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戏》教案(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社戏》教案(第一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6 12:55:5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社戏》核心素养教案
教学重点
1.理清情节线索,体会“文眼”在文章中的地位与作用。
2.理解成人和儿童双重视角的叙事方式,理解作者对早年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
3.理解文中不同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领悟鲁迅作品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前置学习
1.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2.疏通字词,勾画语句。
要求:结合标题,勾画关键语句。
一、通读全文,初感“社戏”
试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
课文篇幅长,应该有前置学习。通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从而了解课文大意,一句话概括小说主要内容既是预习检查,又是学情调查。
二、寻读文眼,梳理“社戏”
1.寻找文眼,找出相关段落。
(1)从全文来看,最能表达作者情感、充满抒情意味的关键语句是哪一句?
学生分享,师生小结归纳: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2)朗读指导:重读“真的”“一直”“实在”“再”“也不再”“好”等,体会破折号表达的遗憾、留恋、怀念之情。
教师点拨:从表达方式来看,文眼往往是议论、抒情的文句,是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语句。从标点符号看,关注破折号的作用:对怀念之情的深化、强化,表示“我”怀念“好豆”,更怀念“好戏”。
设计意图
寻找文眼是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的更高要求,也是本单元阅读的基本方法。此处重点是抓住语句中的关键词,从表达方式和内容请感等角度引导学生认识文眼及其作用。
2.理解构思,梳理中心物件。
本文标题是《社戏》,请找出其中直接描写社戏的片段,看看全文在整体布局上有何特点。
学生圈画,并与同学分享交流。
预设:
(1)直接描写看社戏本身的内容很少。
(2)看戏前有小朋友的建议、借船、路上风景等。
(3)返回途中有偷豆、煮豆、吃豆等情节。
教师点拨:
从全文看,本文虽名为《社戏》,但直接描写社戏的内容比较少,描写其他事件比较多,其中涉及四样关键物件:船、戏、豆和人。由此可以看出,社戏只是一个由头,看社戏的过程一波三折,因戏而借船,因划船而看戏,因看戏而偷豆,因偷豆而送豆,逻辑清晰,好戏连台。
设计意图
从题目到文本,发现构思的奇妙,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张本。
3.完善情节,理清故事梗概。
(1)作者如此怀念那晚的“好戏”,那晚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情?让我们通读全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几件事。
设计意图
利用“思考探究一”梳理课文情节发展过程,指导学生利用教材助读工具,将情节概括放置于主题理解之中。
(2)学生阅读、概括,填写图表;交流分享,教师归纳。
教师点拨:从以上概括来看,我们大致可以以“好戏”为核心事件,将课文分成:看戏前、看戏时、看戏后。而“平桥乐土”“伙伴乐玩”似乎和“好戏”的关系不太大,我们暂时放放。
三、再读课文,回味“好戏”
这篇文章题为《社戏》,仅仅是写社戏吗?除了这一场社戏,还有哪些“好戏”?
点拨:戏中之戏,戏外之戏;更是孩子们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场“好戏”。
设计意图
三读课文,是教读课走向纵深的基石,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再读课文,带着新的问题与思考走出课堂,开启第2课时的品读之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