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唐睢不辱使命》核心素养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时代背景,理解本文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2.把握本文对话体的特征,理解人物语言形象化、个性化的特点。
3.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诵读课文,注意表现不同人物的语气和神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刘勰《文心雕龙》中说,“一人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在特定情境中,得体、睿智的言语具有强大的力量。战国时代,就有这样一个用言语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唐雎。
设计意图
依据文本内容,引用名家对言语力量的论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自读文本,了解文章大意
1.解题。
(1)结合课文注释,说说课文标题的意思明确:唐雎没有辜负出使任务。辱,辱没、辜负。
(2)课文标题为后人所加。能否把标题换为“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
明确:不能换。课文主要讲唐雎临危受命出使秦国,在秦庭不卑不亢、斗智斗勇,最终让秦王屈服,捍卫了安陵国领土完整,维护了国家尊严,完成了国家使命的故事。“唐雎不辱使命”更契合课文内容,而“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题目中的“为安陵君劫秦王”更似个人恩怨,无法凸显捍卫国家领土、维护国家尊严之大义,且“劫”字含贬义,不能体现这场外交抗争之正义。
设计意图
了解《战国策》探究本文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自读“阅读提示”。
学生交流课前所查资料,了解《战国策》和本文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教师补充。
预设:
《战国策》,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在记事上,《战国策》摆脱史料束缚,添加了虚构成分。在艺术特色上,《战国策》叙事生动形象,人物刻画鲜明,说理论辩,言辞犀利,善用比喻夸张。
唐雎是魏国著名策士。当时,秦国已经“灭韩亡魏”,安陵作为魏国附属的小国,已无独存的希望。然而,安陵君不甘束手就擒,派唐雎出使秦国,唐雎代表安陵国与秦王展开了一次可歌可泣的外交抗争,暂时阻止了秦王吞并安陵国的野心。虽说在历史上这种胜利是短暂而有限的,但唐雎大义凛然的气概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却始终流传青史,令人敬佩。
3.朗读文本,把握文中对话(1)读准字音,了解字义。
①默读,根据文下注解和工具书自查生字词读音。
②同桌轮流朗读,相互纠错。
③指定1—2名学生朗读全文,教师纠正读音和节奏。
预设: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唐雎(jū) 怫然(fú)
韩傀(guī) 免冠徒跣(xiǎn)
缟素(gǎo) 庸夫(yōng fū)
色挠(náo) 以头抢地(qiāng)
休祲(jìn) 寡人谕(yù)
注意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学生在全班展示读,师生一起纠错后,全班齐读。
(2)分角色朗读,感知人物说话语气。
①指定学生分角色朗读。角色:旁白、安陵君、秦王、唐雎讨论明确:联系日常生活经历,明确三个人物的语言须以不同语气朗读,如读旁白时应缓慢洪亮、平稳中和;读安陵君时应小心谨慎、柔中带刚;秦王先倨后恭,应读出变化;读唐雎时应镇定从容、大义凛然。读后,师生评价。
②注意下列几组句子的语气。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反问语气)
B.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陈述语气)
C.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反问语气)
D.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疑问语气)
E.与臣而将四矣。(陈述语气)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辨析语气词的不同类别,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结合生活体验,初步感知人物性格。
三、合作解疑,概括文意,梳理情节
1.整理文中实词和虚词。
小组合作,借助注释与工具书,按“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常用虚词”整理文中实词和虚词。小组梳理后,老师小结。
预设
(1)通假字。
①故不错意也(“错”通“措”,安放)
②轻寡人与(“与”通“欤”,语气词)
③仓鹰击于殿上(“仓”同“苍”,青色)
④寡人谕矣(“谕”同“喻”,明白,懂得)
(2)词类活用。
设计意图
通过整理本课实词、虚词的用法,引导学生在已学基础上积累、梳理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①请广于君(广: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扩大,补充)
②轻寡人与(轻: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看不起)
③天下缟素(缟素:名词活用作动词,穿戴丧服)
④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伏,使……流)
⑤且秦灭韩亡魏(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亡)
(3)一词多义
①使
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前一个是“派遣”,后一个是“出使”)
②虽
A.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转折连词)
B.虽千里不敢易也(即使,假设连词)
③徒
A.免冠徒跣(光着)
B.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
④夫
A.此庸夫之怒也(fū,名词,成年男子)
B.夫专诸之刺王僚也(fú,发语词,无义)
(4)常用虚词。
①以
A.以头抢地耳(介词,用)
B.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介词,凭借)
C.徒以有先生也(介词,因为)
D.以大易小(介词,用)
②于
A.受地于先王(介词,从)
B.请广于君(介词,让)
C.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介词,到)
D.仓鹰击于殿上(介词,在)
2.概括文意。
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预设:本文记叙了秦王以易地为名妄图夺取安陵,安陵君不甘屈服,派唐雎出使秦国,与秦王面对面斗争,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维护国家主权的故事。
3.梳理情节。
思考:唐雎的使命因何而起?他是如何完成使命,折服秦王的?
学生先自己梳理,教师补充、小结。
明确
《战国策》记事摆脱史料束缚,增加了虚构成分。本文可以当成“小说”来读,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除很少几句串场的叙述,本文几乎全是对白,用对白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
第1段,通过秦王使者和安陵君的对话交代唐雎出使秦国的起因——秦王假意“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第2段,是唐雎和秦王面对面斗争的第一个回合:面对秦王的威胁和狡诈,唐雎强调“受地于先王而守之”,沉着应对。(发展)
第3段,是唐雎和秦王面对面斗争的第二个回合:唐雎以“士之怒”机智、勇敢地应对秦王的“王之怒”,“挺剑而起”,令秦王胆寒。(高潮)
第4段,是唐雎和秦王面对面斗争的第三个回合:秦王“长跪而谢”,对唐雎言行表示敬佩。(结局)
四、小结
金圣叹称本文“俊绝、宕绝、峭绝、快绝”。通过个人朗读、全班齐诵、分角色读,学生对文中的三个人物形象已感知一二。唐雎为何能战胜盛气凌人的秦王?下节课再细细品味。
设计意图
这两个问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梳理情节来完成,除第1段是说明唐雎出使的原因外,后面3段是层层推进,直到秦王认输,正义的力量获胜。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