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土地改革 同步训练
1.“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的变化是组织和心理上的。捐税和地租的重担从穷人的背上移开了;拥有土地不再意味着拥有支配别人的权力。”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
C.人民公社的成立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2.1952年6月6日,苏南松江县一互助组完成稻田插秧工作,比往年提前了十天到半个月时间…而且还向全国发起了爱国增产竞赛……县、区领导组织各区农民到这一互助组来学习,推广他们的插秧经验。这反映出当时
A.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创新意识 B.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C.抗美援朝胜利鼓舞着国人团结奋斗 D.为保卫革命果实农民努力发展生产
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指出:“国民政府不理解农民,看不到解决农民困苦的紧迫性,对农民的疾苦也漠不关心……恰恰就是在这个被忽视的区域,毛泽东的天才得到了最高度、最成功的发挥。”下列史料能够佐证作者观点的是
A.①革命根据地农民获得的土地分配证件
B.②《西北文化报》报道西安事变的文字
C.③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期间合影
D.④北平学生“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图影
4.下图反映的是农民在土地确权工作中取得的新的权利,它开启了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的“闸门”。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使土地所有权发生的变化是( )
A.地主所有变为农民所有 B.土地国有变为农民所有
C.农民所有变为国家所有 D.土地国有变为地主所有
5.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世代贫农的小王的爷爷分到了土地和劳动工具,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你判断,符合这种变化的是
A.农民按“包产到户”分到了土地,很快解决了温饱问题
B.各地农民积极加入农业合作社,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C.村里的地主消失了,贫农成为光荣的令人羡慕的身份
D.各地广泛建立人民公社,准备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6.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上这样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存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实践中进一步彰显显著优越性,‘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更加鲜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为了“脱贫”而实施的政策是( )
A.提出减租减息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提出免除农业税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下面是1952年出版的《1951年漫画集》上的漫画《清除建设道路上的障碍(丁深)》。漫画中从左到右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推翻封建专制 B.实现民族独立 C.巩固民主政权 D.推进工业建设
8.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农民有步骤进行土地改革。据统计,1951年农民对工业品特别是对轻工业日用品的购买力就比1950年提高了25%左右。这反映了土地改革
A.扭转了工业生产状况 B.废除了封建地主阶级
C.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D.促进了农村文化发展
9.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村实行的是( )
A.地主土地所有制 B.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C.农民土地所有制 D.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
10.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一书中写道:“作为一项经济改革方案,土地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土地改革对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政治上的。”作者旨在说明土地改革
A.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
C.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顺利进行 D.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
11.“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农具……到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材料体现了
①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②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③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④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1950年6月,我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公斤。这说明
A.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
B.集体所有制有利于农业发展
C.土地改革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D.土地改革改变了土地所有制
13.据统计,1952年底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48.5%,三年中农业总产值的递增率均在14%以上。以上史实直接说明( )
A.农村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改革推动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改革使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14.“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永恒主题。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
①图1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始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②图2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培养军事力量,领导北伐战争,为打倒北洋军阀而不断奋斗
③图3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胜利完成长征,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④图4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公斤。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我国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
B.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C.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D.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严峻的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新生的共和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主席、总司令、刘少奇同志阅:日期在政协闭幕后政府成立之日。阅兵地点以天安门前为好。时间到时再定。检阅指挥员由聂(荣臻)担任。阅兵司令员请朱德同志担任。
(1)材料一中的“阅兵”指的是哪次阅兵?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
材料二 (这场战争)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今天,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
——彭德怀
(2)举出“这场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战役?简要指出这场战争的影响。
材料三
材料四 1950年,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3)材料三、四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总结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4)上述材料反映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17.阅读材料,完成下要要求
材料:作为一项经济改革方案,这次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改革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政治上的。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56年)》
(1)材料中的这次改革指什么运动?
