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
(第465期)
晨读素材篇
名言警句
1.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解读:读书人应该刚强有毅力,因为他们肩上的担子重、责任重,所要付出的努力很多,为此要奋斗很长时间,甚至是一生。)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3.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 (解读:纵然面对千万人(阻止),我也勇往直前。)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解读:孟子以此为“大丈夫”的标准。)
5.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韬钤深处》(解读:海波,这里借指倭患,意思是说封侯并非是我的意愿,我只是希望海上的倭患能够早日的停息下来。)
6.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孟浩然 (解读:用于由古人到今人的段落间的过渡衔接,极好)
7.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解读:青春有为,乐观向上)
8.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2017年全国卷2作文题材料,做人要有格局、胸襟)
9.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解读:时下我国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危机与机遇同在,这句诗可用于表现国人的气度与信心。)
10.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11.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清代·金缨《格言联璧》
12.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解读:每个人都无可替代,天生我材必有用。2017年全国卷2作文题材料)
13.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魏源
14.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15.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 (解读:孔子说:“后生可畏。”很适合于描写当下年轻人的精神风貌。)
16.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解读:人的潜能无限,每个年轻学子都可能是这样的“金鳞”。)
17.无论风暴将我带到什么岸边,我都将以主人的身份上岸。——(古罗马)贺拉斯
18.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莎士比亚 (解读:用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
19.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20.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保尔·柯察金 (解读:老一辈人倒背如流的名言,年轻一辈不妨也用一下。)
21.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水面。——尼采
22.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第一境界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第二境界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负起人生责任;第三境界婴儿,这是一种“我是”的状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尼采
23.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尼采
24.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
25.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东野圭吾
26.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
27.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泰戈尔
28.在大海上航行,没有不带伤的船。——外国谚语
29.我赞美目前的祖国,更要三倍地赞美它的将来。——马雅可夫斯基
30.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纪伯伦
31.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阿多尼
32.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燃起烛光。——外国谚语
33.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的人。——罗曼.罗兰
34.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王尔德
