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盛唐气象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盛唐气象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6 10:1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选择题
1.唐朝前期的100多年,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呈现繁荣景象,下列关于唐朝繁荣经济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
B.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C.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D.洛阳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性大都市
2.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步辇图》唐静会盟碑的文物图片在班内进行了一次展览。据此判断,这次展览主要反映 ( )
A.唐与酥鞴的关系 B.唐与吐蕃的关系
C.唐与回纥的关系 D.唐与南诏的关系
3.唐诗题材丰富,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不同侧面反映了唐朝的时代风貌。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唐朝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的是 (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C.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对后人研究唐代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诗句“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旨在说明唐都长安城 ( )
A.商业繁荣 B.对外开放 C.布局规整 D.市坊分离
5.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享有“诗仙”美誉的是 ( )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孟浩然
6.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有一位诗人,其诗风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此人是 (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7.有学者认为,他是一位“苦难诗人”和经历沧桑的时代歌手,其诗风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其诗作有“诗史”之称。“他”是 (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8.“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这是我国著名的词人苏轼称赞唐朝时期我国的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下列书法作品中哪件是他的? ( )
A.《九成宫碑》 B.《颜氏家庙碑》
C.《玄秘塔碑》 D.《兰亭序》
9.西藏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早在唐朝时就与中原有密切的联系,描述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使者情景的名画是 ( )
A.《敕勒川狩猎图》 B.《洛神赋图》
C.《女史箴图》 D.《步辇图》
10.中国古代统治阶级为宣扬某种宗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的莫高窟。这些石窟全都深受哪一宗教艺术风格的影响 (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道教
二、填空与简答题
11.和谐社会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社会经济的和谐】
(1)唐朝先后形成哪两个治世局面?分别出现在哪位皇帝的统治时期?
【君主与大臣的和谐】
(2)请举出一例唐朝出现的相处融洽的君臣。
【民族与民族的和谐】
(3)唐朝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出唐朝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一个典型事例。
【社会制度的和谐】
(4)“中国古代文明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提供了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这一时期开创的有利于人才参政的制度是什么?
【人与自然的和谐】
(5)请举出隋朝开通的一个至今仍发挥作用的工程。此工程的开通有何影响?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的音符。
(6)隋朝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君主是谁?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7)结合本主题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12.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社会理想。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依然有很多可资借鉴的地方。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课本中这段时期出现的两处相处融洽的君臣
(3)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吐蕃民族和谐相处的一个典型事例。
(4)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人才参政的制度。
(5)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通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
三、综合题
13.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得到很大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皮日休《汴河怀古·其二》
材料一 材料二
(1)写出材料一A、B、C代表的地点。
(2)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材料二中“隋亡为此河”和“共禹论功不较多”的原因。材料三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救舟。
——(唐)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四 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
——《开元纪事》
(3)依据材料三、四分别写出唐朝盛世局面名称及其统治者。
(4)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唐朝出现两个盛世的共同原因。
(5)综上所述,从隋唐历史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旧唐书·崔融传》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
(1)材料一中图一是唐朝发明并推广的一种新的生产工具,它的出现反应了唐朝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这一生产工具的名称是什么?
(2)图二是以造型精美,色彩亮丽闻名中外的唐三彩,它的出现说明了什么?请另举一例说明这一观点
(3)图三是妇女郊游图,图中有很多女子或骑马或步行,从这幅图中可以了解唐朝社会的哪一特点?
(4)图四是《唐蕃会盟碑》,碑文历述蕃唐双方和亲“永崇甥舅之好”的历史;这一碑文的存在说明了什么,请另举一例说明。
(5)如果给材料一、二确立一个主题,应该是?
四、论述题
15.材料: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平定了东突厥,北边威胁解除,他想修治在隋末已被毁坏了的洛阳宫殿,以便于巡幸。修治的诏书已经下达了,给事中(官名)张玄素认为不妥,上书指出:天下刚刚安定,百姓承隋末离乱之后,财力、物力都已凋尽,修建宫殿必然大动功役,这就会“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百王之弊”,他要求唐太宗停工,认为如果要营造下去,百姓对朝廷的怨恨恐怕会超过隋炀帝时。这话说得十分尖锐、激切。唐太宗听他言之有理,立即下诏罢役。
——摘编自徐连达《中国历史的205个细节》
(1)唐太宗被北方和西北各族首领尊奉为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6.公元2008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工程启动。岁月的年轮已湮没了历史的痕迹,但是,时间抹不掉的是曾经铸就的荣耀。或许,在这个国家遗址公园,我们可以回味大明宫曾经的辉煌,我们可以感受魂牵梦萦的大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至(开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过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南诣荆襄(今湖北荆州、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杜佑《通典》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归纳开元年间繁荣的表现,(不得摘抄原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元年间的哪些措施对上述局面的出现起到了促进作用?
