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走近细胞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知识清单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________,________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细胞 细胞 2.病毒 活细胞 单细胞 多细胞 细胞代谢
生长发育 遗传和变异 分化综合拓展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①病毒的生命活动与细胞之间的关系。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自身无法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体现生命现象,故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病毒种类 见下表:②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细胞的生命活动就是这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故单细胞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都是由细胞完成的。
③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的;反射等神经活动由多种神经细胞参与完成;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是建立在细胞代谢的基础上的;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也依赖于精子和卵细胞的产生和结合。故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
可见,无论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还是单细胞生物或多细胞生物,它们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分析尝试应用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B.H1N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D.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B2.下列事实中,没有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 )
A.HIV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
C.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
D.父母亲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A知识清单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是________。作为多细胞的动物,由细胞将依次构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直至动物个体。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形成一个________,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________,而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________,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______。所以从细胞到生物圈,生命系统层层相依,但又各自具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1.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2.20世纪以来,生物科学的研究向着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发展。1965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一种蛋白质), 这属于________方面的研究。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表 :2.微观 宏观 微观
3.结构 功能 形态 结构 功能心脏 器官 单细胞 同种 种群 所有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生物
无机环境综合拓展1.生命系统各层次间的大小关系2.生命系统各层次间关系
(1)细胞→个体:体现了高等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历程,同时也体现了生命的进化历程,即由单细胞生物进化到多细胞生物。
(2)个体→种群→群落: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体现了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尝试应用3.生命系统最基本、最微小的结构层次是( )
A.生物有机分子 B.细胞
C.组织 D.器官B4.一棵桑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 )
A.细胞 →个体
B.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C.细胞 →组织 →器官 →个体
D.细胞 →器官 →组织 →系统→个体C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要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
B.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应激性、繁殖等
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于活细胞才能生活;单细胞生物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的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D
名师点睛:注意“一切”生物体包括了病毒。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变式训练1.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 )
A.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B.物质和能量交换
C.基因的传递与变化
D.对刺激产生的反应A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
A.10周的胚胎 B.细胞
C.血液 D.小池塘解析:10周的胚胎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血液是流体形状的结缔组织,充满于心血管系统(循环系统)中,在心脏的推动下不断循环流动;小池塘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答案:B名师点睛:解此类题一定要记住: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变式训练2.生命系统不包括( )
A.原子 B.细胞
C.组织 D.生物圈 A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013年深圳外国语学校检测)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
C.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
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 解析:单细胞的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它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蛋白质和核酸等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
答案:C变式训练3.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
①肺 ②胃黏膜 ③神经元 ④酵母菌 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 ⑥HIV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 ⑧一片果园 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⑩叶绿体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⑨⑧
B.③②①④⑦⑨⑧
C.⑤②①④⑦⑨⑧⑩
D.⑤②①③④⑦⑨⑧B祝您学业有成课件41张PPT。走近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3.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4.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知识清单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1.显微镜的基础知识
(1)显微镜的成像
光源(天然光或人工光源)→反光镜→光圈→物体→________ →在镜筒内形成物体放大的实像→________ →把经物镜形成的放大实像进一步放大。
(2)显微镜放大倍数=________放大倍数×________放大倍数。1.(1)物镜 目镜 (2)物镜 目镜 (3)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关系: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________,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________。
(4)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________。
(5)调节视野亮度的方法
①增强或减弱________亮度;
②增大或缩小________;
③________使用平面镜或凹面镜。(3)反比 正比 (4)相反
(5)①光源 ②光圈 ③反光镜2.使用低倍镜观察的步骤
(1)取镜与安放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________。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________;
②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______。(1)左 (2)①通光孔 ②视野(3)低倍镜观察
①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正对______的中心;
②转动__________,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的距离,防止两者相撞);
③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__________,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__________,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3)①通光孔 ②粗准焦螺旋
③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3.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
(1)操作步骤
①________观察(先对光,后调焦);
