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6 14:1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19世纪末德国德累斯顿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巴黎
一百多年前,聆听那1900年元旦的钟声,生性乐观的法国人在《费加罗报》上宣称:
“20世纪带给我们的将是科学进入社会和私人生活。科学将赋予我们行为的准则。它将是一种光辉灿烂的前景……我们希望哺育了我们的19世纪,把那愚蠢的仇恨,无意义的争斗和可笑的诽谤统统带走,抛进世纪的无底深渊!”
像今年这样好的夏天,我们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过了。如果天气一直好下去,那么我们今年的葡萄收成将会比任何时候都好。人们将来还会想到今年的(1914年)夏天!
——《昨日的世界》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家秩序的演变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20世纪初,世界形成密切联系的整体,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爆发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并存与竞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为代表的国际秩序,没有带来真正的和平,反而孕育着另一场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雅尔塔体系为代表的国际秩序,仍然具有强权政治烙印,但对战后的和平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促进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两次世界大战引起的国际秩序的重要变化;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偕夫人到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并访问其首府萨拉热窝。这次演习是以塞尔维亚做为假想敌人的,引起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极大愤怒,他们组织暗杀小组。6月28日皇储车队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19岁的青年普林西普冲出人群射杀了斐迪南夫妇,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 。
7月28日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
7月30日俄国向奥匈帝国宣战
8月1日德国对俄国宣战
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
4日德国对比利时宣战
英国对德国宣战
6日奥匈对俄国宣战
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
……
一个大国的皇储的地位固然显要,但怎么会由于一个人的死亡就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性的大战呢?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这会是一场具有空前规模和空前剧烈的战争。那时会有八百万到一千万的士兵彼此残杀,……三十年战争所造成的大破坏集中再三四年里重演出来并遍及整个大陆;到处是饥荒瘟疫,……其结局是普遍的破产;旧的国家机器世代相因的治国才略仪器崩溃,以至王冠成打的滚在街上而无人拾取;绝对无法预料,这一切将怎样了结,谁会成为斗争中的势力者;只有一个结果是绝对没有疑问的,那就是普遍的衰竭和为工人阶级的最后胜利创造条件。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期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初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德国、美国、法国、英国、俄国
英国 法国、美国
“蒸汽时代”到来
“电气时代”到来
一、山雨欲来——战前乌云密布的欧洲
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英、德、法、美四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
项目 英 德 法 美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3 4 2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2 4 1
1870-1913年工业增速(倍数) 1.3 4.6 1.9 8.1
“德国过去曾有那样的时期,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上让给另一个邻国,而自己只剩下纯粹在理论上主宰 着天空,可是这种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伯恩哈特.冯 皮.洛夫
德国啃食世界(图为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贸易摩擦
突尼斯问题





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
巴尔干问题
普法战争积怨和北非殖民地
1879
1904
1907
协约国
1892
同盟国
1882
1882
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
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一、山雨欲来——战前乌云密布的欧洲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奥匈

