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灯笼》核心素养教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梳理与灯笼相关的人、事、物的记忆脉络。
2.反复阅读,理解“灯笼”的文化内涵,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意绪和情思。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拓展阅读
1.自读巴金的《灯》。
教师下发拓展阅读材料。
曹禺先生说:“你是光,你是热,你是二十世纪的良心。”
吴伯箫在《灯笼》里回忆童年生活,由灯笼联想到灯、光、火。并在结尾处结合当时的形势,表明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正能量”,流淌着爱国主义的情感。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被称为“二十世纪的良心”的巴金先生的作品——《灯》。
学生自读《灯》。
设计意图
从课内到课外,从吴伯箫到巴金,从自读课文到课外阅读,是本单元第二篇“自读篇目”可以采用的教学策略。
2.补充相关材料。
(1)创作背景。
1941年1月发生“皖南事变”,同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抗日战争进入到最艰难的时刻,国家和民族处于重重灾难之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巴金于1942年2月在桂林写下《灯》,并于当月编入散文集《废园外》。
他在该集的《后记》中说:“这些天里,笼罩在太平洋上的暗云紧紧地压住我的心,一定是它做了火种。我听够了叹息和疑虑的询问,我看够了报纸上那些可怕的标题。我的心反抗着,我的信念坚执着。”又说:“这些不像样的零碎文章,都是被一个信念贯串着的,那就是全国人民所争取的目标:正义的最后胜利。”
(2)文章涉及典故。
哈里希岛上的姐姐:欧洲古代传说中的爱尔克。爱尔克和弟弟相依为命,住在哈里希岛上。弟弟出海远航时,她每天夜晚都在窗前点起一盏灯,迎接弟弟归来。结果,弟弟始终没有归来,直至爱尔克悲伤失望地死去。
希洛:希腊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女教士。希洛长得很漂亮,住在塞斯塔斯,侍奉着爱神阿芙洛狄忒。赫里斯海峡对岸的阿拜多斯城,有一名叫利安得尔的少年,爱上了她。希洛每天晚上在楼上挂一盏灯,让利安得尔顺利游过海峡,来和自己相会。一个暴风雨之夜,她的灯被毁坏了,利安得尔也不幸溺水。第二天早晨,希洛面对顺着海水漂来的利安得尔的尸体,悲痛万分,投海而死。
3.感悟文章主题。
文章最后一段说:“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灯光”为什么不会灭?这“灯光”还指什么?
教师点拨:
以“灯”象征光明,象征人民的希望。所以,作者歌颂灯光,就是歌颂希望和胜利。正如作者在《〈废园外〉后记》中所说:“我怀疑过‘将来’么?我相信恶势力的胜利么?我愿意在侵略者下面低头么?不,这不可能。我的心始终在反抗,因此,它燃烧起来了……这些不像样的零碎文章,都是被一个信念贯串着的,那就是全国人民所争取的目标:正义的最后胜利。”
设计意图
对于课外阅读的文本,教师需要适当予以指导与引导。补充时代背景是为了引导学生理解写作主题,明白“灯”后面的“火”“光”“热”的含义;讲故事,是为了让自读充满趣味和情味。
二、比较两篇散文的情感
1.引出爱国主义的主题。
从这两篇文章中,我们都读出了作者心中流淌着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一个民族神圣美好的心理情感,它蕴藏于每个公民的感情世界之中。
2.吴伯箫的《灯笼》与巴金的《灯》比较阅读。
两篇散文都有一个情感转变过程,吴伯箫的《灯笼》由对乡村灯笼的深情回忆转换到愿做“马前卒”保家卫国的激情表达,巴金的《灯》有怎样的情感转变呢?
明确:起笔“窒闷”,收笔“微笑”。
点拨:开篇用“噩梦”“窒闷”“漆黑”等词描绘自己的心情及周围的环境;中间用三处灯光分别象征亲情、爱情、友情的力量,唤醒了心中的温暖和前行的信心;结尾“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设计意图
本课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两篇散文感情基调基本相同,又都有变化,抓住感情线索这个突破口,化难为易,学生更容易走入文本。
三、比较两篇散文的思路
吴伯箫的《灯笼》由深情转换到激情,依靠的是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联想,巴金的《灯》由“窒闷”到“微笑”这一感情转换过程中既无他人诱导劝慰又无突发事件,作者究竟是靠什么力量完成这一感情转换的呢?
师生对话,明确《灯笼》思路:
小孩喜欢火光→乡村灯笼→文化灯笼(历史人物事件)→燎原烈火(抗敌卫国激情)。随着作者的笔触,我们走古访今,听故事赏戏曲探军营,由宁静深长的个人情感到激越悲壮的家国情怀,我们的情感也在颤抖中升华。
小组合作,概括《灯》的内容:
平房射出的灯光 (眼前) 扫淡黑暗
雪夜豆大的灯光 (回忆) 给人指路
哈里希岛的孤灯 (联想) 指引航向
希洛点燃的火炬 (联想) 照亮眼睛
桌上的油灯 (眼前) 鼓舞生命
梳理《灯》的写作思路:
眼前(灯)→回忆(灯)→联想(灯)→眼前(灯)。作者以各种各样的“灯”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时而对眼前的现实运笔,时而对往昔的回忆着墨,时而叙述真实的例子,时而引用典故,将现实的感受和联想的故事贯串起来,层层深入,强化了“灯”与象征体希望、信心、力量和光明的对应关系,最终完成“灯光是不会灭的”的真理感悟,从而实现由“窒闷”到“微笑”这一感情转换。
设计意图
由感情线索进入思路梳理,思维有了方向。思路梳理的基础是内容概括,需要耐心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概括所写之事的内容,分析所写之灯的性质,探究其中的联系。
四、比较两篇散文的寓意与写法
1.比较散文寓意。
两篇散文都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灯笼》写于抗战爆发时期,《灯》写于1942年,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国家和民族处于重重的灾难之中。两篇散文借“灯火”这一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明确:
“灯笼”见真情,温暖亲情,徐徐展开;“灯笼”表文化,岁月沧桑,文化流淌;“灯笼”言志向,灯笼太朦胧,火把、探海灯、燎原烈火气势足!这是担当,是誓言!
“灯”,温暖之灯、引路之灯、亲情之灯、爱情之灯、生命之灯。“灯光是不会灭的”,寄托作者对光明的赞美和向往,表明光明必将驱散黑暗,中国人民必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执着信念。
设计意图
选用同一物象的散文,往往会寄寓作者不同的思想内容,这是借物抒情的基本规律。比较两篇散文,正是为了让学生感知这一写作规律。
2.比较表现手法。
两篇散文借同一物象表达作者对时局的“兴寄”和家国情怀,从表现手法上看,“灯笼”和“灯”在文章中各有怎样的作用?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明确:
《灯笼》中“灯笼”是文章的话题,是文章的明线,拢起各种材料;同时还以小见大,表达作者的抗争意志和爱国热情。
《灯》采用象征手法,寓深刻的哲理于景物与故事的描写之中。“灯光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抖。有一两次我以为灯会灭了。”这是曲笔手法,表达作者对当时国民党统治者两次反共高潮的斥责。
设计意图
两篇散文的写法差异很大,《灯》是象征寄寓,《灯笼》则是典型的自由笔法。从意象的角度探讨文章的表现手法,切入口小,学生思维集中一些,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