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重点高中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重点高中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5 22:01:19

文档简介

地理参考答案
1.C。 据材料“巫溪县充分利用当地富钾的紫色土、充足的光照、较大的昼夜温差等优势,建立马铃薯脱赤繁育基地为薯农提供良种……”,可知,优质的“巫溪洋芋”宜种植在海拔较高的缓坡,因为这里土层较厚、光照充足,受山谷风影响,山坡昼夜温差大。
2.A。 “巫溪洋芋”成为优质的中国地标农产品主要是因为有先进的土豆种植技术,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当地工矿企业布局少,污染小等,故应选 A。
3.C。 根据材料,降水强度分为弱秋淋、中等秋淋、强秋淋三种。据图可知,1996年没有秋淋,而1963年、1976年、1983年三个年份中,可以根据降水量和秋淋天数判定,1983年秋淋时间的降水强度最大,故最可能出现“强秋淋”天气的是 1983 年。
4.D。 根据降水量和秋淋天数判定,1967年 9~10月的天气最可能是降水强度大,历时短。据此可进一步得出,该年 9~10 月日照时数较长,光照较强:雨日少,强度大;不会发生大风天气和干旱。
5. B。 “秋淋”天气持续时间过长,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秋收作物延迟成熟,冬小麦播种期延后,苹果汁多但甜度差,此时棉花处于收获期,不利于晾晒。
6. D。 广东省城市发展呈现“核心增长—边缘收缩”的分布规律,收缩类型城市人口收缩的原因是区域发展差异所致。
7. B。 在国家“收缩型城市要瘦身强体”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收缩类型城市适宜发展全域旅游业。收缩类型城市位于江西、湖南、福建等邻省交界的边缘地带,这些城市的山地森林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突出,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故不宜发展钢铁工业、房地产业、家具制造业。
8.C。 据图可知甲海域位于泰国湾,其表层盐度年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海湾地区海区相对封闭,与外海海水交换少。
9. A。 据图可知图中乙海域全年等盐度线均凸向低值方向,说明其盐度高于同纬度地区,结合洋流分布可知,该处为日本暖流(同一纬度,暖流流经地区盐度高),所以其弯曲方向基本一致的影响因素是洋流因素。
10.B。 图中丙点位于河口处,有河流的稀释作用,故其盐度应当较低,据等盐度线分布可知其盐度值应当介于31.5~32‰之间,所以选B。
11.D。 森林火灾与火险天气(气温,湿度,风)、可燃物和火源有关。一般来说,降水多的季节,火险较低,反之则高。
12.B。 达尔文为热带草原气候,洪水多发在当地夏季。珀斯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森林火险等级高。
13. A。 降水减少导致澳大利亚农业受到影响,畜牧业产品数量下降,导致小麦出口减少。
14. B。 此题考查读图能力。从图4中可看出藏羚羊穿越青藏公路形成4个集中通道,分别是 2982km、2986km、2994km、 2998km 路标,对照图3中这4个路标位置,吻合最好的是营地和工地的间隔分布,故选项B正确。选项A采沙场集中在河床附近,位置不对;选项C青藏公路车辆和游客增多和选项D青藏公路部分路段被破坏,在材料中没有信息支撑。
15. C。 此题考查区域分析能力。①地对应 2982km 路标集中通道,附近有楚玛尔河,同时有青藏公路和建设中的青藏铁路跨越。按照藏羚羊的迁徙习性,常常沿河床迁徙,原因是河床地带水草充足。选项A桥梁,可能成为藏羚羊穿越的通道,此处是先有河床,后有桥梁,且桥梁的方向也与穿越方向不同,因此,桥梁不是此处形成集中通道的主要原因;选项 B 隧道,在材料中无信息支撑,也不对;选项C河床,是正确的;采沙场作为人类活动集中区域,不能形成藏羚羊迁徙集中通道,选项D错误。
16.(14分)
(1)原因:(甘孜位于北回归线以北)高原凌晨气温比傍晚低,上午揭帘 (覆盖膜)较晚, 下午实际利用日照时间比上午长(2分);一天内太阳高度较大时段(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能与大棚弧形拱保持较大夹角,以充分获取太阳能(2分)。
(2)原因:高原生态环境(空气、水、土)良好,蔬菜更环保(或绿色);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蔬菜品质好且更新鲜;运输成本低,价格便宜;高原环境独特,有适宜在高原种植但外地没有的蔬菜品种,蔬菜品种更丰富多样(适宜高原种植的特有蔬菜品种,更符合当地人饮食习惯)。(每点2分,任答3点得 6分)
