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6 14:1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掌握唐朝和日本的关系、遣唐史和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
2.知道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取经等史实。
3.通过对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启发学生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的原因.
学习目标
新罗
日本
天竺
波斯
大食
朝鲜半岛
印度半岛
伊朗
阿拉伯半岛
(东罗马帝国)
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
长安
拂菻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一)遣唐使
什么是遣唐使?日本为何要派“遣唐使”来唐朝?
目的: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遣唐使:日本派遣来华学习交流的使节,当时称之为“遣唐使”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遣唐使来华的影响: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开元通宝
日本和同开宝
唐长安城平面图
平城京平面图
服饰
唐装
和服
茶道
斗茶
茶道
(二)鉴真东渡
唐朝也有人去日本,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谁呢?
鉴真东渡示意图
鉴真
六次东渡
唐玄宗时期
到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时间:
目的:
(二)鉴真东渡
754年
到日本的时间:
鉴真六次东渡概况
鉴真对日本做出的贡献?
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鉴真在日本设计和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
鉴真在日本讲授佛经
鉴真所传“奇效丸”的药袋、药纸
日本向唐朝学习,推动了日本的进步。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什么呢?
要善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学习日本善于学习,善于创新的精神。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
目的 交往方式 代表人物 影响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派遣使节、
留学生、
新罗商人、
1、对新罗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2、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双向)
崔志远(新罗人)
三、玄奘西行
《西游记》唐僧
唐僧原型:
唐朝的玄奘和尚
玄 奘,唐代高僧,佛经翻译家、旅行家。13岁出家,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因感到佛教宗派众多,佛经译文多误,决心到天竺学习佛法。
那烂陀寺遗址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三、玄奘西行
贞观初年唐太宗时期
1、时间:
2、功绩:
4、精神:
(1)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根据他的口述,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坚持不懈,不畏艰难,要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为中印文化交流和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意义:
627
645
长安
鉴真和玄奘两人的异同点是什么?
相同点:
1、两人都是唐朝僧人;
2、都对唐与邻邦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3、都有坚定的信念,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开放进取的精神 。
不同点:
玄奘:路线向西,为了学习印度的文化
鉴真:路线向东,为了弘扬中国文化
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活跃频繁的原因有哪些?
1.国家安定统一;
2.唐朝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4.唐朝时期海陆交通发达。
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
①我们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②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③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收其精华,为己所用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下列人物中,属于唐朝时期中外友好交往使者的是( )
A.文成公主 B.魏征
C.松赞干布 D.玄奘
2.自汉朝以来,中国充分利用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加强对外交往,对世界产生极大影响。下列体现唐朝对外交往实现互助互利的史实是( )
A.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 B.甘英出使大秦
C.马可·波罗来华 D.郑和下西洋
3.谢同学正在收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专题学习资料,并整理出“奈良唐招提寺”“佛教”“六次东渡”等关键词。据此可知,她研究的内容是( )
A.唐与日本的交流 B.唐与天竺的交往
C.唐与新罗的关系 D.唐与大食的往来
A
D
A
4.他是唐朝高僧,受邀东渡日本,历时12年。虽双目失明,但矢志不渝,到达时已是66岁高龄。他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华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5.下列是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的地图,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海上交通的盛繁 B.中外交流的发展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丝织技术的进步
丝绸之路线路图 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 元朝交通路线图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