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6 15:0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上面是中国在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沈阳建立的纪念馆,它记录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这是为了让人们记住1931年9月18日发生的“九一八事变”这个国耻日。
1904年-1905年
日俄战争爆发。
1919年
关东军
司令部
组建。
日本“大陆政策”
满蒙
乔戈里峰
海参崴
沙皇“远东计划”
“黑色心脏”
日本获胜后,控制了南满铁路和辽东半岛并在此驻扎军队
课程标准:
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18课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学习目标
1.阅读教材,说出九一八事变的概况;研读材料,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及东北沦陷原因;识读图片、资料,认识日本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
2.阅读教材,说出华北危机和一二·九运动概况;感受一二·九运动中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3.阅读教材,说出西安事变的概况;分析、理解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及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
材料一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1927年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材料二 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日本,日本政府急于通过发动侵略战争,以摆脱危机。
材料三 “不先消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粤逆,完成国家之统一,则不能攘外。”
——1931年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外书》
日本的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加紧侵略中国
蒋介石积极内战,日本有机可乘
九一八事变
探究:为什么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是日本“蓄谋已久”?
东三省沦亡
东北军
日本关东军
九一八事变发生于________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北郊__________路段,接着炮轰东北军驻地__________,占领_______。
1931
柳条湖
北大营
沈阳城
盛京时报报道
九一八事变
③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①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艰苦卓绝抗战开始);
国内阶级矛盾
(即国共矛盾)
民族矛盾
(即中日矛盾)
1931年——1945年(14年抗战)
②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
合作探究:东北沦陷谁之过?
材料一 “事变发生当夜,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根据命令,下令东北军“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次日张学良在对天津大公报记者谈话时再度说:“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
——《“九·一八”纪实》
材料二 “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
1931年9月23日,蒋介石指示听候国联仲裁如左:“外交形势,尚有公理:……不如委诸国联仲裁,尚或有根本收回之望;否则亦不惜与日寇一战,虽败犹荣也。”
——《蒋总统秘录》、铣电《“九·一八”事变史》
(1)攘外必先安内:对内剿共,对外不抵抗政策;
(2)寄希望于国联的干预
沈阳
长春
齐齐哈尔
哈尔滨
4个多月东北三省100多万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东北军弃东北入关
日本在东北推行奴化教育
1932年日本
扶植溥仪在
长春建立伪
满洲国,企图把东北分裂出去。
3000万同胞过着亡国奴生活
新京(长春)
伪满洲国
日军在东北的罪行
辽宁抚顺平顶山万人坑
日本在东北的奴化教育
屠杀
奴化教育
自九一八事变到1932年底,日军强占的128万平方公里(为日本本土的3.5倍)的土地上,中国丧失了三分之一的森林、铁矿和煤矿;十分之四的铁路;十分之七的大豆产量;五分之二的出口贸易;以及93%的石油,23%的电力,55%的黄金…… ——《中国抗日战争史》
掠夺战略资源
九一八事变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作者/田间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白山黑水间的不屈斗争
白山黑水间的不屈斗争
杨靖宇
赵一曼
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
据当时日伪统计机关统计,仅1935年,东北抗联就在东三省各地发起大大小小战斗39105次,日本在满洲共损失近27万士兵,其中减去苏联方面宣布歼灭的8万人,到下的18万,应该就是东北抗联和其他抗日义弱军的功劳。最激峰时期的1941年,东北抗联在东三省牵制了76万日军。
—摘自《历史的温度》
马占山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
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赵一曼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
组织抗日义勇军
中国共产党
派杨靖宇等人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成立。
九一八事变
杨靖宇
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用不屈的意志
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九一八事变与一二·九运动
日本停止侵略的脚步了吗?
·
·
·
·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
1932年1月28日
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1933年
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
1935年
???
九一八事变
日军侵占区
长春
1933年
侵占区
1935年
华北五省
自治区
坚持攘外必先安内
不抵抗的妥协政策
国民党
1. “八一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 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共产党
1933年日本攻占山海关
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主要矛盾,
华北危急!
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思考:体现了青年学生的什么精神?
爱国精神、抗争精神
西安事变
根据教材说一说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
(1)华北危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
(2)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3)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4)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亲赴西安威逼张、杨继
续进攻红军。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时间
目的
人物
经 过
结果
1936年12月12日
为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张学良、杨虎城
张、杨扣蒋,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和平解决
张学良杨虎城
西安事变后,根据国民党各派政治力量的态度,想一想你认为该怎样解决?
亲日派何应钦
积极部署讨伐张、杨,调动大军进逼西安,派飞机轰炸西安附近的县城和车站,欲置蒋介石于死地。
亲英美派宋美龄
宋美玲等亲英美派力主用和平方式营救蒋介石,反对讨伐张学良、杨虎城。
何应钦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后,根据国民党各派政治力量的态度,想一想如果你是共产党人,你认为该怎么办?
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西安事变周恩来会见蒋介石剧照
材料一 西安事变是划时代的转变,是新阶段的开始!
——毛泽东在西安事变后
材料二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结束了十年内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成为中国由长期内战走向全民抗战的转折点,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
——《党史文汇》
(1)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2)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合作探究,思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历史的转折
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4——1927
国共第二次合作
1937——1945
“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杨靖宇:国既不国,家何能存!
铭记一二·九:扛起青年担当,挺起民族脊梁……
铭记张学良、杨虎成:拥有赤诚之心,秉持民族大义……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知识线索
东北三省沦陷
抗日战争的起点
西安事变
一二九运动
华北危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中日
民族
矛盾
上升
主要
矛盾
九一八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