35.时之圣者也,时之凶者也。此亦蒙昧世,此亦智慧世。此亦光明时节,此亦黯淡时节。此亦笃信之年,此亦大惑之年。此亦多丽之阳春,此亦绝念之穷冬。人或万物具备,人或一事无成。我辈其青云直上,我辈其黄泉永坠。——狄更斯 (解读:这是文言文翻译版,有文采,也比常用的那个版本更有新意)
36.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少年中国说》(解读:被用得很多很滥,但适时适地借用一些其中的意象或词句,仍然是好的。比如: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所比喻的,少年之人如朝阳、如乳虎、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
37.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冰心
38.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
39.如果你的面前有阴影,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40.节物风光不相待,碧海桑田须臾改。——卢照邻 (解读:用于结尾的升华主题,很好。)
写作指导篇
作文素材|《人民日报》素材
人物素材
01
陈英华:以针代笔,绣出星空之美黑暗中发光的天体、雾状缥缈的星云,星空之美令人震撼。绣娘陈英华决定用针线勾画星河光影,将科学与艺术有机融合。勾稿、配色、刺绣……绣娘陈英华不仅精通平针绣和乱针绣等针法,同时运用调和配色、独创针法,将熠熠星空绣制成艺术品,“星空系列”刺绣作品由此诞生,为传统非遗注入现代技法与创新活力。而在面对荣誉时,陈英华十分淡然:“要能坐住冷板凳,才能传承和创新。”——《以针代笔,绣出星空之美》
适用主题:传统非遗、传承与创新等
02
汪家平:守护文物古迹,留住历史记忆汪家平学历不高,却在文化岗位上工作了40多年。他踏实肯干,不断学习,很早就认识到了历史传承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而且身体力行。他想方设法,几百次劝阻文物损毁和倒卖;他走访村里老人,为古牌坊群修复竭尽全力;他精通当地历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从守住身边每一件文物开始,到完成每一项文物修复工作,“不能让历史只能出现在书本上”的想法朴素、真挚,让他始终在基层文保这条路上坚持坚守。——《守护文物古迹留住历史记忆》
适用主题:历史传承、文物保护等
03
乡村教师:爱心托起孩子的梦想夫妻教师宋忠胜、李月梅,坚守太行深处十六载,帮助山里娃走出大山是他们的梦想;自制教具的乡村教师王跃增,用教具让孩子们喜欢自然课,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00后乡村教师陈小宝,尽心尽力陪伴和照顾留守儿童,是学生们心目中的“好老师”“好朋友”。让每一个孩子充分享受到充满生机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一代又一代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正在让这样的目标成为现实。——《用爱心托起乡村孩子的梦想》
适用主题: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等
04
陈际玮:大国重器“最强大脑”设计师航天飞行器控制系统,负责控制航天飞行器的飞行轨迹,被称为飞行器的“最强大脑”。为了提升“最强大脑”的感知和识别能力,让飞行器更快、更稳、更准地工作,陈际玮不知疲倦地投入工作中,抢进度、赶时间。为了消除上百次试验中一次试验结果1毫秒的偏差,陈际玮曾带领团队整整论证了3天;为了找到一次飞行器飞行失败的故障根源,他曾和团队驻扎在试验场,连续工作7天7夜。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陈际玮在工作中以苦为乐,无怨无悔,为实现拥抱星辰大海的梦想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热血,成为无数中国航天人奋斗追梦、艰辛探索的缩影。——《逐梦太空绽放青春光彩》
适用主题:科技强国、青春担当等
05
马德静:故园里,最是书香润芳华儿时在图书馆的快乐时光让马德静与图书馆结缘,她坚信社会要发展,就一定要有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能让人们多读书。所以马德静在农村任教期间,就自掏腰包给读不起书的孩子们买书和各类学习用品;退休后,又主动报名到绮罗图书馆当志愿者。她筹集资金重建新馆,承担了图书馆的买书、整理、编号等大量工作。今年91岁的马德静,已经为图书馆义务服务了35年。她说,“我有两个家,一个是住了60年的老房子,另一个就是这里”。——《故园里,最是书香润芳华》
适用主题:教育、专注、敬业等
06
王其欣:干好小事情,就是大事业从事基层法律服务15年,调解矛盾纠纷3800多件,这背后既有汗水也有委屈,但他始终坚持,兢兢业业,为民服务。他说,他只是干了自己应该干的事,那些让群众忧心的事,怎能不用心解决好?他说,“这是个良心活儿,看不见摸不着,靠的是嘴,用的是心”。他说,“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中,看起来解决的都是小事情,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大事业”。扎根基层,饱含深情为群众服务。王其欣将小我融入大我,在妥善处理好每一件案子、做好每一件小事中,找到了人生价值和努力方向。——《干好小事情,就是大事业》
适用主题:奋斗青春、小我与大我等
07
