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少年闰土》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25《少年闰土》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6 12:1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少年闰土》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准备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课文《少年闰土》,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重难点、说教学过程、说作业、说板书设计和说亮点这几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
《少年闰土》是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走近鲁迅”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让学生从鲁迅先生的作品着手,再从他人的笔下认识鲁迅,循序渐进,逐步完成单元主题。其中,本篇课文选自鲁迅的作品《故乡》,选文题材吸引学生,贴近学生的年龄,通过“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新鲜事,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形象——闰土,反映了“我”和闰土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二、说学情分析
关注学生实际收获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因此,我们要与王荣生教授所说的般:在教学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即学习起点;学生认知的难点,即学习发展点;还应了解学生的阅读期待点。
六年级的学生已基本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够通过字词掌握字词等基础知识,能够基本读通课文。但学生对鲁迅的了解不多,很少阅读鲁迅的作品,即使读了也难以理解,而且课文年代久远,部分字词使用与现在不同,所描写的部分事物学生并未接触过,读起来深奥难懂,因此教师应准备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辅助学生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单元语文要素和写作要素,本课教学紧紧围绕以下两个关键点展开,一是给予学生阅读的支点,让学生借助文字、图片等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二是读写结合,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动作、外貌、语言等描写刻画闰土的形象及表达对闰土的怀念之情。
因此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的学习目标为以下几点:
1.会正确认读并书写生字词,通过查字典、注释、理解上下文等形式理解难懂的词句,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梳理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品读四件新鲜事,学生能够借助文本关键词句和相关资料感受闰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形象,并背诵第一段。
3.品读对话,借助插图、文字等资料,通过对比感受“我”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4.学习作者抓住典型表现刻画人物的方法,尝试仿照课文自己描写生活瞬间。
其中难点为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借助相关资料感受闰土的形象以及“我”对自由的向往,重点为梳理、把握文章内容,学习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四、说教学方法
在教法上,我采用“主扶式”的课堂结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中,通过抓住重点词语、重点句以及讨论交流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与感知人物形象,感受作者的情感。
在学法上,学生采用“看、读、想、划、议”等步骤,教师适当引导与点拨,通过自读、分角色读,小组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课前会准备一份学习单,包括学生的预习任务、课堂任务及课后作业;其次,我还会准备与教学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
五、说教学过程
本次教学我将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人物猜想”导入,探究单元主题;2.预学检查,理清脉络;3.共享新鲜事,认识闰土;4.品读对话,品悟“向往”;5.聚焦画面,笔墨生花。
(一)“人物猜想”导入,探究单元主题
1.屏幕出示鲁迅的人物卡,卡上只有人物剪影,并逐条给出与鲁迅相关的资料,如外貌特征、祖籍、事迹、著作等,让学生根据人物卡猜人物。
【设计意图:通过人物猜想,能够激发学生这节课的学习兴趣,并且逐条介绍的资料能够让学生初步从外貌等人物特征走近鲁迅先生。】
2.设置单元情境,让同学们在本单元将小组合作完成一份报纸,报纸主题为“走近鲁迅”,而同学们都化身为小记者,乘上时光火车,回到鲁迅的生活年代,以采访本人、观察生活、阅读作品、走访亲友、搜集资料等形式为小组的报纸找到合适的素材,确定喜欢的板块。
【设计意图:设置单元情境,布置任务,将本单元的课文串联起来,引导学生自主浏览和搜集鲁迅的相关资料,主动走近鲁迅与他的作品,产生学习与探究的欲望,更多角度地了解鲁迅的生平与文学成就。】
3.课文导入:现在时光列车开到了第一站——鲁迅的童年,揭题《少年闰土》。
(二)预学检查,理清脉络
