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宁夏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5 21:2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宁夏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秋·宁夏固原·九年级校考期中)大和国家正式改称为日本国是在( )
A.公元5世纪 B.大化改新前 C.大化改新后 D.大化改新时
2.(2022·宁夏固原·统考一模)日本在历史上先后拜了两位老师,中国唐朝和欧洲国家,日本向中国唐朝“拜师学艺”指的是________
A.大化改新 B.农奴制改革 C.议会改革 D.明治维新
3.(2022秋·宁夏固原·九年级校考期中)“6世纪,由大陆渡海来到日本的学生、教师、匠人和僧侣,不仅随身带来了新的宗教,还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这段话意在分析
A.大化改新的背景 B.明治维新的原因
C.鉴真东渡的结果 D.“遣唐使”的构成
4.(2021秋·宁夏银川·九年级校考期中)公元646年,东亚某国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的执政者仿行中国隋唐制度颁布改革诏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之相关的事件是( )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日本进行大化改新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5.(2021秋·宁夏吴忠·九年级统考期末)中国古代商鞅变法、法兰克王国的改革和日本的大化改新相同之处是( )
A.都是在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
B.定期八土地分给农民
C.都是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D.都实行有条件的土地纷纷
6.(2021秋·宁夏固原·九年级统考期末)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大和统一 B.幕府统治建立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7.(2021秋·宁夏固原·九年级统考期末)公元7世纪初,穆罕穆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诞生于
A.巴勒斯坦地区 B.中国 C.古印度 D.阿拉伯半岛
8.(2021秋·宁夏吴忠·九年级校考期中)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伊斯兰教等。这堂课探究的主题是( )
A.古代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9.(2022秋·宁夏石嘴山·九年级统考期末)世界三大宗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公元7世纪初,由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数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0.(2022秋·宁夏吴忠·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诞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B.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C.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D.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11.(2022秋·宁夏石嘴山·九年级统考期末)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如果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天方夜谭》,主要可以了解( )
A.古埃及文化 B.阿拉伯文化 C.古印度文化 D.古希腊文化
12.(2022秋·宁夏固原·九年级校考期中)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是通过丝绸之路传人欧洲的。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被称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使者的是
A.印度人 B.阿拉伯人 C.中国人 D.欧洲人
13.西方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是()
A.中国人 B.阿拉伯人 C.法兰克人 D.罗马人
14.下面这幅漫画的主题应是( )
A.文明交流 B.民族融合
C.习俗差异 D.国家冲突
二、填空题
15.(2021秋·宁夏吴忠·九年级校考期中)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表格
宗教名称 创始人 时间 主要教义
佛教 ( ) 公元前6世纪 ( )
( ) 耶稣 1世纪 忍受苦难,死后入天堂
伊斯兰教 ( ) ( ) 追求和平,顺从安拉
三、综合题
16.(2022·宁夏吴忠·校联考模拟预测)伴随着世界各地不同文明的交流和碰撞,世界各地区的文明开始相互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①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开始了十年的东征,最终建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②646年孝德天皇正式开始改革。向中国唐朝政治和经济体制学习,成立了古代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③唐朝时,高僧鉴真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④阿拉伯帝国形成之后,继承者哈里发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掀起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扩张运动。他们通过血与火建立了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庞大帝国。
⑤郑和的出使远航,在古代中国对外关系史和航海史上都是罕见的壮举,它增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1)依次概括上述5则史实的具体历史事件。
(2)将上述世界各地文明交流与碰撞的史实进行分类。
(3)你怎么看待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
17.(2022秋·宁夏固原·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
请回答:
(1)为了解决材料中的社会问题,日本哪位天皇采取了什么改革?日本在这次改革中政治上的措施是什么?它使日本的社会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然后改进社会的弊端,使日本社会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由此,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18.(2021·宁夏中卫·校联考三模)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材料二: “你们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人家是怎样搞的,长期把自己锁在本乡本土,不与外界交往,闭关自守,只能把我们国家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邓小平
材料三:(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哪一措施?它有何作用?
