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属于“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的第二种,如,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尊为“天可汗”;由于唐王朝代的强大,少数民族纷纷依附唐朝。北宋时期属于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模式中的第一种模式,如,北宋时期由于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导致军队战斗力较弱;少数民族的政权如辽与西夏同北宋王朝形成对峙局面。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宋元时期,由于元朝统一全国;民族政权有和有战,由对峙到走向统一;政治发展,经济繁荣,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等,这是宋元时期我国民族融合出现高潮的原因。
17.(1)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方式:和亲或订立友好盟约。
(2)史实:澶渊之战;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宋辽、宋夏、宋金、宋元的战争。特点:双向性,汉文化吸引和凝聚各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于汉文化中。
(3)特点:出现民族大交融的盛况;前提:元的统一。
(4)认识:中国古代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其中和平是主流;民族交融逐渐加强。
【解析】(1)根据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而我(朕),却对他们一视同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由“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向唐请求通婚,于是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他”,可知唐与吐蕃之间采取和亲或订立友好盟约的方式来加强友好交往。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与势如疾风暴雨的北方和西部游牧民族文化,作顽强坚毅地抗拒和争斗”的史实,如1004年,宋真宗统治时,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澶州之战宋军击退辽军。1005年,战后双方订立盟约,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史称为“澶渊之盟”。由“……在吸引和凝聚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使一批又一批来到中原的少数民族,学习和接受先进的汉人汉文化,从而逐步融合于汉人汉文化”,可知宋朝时期的汉文化发展的特点是,双向性,汉文化吸引和凝聚各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于汉文化中。
(3)根据材料三,由“元朝时期,国家统一,北方民族南迁,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中原民族向边疆迁移。唐宋以来少数民族内迁,形成了新的民族,出现民族大交融的盛况”,可知元朝民族关系的特点是出现民族大交融的盛况;出现这种特点的重要前提是,元的统一。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中国古代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其中和平是主流;民族交融逐渐加强。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