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小数加减法 课型 新授 课件 有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对位其实就是小数点对齐。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对位其实就是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克隆”的信息。2、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两头可爱的克隆牛的情况,看他们身上有哪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合作 探索新知1、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健健、壮壮出生时情况记录。师:同学们观察信息窗1,看看克隆牛健健和壮壮出生时的情况记录,你都获得哪些信息?通过获取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先来了解“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2、解决问题学生列式,说明意义。师板书:0.77+.003= (米)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请用不同方法的同学板演计算过程。3、优化算法师:他们的方法你喜欢哪个?为什么?(用竖式计算比较简便。)4、探究算理(1)自主探究,尝试计算。师:你能用竖式计算17.05+2.83吗?(2)组织交流,理解算理。a.组织学生交流计算的算理、方法和结果。b.典型错误纠正,在交流中,理解算理。c.你会验算吗?(3)抓出重点,总结算理。师:计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强调数位对齐)师:得数末尾的0能不能够去掉?为什么?5、迁移算理(1)解决问题: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2)竖式计算。师: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得出减法的意义,让学生进行计算。在写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3)尝试验算。6、反思算理(1)想一想: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讨论)相同: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意义相同。计算法则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把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不同:整数加法是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是从低位加起,最后得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应去掉。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2)启发学生想: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点?统一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三、巩固练习 拓展应用1、自主练习1)填一填:P89(1)2)计算并验算26.81+5.29= 1.92-0.71=3)你能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小数再计算吗? P91(13)前两个2、走进生活我们的数学书5.27元,数学同步练习6.80元,两本书一共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3、课后延伸师:我们这学期预交了150元课本费,学期末我们是要补交还是会退回呢?让我们课后一起算一算吧! 课堂流程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板书: 小数的加减法(1)“壮壮”出生时胸围是多少?0.77+0.03=0.8(米) 0.77 +0.03 ———— 0.80答:“壮壮”出生时胸围是08米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