(3)思路: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种植小番茄,专业化生产以培育基地的品牌(精品)(2分);利用甘孜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的气温差异种植小番茄,采用错季循环生产,实现小番茄全年都能满足市场葡求,获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分)。
17. (12分)
(1)昆山承接上海疏解的部分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推进工业化(2分);上海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对昆山经济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2分);交通的便捷性使上海与昆山联系更加紧密,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2分)。
(2)原因:增长极以其优势(投资环境良好,效益好,发展机会多等)吸引周边产业和人口向增长极集聚(产生规模效益);由于交通、干线沿线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区域的资源和生产要素继续向增长极集聚的同时,也开始向沿线地区集中,沿线便成为经济活动密集带。(每点2分,共6分)
18.(16分)
(1)特点:从东南向西北,植被类型从草甸草原演变为森林草原和森林(2分);东南部河流沿岸有水生植被(2分);森林过渡地带多林草混生,植物种类丰富(2分)。
(2)差异:②地永冻土层比④地埋藏深。(2分)
原因:②地植被以草甸草原为主,植被矮小,夏季反射太阳辐射能力低,地表温度高(2分),地表温度年变化大,永冻土层埋藏深(2分);
或者④地植被为覆盖度高的森林,林冠反射太阳辐射能力强,截留积雪量大(2分),林下气温低,温差小,永冻土层埋藏浅(2分)。
(3)影响:多年冻土层能起到隔水层的作用(2分),多雨时,地表水体在多年冻土层之上蓄积起来(2分),不会流失;气温较高时,多年冻土层之上的水体融化,成为乔木类植物生长的主要水源(2分)。(每点2分,共4分, 言之成理即可)
19.(13分)
(1)成因:地球内部能量不断积累,板块拉张诱发地震,形成断裂(2分);断层两盘发生差异活动导致地面拉张变形,(在水平拉张力和重力作用下沿边坡方向的张性裂缝)在地表产生地裂缝。(每点2分,共4分)
(2)条件:地处准噶尔盆地边缘,这里降水稀少,干旱少雨,流水侵蚀作用弱(2分),对遗迹破坏小;该地区岩石以花岗岩、变质岩(或片麻岩)为主,岩性坚硬,不易受外力作用侵蚀(2分);人口密度低,人类活动破坏少(1分)。
(3)影响:陡崖崩塌,滚石遍布,埋没草地(或土地);滑坡阻塞河谷、阻断道路;产生地裂缝及导致地下水变化,使河水断流、草木枯死。(每点 2 分,答 2 点得 4 分,言之成理即可)重庆市重点高中校高 2023 届高三(下)开学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山高峡深一线天,九山微水一分田”。这是地处秦巴山区的巫溪县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 “巫溪洋芋”口感酥软、细腻、微糯,淡香,在巫溪有悠久的种植传统。近年来,巫溪县充分利用当地富钾紫色土、充足的光照、 较大的昼夜温差等优势,建立马铃薯脱毒繁育基地为薯农提供良种,引进比利时 ARAH 马铃薯晚疫病预测预报模型,建立苗情监测点指导大田生产,使传统的“土豆豆”变成了增收致富的额“金豆豆”。2020 年 9 月 14 日,“巫溪洋芋”以优良品质,成功入选首批 100 个中欧互认证的中国地标农产品。据此完成 1~2 题。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优质的“巫溪洋芋”宜种植在
A.高山的山顶附近 B.长江的河谷地带 C.海拔较高的缓坡 D.人造的温室大棚
2.与“巫溪洋芋”成为优质的中国地标农产品直接关系最小的是
A.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B.先进的土豆种植技术 C.当地工矿企业布局少 D.当地独特的自效环境
“秋淋”是指在 8 月中旬以后发生在陕西关中、陕南地区的持续性阴雨天气,最晚持续至 10 月底,是该地区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一次连阴雨过程降水量≥50mm,连续降水日数≥7 天(允许间隔 1 天)或两次连阴雨过程降水量≥100mm,两次过程间隔 2 天,则为“秋淋”天气。根据降水强度分为弱秋淋、中等秋淋、强秋淋三种。下图为关中某地区 9~10 月降水量及“秋淋”天数统计图,据此完成 3~5 题。
3.下列年份中,最可能出现“强秋淋”天气的是
A.1963 年 B.1976 年 C.1983 年 D.2009 年
4.1973 年 9~10 月的天气最可能是
A.大风天气多,易干旱 B.日照时数短,光照弱 C.雨日多,低温时间长 D.降水历时短,强度大
