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黄河颂 课件(共26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5 黄河颂 课件(共26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6 13:01:43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黄河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现代诗特点。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反复朗读诵诗歌把握歌词的节奏与情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2、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诵诗歌,体味诗歌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厚浓郁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欣赏,导入新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蜿蜒在中华大地上,养育了我们的祖祖辈辈!滚滚东去的黄河之水见证了古老中国的兴衰荣辱;汹涌澎湃的黄河惊涛,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之拼搏奋斗!
二、朗诵诗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光未然(1913—2002),诗人、文学评论家。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原名张光年。他作的歌词《五月的鲜花》,广为传唱。其组诗《黄河大合唱》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了解背景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周恩来代表党向全国发出了“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号召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
3.字词积累
(1)字音字形
澎湃pài 山巅diān 劈 pī 气魄qì pò 狂澜kuáng lán
浊流zhuó liú 宛转wǎn zhuǎn 屏障píng zhàng
哺育bǔyù 榜样bǎng yàng 浩浩荡荡hào hào dàng dàng
(2)字词释义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安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哺育】喂养;比喻培养。
【九曲连环】指黄河的地理、自然特征(黄河有九个重大的弯);形容很曲折、复杂的情况。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汹涌浩大,也形容规模大,声势雄壮。
4.理清结构
(1)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
(2)一首歌一般有序曲、主体和尾声,作为歌词,这首诗也分成这样三节请概括下这三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3)在主体部分,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赞颂黄河,而是对黄河作了一番描写,由哪个字引起?下面从那些角度写了黄河?
(4)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以此把内容划为几部分,主要内容各是什么?
【点拨】
(1)颂
(2)序曲:黄河伟大坚强 主体:望颂黄河 尾声:学习黄河精神
(3)惊涛狂澜—特写 浊流连环—俯瞰 奔向黄海—纵观 劈成两半—横看
(4)A养育中华民族 B保卫中华民族 C誓言学习黄河
5.概括内容主旨
【点拨】这首诗借助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激发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三、研读歌词,深入探究
1、这是一首黄河的赞歌,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点拨】
①自然特点:气势磅礴、惊涛澎湃、九曲连环、绵延万里。
②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中华民族的摇篮、民族的屏障、激励着中华民族。
表达了在中华民族处于危机之时的悲壮情怀和强烈的爱国激情。
2、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怎样的作用
【点拨】反复出现,营造回环往复韵律美。在结构上“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为三个层次,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3、诗歌中多次出现第二人称“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点拨】第二人称 “你” 多次出现,显得亲切、自然、便于直抒胸臆。
4、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接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 为什么
【点拨】本诗属于直接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
5、赏读以下句子含义。
(1)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点拨】运用比喻,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生动形象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
(2)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点拨】运用比喻,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体现了体现黄河气势磅礴、勇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3)诗歌结尾处“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两次重复有什么作用
  【点拨】反复突出强调中华儿女有着坚强不屈、斗争到底的民族精神。
四、品读诗歌,归纳特色
1. 风格豪放,情感强烈。
本文是一篇直接抒情的文章,风格豪放,气势磅礴,表达了对黄河的赞颂与热爱。之所以如此,正是综合用运了感叹词、呼告、反复等手法,才产生了强烈的情感表达效果。此外,本文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读来错落有致;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
2.多用比喻,内涵丰富。
在“颂黄河”部分,诗人先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摇篮”,借以赞颂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接着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最后,诗人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的主干是“巨人”的躯干,黄河的支流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同时歌颂了黄河“一泻万丈”“浩浩荡荡”的气势,这些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黄河的伟大、描绘了民族精神的伟大。
五、拓展延伸,巩固提升
运用本文写法,根据你的理解,写一段歌词,表达对黄河的赞颂之情。
【点拨】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你孕育了五千年灿烂的古国文化;
你以坚强的风骨、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
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
铸造了中华民族的精魂。(共26张PPT)
5 黄河颂
部编版 七年级下
新知讲解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光未然(1913—2002),诗人、文学评论家。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原名张光年。他作的歌词《五月的鲜花》,广为传唱。其组诗《黄河大合唱》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新知讲解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周恩来代表党向全国发出了“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号召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




新知讲解
澎湃 山巅 劈
狂澜 浊流
宛转 屏障
哺育 榜样
浩浩 荡荡 气魄
pài
diān

lán
zhuó
wǎn zhuǎn
píng zhàng

bǎng yàng

dàng
hào
【澎湃】
【狂澜】
【屏障】
【哺育】
【九曲连环】
【浩浩荡荡】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安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喂养;比喻培养。
指黄河的地理、自然特征(黄河有九个重大的弯);形容很曲折、复杂的情况。
形容水势汹涌浩大,也形容规模大,声势雄壮。
新知讲解
光未然
黄河颂
(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全诗应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气势。




新知讲解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结”“奔”“劈”的重读,且这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出黄河的气势。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新知讲解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歌颂的情感。
新知讲解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惊涛狂澜—特写
浊流连环—俯瞰
奔向黄海—纵观
劈成两半—横看
序曲:黄河伟大坚强
主体:望颂黄河

尾声:学习黄河精神
养育中华民族
保卫中华民族
誓言学习黄河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这首诗借助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激发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1、这是一首黄河的赞歌,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①自然特点:气势磅礴、惊涛澎湃、九曲连环、绵延万里。
②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中华民族的摇篮、民族的屏障、激励着中华民族。
表达了在中华民族处于危机之时的悲壮情怀和强烈的爱国激情。
合作探究
2、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怎样的作用
反复出现“啊!黄河!” ,营造回环往复韵律美。在结构上“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为三个层次,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合作探究
3、诗歌中多次出现第二人称“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二人称 “你” 多次出现,显得亲切、自然、便于直抒胸臆。
合作探究
4、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接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 为什么
本诗属于直接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运用比喻,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生动形象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
合作探究
(2)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运用比喻,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体现了体现黄河气势磅礴、勇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合作探究
(3)诗歌结尾处“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两次重复有什么作用
 
反复突出强调中华儿女有着坚强不屈、斗争到底的民族精神。
合作探究
1. 风格豪放,情感强烈。




本文是一篇直接抒情的文章,风格豪放,气势磅礴,表达了对黄河的赞颂与热爱。之所以如此,正是综合用运了感叹词、呼告、反复等手法,才产生了强烈的情感表达效果。此外,本文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读来错落有致;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
合作探究
在“颂黄河”部分,诗人先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摇篮”,借以赞颂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接着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最后,诗人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的主干是“巨人”的躯干,黄河的支流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同时歌颂了黄河“一泻万丈”“浩浩荡荡”的气势,这些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黄河的伟大、描绘了民族精神的伟大。
2.多用比喻,内涵丰富。
黄河颂
序曲——黄河伟大坚强
尾声——学习黄河精神
顽强奋斗精神
坚强不屈意志


——势不可当
文化摇篮
民族屏障
哺育民族精神
主体
合作探究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运用本文写法,根据你的理解,写一段歌词,表达对黄河的赞颂之情。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你孕育了五千年灿烂的古国文化;
你以坚强的风骨、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
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
铸造了中华民族的精魂。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