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习任务群
学校 班级 姓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已经在2022年4月正式颁布,即将在2022年的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语文学习进入核心素养“群”时代。
未来的语文教学以任务为载体的,以识字与写字、梳理与探究、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
一、本单元人文主题与核心素养
(一)人文主题:童年往事
(二)核心素养: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二、单元任务目标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古诗三首 3 1.会认41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19个字,正确读写11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3.能边读诗句边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能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把古诗改写成短文。4.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能抓住课文中重要的语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祖父的园子 2
月是故乡明 1
梅花魂 1
口语交际 1 1.走进提问对象——大人们的童年岁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学会针对不同的对象列出问题清单。2.学会倾听,在交流时边听边记录。3.学会根据整理的记录有条理地表达。
习作 2 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语文园地 2 1.归纳梳理本单元课文教学中关于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2.学会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3.学会用对比的手法表达思想感情。4.积累记背古诗《游子吟》。
第一部分 积累与应用(基础性任务)
一.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共8分)
今天,我随妈妈到乡下体验生活。花丛中蜜蜂wēng wēng飞舞,绿mà zha跳来跳去,高大的 sāng shù,茂盛的 yīng táo
树,随处可见。妈妈教我 bá cǎo、 chǎn dì、gē mài不会儿我就累得汗流浃背,我不得不 chéng rèn劳动是多么辛苦!所以,我们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啊!
二.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__”。(共3分)
1.他在这家公司供(gōng gòng)职已有数年,一直负责员工的后勤供(gōng gòng)给。
2.战国时,燕(yān yàn)国的勇士荆轲武艺高强、身轻如燕(yān yàn),他是一位真正的勇士。
3.刚才还摇头晃(huǎng huàng)脑的男孩被太阳晃(huǎng huàng)得闭上了眼。
三.选择正确的选项。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徘徊(huái) 蚌壳(bàng) 旖旎(yǐ)
B.昼夜(zòu) 澄澈(chéng) 顷刻(qǐng)
C.倭寇(wěi) 玷污(diàn) 秉性(bǐng)
D.腮颊(sāi) 倭瓜(wō) 明晃晃(huǎng)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樱桃 园滚滚 稀薄 B.点缀 桑树 贸易
C.耕耘 拔河 驼鸟 D.拨动 逛街 烦躁
3.下列成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能书善画(擅长) B.颇负盛名(很大)
C.低头折节( 操守) D.葬身异国(特别的)
4.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昼出耘田夜绩麻(把麻搓成线。) B.彩丝穿取彩当银钲(一种乐器,形状像曲尺。)
C.山衔落日浸寒漪(水中的波纹。) D.短笛无腔信口吹无腔(曲调。)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不会向敌人投降的。
B.一到秋天,门前的那片池塘雾气缭绕,烟波浩渺,美不胜收。
只见湖面上,各色的水鸟起起落落,不可胜数。
D.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才恍然大悟。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了这首诗,眼前浮现出儿童骑牛吹曲的情景,多么美好啊!
B.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终于改正了自己的缺点。
C.在学习中,我们要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
D.为了防止此类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出台了许多安全措施。
7.下列不是《呼兰河传》一书中的人物的一项是( )。
A.小团圆媳妇 B.冯歪嘴子 C.有二伯 D.探春
8.下列句子中表达情感的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我爱我的家乡,那是我出生的地方。
B.中国航天工程取得的成就,让我再次为拥有一个如此强盛的祖国而感到无比自豪。
C.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D.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9.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单元的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者都在文中描写了儿童时期的生活。
B.《祖父的园子》表达了“我”对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的怀念。
C.《月是故乡明》中写其他地方的大月亮和奇景的用意是突出对故乡的小月亮的喜爱。
D.《梅花魂》主要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表达了外祖父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祖父的园子》表达了“我”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B.《月是故乡明》中,作者以“月亮”为线索,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之情。
C.宋代诗人雷震的《村晚》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乡村傍晚的风景图。
D.《梅花魂》以外祖父珍藏的墨梅图为线索,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唐代诗人范成大的一首田园诗。
B.题目“月是故乡明”既统领全文又概括性地写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C.《祖父的园子》通过描写“我”和祖父日常生活的画面,表现了“我”对祖父的深切怀念。
D.《梅花魂》一文采用倒叙的方法,作者借梅花来表达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和深深的眷恋之情。
第二部分 梳理与探究(拓展性作业)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1分)
1.[赏童趣]雷震笔下的儿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 , ;杨万里笔下的儿童顽皮聪明、纯真可爱: , ;范成大笔下的儿童天真勤劳、热爱劳动: , 。
2.[品情感]《游子吟》中,诗人用“ , ”两句描写了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衫的画面,赞美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祖父的园子》中,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期在园子里的生活,表达了对祖父 ;《月是故乡明》中,我从季羡林先生对月亮的称呼——“心爱的小月亮”中,体会到他 .