5.“秋淋”天气持续时间过长,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A.冬小麦播种期提前 B.秋收作物延迟成熟 C.苹果汁多品质优良 D.利于缓解棉田旱情
广东省 21 世纪以来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分别增加 2349 万人和 666 万人,年均增长率高达 1.51%和 1.26%, 但期间有 7 个县级市发生常住人口收缩、2 个地级市出现户籍人口收缩,呈现“核心增长—边缘收缩”的分布规律。无收缩型城市集中分布在珠三角区域,而收缩类型城市则主要位于外围的粤东、粤西北地区,尤其是与江西、湖南、福建邻省交接的边缘地带城市,这些城市的山地森林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突出,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据此完成 6~7 题。
6.广东省收缩型城市人口收缩的原因最可能是
A.自然资源枯竭 B.生态破坏严重 C.产业结构升级 D.区域发展差异
7.在国家“收缩型城市要瘦身强体”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材料中的这类城市适宜发展
A.钢铁工业 B.全域旅游业 C.建材产业 D.家具制造业
下图为南海 1、4、7、10 月海洋表层盐度(‰)多年平均分布图,据此完成 8~10 题。
(



)8.图中甲海域表层盐度年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的注入量季节变化小 B.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均匀
C.该海区与外海区交换较少 D.云量多,全年蒸发量较小
9.影响图中乙海域全年等盐度线弯曲方向基本一致的因素是
A.洋流因素 B.陆地径流 C.盛行风向 D.海陆分布
10. 图中 10 月盐度分布图中,丙点(黑点处)的盐度值可能是A.31.5 B.31.8 C.32.0 D.32.3
2019~2020 年,澳大利亚山林大火给当地造成了严重损失,同时威胁到全球的气候与生态,目前,相关机构正在评估其对全球的影响。下图示意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据此完成 11~13 题。
11.下列因素中,与澳大利亚森林火灾发生季节关联度最高的是
A.桉树油脂含量高 B.气温的季节变化
C.人类活动强度 D.降水的季节变化
12.达尔文市遭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季节时,下列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澳大利亚由北向南昼长逐渐变短
B.珀斯倍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
C.大自流盆地草原区草类枯黄,牧民向南迁移
D.悉尼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酷热难耐
13.近年来,澳大利亚因降水变少,频繁受到干旱和火灾袭击,大部分 耕地也将停止灌溉。由此可能带来最直接的后果是
A.小麦出口量大幅减少 B.航空货运数量降低
C.转基因食品需求大增 D.乳品原料价格下降
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藏羚羊生性胆小,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部分 种群有沿固定路线迁徙的习性。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在青藏铁路与青藏公路大致并行的路段,藏羚羊穿越 青藏公路的方式出现明显变化。左图为青藏铁路某段营地、工地等分布图,右图为迁徙季节左图所示青藏公路 段的藏羚羊遇见率统计图,据此完成 14~15 题。
14.青藏铁路开建,图示青藏公路段出现几处藏羚羊穿越较集中的通道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采沙(土)场的出现 B.营地、工地等的间隔分布
C.青藏公路车辆和游客增多 D.青藏公路部分路段被破坏
15.影响①地成为藏羚羊集中通道的主要因素是
A.桥梁 B.隧道 C.河床 D.采沙场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 4 大题,共 55 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则要求。(14 分)
甘孜高原位于四川省西部,平均海拔 3500 米,是贫困人口较集中地区,当地居民吃的蔬菜大多由成都长途运来,价格十分昂贵。2011 年,两位年轻人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用流转来的土地建起适宜高原环境的温室大棚,这种大棚朝向南偏西,气温下降时覆盖上保温层,待到第二天上午 9 点再揭开保温层(我国大多数地区温室大棚朝向正南、日出揭开保温层,如左图)他们利用当地优良的自然环境,种植了当地居民喜爱的和当地不出产的优质产品(水果黄瓜、小番茄等)。
