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章综合提升讲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章综合提升讲义(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05 22:50:04

文档简介

综合提升
知识体系
专题突破
专题1 生物、非生物的区别
专题解读 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关键是看有无生命现象,是否具有营养、呼吸、排泄、对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等特征,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我们也可以通过生命现象判断出是生物的哪项特征。具有生物共同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否则是非生物。具有生物特征的生物具有生命现象,否则没有。
例1仔细观察图,认真思考图中所表示的含义,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上面五幅图分别描述的生物学现象
A. ;
B. ;
C. ;
D. ;
E. 。
【解析】 A图说明生物能够生长;B图大熊猫取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图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图是母猪哺育小猪,说明生物能够繁殖和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E图人排汗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答案】 生物能够生长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够繁殖和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专题2 观察法和调查法
专题解读
(1)观察法
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调查法
调查法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为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观察法和调查法都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在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过程中,经常用到这两种方法,或者这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科学的探究包括观察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材料、实验法等,而不是只有观察法和调查法。
例2俄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特别强调人的观察能力,他在实验室的墙上刻着几个醒目的大字:“观察,观察,再观察。”学会科学的观察,将使你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图中的A和B两幅图中间的线段你认为一样长吗?用直尺量一量,结果是 。你感觉C、D两图中间的圆一样大吗?量一量,结果是 。做完这两个观察实验后的体会是,靠视觉有时会出现误差,要想获得准确数据,观察有时必须借助 进行测量。
【解析】 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有时必须借助仪器,需要使用工具进行测量。
【答案】 一样长 一样大 一定的工具
专题3 生物的归类方法
专题解读 生物简单归类的方法很多,教材中只是列举了其中的三种方法: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活环境、用途分类。对于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侧重比较它们的不同点;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侧重比较它们的相同点。
例3如图是某同学在“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活动过程中,所拍摄的五幅照片。
(1)如果将照片中的生物进行分类,你会怎样做? ;
(2)写出你的分类依据: ;
(3)列出你的分类结果: ;
【解析】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很多,如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动物和植物,图中的凤眼莲、莲是植物,蜻蜓、蚂蚁、虾、蛙是动物;根据生活习性,可分为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等,凤眼莲、莲、虾是水生生物,蜻蜓、蚂蚁是陆生生物,蛙是水陆两栖动物。因此“如果将照片中的生物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植物和动物。分类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分类结果:风眼莲、莲是植物,蜻蜓、蚂蚁、虾、蛙是动物。
【答案】(1)分为植物和动物 (2)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3)凤眼莲、莲是植物,蜻蜓、蚂蚁、虾、蛙是动物
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
【答案】D
2.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母鸡产蛋 B.椰树开花
C.蝌蚪变蛙 D.铁锅生锈
【答案】D
3.龙眼所结的果实,在向阳一面较大、较甜,并且数量比较多,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征是( )
A.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B.能进行呼吸
C.生活需要营养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D
4.下列诗句不属于描写生命现象的是( )
A.春眠不觉晓 B.处处闻啼鸟
C.夜来风雨声 D.花落知多少
【答案】C
5.下列哪个语句能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一枝红杏出墙来
【答案】C
【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间的捕食关系,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6.对下列诗文或谚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解释错误的是( )
A.有其父必有其子——生物的遗传现象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将门虎子——生物的变异现象
【答案】D
【解析】“将门虎子”表达的是生物的遗传现象,D解释错误。
7.下表所示猫和鼠的生命现象,与相应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答案】B
【解析】“猫生猫,鼠生鼠”属于遗传现象,B符合题意。
8.下列能体现生物具有生殖特征的一项是( )
A.飞蛾扑火 B.惊弓之鸟
C.望梅止渴 D.孔雀开屏
【答案】D
9.生物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下列与“植物向光生长”现象所体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
是( )
A.母鸡孵卵 B.种子萌发成幼苗
C.膝跳反射 D.排出汗液和尿液
【答案】C
【解析】植物向光生长和膝跳反射都体现的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
10.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需要营养物质
B.能生长和繁殖
C.都能自由运动
D.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答案】C
11.“一只雄黑猩猩飞快地下了树,并且不慌不忙地向我走来,当走到离我还有三步远时,它站住了,毛发耸立起来,样子凶暴可怕……”这是珍妮·古道尔对黑猩猩的一段记录。珍妮·古道尔运用了哪种探究方法(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量法
