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5 15:5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 4 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了解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和成就,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意义。
2.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3.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旧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以至于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连煤油、铁钉等日常生活用品都要靠进口,被冠之以洋油、洋钉的称谓,更不用说制造汽车、飞机了。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各种汽车奔驰在城乡的大道上,我们自行设计的飞机在蓝天上自由翱翔。
本课小结
工业化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工业化是什么?
轻工业:主要是指生产消费资料的工业部门。如:食品、纺织、皮革、造纸、日用化工、文教艺术体育用品工业等。
重工业:指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如:钢铁工业、冶金工业、机械、能源、化学、建筑材料等工业。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一五计划”背景
建国初期的经济情况
国民党逃跑时掠走的金银 黄金 277万两
白银 1520万元
美钞 1537万元
在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
抗战时 抗战后
上海 4050 890
沈阳 3000 1000
青岛 700 0
上海、沈阳和青岛的工厂数量
1.“一五计划”背景
材料一: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表 材料二:中、印、美钢和电产量比较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粮 1.639亿吨 49% 9.3%
棉 130.4万吨 193% 53%
钢 135万吨 754% 46.2%
煤 6649万吨 105% 7.4%
发电 72.6亿千瓦时 68.1% 21.9%
原油 44万吨 272%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人均 钢2.37公斤 钢4公斤 钢538.3公斤
人均 电2.76千瓦 电10.9千瓦 电2949千瓦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背景
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
如何解决中国工业极为落后的局面?
经过三年的恢复期,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1953-1957
3、基本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培养建设人才。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目的:
1、时间:
2.“一五计划”概况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重工业落后,阻碍发展
增强国防,稳固政权
3.“一五计划”建设成就
(1)工业成就
(2)交通成就
(3)工业基地的形成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建设成就
(1)工业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鞍钢场景
四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2)交通成就
①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
鹰厦铁路(1957年通车)
宝成铁路(1956年通车)
二铁
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新藏公路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三路
③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
武汉长江大桥
毛泽东:“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一桥
社会生产
增长表
一五计划完成后,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柱状图
品种 1957年产量 比1952年增长
粮 1.95亿吨 19%
棉 164万吨 26%
钢 535万吨 296%
煤 1.3亿吨 96%
原油 146万吨 235%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结果: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工作
材料二:中共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确定了一五计划的目标,并且不断选派优秀干部到工业路线上去,培养成为领导骨干。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的激情岁月给定居北京的波兰裔作家爱波斯坦夫妇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我们被一种同样的精神所感召,这是一种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行动。没有真心实意地参加过这种集体劳作的人是很难体会这种感情的。
材料一:
①苏联的援助
②中国共产党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
③人民群众的勤劳奋斗
合作探究: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背景
1.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
2.全国人民进行普选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到会代表1210人,这次会议的首要任务,是制定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时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毛泽东在审阅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会议内容
①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地位
(性质)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是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时间
1954年
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民主原则,从法律上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宪法规定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为什么说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会议内容
②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③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会议意义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全国人大会议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区别
项目 全国人大会议 政治协商会议
性质 全国最高权力机关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
职能 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国家大事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成立 成立于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成立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两会: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的简称。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
“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原因:
基本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工业
成就
交通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
武汉长江大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意义: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工业化迈进
(经济)
第一部宪法
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时间:1954年9月
性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目的:
1953年——1957年底
时间: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一个五年计划
(政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本课小结
1.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始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改革开放的实行
B
检测提升
2、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大庆油田建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
3、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能制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实施了( )
A.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三大改造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
4.1953-1957年,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如下表)。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
A.工业门类齐全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地区分布均衡
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B
5、一九五六年六月 毛泽东的诗词《水调歌头 游泳》 “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词中的“一桥”指的是( )
A.济南黄河大桥
B. 郑州黄河大桥
C. 武汉长江大桥
D. 南京长江大桥
C
1.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工业投资比例为58%,交通运输为19.2% ,水利农林为7.6%,文教卫生为7.4%,其他为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约为1∶7.9。 这反映出“一五”计划期间我国(   )
A. 农、轻、重工业比例协调
B.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 重点培养建设人才
D.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B
链接中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五年间,我国逐渐完成了战后经济的恢复,转而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资本和资源的严重匮乏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此,中共中央实行了利用有限的资本和资源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   )
A. 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 改变了我国工业分布偏于沿海和沿江的格局
C. 使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D. 使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B
3.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 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 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全面展开
C.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D
4.右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 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
B. 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
C. 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
D. 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
D
5.下图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 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 美、英主要工业产量远远
落后于中国
C. 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 美、英传统工业产业技术落后
A
6.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我国重工业净产值比重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C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55年到1957年的两年多时间里,制定并颁布了一批适应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法律、法令。国务院及所属部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也发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可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A. 推动了我国法制建设
B. 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 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施
D. 保证“一五”计划顺利完成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