. ;《梅花魂》中,我从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中,感受到了一位华侨老人 的情感。
五、语言实践。(9分)
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与快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让我们走进大人们的童年岁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
第三部分 阅读与鉴赏 (拓展性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一组古诗,完成练习。(6分)
溪居即事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
[唐]崔道融 [宋]杨万里
篱外谁家不系船, 松阴一架半弓苔,
春风吹入钓鱼湾。 偶欲看书又懒开。
小童疑是有村客, 戏掬清泉洒蕉叶,
急向柴门去却关。 儿童误认雨声来。
1.【诗中有画】我能边读边想象画面。(2分)
(1)《溪居即事》这首诗勾画了一幅素淡的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掩闭的柴门,疏疏落落的篱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水乡恬静、优美、淡雅、平和的意境。
(2)杨万里的诗中描绘了一幅初夏山居图,画面中有_____________等初夏时节的事物,还有把泉水滴落的声音误认为是_______而跑出来观望的儿童,表现出诗人闲居的情趣。
2.【诗中有趣】我能联系生活实际读懂内容。(2分)
《溪居即事》中,诗人用“疑”“急”两个字,把儿童那种_____________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生动地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农村儿童形象。
3.【诗中有情】读诗句,从加点字中你能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元主题阅读。(15分)
花 脸
做孩子的时候,盼过年的心情比大人迫切,吃穿玩乐花样都多,还可以把亲友塞到手心里的压岁钱都积攒起来,做个小富翁。但对孩子们来说,过年的魅力还有更深一层的缘故。
每逢年至,小闺女们闹着戴绒花、穿红袄,嘴巴上涂上浓浓的胭脂团儿;男孩子们的兴趣都盯在鞭炮上。我则不然,最喜欢的是买个花脸戴。这是种纸浆轧制成的面具,用渗胶的彩粉画上唱戏的那些有名有姓、威风十足的大花脸。后边拴根橡皮条儿,往头上一套,自己俨然就变成那员虎将了。这花脸是依脸型轧的,眼睛处挖两个孔,可以从里边往外看,但鼻子和嘴的地方不通气,一戴上,好闷,还有股臭胶和纸浆的味儿;说出话来,声音变得低而粗,却有大将威壮不凡的气概,神气得很。
一年年根,舅舅带我去娘娘宫前年货集市上买花脸。过年时人都分外有劲儿,挤在人群里好费力。终于,我从挂满在一条横竿上的几十种花花绿绿的花脸中,惊喜地发现了一个。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地吊起。头上边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这花脸与那些愣头愣脑、傻头傻脑、神头鬼脸的都不一样,虽然毫不凶恶,却有股子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咄咄逼人,叫我看得直缩脖子。要是把它戴在脸上,管叫别人也吓得缩脖子。我竟然不敢用手指它,只是朝它扬下巴,说:“我要那个大红脸!”
卖花脸的小罗锅儿,举竿儿挑下这花脸给我,笑嘻嘻地说:“还是这孩儿有眼力,要做关老爷!关老爷还得拿把青龙偃月刀呢!我给您挑把顶精神的!”说着从戳在地上的一捆刀枪里,抽出一柄最漂亮的大刀给我。大红漆杆,金黄刀面,刀面上嵌着几块闪闪发光的小镜片,中间画一条碧绿的小龙,还拴一条红缨子。这刀!这花脸!没想到一下得到两件宝贝,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舅舅付了钱,坐三轮车回家时,我就戴着花脸,倚着舅舅的大棉袍执刀而立,一路引来不少人瞧我。特别是那些与我一般大的男孩子们投来艳羡的目光时,我快活极了。舅舅给我讲了关公的许多故事——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边讲边说:“你好英雄呀!”好像在说我的光荣史。当他告诉我这把青龙偃月刀重80斤时,我简直觉得自己力大无穷。舅舅还教我用京剧自报家门的腔调说:“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到家,人人见人人夸,妈妈似乎比我更高兴。连总是厉害地板着脸的爸爸也含笑称我“小关公”。我推开大人们,跑到穿衣镜前,横刀立马地一照,呀,哪里是小关公,我是大关公哪!