【答案】A
12.教育均衡发展使我国城乡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校园内的植被多了,有的学校还建起了植物园。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调查一下校园植被的种类并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下列关于调查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对校园中不认识的杂草不需要统计记录
B.调查一般要先设计好路线
C.对于调查到的生物要按某种共同特征进行归类
D.调查最好要制作一份调查表,便于记录
【答案】A
【解析】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对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认识它,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13.2020年,我国开展了第七次人口普查。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口普查是一种调查方式
B.普查前要制订合理的普查方案
C.普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各项数据
D.由于人口太多,可以根据原有数据进行估算
【答案】D
14.小杉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鲫鱼、金鱼、螃蟹、苍蝇、老鼠归为一类,荷花、玫瑰花、松树、黄金叶归为一类。小杉分类的方法是( )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D.按照生物的数量
【答案】A
【解析】鲫鱼、金鱼、螃蟹、苍蝇、老鼠都属于动物;荷花、玫瑰花、松树、黄金叶都属于植物,这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进行分类的
15.根据你的调查,下列生物归类方法正确的是( )
A.蟹、蟋蟀、西瓜为陆生生物
B.鸡、猪、鸭为家禽
C.小麦、玉米、水稻为农作物
D.海带、鲫鱼、鸵鸟为水生生物
【答案】C
填空题
16.【2020·江苏宿迁校级月考】在横线上将内容填完整。
(1)图甲是阳光下生长的小麦,这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 。
(2)图乙是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 作出反应。
(3)图丙是鲸呼气时产生的雾状水柱,这说明生物能进行 。
(4)图丁是人出汗,这说明生物能 。
(5)除 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答案】(1)营养
(2)刺激
(3)呼吸
(4)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5)病毒
17.【2020·山东临沂校级月考】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随机调查了六年级100名学生在2018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 ,制订合理的 。
(2)兴趣小组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填“抽样调查法”或“普查法”)。
(3)为了使调查结果真实可靠,他们在选取样本时应 (填“以男生为主”“以女生为主”或“随机抽样”)。
(4)分析图中数据,六年级学生的发病规律是 。
(5)对于预防感冒,你有什么建议? 。
【答案】(1)调查对象 调查方案
(2)抽样调查法
(3)随机抽样
(4)春季、冬季感冒的人数多,夏季、秋季感冒的人数少
(5)经常通风,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适时增减衣物,等等(合理即可)
实验探究题
18.为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李明同学在两块载玻片上都滴了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下图所示),用滴管分别在1号、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请回答下列问题。
用滴管在1号、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目的是( )。
A.刺激草履虫
B.给草履虫供氧
C.连通两个液滴
D.杀死草履虫
(2)将某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并与液滴接触,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1号载玻片起对照作用),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
①若该物质是肉汁,则 侧液滴中的草履虫向 侧运动。
②若该物质是食盐,则 侧液滴中的草履虫向 侧运动。
③若该物质是清水,则左右两侧液滴中的草履虫运动趋势 。
实验结论:草履虫可以趋向 ,逃避 ,具有性 。
【答案】(1)C
(2)①左 右
②右 左
③不明显
(3)有利刺激 有害刺激 应激综合提升
知识体系
专题突破
专题1 生物、非生物的区别
专题解读 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关键是看有无生命现象,是否具有营养、呼吸、排泄、对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等特征,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我们也可以通过生命现象判断出是生物的哪项特征。具有生物共同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否则是非生物。具有生物特征的生物具有生命现象,否则没有。
例1仔细观察图,认真思考图中所表示的含义,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上面五幅图分别描述的生物学现象
A. ;
B. ;
C. ;
D. ;
E. 。
【解析】 A图说明生物能够生长;B图大熊猫取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图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图是母猪哺育小猪,说明生物能够繁殖和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E图人排汗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答案】 生物能够生长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够繁殖和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专题2 观察法和调查法
专题解读
(1)观察法
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调查法
调查法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为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观察法和调查法都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在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过程中,经常用到这两种方法,或者这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科学的探究包括观察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材料、实验法等,而不是只有观察法和调查法。
例2俄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特别强调人的观察能力,他在实验室的墙上刻着几个醒目的大字:“观察,观察,再观察。”学会科学的观察,将使你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图中的A和B两幅图中间的线段你认为一样长吗?用直尺量一量,结果是 。你感觉C、D两图中间的圆一样大吗?量一量,结果是 。做完这两个观察实验后的体会是,靠视觉有时会出现误差,要想获得准确数据,观察有时必须借助 进行测量。