(2)大唐是一个中国人创造性和想象力大爆发的时代,它成就了一个魅力无穷,让后世中国人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的旷古盛世。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外交等方面,选取一个或几个角度,自拟题目,以“回望大唐,开启未来”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试卷第6页,共6页
试卷第5页,共6页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朝前期的100多年,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呈现繁荣景象,长安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性大都市,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ABC项的表述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2.B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步辇图》唐静会盟碑的文物图片”可知,这次展览主要反映唐与吐蕃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朝求亲,641年,唐太宗在位时,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B项正确;材料内容与酥鞴无关,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回纥无关,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南诏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根据题干中的“反映唐朝民族交融”的要求分析选项可知,“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符合题意,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少数民族开始像汉族一样开始农耕,反映了唐朝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发展,B项正确;“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的是开元盛世的繁华富庶,排除A项;“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反映的是长安的坊市布局好似棋盘,排除C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在用夸张的手法描述庐山瀑布,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根据材料“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讲的是唐长安城布局异常整齐,街道宽阔平正,城市绿化、美化都很讲究,有严格要求。唐长安城形如棋盘,城内各坊都有统一规格,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5.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A项符合题意,A项正确;白居易有“诗王”和“诗魔”之称,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杜甫被誉为“诗圣”,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孟浩然被后辈诗人卢廷让称为“诗星”,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6.C
【详解】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 活,达到教育目的,他的《秦中吟》《新乐府》 等讽喻社会,同情人民。他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白居易的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深受大众欢迎。他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疾苦。题干中“他”最有可能是白居易,C项正确;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杜甫的诗悲天悯人,忧国忧民,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苏轼的诗是气势恢宏,激情磅礴的豪放风格,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B项正确;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排除A项;白居易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排除C项;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颜公”“唐朝”“书法家”,结合所学可知,苏轼称赞的是唐朝书法家颜真卿,他的代表作有《颜氏家庙碑》,B项正确;《九成宫碑》是欧阳询的代表作,《玄秘塔碑》 是柳公权的代表作,《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9.D
【详解】《步辇图》画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是汉藏两族友好情谊的历史;唐蕃会盟碑是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见证。D项正确;《敕勒川狩猎图》,壁画色彩艳丽,内容丰富。有崇山、平川、草原、河流和树丛,还有各种动物,如鹿、虎、猴,它们在树丛中和草地上奔跑跳跃。河中有很多鱼,猎人们紧衣装束,骑马在山林平川上射猎。排除A项;顾恺之是东晋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排除BC项。故选D项。
10.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隋唐时期石窟艺术得到发展,最著名的是今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窟内有大量的泥塑和壁画,主要是以佛教故事为主,C项正确;伊斯兰教创立于7世纪初,特色建筑是大清真寺,基督教的特色建筑是教堂,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特色建筑道观大多建在深山之中,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1.(1)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太宗、唐玄宗。(按先后顺序)
(2)唐太宗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或唐玄宗与姚崇(宋璟)
(3)开明的民族政策;
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
(4)科举制度。
(5)大运河;
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6)隋炀帝。
(7)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国家要注意培养人才,重用人才;国家应该创造人与人公平竞争的机会;大力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彼此信任等等。
【详解】(1)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被誉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开元盛世”。
(2)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使得贞观一朝,人才济济,朝臣进谏成风,他重用著名的谏臣魏征,魏征敢于犯颜直谏,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还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
(3)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4)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创立,唐朝加以完善,科举制度的实行改善用人制度,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5)隋朝时开通了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6)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君主是隋炀帝,他贪图享乐,多次到江都巡游,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7)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国家应该创造人与人公平竞争的机会;国家要注意培养人才,重用人才;大力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彼此信任.。等等
12.(1)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唐太宗与魏征(唐太宗与房玄龄或杜如晦)。唐玄宗与姚崇(唐玄宗与宋璟)。
(3)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或者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
(4)科举制度。
(5)(隋朝)大运河。
