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天窗 编号 3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读写本课生字及10个词语,继续学习比喻句,能分清句子中的本体与喻体,并会用“像……似的”造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 学习比喻句,能分清句子中的本体与喻体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方法 提问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件、幻灯片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侧记
一、 引入新课。二、 初步阅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三、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四、 讲读课文第一段。 1、揭示课题。
出示投影片:这是什么?
板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课题:天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天窗》。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音。
2、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词语“慰藉”、“一瞥”、“神奇”、“威力”。
1、想一想,每节各讲什么?可以合并成几段?
2、讨论交流
1、谁来读一读第1段,其他同学思考一下,城里的房子和乡下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2、乡下人为什么要开天窗?请同学们找一找句子来读一读。
师小结:乡下人为了使关上木板窗的屋子里有光线,所以开了天窗,来,我们齐读课文第一段。
3、漆黑的屋子有了天窗,有了亮光,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天窗)同学们查字典理解词语“慰藉”、“一瞥”、“神奇”、“威力”。(第一段1-3节,天窗的来历;第二段4-7节,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第三段8-9节,天窗是神奇的。)(乡下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板窗)学生找出句子,读出来。学生齐读课文第一段 熟读课文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作业设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生词。
板书设计2、天窗第一段1-3节,天窗的来历。第二段4-7节,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第三段8-9节,天窗是神奇的。 教学反思学生对分析文章的章节,锻炼少。掌握不好。生字的学习效果不好,还需找时间补一补。朗读课文兴趣高。
课题 2、天窗 编号 4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语句“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语句“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方法 提问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件、幻灯片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侧记
引入新课。二、学习第二段。
1、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课文第一大段,知道了乡下人为了采光而在屋面开了一个小方洞,装块玻璃,成了天窗。这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出示板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慰藉”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唯一”、“唯一的慰藉”呢?
3、为什么“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第二段。
1、读第二段。
(1) 找一找“唯一的慰藉”在第二段中出现了几次?
(2) 那么,我们可以把第二段分几层?
2、学习第一层4、5小节。
(1)(出示学法1)初读,想一想4、5小节主要讲什么?
小结:我们通过初读,知道了夏天阵雨来时,天窗成了孩子们的唯一慰藉。
(2) 再读课文,了蟹在夏天阵雨天时,为什么天窗会是孩子们
唯一的慰藉?
○1自由读课文,找找划划文中语句,用“因为……所以……”
句式回答。
○2理解词语“顶,偏就不,许”这些词语体现孩子心情不愉快。
(3)(出示学法2)精读,了解为什么“天窗成为孩子们唯一的
慰藉”?
(4)夏天阵雨来时,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
洞似的屋子里了。(出示比喻句)
○1这是句什么句子?○2读一读。
○3把什么比作什么?○4这个比喻好不好,为什么?
(5)请同学在这两节中找找,有没有这样的好句子?
出示句子:“透过……闪电一瞥。”
(6)(出示学法3)细读,体会课文语言的精妙之处。
请同学们听着音乐,闭着眼睛,想象一下,当时的这风、这雨、 这雪、这雷、这闪电是怎样扫荡这世界的?
板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无穷无尽
(7)总结:我们学习了第4、5节,运用了初读、精读、细读“三 读”课文的方法,知道夏天下雨时,天窗成为孩子们唯一慰藉的原因,体会了文中比喻句的精妙之处,展开了想象,深刻理解了天窗是孩子们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慰藉。
3、我们现在用这种方法自己来学第二层6、7节。
(1) 初读。课文讲什么?
(2) 精读。四人讨论:“为什么是唯一慰藉?”
(3) 细读比喻句。
(4) 现在孩子们在屋中除看见的事物外,又想到了什么?
(5) 有感情地读6、7小节。
三、 总结全文:
天窗给漆黑的屋子带来的仅有的光明,通过天窗看见了雨点、闪电、星星、云彩,这些都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另外,我们这堂课还学习运用了初读了解内容、精读解决问题、细读体会语言的“三读”读书方法。
安慰只有这个自由读第二段。(二次)(分两层)自由读课文,找找划划文中语句,用“因为……所以……” 句式回答出来。(比喻句)
(把屋子比作地洞)
(写出了屋子的静和黑)学生找出句子,读出来。学生交流。孩子们的想象要比真实的大十倍百倍,真是无穷无尽啊!自学天窗成为孩子们唯一慰藉的原因,体会了文中比喻句的精妙之处,展开了想象。初读。课文讲什么?
(2) 精读。四人讨论:“为什么是唯一慰藉?”
(3) 细读比喻句。
(4) 现在孩子们在屋中除看见的事物外,又想到了什么?
(5) 有感情地读6、7小节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这样对比喻句加深印象。用自学的方法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作业设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5自然段。找出文中比喻句,说出本体和喻体。
板书设计2、天窗第一段(1)什么是天窗第二段(2-5)天窗带给孩子们的慰藉。第三段(6)作者的感受。 教学反思让学生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在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再下工夫。
课题 2、天窗 编号 5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第三段,体会作者的感受。进一步理解天窗对孩子来说是神奇的。
教学重点 学习第三段,体会作者的感受
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天窗对孩子来说是神奇的
教学方法 提问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件、幻灯片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侧记
复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巩固
二、学习第三段 下雨天,孩子们从窗外看到了什么?是怎样想的?
1、自由读第三段,你有什么问题吗?
为什么说“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我们先来理解(出示句子)“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会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物”这句句子。
(1) 句中的两个“它”指什么?
(2) 自由读句,完成练习。
如果有了 ,你就会永远 。
(3) 句中有两处否定,改成肯定形式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 3、“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会知道怎么从……”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 师小结:因为孩子们的想象是丰富多彩,富有变化的,所以想象到的内容要比看到的更真切、更复杂、更确切。也正因为天窗使孩子的想象丰富,比实际看到的更多更好,所以说天窗是神奇的。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练习设计:
把生活中透过的各种窗口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同学听。
“A”:选择一个下雨的天气,透过自己家的玻璃窗看看外面的世界,说说你看到什么,又想到些什么。
“B”:乘汽车或火车时,仔细看看窗外的世界,说说你看到什么,又想到些什么。
“C”:以《窗外》为题,选择你看的景物,展开想象,写写你看到什么,又想到些什么
(备注:“A”为学习困难学生完成,“B”为中等学生完成,“C”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学生根据自己理解回答,也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因为可以透过天窗想象到许多。(天窗)自由读句,完成练习(因为有了天窗,你才会联想想到种种事情)
学生交流,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要求练习。 设计这样的问题锻炼学生的丰富想象能力。了解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窗外美丽的景色吸引孩子。设计这样的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
作业设计背写生词完成想象作业。
板书设计2、天窗以《窗外》为题,选择你看的景物,展开想象,写写你看到什么,又想到什么 ?
教学反思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认真品读精美句子。以后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