之后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到小番茄主产地海南的小番茄上市时间是 1-4 月,其他小番茄产地还处在零散生
产状态,他们从中发现了商机,在甘孜州四个不同海拔地区建起了 457 个大棚(如右图)。专业化种植小番茄, 基地生产的小番茄不仅畅销成都等大城市,而且也销往粤港澳大湾区,许多牧民成为基地的员工,渐渐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1)分析甘孜高原上的大棚朝向设计为南偏西的原因。(4 分)
(2)与外地来的蔬菜相比,为什么高原蔬菜更受当地居民欢迎 (6 分)
(3)说明两个年轻人选择裁培品种和规划小番茄连续生产的思路。(4 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昆山地处江苏东南部,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承接了上海溢出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奠定了乡镇工业基础。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师”奔波两地,对昆山经济发展起了很大助推作用,昆山第一家上市公司是由上海与 昆山合作联办的,京沪铁路开通,昆山到上海最短用时 17 分钟,随着上海地
铁 11 号线延伸至昆山,以及上海、昆山两地公共交通卡通用,2017 年有超过
850 万人次的上海游客到昆山休闲旅游。
在上世纪 70 年代,上海发展成为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但到 80 年代, 上海中心城市产业高度密集,城市化问题凸显,工业发展发展空间受利限制。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上海淘汰落后产能,完成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目标迈进。
近年来,在上述产业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的地方,区域发展已上升到点轴开发模式,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其中“点”指增长极,“轴”为交通干线。
(1)说明上海市对昆山的辐射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6 分)
(2)试解释具备点轴开发条件的区域常形成经济活动密集区的原因。(6 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雅库茨克位于西伯利亚大陆腹部,勒拿河中游,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且漫长,有“冰城”之 称,冻土发育广泛,植被类型丰富、覆盖度高。观察发现:森林冠层能截留积雪和降低林下风速,直接影响林 下积雪的累积和消融过程,从而间接影响永冻土层的埋藏深度;乔木类植物比草本植物更易吸收深层土壤中的 水分。左图为俄罗斯雅库茨克地理简图,右图为雅库茨克中部植被分布示意图。
(1)描述右图中植被的分布特点。(6 分)
(2)比较②、④两地永冻土埋藏深度的差异,并从植被类型角度分析原因。(6 分)
(3)从水源的角度分析,多年冻土层对乔木类植物生长的有利影响。(4 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3 分)
1900 年以来图示区域发生 8 级以上地震就达 7 次,该地人口密度小,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但大震破裂形成的各种断层张裂缝、地貌断错遗迹等至今仍保持完整、清晰可见,是世界上最典型、保存最完好的地震遗迹, 素有“地震博物馆”之称。由于断裂带的长期活动,普遍形成水系的突然转折或错断现象,一些河谷谷口的冲积扇也发生明显的错位,形成大量的盆地、湖泊或洼地。在地震震中塌陷区内,张裂缝纵横交错,有的在松散堆积物中,有的在坚硬的岩层中,甚至山脊也被多条地震断层切断并发生错移,形成洼地等新地貌类型。左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断层构造;右图为左图中 M 地地震张裂缝景观图。
(1)简析图中地震张裂缝的成因。(4 分)
(2)简述该地成为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地震遗迹的条件。(5 分)
(3)说明该地区地震发生时,地震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4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