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0《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6 12:5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阿长与<山海经>》核心素养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阿长的形象,理解详略安排材料的妙处。
2.理解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的特点。
3.通过分析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运用词语之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猜读标题
导人:同学们,在七年级上学期,我们读过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还学过选自该文集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选自《朝花夕拾》的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板书课题)
提问:从课文的题目来看,你觉得这篇文章会写些什么呢?
学生猜测本文可能写的内容。
预设:
写阿长这个人,写她与《山海经》这本书之间的故事。这说明阿长是本文写作的核心人物,而阿长与《山海经》之间发生的故事应该是本文的核心事件。
过渡:那么,这篇文章围绕阿长与《山海经》具体写了些什么内容呢?咱们就一起走进《阿长与《山海经〉》。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学习由标题猜读文章内容的方法,实现单元导语里的编者意图从标题把握文章重点。
二、快速阅读,梳理事件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说说本文写了关于阿长的哪些事。
学生速读课文,勾画关于阿长的事件。(教师提示:有的事件可以直接勾画关键词句,有的事件需要自己进行概括)
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分享,补充完善事件,然后全班进行交流分享。
明确:
(1)介绍阿长的身份和称呼
(2)阿长喜欢切切察察。
(3)阿长对“我”过分看管。
(4)阿长睡觉会摆成个“大”字。
(5)阿长元旦让“我”说吉利话,并给“我”吃福橘。
(6)阿长给“我”灌输各种礼仪禁忌。
(7)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8)阿长谋害“我”的隐鼠
(9)阿长给“我”买《山海经》
2.学生根据刚才对事件的梳理,理清本文的结构层次明确: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介绍阿长的身份和称呼。
第二部分(第3-18自然段):叙写阿长的日常事件。该部分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3-5自然段)叙写阿长的行为习惯,第二层(第6-12自然段)写阿长讲究烦琐的礼节规矩,第三层(第13-18自然段)写阿长讲述长毛的故事和谋害“我”的隐鼠。
第三部分(第19-31自然段):写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抒发“我”对她的感情。
设计意图
让学生梳理主要事件,旨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同时在七上第六单元的基础上,继续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三、熟读课文,理清线索
1.提问:作者写作散文的目的是为了抒发自己的独特情感,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本文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呢?请勾画出反映作者对阿长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语,并用示意图表达情感变化
学生勾画表达情感的关键词,画情感变化示意图,并在全班交流(交流时要对示意图进行解释说明)
预设:
(1)因为阿长喜欢切切察察,又限制“我”的自由,且睡觉会摆成个“大”字,挤得“我”无法翻身,所以“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2)因为阿长懂得许多规矩,作为儿时的鲁迅是“不耐烦的”,特别是元旦要吃福橘,作者称之为“元旦辟头的磨难”。
(3)因为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这故事从阿长的嘴里讲出来既荒诞,又充满了传奇性,让儿时的鲁迅对阿长产生了“特别的敬意”,认为她具有“伟大的神力”;但阿长“谋害”了“我”心爱的隐鼠,导致“我”对她的这种“敬意”完全消失”。
(4)直到阿长给“我”买来了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我”对她又“发生了新的敬意”,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2.提问:本文叙写了关于阿长的九件事,作者是如何将这些事件组织起来的呢?
明确
本文是以“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事件的。作者将自己对阿长的情感隐含在这些事件之中,又用情感将这些事件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设计意图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组织材料的线索,理解作者对阿长的情感变化。
四、合作探究,理清详略
1.引导:本文围绕阿长写了多个事件,有褒有贬,作者对阿长的感情也经历了由不大喜欢、佩服到怀念感激的变化过程,使文章更加曲折,富有情致。尽管所选材料比较琐碎,但作者用情感线索巧妙地将这些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了。这么多事件,作者并不是平均用力,而是详略有致。
2.分组讨论:作者是如何安排材料详略的,为何要如此安排?