1.检查生字词预习,学生以领读、开火车读、齐读的形式检查;教师范写生字“厨”,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时要先外后内,“丿”要写得舒展,学生在练习单上书写。
2.出示“错别字”词组,如“项带银圈”、“检贝壳”等,提问学生,并让他改正,其他同学在学习单上完成。
3.出示句子,让学生尝试给标红词组换一种说法,如“仿佛年纪”、“许下愿心”等,然后小组内自由读语句,读流利。
4.小结:《故乡》这篇小说写于白话文刚用于创作的时期,因此文中仍有许多文言文、方言的痕迹,但以上用法在当时都是正确的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深奥难懂的语句。】
5.出示课文内容挖空提示,请学生梳理课文写了哪几个场景的闰土,并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如:
第(1)自然段 第( )自然段 第(6-18)自然段 第( )自然段
(三)共享新鲜事,认识闰土
1.小组共同阅读6-18自然段,并用小标题概括四件新鲜事,并完成学习单
【设计意图:图表挖空梳理,用小标题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借助题目梳理课文脉络,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请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件事阅读,通过圈画关键语句、做批注等形式感受闰土的人物形象,并与小组成员交流分享,边分享便在书上修改增补批注。
3.通过提问学生“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聚焦于“瓜地刺猹”,让学生借助动作词“刺”、“捏”体会闰土的勇敢和身手敏捷;抓住“轻轻地”、“啦啦的响”等词感受闰土的机智与经验丰富;通过“算不得偷”体会闰土的淳朴善良。然后教师总结“瓜地刺猹”中闰土的形象。
4.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诵,并在学习单上对自己的朗诵做出评价。
5.学法迁移,学生运用学习“瓜地刺猹”的方法去读另外三件事,想象画面,借助关键词体会闰土形象,小组交流讨论,并自主朗读,再请学生汇报。小结闰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形象
【设计意图:这里采用了先扶后放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会抓住动作描写和环境描写来体会人物形象,并通过想象来读出画面感。】
(四)品读对话,品悟“向往”
1.师生分角色朗读“我”与闰土的对话。让学生发现对话中的特点,对比“我”的话少,常为短句和问句;闰土的话多,多用省略号表示。
2.教师提问:闰土所知道的是仅仅这四件吗?学生交流汇报。(丰富多彩)
但这些事情“我”知道吗?让学生在课文中圈画出6-18段中的“不知道”,并朗读,思考“不知道”蕴含着“我”的什么情感?(向往、羡慕)
3.补充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文段,让学生讨论感受少爷们生活的乏味与枯燥。
4.节选闰土讲述新鲜事的句子和“我”的心理描写,对比朗读,让学生读出“我”对闰土的羡慕,以及对广阔天地的向往。(朗读句式:当闰土在……我在四角天空下,素不知道……)
小结: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既写出了闰土的生活多彩,也写出了“我”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因此三十年后,鲁迅先生回忆起故乡,回忆起闰土,立即想起闰土瓜地刺猹的画面。
【设计意图:抓住“我”和闰土的对话进行对比,感受“我”对闰土自由广阔生活的向往,也让学生初步走进鲁迅的内心。】
(五)聚焦画面,笔墨生花
1.让学生在学习完全文后,带着美好回忆的感觉再次读第一段。
2.让学生找到两次瓜地刺猹的语句,讨论对比,发现第一次的描写更有美感,并加上了月色下瓜地的环境描写、闰土的外貌描写。
3.小结:鲁迅把第一次描写放开头,像拍电影般,给一个特写镜头,通过环境、动作、外貌等描写突显闰土的形象。
4.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照片,仿照第一段在练习单上写一写美好的瞬间。提醒学生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当时的环境,并要求用上合适的描写方法再现瞬间。
5.小组之间交换点评,教师展示一两位同学的作品,并点评。
六、说课后作业
因本文选自《故乡》,而三十年后的闰土与课文中的形象已大不相同,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鲁迅,能够自主搜集更多的相关资料,阅读更多鲁迅的作品。我在这一课设计的作业是:
1.请同学们阅读《故乡》(学习单),自主查找资料,说说闰土和“我”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还是一样的亲密吗?
2.在学习单上,写一写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不同。
3.小组间整理今天所搜集到的素材,为出版报纸做准备。
七、说板书设计
下面,我简单介绍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以闰土和“我”的对比为主,帮助学生理解文中“我”对闰土自由生活的向往;其次根据课文的教学,我在右边适时板书,有利于学生把握闰土的人物形象。
24.少年闰土
闰土:话多、丰富多彩、广阔天地 机智勇敢
(对比) (向往) 聪明能干
“我”:话少、素不知道、四角天空 见多识广
八、说教学亮点
最后说说我这节课的教学亮点:1.设置单元情境,将课文串联,统整教学。2.设置综合性任务,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3.注重朗读,让学生读出画面感、读出感情。4.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5.读写结合,课堂上有机训练语言表达。6.拓展阅读,从课内文本拓展课外阅读,既让学生学会借助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也激发起学生阅读更多的兴趣。
以上就是我这次的说课内容,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