【解析】 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有时必须借助仪器,需要使用工具进行测量。
【答案】 一样长 一样大 一定的工具
专题3 生物的归类方法
专题解读 生物简单归类的方法很多,教材中只是列举了其中的三种方法: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活环境、用途分类。对于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侧重比较它们的不同点;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侧重比较它们的相同点。
例3如图是某同学在“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活动过程中,所拍摄的五幅照片。
(1)如果将照片中的生物进行分类,你会怎样做? ;
(2)写出你的分类依据: ;
(3)列出你的分类结果: ;
【解析】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很多,如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动物和植物,图中的凤眼莲、莲是植物,蜻蜓、蚂蚁、虾、蛙是动物;根据生活习性,可分为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等,凤眼莲、莲、虾是水生生物,蜻蜓、蚂蚁是陆生生物,蛙是水陆两栖动物。因此“如果将照片中的生物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植物和动物。分类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分类结果:风眼莲、莲是植物,蜻蜓、蚂蚁、虾、蛙是动物。
【答案】(1)分为植物和动物 (2)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3)凤眼莲、莲是植物,蜻蜓、蚂蚁、虾、蛙是动物
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
2.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母鸡产蛋 B.椰树开花
C.蝌蚪变蛙 D.铁锅生锈
3.龙眼所结的果实,在向阳一面较大、较甜,并且数量比较多,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征是( )
A.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B.能进行呼吸
C.生活需要营养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下列诗句不属于描写生命现象的是( )
A.春眠不觉晓 B.处处闻啼鸟
C.夜来风雨声 D.花落知多少
5.下列哪个语句能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一枝红杏出墙来
6.对下列诗文或谚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解释错误的是( )
A.有其父必有其子——生物的遗传现象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将门虎子——生物的变异现象
7.下表所示猫和鼠的生命现象,与相应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8.下列能体现生物具有生殖特征的一项是( )
A.飞蛾扑火 B.惊弓之鸟
C.望梅止渴 D.孔雀开屏
9.生物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下列与“植物向光生长”现象所体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
是( )
A.母鸡孵卵 B.种子萌发成幼苗
C.膝跳反射 D.排出汗液和尿液
10.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需要营养物质
B.能生长和繁殖
C.都能自由运动
D.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11.“一只雄黑猩猩飞快地下了树,并且不慌不忙地向我走来,当走到离我还有三步远时,它站住了,毛发耸立起来,样子凶暴可怕……”这是珍妮·古道尔对黑猩猩的一段记录。珍妮·古道尔运用了哪种探究方法(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量法
12.教育均衡发展使我国城乡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校园内的植被多了,有的学校还建起了植物园。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调查一下校园植被的种类并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下列关于调查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对校园中不认识的杂草不需要统计记录
B.调查一般要先设计好路线
C.对于调查到的生物要按某种共同特征进行归类
D.调查最好要制作一份调查表,便于记录
13.2020年,我国开展了第七次人口普查。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口普查是一种调查方式
B.普查前要制订合理的普查方案
C.普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各项数据
D.由于人口太多,可以根据原有数据进行估算
14.小杉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鲫鱼、金鱼、螃蟹、苍蝇、老鼠归为一类,荷花、玫瑰花、松树、黄金叶归为一类。小杉分类的方法是( )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D.按照生物的数量
15.根据你的调查,下列生物归类方法正确的是( )
A.蟹、蟋蟀、西瓜为陆生生物
B.鸡、猪、鸭为家禽
C.小麦、玉米、水稻为农作物
D.海带、鲫鱼、鸵鸟为水生生物
填空题
16.【2020·江苏宿迁校级月考】在横线上将内容填完整。
(1)图甲是阳光下生长的小麦,这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 。
(2)图乙是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 作出反应。
(3)图丙是鲸呼气时产生的雾状水柱,这说明生物能进行 。
(4)图丁是人出汗,这说明生物能 。
(5)除 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7.【2020·山东临沂校级月考】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随机调查了六年级100名学生在2018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 ,制订合理的 。
(2)兴趣小组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填“抽样调查法”或“普查法”)。
(3)为了使调查结果真实可靠,他们在选取样本时应 (填“以男生为主”“以女生为主”或“随机抽样”)。
(4)分析图中数据,六年级学生的发病规律是 。
(5)对于预防感冒,你有什么建议? 。
实验探究题
18.为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李明同学在两块载玻片上都滴了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下图所示),用滴管分别在1号、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请回答下列问题。
用滴管在1号、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目的是( )。
A.刺激草履虫
B.给草履虫供氧
C.连通两个液滴
D.杀死草履虫
(2)将某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并与液滴接触,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1号载玻片起对照作用),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
①若该物质是肉汁,则 侧液滴中的草履虫向 侧运动。
②若该物质是食盐,则 侧液滴中的草履虫向 侧运动。
③若该物质是清水,则左右两侧液滴中的草履虫运动趋势 。
实验结论:草履虫可以趋向 ,逃避 ,具有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