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热闹的民俗节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热闹的民俗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03-11 13:2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热闹的民俗节
———“对称”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下册19~2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初步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2.在大量的操作、观察等具体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获取知识的本领。
4.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每组一套平面图形图片,一袋彩纸,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师:刚过了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和元宵节,各位小朋友的脸上还洋溢
着一种快乐和兴奋呢?说说你都看到过哪些好玩的或新鲜的事情?
生:挂灯笼、放烟花、贴对联……
师:老师还有机会参加了一个民俗艺术节呢!不能带大家到现场参观,特意把民俗节上拍到的一些照片带来了,一块欣赏一下吧!
(屏幕呈现:伴随着一曲民族音乐依次出示古典建筑—京剧脸谱—民间工艺品—杂技表演—总情境图)。
师:看完这些画面你想说点什么?
生:它们都是对称的。
师:对称?你是怎样理解对称的?
生: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样的。
师:你看,你们多不简单啊!通过观察发现了照片中这些物体的外形特点—对称,使我们的学习又深入了一步。(板书:对称)
【评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地用好用活教材中提供的中国民俗、民风的情境素材,“以境生情”,通过学生自己对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的“解读”,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遥远和神秘,适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探索发现,体悟特征
1.提出问题。
师:现在老师把上面画面中几样物体的形状画下来了,请大家注意观察。
(屏幕呈现:由实物图过渡到平面图,包括:建筑物、风筝、剪纸、杂技动作等)
师:看到这些图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这些图形的两边是一样的吗?
生2:这些图形是不是对称的?
师:从大家提出的问题中看出,实际上都是想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样的共同特点?(屏幕呈现问题)
【评析: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课中教师自然地帮助学生完成从实物图到平面图形的转换,面对形象生动的平面图形,学生有感而发,提出了自己想研究的问题,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才有了方向和动力。】
2.自主探究。
师:怎样来研究这些图形的特点呢?老师想把这个任务交给各个小组来完成,在这里只送给大家几个小提示,各小组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思考和研究这个问题。
屏幕呈现温馨小提示:(1)我们的猜想是什么?(2)我们怎样验证 ?(3)我们的结论是什么?
师:现在请打开1号信封,里面装的就是上面这些图形,每人选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想法。
小组自主活动。
3.汇报交流。
师:刚才大家研究交流的都很投入,下面哪个小组来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指一组)
师:开始汇报前,我先问一句,他们组发言的时候,你们做什么?
生1:坐端正。
生2:认真听。
师:还有别的吗?
生:有不同的意见及时提出来。
师:对啊,我们不仅要认真听,还要及时地把自己不同的想法、说法、以及不同的意见说出来,从现在开始,这个舞台就是你和你们的了,老师来做你们的记录员,可以吗?
生兴奋地:可以。
生1:我们第一组的猜想是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
生2:我们第二组的猜想是这些图形两边是一样的。
生3:我们同意第一组的意见。
生4:我们组也猜到这些图形具有对称的特点。
师:看来大家的猜想是一致的,第二组的两边一样的猜想实际上也是说这些图形是对称的,老师先记下你们的猜想。(板书:对称图形)请接着汇报验证方法。
生1一边操作一边说:我们组是这样折的,也就是对折的。
师: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们的方法和生1的一样。
师:看来我们大家都用了这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板书:对折)对折之后肯定有不少的发现,赶紧说说吧!
生1:对折之后我们发现这个风筝的两边是一样的。
生2:我们组发现这个杂技演员的动作图两边也是一样的。
生3:对折之后我们发现两边的形状是相同的。
生4:我们发现对折之后只能看到这个剪纸图形的一半了。
师:那说明这个图形的两边怎样了?
生:合在了一起。
生:重合了。
师:现在看来,咱们班的同学已经达成了共识,都认为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一样或重合了。(板书:重合)老师这儿也有一个图形(出示少一片叶子的一朵小花)它对折后有没有重合?
生:没有。
师:一点也没有吗?
生1:有一部分。
生2:花朵部分重合了。
师:这儿的重合和你的重合有什么不同?
生:我们的重合是全部重合了,老师的是一部分重合。
师:你们的重合是全部重合,也就是完全重合了。(板书:完全)
师:要想让这朵花也能“完全重合”,你有办法吗?
生1:在另一边贴上一片叶子。
生2:我还有不同的方法,把这片叶子摘掉就可以了。(生摘掉这片叶子)
师概括:象这样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课件演示:对折—完全重合的过程),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你看,我们的猜想和结论是多么的相近。
4.认识对称轴。
师:打开折过的对称图形,又有什么新发现?
生1:我发现有一条折痕。
生2:我发现有一条折线。
师: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你们知道叫什么吗?
生:对称线、对称轴……
(课件呈现:对称轴)
师:指一指你手中图形的对称轴。
教师将一个图形任意折一下,问: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吗?为什么?