这样,整个大年三十我一直戴着这花脸,谁说都不肯摘,睡觉时也戴着它,还是妈妈在我睡着后轻轻摘下放到我枕边的。第二天醒来头件事便是马上戴上它,恢复我这“关老爷”的面貌。
大年初一,客人们陆陆续续来拜年,妈妈喊我去,好叫客人们见识见识我这关老爷。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威风地走进客厅,憋足嗓门儿叫道:“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客人们哄堂大笑,都说:“好个关老爷,有你守家,保管大鬼小鬼进不来!”
我越发神气,大刀呼呼抡两圈,摆个张牙舞爪的架势,逗得客人们笑个不停。只要客人来,妈妈就喊我出场表演。妈妈还给我换上只有拜祖宗时才能穿的那件青缎金花的小袍子。我成了全家过年的主角。
(本文作者冯骥才,有改动)
1.【整体感知】文章既写了“我”和花脸的故事,又写了“我”的心情,你能认真阅读全文,补充下面的表格吗?(2分)
“我”和花脸的故事 得到花脸
“我”的心情 高兴
2.【体会感情】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根据理解填一填,选一选。
(1)这样,整个大年三十我一直戴着这花脸,谁说都不肯摘,睡觉时也戴着它,还是妈妈在我睡着后轻轻摘下放到我枕边的。第二天醒来头件事便是马上戴上它,恢复我这“关老爷”的面貌。(2分)
从加点的部分可以体会到“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上面的句子以外,短文中还有很多的语句表达出“我”对花脸的喜爱之情,下面不能比较鲜明地表达“我”对花脸喜爱的句子是( )(2分)
A.我则不然,最喜欢的是买个花脸戴。
B.这花脸与那些愣头愣脑、傻头傻脑、神头鬼脸的都不一样。
C.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
D.特别是那些与我一般大的男孩子们投来艳羡的目光时,我快活极了。
3.【分析内容】联系全文思考:文中的“我”为什么这么喜欢那个花脸?(3分)
因为这个花脸好大,好特别,有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戴上这个花脸,一路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评价人物】结合文中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说说文中的人物各有怎样的特点。
如,卖花脸的小贩:精明热情。(3分)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舅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言运用】欢欢同学读了这篇短文之后,想自己动手,用硬纸板制作一个孙悟空的“花脸”面具,请参考短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完成下面的“花脸面具制作指南”。(3分)
材料准备:硬纸板、剪刀、______________等。
制作步骤: (1)将硬纸板剪成人脸的形状;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方法:用橡皮筋将制作好的“花脸”面具套在头上,两眼从两个圆孔中露出来即可。
第四部分 表达与交流(实践性作业)
题目:我不再 .
要求:随着时间的变化,我在慢慢长大,改掉了很多缺点,比如“懒惰”“自卑”“娇
气”“淘气”等。请围绕其中一个方面选择一个事例,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把这个事例写清楚写具体,要写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书写工整,字数在500左右。注意: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嗡嗡 蚂蚱 桑树 樱桃 拔草 铲地 割麦 承认
二、
1、gòng gōng 2.yān yàn 3.huàng huǎng
三、DBBBB BDCDB A
四、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深沉的爱与怀念 对故乡浓浓的思念之情 ; 眷恋祖国、思念故乡
五、
爷爷,您小时候也和我一样,有这么多好玩的玩具吗
爷爷,您童年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爷爷,您讲得真好。不管物质是否丰富,童年都是最幸福最值得怀念的时光,谢谢爷爷!
六、
1.(1)碧波粼粼的溪水,悠悠飘荡的小船,奔跑的儿童
(2)“松阴”“蕉叶” 雨声
2.好奇、兴奋、急切 热情淳朴、天真可爱
3.一个“戏”字写出了诗人的闲散无聊,一个“误”字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两者相互映衬,含有无穷乐趣,写出了诗人生活的闲适恬静,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七、
1.发现花脸 戴花脸表演 惊喜 得意
2.(1)特别喜欢关公,想当英雄,对花脸爱不释手。
(2)B
3.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 那些与“我”一般大的男孩子们投来艳羡的目光 人见人夸,“我”得到家长和客人们的赞扬,满足了想当英雄的心理
4.天真可爱,崇拜英雄,想当英雄。 慈爱,喜欢孩子。 慈爱、宽厚。
5.彩笔、橡皮筋
(2)用彩笔在人脸形状的硬纸板上画孙悟空的脸谱,在眼睛的部位挖两个圆孔
(3)将橡皮筋固定在画好的硬纸板上,使其能套在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