1879年
1882年加入德奥集团






1892年

1904年
1907年

国协

一、山雨欲来——战前乌云密布的欧洲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20世纪初,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国际局势日趋紧张
3、疯狂扩军备战与火药桶
1880 1890 1900 1910 1914
沙俄 79.1 67.7 116.2 128.5 135.2
法国 53.4 54.2 71.5 76.9 91
德国 42.6 50.4 52.4 69.4 89.1
英国 36.7 42 62.4 57.1 53.2
奥匈 24.6 34.6 38.5 42.5 44.4
意大利 21.6 28.4 25.5 32.2 34.5
日本 7.1 8.4 23.4 27.1 30.6
1880-1914年各国陆海军总人数(单位:万人)
一、山雨欲来——战前乌云密布的欧洲
“COMPLICATION” (错综复杂)的巴尔干“漩涡”
幅漫画描绘的是巴尔干战争态势,在“欲望天使”(右上角·象征帝国主义争夺巴尔干的野心)操纵下,帝国主义列强都搅入了错综复杂的巴尔干“漩涡”之中,它们利用巴尔干各国矛盾不断地在巴尔干半岛挑拨离间,制造事端,使巴尔干各国彼此之间更加视若仇敌,剑拔弩张,从而使这里成为世界最敏感地区,成为帝国主义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温床和火药库。
4、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德国还要摧垮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一、山雨欲来——战前乌云密布的欧洲
二、狼烟四起——血腥厮杀的世界大战
1、厮杀之地
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
俄←→德奥
巴尔干半岛:
俄、塞←→奥匈
比利时、法国北和德法边境:英法←→德
二、狼烟四起——血腥厮杀的世界大战
2、厮杀过程
阶段 战线 重大战役或事件 结果
第一阶段(1914年)
第二阶段 (1915年—1916年)
第三阶段 (1917年—1918年)
西线
马恩河战役
德“速决战”破产
1915年东、南线
德奥取得胜利
1916年西线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日德兰海战
两战双方均伤亡惨重
未突破英国海上封锁
美国、中国参战
俄国退出战争
德国投降
同盟国失败
未能摆脱两线作战
二、狼烟四起——血腥厮杀的世界大战
3、空前惨烈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双方诸民族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暂而又胜利的战争。但是,他们不久便发现自己卷入了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之中……与各总参谋部的计划相反,西线的战斗这时变成了阵地战和消耗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施利芬,德帝国陆军前总参谋长。于1905年主持制定了该计划。目标是:避免两线作战,要先发制人,迅速决战,各个击破(6个月内击败法国。随后调头去打败俄国)。力争3—4个月结束战争。
战争历时 4年零4个月(1914.7—1918.11.11)
参战国家 三十多个国家
战争范围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卷入人口 超过15亿
参战人员 7000多万
伤亡人员 3000多万,另有1000万人因饥饿和瘟疫死去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二、狼烟四起——血腥厮杀的世界大战
4、惨不忍睹
索姆河战役双方先后投入兵力超150 个师,是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最大的一次消耗战,英军损 失 42 万,法军 20 万,德军 50 万。
凡尔登战役德、法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埋葬尸体一般是不可能的。我们面对的是成百上千的尸体,不仅有我们的,还有德国人的尸体。太阳照在被毒气毒死的士兵的尸体上,经常将肿胀的尸体变成蓝色,与海蓝色差不多。随着毒气排出,尸体像木乃伊一样干瘪,保持着死前的姿势,有坐着的,跪着的,绝大多数趴在或者躺在地上。”
——《破碎的世界:一战信件、日记和回忆录》
掏空德国人的钱包!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一旦德国接受我们的条款,我们将尽一切可能使德国人民恢复生机!
美国总统威尔逊
日本牧野绅显伯爵
中国代表顾维钧
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给予领导和指引。
众所周知,这片租借地是德国用武力夺取的……,中国政府要求和会将德国战前在山东的租借地、铁路和其他一切权益归还中国!
关于山东问题,日本政府和中国政府早已签订了“二十一条”,无需在这个会议上讨论了。
战胜国的外交诉求?
三、喧嚣不息——没有硝烟的暗战
三、喧嚣不息——没有硝烟的暗战
1919巴黎和会
1921-1922华盛顿会议
1、“缔造和平”的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九国公约》
《凡尔赛条约》
三、喧嚣不息——没有硝烟的暗战
2、战后国际秩序——凡尔赛体系与华盛顿体系
1.德国及其各盟国应当承担战争罪责
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2.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3.限制美、英日、等国的海军军备;
4.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5.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3、国际联盟
“全体一致”原则
兔子:“我没有实际的进攻装备,我只能以我的双眼的力量来震慑它”。
四、远未结束——危机潜藏的未来
“靠《凡尔赛和约》维系的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
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
“在暴风雨般狂热的感染下,我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口,我真想跪下来感谢上天”
——希特勒
“暴风骤雨已经平息了,可是我们依旧惶惶不安,好象暴风雨又将来临一样……”
——法国诗人兼批评家包罗.瓦里希
“下一次世界大战的种子已经种下了。”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80多年后,劳合 乔治的曾孙女——多仑多大学历史学教授——玛格丽特,在审视了祖辈谱写的这段历史后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他们本想制造和平,可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们制造了另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