生1:不是,因为它的两边不相同。
生2:因为它的两边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
师:能使两边完全重合的折痕,它所在的直线才叫对称轴。
5.深化认识。
师:刚才研究、交流、汇报的过程中,各小组都注意把握机会,展示自我。为了鼓励大家,每个小组都可以在老师的百宝箱中领取一件礼品。
每组一张精美的图片(小房子、金钥匙、米老鼠、五角星等)
师:你们组收获到的张精美的图片是轴对称图形吗?
各小组分别判断。
【评析:新课程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大力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探究学习始创者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曾指出:“如果让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的呢?”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课中教师没有沿袭传统的小步子即师生一问一答式的教学,而是由问题出发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即:猜想—验证—发现—交流分享,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地碰撞出火花。为了避免学生对“完全重合”和“对称轴”两个概念建立的太苍白,教师适时地出手,设置了两次对比性的操作:一次是在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对“重合”的理解之后,出示了“少一片叶子的一朵小花”与学生的“重合”对比,从而学生深刻领悟了这朵小花是“部分重合”,而自己操作的图形是“完全重合”。在解决“如何让这朵小花也能完全重合”这个问题时,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充分展现了学生对“完全重合”理解的程度。另一次是在学生认识了“对称轴”后,出示了对称图形任意折出的一条折痕,让学生与自己手中图形的折痕对比,从而引出能使两边完全重合的折痕,它所在的直线才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通过两次对比操作,使学生探究中获得的数学体验牢牢地印在了头脑中。】
三、多向拓展,巩固升华。
1.辨一辨。
师:这些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请大家默默地在心里判断,把握不准的图形,请打开2号信封找到相应的图形折一折。
学生判断。
师:判断完这些图形,你有什么话要说?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最关键的?
2.猜一猜。
师:下面大家看到的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请你猜一猜它是什么?
课件依次出示:医院标志的一半、字母M的一半、数字8的一半、汉字王的一半。
3.赏对称。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对称物体,有的是大自然的对称现象,有的是人们受这些对称的启发,创造出的许多具有对称美的事物,下面一起走进奇妙的对称世界感受一下。
课件呈现:
自然界中的对称现象:火红的枫叶—美丽的兰花—翩飞的蝴蝶—可爱的蚂蚁—青青的螃蟹—美丽的彩虹。
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杰作:故宫—天安门—海丰塔—陶瓷花瓶—刺绣—服装—泥娃娃—柳编工艺—窗花等。
师:欣赏完了,感觉美吗?其实,对称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板书:美)还有一定的科学性呢,比如,眼睛的对称,让我们看物体更准确;耳朵的对称,让我们听声音更加清晰。
4.做对称。
师:感受完这奇妙的对称,大家一定也很想动手创造一个对称图形了,现在就给你们一个机会,利用桌面上的彩纸和剪刀,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剪一个漂亮的对称图形。
学生操作。
展示欣赏。
课堂总结:今天和同学们一块度过了快乐的四十分钟,感受了对称世界的神奇和美丽,课后,希望同学们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创造出更多更美丽的对称图形,去美化我们的环境,装扮我们的生活!
【评析:实践证明: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巩固运用是提高认识水平、促进思维发展的核心。本组练习题的设计,突出两个方面:一是对新知识的巩固与练习,通过直接判断或者动手操作对折后再判断,强化认识。二是欣赏创造,通过欣赏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激发创造美的欲望。通过辨、猜、赏、做四方面的拓展应用,把学生探究过程中零散的、初步的认识加以整理和升华,同时也是对认知过程的再认知,对已获得的数学体验的内化吸收。】
总评:
对称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必要基础,了解对称图形,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节课中,教者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注意以学生的参与活动为主线,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经历 “做数学”的全过程,建立起真切的数学体验。细细品味每一个环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作了开创性的探索:
一、植根现实,激发学习情趣。
对称是现实世界中较普遍的现象,学生周围的生活中,处处可遇到对称物品,如建筑物、动物、植物、艺术品等。本课选取了民俗节活动上很有代表性的民俗建筑、风筝、剪纸、民间杂技表演为研究素材,当这些内容丰富的照片在优美的民乐中呈现时,令学生很振奋,为学生找到学习对称知识的生长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通过学生交流感受,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对称”的表象。
二、亲历过程,关注学习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这个动态、立体、开放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促进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课中教者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探索、对话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思维被激活,灵感被调动,实现了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理解和顿悟,享受着独立思考后发表见解的快乐,产生了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拓展应用,完善自主建构。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由于概念的抽象性,最困难的就是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概念。拓展应用的安排正好帮助学生对自己获得的新经验进行重组,提升知识结构,实现学生学习知识的再创造。
本节课求新存异,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整节课非常活跃,非常开放,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很投入,很开心。在此学生收获到的不仅是知识,而是一种敢于实践的精神和探索学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