(2)据材料二可知,邓小平在哪次会议上做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
(3)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改革”指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次改革给日本带来了什么重大影响?
参考答案:
1.C
【详解】6—9世纪,日本仿效唐朝进行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之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2.A
【详解】646年,日本学习中国唐朝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A项正确;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1868年日本学习欧洲国家进行明治维新,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6世纪起”,可知,唐文化对日本文化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的遣唐使回国后把唐朝先进的文化、制度带到了日本,唐朝先进的制度推动了日本的政治改革,日本大化改新的许多政治制度以唐朝为蓝本。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因此这段话意在分析大化改新的背景。选项A符合题意;明治维新、鉴真东渡都在大化改新之后,“遣唐使”的构成不是题干材料所表达的本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B
【详解】根据“646年,东亚某国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可知,材料中的改革指的是大化改新。6世纪—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强烈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扶持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B项正确;孝文帝改革是485年,排除A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排除C项;1921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商鞅变法是秦孝公支持变法;大化改新是日本天皇支持下的改革,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而法兰克王国的改革是宫相查理·马特主持下的改革,确立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他们都是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故答案为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6.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历史上有两次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646年的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1868年的明治维新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7.D
【详解】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择D。
8.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伊斯兰教等相关内容都出现于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中,因而这堂课探究的主题是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D项正确;题干未涉及非洲、欧洲文明,排除ABC项。故选D项。
9.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D项正确;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排除A项;道教是唯一发源于中国、由中国人创立的宗教,所以又被称为中国本土宗教,排除B项;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排除C项。故选D。
10.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基督教创立于公元1世纪,伊斯兰教创立于7世纪,由此可知,D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排序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书中所讲的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故事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真实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生活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体现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继承,所以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2.B
【详解】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被称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使者,B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阿拉伯民族在不同文明中的桥梁作用。
13.B
【详解】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0~9这十个数字是由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经由阿拉伯人将它传播到世界各地,因此称阿拉伯数字。中国发明的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A
【详解】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传入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结果。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5. 乔达摩 悉达多或“释迦牟尼”。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基督教 穆罕默德 7世纪
【详解】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1世纪,基督教出现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基督教的主要教义是忍受苦难,死后入天堂。7世纪,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创立了伊斯兰教。
16.(1)亚历山大东征、日本大化改新、鉴真东渡、阿拉伯帝国的建立、郑和下西洋;
(2)文明交流:日本大化改新、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
文明冲突:亚历山大东征、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3)以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看待世界,吸纳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树立热爱和平的观念和忧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立志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
根据材料①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开始了十年的东征“”可得出是亚历山大东征;根据材料②“646年孝德天皇正式开始改革”可得出是日本大化改新;根据材料③“唐朝时,高僧鉴真不畏艰险,东渡日本”可得出是鉴真东渡日本;根据材料④“阿拉伯帝国形成之后,继承者哈里发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掀起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扩张运动”可得出是阿拉伯帝国的建立;根据材料⑤“郑和的出使远航”可得出是郑和下西洋。
(2)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出文明交流主要有日本大化改新、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都是友好和平的交流;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碰撞主要有亚历山大东征、阿拉伯帝国的建立,这些都是以战争的形式进行交流。
(3)
开放性设问,围绕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的看法回答。如:以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看待世界,吸纳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树立热爱和平的观念和忧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立志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17.(1)天皇:孝德天皇。改革:大化改新。政治措施: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变化: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启示: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善于学习他国的长处;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至少回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1)
由材料一“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可知,为了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646年日本孝德天皇进行了大化改新。政治措施是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善于学习他国的长处;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
18.(1)奖励军功,作用: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使秦国一跃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
(2)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3)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制国家变成封建国家。
【详解】(1)问题一:依据材料一信息“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规定废除贵族特权,奖励军功。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通过军功授爵制度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使秦国一跃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问题一:依据材料三信息“(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结合所学可知,大化二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向中国唐朝政治和经济体制学习,这次改革称为“大化改新”。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日本大化改新改革后,日本从奴隶制国家发展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