【解析】(1)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2)这段时期出现的相处融洽的君臣有唐太宗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与唐玄宗和姚崇、宋璟。唐太宗时期的三个名臣是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是唐玄宗时期的名臣,他们协助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与吐蕃民族和谐相处的典型事例有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
(4)隋唐开创的一个有利于人才参政的制度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在隋朝创立,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
(5)隋唐时期开通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是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沟通。
13.(1)A:涿郡;B:洛阳;C:余杭。
(2)原因:大运河的开通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名称、统治者: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
(4)原因:均注重减轻人民负担、重视经济发展、善于用人、完善科举制度。
(5)启示:国家发展要考虑民生问题,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言之有理皆可)
【详解】(1)A、B、C:根据材料一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隋朝大运河的示意图。隋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开始开凿大运河。自605年起,隋炀帝下令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千米。故A、B、C代表的地点依次为涿郡、洛阳、余杭。
(2)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隋亡为此河”是因为开通大运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材料二中“共禹论功不较多”的原因是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名称、统治者: 依据材料三的出处“《贞观政要》”可知,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即这反映的唐朝盛世局面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出现的贞观之治。据材料四的出处“开元”可知,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即这反映的唐朝盛世局面是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的开元盛世。
(4)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可知,唐朝出现两个盛世的共同原因是均注重减轻人民负担、重视经济发展、善于用人、完善科举制度等。
(5)启示:本题是开放题,言之有理皆可,但不能出现史实错误。如:国家发展要考虑民生问题;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与源泉等。
14.(1)曲辕犁
(2)唐朝手工业成就很高,蜀锦以纹饰精美,色彩艳丽冠于全国;或唐朝陶瓷业发展到很高水平,越窑青瓷像玉像冰。
(3)唐朝社会风气开放。
(4)唐朝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藩关系密切。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密切了唐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5)盛唐气象。
【详解】(1)名称:根据图一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工具是曲辕犁,标志是中国传统步犁的定型。
(2)说明及举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三彩的出现说明当时唐朝时期手工业取得较大的成就,其它成就如蜀锦以纹饰精美,色彩艳丽冠于全国或越窑青瓷像玉像冰。
(3)特点:从材料中的妇女着装及出行情况来看,当时唐朝的社会风气较为开放。
(4)说明及举例:材料中的碑文说明当时唐朝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藩关系密切,其它例子如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密切了唐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5)主题: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可拟定该主题为盛唐气象。
15.(1)“天可汗’。
(2)示例1——观点:帝王虚心纳谏才能有所作为。
论述: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令,解决了诸侯王国势力膨胀的问题;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大一统;唐太宗接受张玄素、魏征的建议,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政治清明,可见,帝王虚心纳谏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示例2——观点:领导者只有关爱百姓才能长治久安。
论述:汉文帝汉景帝注重百姓,实行十五税一,甚至是三十税一的税率,与民休息,使汉朝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唐太宗爱惜民力,注重鼓励农桑,轻徭薄赋,减轻百姓负担,最终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唐玄宗统治前期,也关爱百姓,注重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使唐朝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可见,只有爱惜民力,关爱百姓,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被北方和西北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
(2)本题为开放题型,观点明确,论述充分,言之有理即可。从材料中唐太宗接纳张玄素的建议,停修洛阳,减轻了百姓负担可以提取观点,如帝王虚心纳谏才能有所作为,可以结合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令,解决了诸侯王国势力膨胀的问题,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大一统,唐太宗接受张玄素、魏征的建议,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政治清明;也可以从关爱百姓的角度来论述,如只有关爱百姓才能长治久安,如汉文帝汉景帝注重百姓,实行十五税一,甚至是三十税一的税率,与民休息,使汉朝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唐太宗爱惜民力,注重鼓励农桑,轻徭薄赋,减轻百姓负担,最终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唐玄宗统治前期,也关爱百姓,注重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使唐朝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16.(1)物价低;商业繁荣;店铺林立;等等。大力发展农业,政府支持手工业和商业,等等。
(2)参考示例:题目:盛世辉煌,华夏荣光
内容:唐朝初年,统治者接受隋朝暴政亡国的教训,励精图治、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在政治、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整统治政策,社会经济呈现繁荣上升的态势,促使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局面。这一时期,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关系和睦,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对外交流发达,社会呈现繁盛局面。在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局面下,隋唐文化辉煌灿烂,是我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对世界影响深远。(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即可)。
【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自后天下无贵物”说明物价低廉;“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说明唐朝商业繁荣;交通发达;“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表明社会安定。根据所学可知,促进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有统治者重用人才;整顿吏治、裁减冗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答出两点即可)
(2)依据题干要求和所学可知,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外交等方面,选取一个或几个角度,分析唐朝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先确定题目,如《盛世辉煌,华夏荣光》等,再展开论述,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即可。论述见参考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