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黔东南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3-11 20:0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黔东南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级历史试卷
(本试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本题每小题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相应的答题卡上。
1、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基座上有八块
浮雕,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八个重要事件。右图是其
中的第一块浮雕,它反映的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2、圆明园曾是座优美的皇家园林,园内景色如画,珍藏着无
数的珍宝,但今天的圆明园只留下一片断壁残垣。这是中
华民族的耻辱,这是 侵华的罪证。
A.美国 B.日本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
3、有人说:“唐太宗以后,对于国家领土贡献最大的人物,当前推左宗棠,实非过誉。”
他的理由是因为左宗棠
A.销毁鸦片 B.收复新疆 C.指挥黄海大战 D.兴办洋务
4、康有为于1899年,从美洲回国,途经日本马关,触景生情写下了绝句一首;“碧海沉沉岛屿环,万家灯火夹青山。有人遥指旌旗处,千古伤心过马关。”马关一地使作者伤心的原因是
A.思念家乡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改革失败 D.上书皇帝变法没有成功
5、下列条款中,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A.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
B.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6、以下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引进了两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使中国富强起来了 D.为中国近代企业培养了技术力量
7、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爱国志士掀起的救亡图存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
8、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年间首先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等事,这一地点应该是
A.广东广州 B.江苏南京 C.日本东京 D.湖北武昌
9、1964年4月5日,董必武同志视察南湖,欣然题诗“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诗中“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名闻天下?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国民党“一大”
10、某剧组要拍摄一部反映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的影片,你认为他们最应该去哪个地方搜集历史素材
A.延安 B.大别山地区 C.南京 D.沂蒙山地区
1 1、近代史上哪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
君,积极支持变法”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宣统帝 D.光绪帝
12、《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属于贵州的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
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B.遵义会议,生死攸关
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D.开国大典,国旗飘扬
13、“八一”是我国建军节,“八一军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荣誉、勇敢与光荣的象征,“八一”与下列哪件事有关
A.秋收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广州起义
14、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与此歌相关的历史事
件是
A.西安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5、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奇迹。”他说的“伟大奇迹”是指
A.秋收起义 B.红军长征 C.百团大战 D.井冈山会师
16、1937年日本侵略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A.济南惨案 B.皇姑屯事件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7、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最受人们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此人是
A.张謇 B.荣宗敬 C.荣德生 D.孙中山
18、1926年,中国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与这一成就有关的科学家是
A.詹天佑 B.侯德榜 C.茅以升 D.邓稼先
19、“它是1898年中国最轰动的出版物,它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这部著作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严复的《天演论》
C.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D.鲁讯的《狂人日记》
20、1840年后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下列属于近代文明的是
①轮船、火车 ②电报、电话 ③照相、看电影 ④三跪九叩之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识图题:共10分
2 1、右图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把图中A、B、C空白处填写三大战役名称。(6分)
(2)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是什么?(4分)
三、列举题:共6分
22、请把下列中国近代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的
影响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每小题2分,共6分)
(1)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 《辛丑条约》——
四.材料分析题: (23题16分,24题12分,共28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外战争中对西文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
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
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革命”发生:哪—珲?(2分)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4分)
(3)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4分)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归纳主题。(2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
材料二:“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是中国近代两次学生爱国运动中的口号,你知道是哪两次吗?(4分)
(2)材料一中的爱国运动导火线是什么?(2分)首先在哪里爆发?(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作为青年学生,在新时期应该怎样体现自己的爱国情怀。 (4分)
五.探究题:共16分
25、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关系曾经经历了一个悲欢离合曲折的发展过程,根据所学知识,请你探究以下问题:
(1)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过程中,为了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了一所什么学校?(2分)两党合作进行的战争是?(2分)战争中被称为“铁军”的是哪支部队?(2分)
(2)十年内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国共第二次合作中,两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请你分别说出一次在抗日战争由国民党和共产党组织的重要战役。(4分)
(3)请你谈一谈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对我们有何启示。(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