(2)你是否同意费正清所说的“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政治上的。”?请简要说明理由。
试卷第5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A
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得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A项正确;农业合作化与题干的“捐税和地租的重担从穷人的背上移开了;拥有土地不再意味着拥有支配别人的权力。”不符,排除B项;人民公社的成立与题干的“捐税和地租的重担从穷人的背上移开了;拥有土地不再意味着拥有支配别人的权力。”不符,排除C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是在1978年之后,排除D项。故选A项。
2.A
结合所学知识,1952年6月,我国正在新解放的农村地区进行土地改革,题干中的互助组完成稻田插秧工作的效率比往年明显提高,说明得到土地后的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创新劳动方法,A项正确;农业合作化开始于1953年三大改造开展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是在1953年,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1949年新中国成立已经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农民努力发展生产是因为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创新意识,并不是为了保卫革命果实,排除D项。故选A项。
3.A
依据“国民政府不理解农民,看不到解决农民困苦的紧迫性,对农民的疾苦也漠不关心……恰恰就是在这个被忽视的区域,毛泽东的天才得到了最高度、最成功的发挥。”可见作者认为毛泽东重视农民问题从而取得了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在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进程中,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从而激发了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 革命根据地农民获得的土地分配证件最能反映中国共产党重视农民的土地问题,A项正确;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逼蒋日以促成全民族抗战,并不是凸显解决农民问题,排除B项;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是为了争取和平民主,并不是凸显解决农民问题,排除C项;“北平学生反饥饿、反内战”反映了青年学生反对国民党的独裁内战方针,并不是凸显解决农民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4.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即土地所有权从地主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A项正确,排除C项;土改前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而非土地国有制,排除BD项。故选A项。
5.C
依据“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分到了土地和劳动工具”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新中国开始实施土地改革,经过土地改革,地主阶级被消灭,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被废除,广大贫农、中农等得到土地和劳动工具等,从而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C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包产到户”,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953年——1956年底三大改造中各地农民积极加入农业合作社,走上了集体化道路,农民个体土地私有制被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B项;1958年党和政府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各地建立人民公社,但事实证明这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D项。故选C项。
6.B
根据所学可知,195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项正确;抗战期间,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排除A项;2006年我国免除农业税,排除C项;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奠定基础,排除D项。
7.C
漫画中从左到右三大运动分别是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根据所学可知,三大运动都是建国初期我国采取的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C项正确;三大运动都与推翻封建专制无关,排除A项;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已经实现民族独立,排除B项;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与推进工业建设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8.C
根据材料“1951年农民对工业品特别是对轻工业日用品的购买力就比1950年提高了25%左右。”可知,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C项正确;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与“扭转了工业生产状况”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废除了封建地主阶级、促进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内容,排除BD项。故选C项。
9.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1952年,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C项正确;排除AB项;土地改革没有实行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后才实行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0.D
根据材料“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政治上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在政治上的作用是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作者旨在说明土地改革的政治作用。D项正确;三大改造的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抗美援朝战争,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农业合作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根据材料“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农具……到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L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可知,经过土地改革,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获得 迅速发展。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B项正确;ACD项不全面,排除ACD项。故选B项。
12.C
依据题干内容,到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全国的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都有所增加。这说明土地改革适应了、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调到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的产量的增加。C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土改时期还没有确立社会主义制度。A排除;由题干“1950年6月,我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B与题干不符,排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农民的土地所有制都是土地私有,土地所有制没有改变,D排除;故选C。
13.B
根据题干“1952年底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48.5%,三年中农业总产值的递增率均在14%以上”结合所学知识,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故材料说明土地改革动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村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内容,排除A;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以后实行的,排除C;使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的是1953年——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排除D。故选B。
14.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1是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始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图4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故A正确;图2是黄埔军校,是国民党培养军事力量的学校,②错误;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③说法错误。故排除BCD项。故选A。
15.B
根据材料“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可知,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属于生产关系的变化。根据材料“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公斤”可知,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业总产量及人均产量均得到了提高,故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生产力的发展,B项正确;我国完成了生产料料所有制的转变是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故A项错误;材料中提到的是农业产量的增加,没有涉及国家工业化建设,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16.(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上甘岭战役
影响: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3)土地改革运动。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4)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解析】(1)根据材料“日期在政协闭幕后政府成立之日。阅兵地点以天安门前为好。时间到时再定。检阅指挥员由聂(荣臻)担任。阅兵司令员请朱德同志担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阅兵”是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根据材料“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今天,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抗美援朝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3)根据图片所给提示信息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土地改革。根据材料“1950年,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土地改革。根据材料“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可知,土地改革的意义是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4)根据上述材料可知,抗美援朝战争巩固了新生的政权。土地改革也巩固了新生的政权。它们的共同作用是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17.(1)事件:土地改革。
(2)同意理由: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不同意,土地改革运动主要是经济上的活动,大大解放了当时农村的生产力,使得粮食生产得到恢复。
(1)事件:根据“这次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土地改革运动。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首先表明态度,选择同意或不同意。选择同意的理由,从土地改革的政治意义上说明,得出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选择不同意的理由,从土地改革的其他意义上说明,得出土地改革运动主要是经济上的活动,大大解放了当时农村的生产力,使得粮食生产得到恢复。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