②移动________,将要放大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③转动______ ,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④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________亮度适宜;
⑤转动__________,使物像清晰。(1)①低倍镜 ②玻片 ③转换器 ④视野
⑤细准焦螺旋(2)注意事项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快接近(约2~3 mm)时或者粗准焦螺旋不能再向下转动为止时停止下降;
②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综合拓展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1.使用原理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①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大小对物体大小的比例。
②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这里的放大倍数指的是物像边长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2)成像规律:显微镜下所成的像与实物相比是倒置的,即显微镜成倒像。若观察的为“b”,则显微镜中看到的应为“q”;若物像偏向右下方,装片也应向右下方移动才能将其移至视野中央。2.使用步骤
(1)一般步骤: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
(2)使用高倍镜观察的要领
①观察时应先使用低倍镜,然后换用高倍镜。
②换用高倍镜前,应先把要观察的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③换用高倍镜时,可直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即可。
④换用高倍镜后,只需调节细准焦螺旋进行调焦。名师点晴:
显微镜操作歌诀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3.显微镜放大倍数的相关变化
(1)物镜和目镜的特征比较,见下表:(2)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3)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①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②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尝试应用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观察顺序是( )
①顺、逆时针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调清物像为止
②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③在低倍镜下看清物像,再把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B2.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B知识清单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________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原核细胞无成形的________,其构成的生物称原核生物,主要有细菌和蓝藻。其中蓝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而绝大多数的细菌是营________和______生活的异养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______________,如植物、动物、真菌等。核模 细胞核 自养生物 腐生 寄生
真核生物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较小 较大 有细胞壁 纤维素 果胶细胞核 细胞核 核糖体 细菌 蓝藻 综合拓展1.教材中常见生物的类别:
(1)病毒:噬菌体。
(2)原核生物: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链霉菌(放线菌的一种)。
(3)真核生物:酵母菌、霉菌、蘑菇、衣藻、菟丝子、草履虫、变形虫。
(4)植物:衣藻、菟丝子。
(5)动物:草履虫、变形虫。
(6)真菌:酵母菌、霉菌、蘑菇。2.原核细胞中细菌和蓝藻的比较3.动植物细胞、不同植物细胞、不同动物细胞的比较3.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
A.染色体上 B.细胞核内
C.细胞质内 D.拟核内D尝试应用4.下列各项中,只存在于玉米细胞内,而不存在于细菌细胞内的是( )
A.蛋白质 B.DNA C.核膜 D.细胞壁C知识清单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建立过程①组织 ②器官 ③细胞 ④施莱登
⑤施旺 ⑥细胞 ⑦魏尔肖 ⑧分裂2.细胞学说的要点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________发育而来,并由________所构成。
(2)________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________中产生。
3.建立意义:提示了细胞的_____和生物体结构的_______。2.(1)细胞 细胞和细胞产物 (2)细胞 (3)老细胞
3.统一性 统一性综合拓展科学发现的特点:
(1)是很多科学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发现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需要理性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
(4)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细胞学说的建立,使千变万化的生物界由于具有细胞这样的共同结构而统一起来,也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依据: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们之间都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5.以下内容中,不属于细胞学说的是( )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B.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
C.细胞中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其他物质
D.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尝试应用C6.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液泡
C.细胞核 D.叶绿体C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步骤,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A到视野B时,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装片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
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②解析:使用高倍显微镜,应首先在低倍镜下将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缓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答案:C
名师点睛:正确解答该题可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思考:①如何把观察目标移动到视野中央?②什么情况下才能换高倍物镜?③如何调节视野亮度?④如何调节物像的清晰度?变式训练1.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和四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起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下列四种生物中,哪一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三种生物的细胞有明显的区别( )
A.草履虫 B.衣藻
C.酵母菌 D.乳酸菌解析:根据细胞结构的不同特点,可以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等类型。草履虫为单细胞动物,衣藻是单细胞植物,酵母菌是真菌,三者都是真核生物。乳酸菌是原核生物。
答案:D名师点睛:判断生物细胞的结构是否相似,应先判断这些生物的细胞是否为同一类型。蓝藻、细菌、放线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青霉、曲霉、香菇、灵芝等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变形虫、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是真核生物;其余动物、植物应根据生活常识判断,一般属于真核生物。变式训练2.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
A.噬菌体和根霉 B.细菌和草履虫
C.蓝藻和酵母菌 D.衣藻和变形虫D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建立于18世纪
B.建立者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C.它的内容是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细胞是生物体最简单的结构解析: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除了病毒之外,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构成的,细胞不是最简单的结构。
答案:B名师点睛:迄今为止,细胞学说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全能的,即它携带有有机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②所有生物有机体(病毒除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③细胞来源于已存在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分裂或细胞融合形成。
④所有维持生命及繁殖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全部是在细胞内部进行的。
⑤多细胞有机体的细胞既有分工又有密切联系。有机体的活性可看作是各个独立细胞的活性及其相互作用的总体。变式训练3.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虎克——发明显微镜发现细胞) ②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施旺——《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③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德国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④人体的解剖和观察(比利时维萨里——《人体构造》)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D祝您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