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温故知新
西晋
北朝:
南朝:
宋、齐、梁、陈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东晋
十六国
天下归
隋
魏
吴
蜀
隋朝的
统一与灭亡
第一课
目
录
壹
隋的统一
大业何建-天下归隋
贰
开通大运河
大业新局-新教通
叁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大业新局-新官制
肆
隋朝的灭亡
大业尽毁-迷梦一场
壹
大业何建-天下归隋
隋的统一
建立时间: 建立者:
581年
杨坚(隋文帝)
长安
都城:
壹
大业何建-天下归隋
隋的统一
周武帝时,杨坚为大将军,长女为太子妃。后宣帝死,子静帝年幼,由杨坚辅政。581年2月,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改年号为开皇,建都长安。
古来得天下之易,
未有如隋文帝者。
——(清)赵翼
壹
大业何建-天下归隋
隋的统一
581年
杨坚建立隋朝
589年
隋灭陈
统一全国
隋为何能完成统一?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使隋朝具备了统一全国的实力
②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②人民渴望统一
隋的统一有何意义?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统一时间:
589年
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统治。
这些措施的实施带来了哪些影响?
措施
1. 经济方面: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2. 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影响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壹
大业何建-天下归隋
隋的统一
贰
大业新局-新教通
开通大运河
贰
大业新局-新教通
开通大运河
史料学史:
材料一: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二: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605年
时间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
的统治。
目的
积极: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作用
消极: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叁
大业新局-新官制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叁
大业新局-新官制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古代的高考叫啥?
科举制利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以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是啥时候有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又是怎样的?
隋朝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世家大族的子弟
失去了直接做官、世袭的特权
地方官和权贵
失去了选官权
寒门读书人
得到了做官机会
朝廷
得到大量人才
失
得
叁
大业新局-新官制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探讨出真知:科举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研读:隋唐时期,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1.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
2.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
3.统一的隋朝,需要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
叁
大业新局-新官制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意义
政治 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教育 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社会 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的发展。
对西方 被近代西方国家借鉴,形成近代
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等等
叁
大业新局-新官制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肆
大业尽毁-迷梦一场
隋朝的灭亡
论从史出:根据材料并结合书本分组讨论隋朝灭亡的原因
材料研读:隋末,天下地主武装纷纷起兵造反,而以李唐政权为根据地的关中地区最多,关中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在地方上势力强大,在社会上声望卓著,在政治上辐射很广。
肆
大业尽毁-迷梦一场
隋朝的灭亡
618年
原因
表现: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
修筑长城和驰道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隋末大规模农民起义
肆
大业尽毁-迷梦一场
隋朝的灭亡
小结
隋的统一
大业何建-天下归隋
01
开通大运河
大业新局-新教通
02
隋朝的灭亡
大业尽毁-迷梦一场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大业新局-新官制
04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