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球比准游戏说课稿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指导思想
首先来谈一谈我的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着眼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的学习,具备终身体育能力。
二、教材分析
分析教材对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球类项目是小学一、二年级主要内容之一,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体育活动。水平一的小足球教学以游戏形式为载体,将熟悉球性和简单动作的学习融入游戏之中,有很强的趣味性、集体性、竞争性和全面锻炼身心的价值。踢球比准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踢球射门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踢球动作方法,激发对球类运动的兴趣爱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天性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水平一的学生充满好奇,且好动、喜欢模仿,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师的示范、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耐力差,易疲劳,在教学中要多变换练习内容。在观察教师的示范时,目的性较差,且易受外来刺激的干扰,无意注意占主导,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中可采用情景教学法等加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引导性,球类教学应尽量避免把简单的动作方法教得过细,使教学过程复杂化,影响锻炼效果。
四、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教材和学情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获得小足球活动的简单知识,体验踢球的动作方法,熟悉小足球的球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模仿、游戏比赛等形式,感受活动的乐趣,发展身体灵敏、协调、速度和力量等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认真学习、刻苦锻炼以及团结协作的良好作风和行为习惯,提升合作交往、互动交流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为了课堂教学能够达到最优化,我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
脚内侧踢球的动作方法,熟悉球性。
【难点】
踢球的准确性及学习兴趣的激发。
六、教学方法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因此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教法:讲解法、示范法、纠正错误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分组练习、合作学习
七、教学过程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的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我的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然后我会进行情景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我们又来到了充满欢乐的足球小课堂。今天,我们要进行一场“小小神射手”的评选,看看哪些同学能通过刻苦认真的学习最终通过考核,获得“小小神射手”的荣誉。大家有没有信心?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小足球训练营”。
通过课堂常规使学生收心凝神,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好准备。运用情景教学法符合水平一学生的身心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在课堂常规之后安排了队列队形练习:进行原地转法练习,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形态、认真练习的态度和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二)准备部分
为了降低肌肉粘滞性,防止运动中损伤,我将带领学生进行以下热身活动:
1.游戏“桃花朵朵开”
方法:全班手拉手以教师为圆心成员站立,当教师发出跑的信号后,学生逐渐加速,跑的过程中教迅速师会说“桃花朵朵开”,学生需要说“几朵开”,教师回答“3朵开”,学生迅速3人为一组抱在一起。游戏中教师可逐渐加大难度,如1+3朵开。
组织教学:圆形站立
2.配乐韵律操
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节拍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3.专项练习
脚内侧左右互拨球、脚底拉球、脚底踩球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通过以上环节,起到热身作用的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
(三)基本部分
先设置情景:要想获得“小小神射手”称号,需要进入“小小足球训练营”进行训练,提升本领。
1.示范
首先,我会组织学生呈四列横队站好,我在队伍的前方做侧面示范和正面示范。示范结束后并针对进行提问:老师刚才用脚的哪个部位踢球的哪个部分?通过示范及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抓住主要的动作环节。
2.学生前后两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进行回答,并踊跃模仿。
3.在学生思考及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动作要点的讲解:支撑腿微屈,重心稍下降,用摆动腿的脚内侧击球的后中部,将球向前方的标志区或标志物踢出。
4.练习
动作技能的形成最主要的是练习,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熟悉踢球射门动作,我结合本节课的情景设置了以下的练习环节:
(1)踢球比准小体验
(2)原地徒手摆腿模仿练习
(3)两人一组,一人踩球、一人踢固定球练习
(4)学生每人一颗球、一个呼啦圈,将呼啦圈平放在地上,尝试将球踢进呼啦圈。
针对学生易出现的“踢球部位不准确、摆腿膝盖不注意外展”等错误进行及时纠错指导和针对性的练习。
(5)学生两人一组,相距1.5米左右,一人手持呼啦圈将呼啦圈置于地上,另一人尝试将球踢进呼啦圈。
(6)将呼啦圈靠墙立放,学生分组练习,将球踢进呼啦圈或在墙上画出各种有趣的图形如圆形、三角形、动物头像等,作为踢球区。
(7)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和控制力,可设置踢球距离1.5米、2米、3米等几个练习场地,进行强化提升练习。
通过结合“小小足球训练营”的情景,循序渐进的练习,学生在富有趣味性的练习中逐渐的掌握该动作要领,通过教师鼓励性的话语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氛围达到高潮。
5.检验—优生展示
接下来以体育小组为单位,自由选举两名“小小神射手”代表进行展示,每组做完后采用不同形式进行评价。让学生自由推选代表可以培养学生间团结互助的意识,同时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该环节也能够检验我的教学成果。
6.为了达到巩固以及学以致用的目的,我将结合情景安排教学比赛—“小小神射手”评选(踢球比准),具体方法为分4个小组进行,在距踢球点2米处的墙上设定固定靶(靶上总共三个区域),不同的准度对应着相应的分数(击中最外圈得1分,中间圈得3分,最内圈得5分),在限定踢球次数内(5次),得分超过8分,即获得“小小神射手”称号。通过此环节,既可以巩固本节课的教学成果,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养成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
(四)结束部分
为了帮助学生恢复疲劳,为下节课做好身心准备,我将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小小足球训练营”大联欢(音乐放松操),之后回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教师的针对学练情况给予鼓励、肯定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提出的希望为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要求。最后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八、场地器材
足球场,小足球,自制固定靶,呼啦圈,音乐播放器。
九、预计负荷
预计练习密度:33%~40%;预计平均心率:128~136次/分;运动强度:中等。
十、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