明确:
(1)材料的详略安排
①介绍阿长的身份和称呼:略写身份,详写称呼。
②阿长喜欢切切察察:略写
③阿长对“我”过分看管:略写
④阿长睡觉会摆成个“大”字:详写。
⑤阿长元旦让“我”说吉利话,并给“我”吃福橘:详写
⑥阿长给“我”灌输各种礼仪禁忌:略写。
⑦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详写。
⑧阿长谋害“我”的隐鼠:略写
⑨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详写
(2)详略安排的原因。
第一件事是介绍阿长的身份和称呼。在第1自然段,作者仅用一句“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以一种“先前阔”的自嘲口吻,交代了阿长的身份——周家的女工,幼年鲁迅的保姆。而详写了对阿长的三种称呼:“阿妈”——幼年鲁迅对保姆的昵称;“长妈妈”——同辈人“略带些客气”的称呼;“阿长”——长辈对阿长的称呼,同时也是幼年鲁迅“憎恶”阿长时的“蔑称”,为后文写作者对阿长的情感变化作了铺垫。在第2自然段则详细写了“阿长”这一称呼的来历。“长”既不是阿长的姓氏,也不是阿长的体貌特征,更不是阿长原名中的任何一个字,而是周家对先前一位“身材生得很高大”的女工的称呼,也就是说“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阿长就“继承”了先前女工的名字,而阿长真正的名字,“我现在已经忘却了”,“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清代学者俞樾在《春在堂随笔》中说:“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齿合计为名。”俞樾认为,从宋代起,里巷乡野无官无职的老百姓,一般没有体面的姓名。由此可见,作者详写阿长的称呼在于暗示阿长的地位卑微、不受尊重,这样写,一方面为后文写阿长的粗俗愚钝以及“我实在不大佩服她”作铺垫,另一方面又与阿长最终赢得作者的感激和敬重形成鲜明对照。
写第二、三、四件事是为了突出阿长的粗俗。详写睡觉会摆成个“大”字,是因为这是幼年鲁迅的切身经历,感受深刻,故而详写。阿长的睡姿不雅,在母亲委婉批评后,她仍未能领会主人的言外之意,睡相依然如故,睡觉的位置竟然从“床中间”延伸为“满床”,而“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这样的保姆不仅令幼年鲁迅厌烦气恼,也令读者哭笑不得。
写第五、六件事是为了突出阿长的迷信。详写了元旦吃福橘:“第二天醒得特别早,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当“我”被按在床上迷迷糊糊地背出“阿妈,恭喜……”时,阿长立刻心花怒放地回应一连串的“恭喜”,还“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令“我”“大吃一惊”。作者将阿长郑重的叮嘱、热切的期待、粗鲁的举动与“我”当时的莫名其妙、不以为然、懵懂不满对照着写,产生了有趣的喜剧效果。在阿长的迷信举动中,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小主人的真诚祝福,虽然祈求祝福和表达爱的方式简单鲁莽,却展现出她真诚、淳朴、善良的天性。
第七件事是写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是详写。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多次写到阿长会讲故事,本文中幼年鲁迅对阿长产生“空前的敬意”也是源于她讲长毛的故事。令人感到滑稽的是,引发“我”空前敬意的不是阿长能将长毛、土匪、洪秀全军杂糅一处编故事的天赋,而是确信她有抵抗枪炮的荒诞神力。然而阿长的这种“神力”并没有从感情上完全征服“我”,从而引出第八件事——当“我”得知她竟然踩死了“我”的隐鼠时,对她的“空前的敬意”就“完全消失”了。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无知、粗俗、愚昧的阿长竟然为“我”买来了《山海经》。由此可知,阿长的荒诞故事以及“我”由此产生的荒诞“敬意”,是在为后文写真正的“敬意”蓄势。
第九件事是详写,因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是全文的中心事件。阿长不仅关心“我”的生活,也关心“我”的精神需求。“渴慕”一词体现了幼年鲁迅在“正统读物”之外,对更广阔、更丰富、更生动的精神生活的强烈渴求和无限向往。鲁迅曾在《二十四孝图》中感慨:“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正因为如此,《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有图的《花镜》才对幼年鲁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而“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对于充满好奇心的幼年鲁迅来说,自然更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我”对这本书“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连……也来问…”表明“我”对《山海经》的“渴慕”几乎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最终惊动了不知《山海经》为何物的阿长。令人感动的是,只有这位“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的阿长,丝毫不计较“我”先前的各种轻慢态度以及很不礼貌地“当面叫她阿长”,是真心实意记挂着“我的”渴慕,竟然在难得的四五天假期中,一声不响地去寻书买书。“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目不识丁的阿长,连“《山海经》”中的三个字都念错了两个字的阿长,不知历经了多少艰辛,才给“我”买来了《山海经》,这让“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至此,前文中阿长的粗俗形象被彻底颠覆了,先抑后扬的手法,让此刻“穿着新的蓝布衫”的阿长形象光彩照人、鲜活可爱。文章在结尾抒发作者对阿长的愧疚同情和怀念感激就水到渠成了。
3.分组讨论:从本文材料的详略安排中,你发现多件事情的详略安排需遵循哪些原则?
学生讨论后回答。
明确:
(1)与中心关系密切的详写,有一定关系的略写。
(2)能凸显人物形象的详写,与人物形象有一定关系的略写。
(3)略写是对详写的补充,可使内容更丰富,使人物更丰满。
(4)一般来说,详写旨在凸显事件的深度,略写旨在突出事件的广度。
设计意图
这里分析详略安排,并进一步总结详略安排的原则,旨在提高理性认识,为学生运用打下认知基础。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梳理了本文的结构和线索,探究了材料的详略安排,以及详略安排需要遵循的一些原则,这些技巧可以在我们以后的写作中进行运用。
设计意图
通过思考探究,把握材料的详略,探究详略安排的原则,体现单元导语里的编者意图——通过详略安排把握文章重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