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5课 三 大 改 造
1.认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和形式;
2.通过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及意义,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提高理解历史的能力;
3.通过学习三大改造的完成过程,体会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造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和信心。
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12月,毛泽东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情境导入
概念解析
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它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三”
指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指社会主义改造(即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改造”
材料 一
土改后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中有人重病,或无力耕作等出卖自己的土地。1952年山西省对49村农民调查,在被出卖的718公顷土地中,1949年的占3.95%,1950年占30.99%,
材料二
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土改后出现哪些问题
①农民缺乏生产工具和资金
②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
③难以抵御自然灾害,
④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
⑤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一家一户经营的小农生产,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有合作要求。
1、原因:
2、时间:
3、方式:
4、目的:
5、性质:
6、原则:
7、方法:
1953年-1956年
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造
“自愿互利”
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民结队报名入社
对入社的牲口合理议价
8、阶段:
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合作社农民一起劳动
生产合作社使用机械化农具
合作社兴修水利工程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结果:
①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②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参加合作社农户 占全国农 民总数(%) 参加高级 生产合作社 占全国农
户总数(%)
1.18亿户 96.3 1.0742亿户 87.8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
走集体化的道路
农业生产合作社
实质:由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后
这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所以合作社也用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庄稼的收成提高了好几倍!
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农业合作化实现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毛泽东报喜 。
农业合作化运动如火如荼进行
手工业合作化运动被推动
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2.方式:
3.过程:
4.结果:
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到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一: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全部现代化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是63.3%。特别是在轻工业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所占的比重就更大了。如棉纱占46.7%;棉布占40.3%;胶鞋占70%。私营商业的销售额,1950年占全国商业批发额的76.1%;零售额为85%。
材料二:天津40多家私营铁工厂用废料、次料为志愿军制造了17万多把镐、锹,运到前线后,一用就坏,严重影响了志愿军工事的修筑。
武汉福华药棉厂奸商李寅廷承制志愿军急救包时,把从国家领来的好棉花换成废烂棉花,使许多受伤的志愿军战士致残致死。
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研读:阅读材料,概括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特点。
资本主义工商业中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双面性
三、公私合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赎买
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所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中的“公”指的是国家,“私”指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资本主义。
1.形式:
2.方法:
三大改造的内容——资本主义工商业
三大改造的内容——资本主义工商业
工商业得到了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每年定期可以拿到年息,同时他们也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改善了劳动条件,拥有了保障,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国家
工人
资本主义工商业者
实现了和平过渡,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社会
你知道哪些历经改造发展至今的中华老字号
三大改造的内容——资本主义工商业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6.9% 71.8%
1956年 32.2% 53.49% 7.3% 0 7.1%
三大改造的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的结果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者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
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主席报喜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行业 改造前 改造后
农业 个体农民 集体
手工业 个体手工业者 集体
资本主义工商业 私人资本家 国家
实质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三大改造的实质
集体生产
公有制
生产方式:
个体生产
生产资料所有制:
私有制
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材料一: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
1.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材料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他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材料一: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
材料二:合作化运动,对各地政府来说都是政治任务,务必要完成,由于发展速度过猛,不少地方出现了违反自愿原则的现象,由于侵犯了富裕中农的实际利益,引起了他们很大的抵触情绪。
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材料反映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 (局限性)?
三大改造的局限性
拓展提升
鸦片战争
新中国成立
三大改造完成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1840年
1949年
1956年底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的三次变化:
三
大
改
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创举)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集体化
合作化
(1953——1956)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本课小结
三大改造
改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引导农民(手工业者)参加合作社
改造形式:公私合营
改造政策:赎买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造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
板书设计
1、如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运动的开展 (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一五”计划 D.公私合营
B
检测提升
2、1957年,前苏联国家领导人伏罗希洛夫在评价新中国的某项政策时说:“中国经过长时期的流血革命,现在创造出了一条不流血而和平改造资本家的经验,这是有世界意义的。”他高度评价的是 ( )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和平赎买政策
C.没收资本家企业
D.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司制、股份制
B
3.照片能够形象再现历史场景。对图中的历史场景解读正确的是 ( )
A.出现在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B.带来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
C.成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
4.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
A.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C.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D.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A
5.如图反映了我国某时期公私经济成分比例。与此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土地改革全部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国民经济调整到位
C
6.在1956年1月25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说:“公私合营以后,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芝麻酱不香了,糖蒜不甜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以上材料表明 ( )
A.进行三大改造,很有必要
B.进行三大改造,效果极好
C.进行三大改造,违背规律
D.三大改造后期,出现问题
D
7、1954年底,我国手工业生产合作组织达到4.17万多个,当年产值11.7亿元,相当于1953年产值的2.3倍。到1956年,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已有10多万个,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这表明 ( )
A.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B.公私合营取得显著成效
C.手工业生产合作化适应了生产发展
D.“一五”计划进展顺利
C
1.如图是1954年创作的年画《农业社的托儿组》,该作品体现了 ( )
A.土地改革的成效显著
B.公私合营、共同富裕
C.农业合作社互帮互助
D.消灭剥削、翻身作主
C
链接中考
2.20世纪5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其中,“三改”是指对哪三个方面的改造( )
①农业 ②工业 ③交通业
④手工业 ⑤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②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C
3.1956年《人民日报》报道了某地最后一户单干村民入社的过程:以前他认为“有耕牛,吃、用、花三不缺”,不需要入社;而合作社在农业生产和社员收入方面都取得很大成绩,并且合作社在他家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助,使他决心入社。这一村民的转变 ( )
A.说明土地改革调动农民积极性
B.体现了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
C.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要求过急
D.宣告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B
4.如图是1952-1956年我国从事手工业人数统计表。
导致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改革的开展
B.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5.以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场景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直接相关的是( )
①上海某工厂厂长参加公私合营股东大会
②武汉人民庆祝长江上第一座大桥通车
③黄冈某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④杭州某皮鞋匠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D
6.1953年,为了克服工业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在发展中不相适应的矛盾,中共中央要求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表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 )
A.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
B.适应工业建设的需要
C.保障抗美援朝的胜利
D.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