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成长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3-10 22:4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成长
本课教材分析: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12个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情。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课文,了解约翰是个自食其力的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体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感情,培养少年儿童自食其力的意识与独立生活的能力。重难点:重点:了解约翰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体会课文的思想。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培养自己自食其力的意识与独立生活的能力。教材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的生活和经历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社会、家庭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成长。那么一个人的童年应该怎样度过?一直在父母的溺爱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还是自立自强,从小练就一身生存的本领?读一读成长这篇课文,或许能对我们有所启发。课文共分十四个自然段,记叙了意大利小男孩约翰虽然生活在一个优越的环境中,却坚持用劳动——为居民点送报纸,来挣的自己的零用钱。故事告诉我们:让孩子在劳动中磨炼自己,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教学思路:课文的第一至六自然段写小约翰给我的最初印象,很可爱,很节俭。可爱的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永远重复的两句话,重复的购买行为引起了“我”的好奇。由此我推测约翰的父母可能不太喜欢他,也可能是他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为下文的描写打下伏笔。七、八自然段写一个下雪天,一个在妈妈开车陪伴下送报纸的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九至十四自然段写“我”终于明白了真相。那孩子不是没有钱,妈妈也不是不爱他,家长以为,这样做更有利于他的成长。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位可爱的少年,作者通过外貌、神态、语言、环境等描写手段,活画出一个懂事、勤劳、节俭、向上的少年形象。文中的“妈妈”虽然没有正面描写,但她是文章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妈妈的形象揭示了约翰成长的环境和背景。文章在铺垫、渲染,层层设悬、步步解惑的基础上,皆为顺利成章地点出主旨“因为这样更有利于他的成长”。这既是作者的人生感悟,也给读者留下丰富的联想空间。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1、掌握本课12个生字,认识12个生字,理解“亲昵、尴尬、不卑不亢、恍然大悟”等词语。2、从叙述描写中了解约翰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1、通过学习课文,得到启示:要培养自食其力的意识与独立生活的能力。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独立生活方面还缺少些什么。
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两篇有关“成长”的课文,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呢?想不想知道今天这个成长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好,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这个故事吧。
自学导航: 第一课时:按预习常规目标完成。第二课时:1、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画出小男孩的表现(包括他的语言和动作)看到小男孩当时的表现,你会想些什么?
2、体会第7-13自然段(1)“我”看到了什么情景,使“我”恍然大悟?(2)此时,你心中又有怎样的想法呢?你明白了什么呢?(3)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你想对小约翰或他的妈妈说些什么呢?
小组交流: 小组采用的是对学、互查、检查自学任务完成情况。小组采用的是组学和互说的形式交流问题。
合作探究: 1、看到小男孩当时的表现,你会想些什么?2*集体探究,抓住重点句体会,教师提示:(1)“自言自语地嘀咕……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许装两块钱。”(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渴望得到两根香肠,但他又从来不买两根。)
  (2)当“我”表示要多给他一根香肠时,他用手推让说:“不要。两块钱买一根,还可以喝一听可乐。”如果你是他,此时你会怎样做呢?
  (3)从小男孩的态度,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现出来。
  (4)齐读第六自然段,我们和作者一样,会产生很多疑问,你当时会想些什么呢?
语言训练:听了他的话,我琢磨:也许他的父母不太喜欢他,也许他的家庭经济情况 不太好,也许————,还也许————。
  (5)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男孩面对自己爱吃的香肠,却又不舍得买呢?
3、体会第7-13自然段
  (1)“我”看到了什么情景,使“我”恍然大悟?
  (2)此时,你心中又有怎样的想法呢?你明白了什么呢?
  (3)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你想对小约翰或他的妈妈说些什么呢?
4、*齐读第14自然段,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你觉得是这样吗?你有没有相类似的经历,结合生活实际和大家谈一谈你的看法。5、*总结全文
 (1)这样一个可爱的男孩,我们是不是该记住他呢?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样子,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
 (2)你觉得约翰哪儿可爱?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约翰可爱的(3)语句,读一读。
 如果约翰站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夸他呢?
我的收获:小组归纳整理,可以分条列出,也可以用板书设计的形式。
课外拓展:1、写一写自己的生活往事。2、教师出示课外资料: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比如,十几岁的姑娘初中一毕业就被送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锻炼了孩子的劳动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孩子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通常是这个语言地区的姑娘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去当佣人。德国:家长从不包办孩子的事情。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3、读了以上资料,你有什么感想说一说。
达标训练:第一课时:1、比一比,找不同,再组词。 销( ) 跨( ) 肠( ) 琢( ) 俭( ) 消( ) 挎( ) 畅( ) 啄( ) 检( )2、照样子,写词语。不卑不亢 、 不( )不( )、 不( )不( )、 忽闪忽闪、( ABAB )( )、( )、( )、3、补充多音字。分 冲第二课时:1、写出词语的意思。尴尬:不卑不亢:恍然大悟:2、说说从约翰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写下来,在相互交流。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