张星华:时刻做好准备,守护一方平安警铃响起,他们迅速披上橙色战甲,踏上红色战车,冲向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威胁的现场。大火熊熊燃起时,他们义无反顾地冲向浓烟与烈焰,无愧“最美逆行者”的称号。生死一线的经历并非人人都有,而消防员的职业生涯却总是与危险相伴。张星华与同事们出入熊熊火海,奔波在救灾现场,守护着一方平安,展现出新时代消防人的担当与奉献。“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平安从来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离不开众多消防战士的用心守护。——《时刻做好准备守护一方平安》
适用主题:奋斗青春、责任担当等
08
彭慧胜:尝过“苦”才能品出“甜”将显示器件像衣服一样“穿”在身上,人们可能会觉得很科幻,但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将其变成了现实。从学生时代开始,他就格外珍惜光阴,热衷学习。大学四年,他有三个暑假在图书馆度过,阅读大量文史哲经典,打下人文基础;读研期间,他有时索性就睡在实验室里,不知疲倦地投入研究,打牢科研基本功。但科研历程并非一帆风顺,经历挫败后,他更加懂得,研究来不得半点心浮气躁,必须脚踏实地。彭慧胜常说,科研像一盒苦涩却能久久回甘的巧克力,尝过科研的“苦”,才能品出科研的“甜”。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只有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才能向着心中的远大目标不断靠近。——《让显示器件像衣服一样“穿”在身上》
适用主题:科学精神、脚踏实地等
09
陶勇:心中有光,为患者燃起希望他用一把刀,为低视力者带去光明;他用一颗心,为患者燃起希望。他就是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从医十余年,他先后做过15000多台手术,其中2000多台是贫困患者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他认为让患者康复所带来的价值感比任何荣誉和金钱都更珍贵,所以他忙碌到顾不上吃饭休息,细致到关注患者的一日花销。他说:“患者多等一天,也许就要多花一份吃饭住宿的钱,我宁愿自己累一点”,正是这份对工作负责的态度让他为患者带去光明的同时也迎来了尊重。我们都知道他做到了他所说的那样:把光明捧在手中,照亮每一个人的脸庞。——《心中有光,为患者燃起希望》
适用主题:医者仁心、人生价值等
10
钱七虎:为国铸盾的防护工程专家奋斗一甲子,投身强国梦。20世纪70年代初,戈壁深处一声巨响,荒漠升起一片蘑菇云……当人们欢呼庆贺时,一群身着防护服的科研人员迅速冲进了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现场,钱七虎便是其中一员。参加工作以来,他勇于攀登的脚步从未停歇。哪怕劳累成病仍坚持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即使在退休后,也仍活跃在国家战略防护工程建设前沿,积极为川藏铁路建设、渤海湾海底隧道论证建言献策。钱七虎始终坚守爱党、报国、强军的赤子情怀,战斗在大山深处、戈壁荒漠、边防海岛等工程一线,为我国防护工程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用实际行动交出了自己的人生答卷:国之需要,我之理想。——八一勋章获得者先进事迹
开卷有益篇
微时评:原来戏曲还能这样“年轻”
怒发剑诀式、拂云提物兼指式、避风手屈一指式……最近,一组艺人摆出戏曲手势的海报组图火了。这组海报,来自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近期推出的戏曲研学文化节目——《拿手好戏》。
说起戏曲,大多数人脑海里能联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传统。《拿手好戏》并非一板一眼地唱戏讲戏,而是选择在传统中找寻创新灵感,挖掘戏曲的当代价值。节目一推出,就圈粉不少,让不少网友直呼“戏曲真的太有魅力了”“原来戏曲还能这样‘年轻’”。
一新,新在阵容,兼顾了专业性与趣味性。节目邀请了王珮瑜、何赛飞、小香玉、吴琼等戏曲名家,从专业角度来说可谓“镇得住场”。身法、吐字、眼神……各个方面都站在戏曲传承的高度精益求精。而参加的学员既有陈栏芳、周恩旭等青年戏曲演员,也有黄龄、王宝强、黄圣依等观众耳熟能详的戏曲“萌新”,照顾到了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观众群体。
二新,新在氛围,将戏曲之美融合在各个场景。戏曲研学,不在室内,而是在古典美满满的北京世园公园。不仅仅是拍摄呈现园林实景、布置陈设戏曲舞台,就连学员腰牌、册页书案等细节设计,都极具传统美,让学员和观众一道,沉浸式体验戏曲世界的独特魅力。
三新,新在形式,把当代文化化作戏曲魅力活的载体。节目中,既有入戏、练戏、引戏、演戏的真学真练,也呈现出很多意料之外的创新与融合。尚雯婕在原创的电音歌曲中加入一段《西厢记》念白;张颜齐把王亚平、中国女足等优秀女性故事写进rap,打破豫剧《花木兰》里“刘大哥”的偏见……流行音乐、时代故事、高科技呈现,这些元素和戏曲的结合,不仅为节目带来更多话题,也成功吸引了年轻观众的关注。
或许你不会唱戏,但这并不妨碍你看戏、听戏,从节目中学习一些关于传统戏曲的知识。影视行业里常用的“跑龙套”其实源自戏曲,成语“一板一眼”指的是戏曲里的节拍,想唱出京剧老生行当的“本嗓”首先要学会找丹田……在节目的戏曲知识答题环节和小课堂里,内行人变着法儿地帮助“外行人”认识传统戏曲,带来有趣又有益的信息增量。
节目设计的创新,归根结底是戏曲这一传统文化的年轻化。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着中华民族活态的文化基因。不止是《拿手好戏》,近年来,传统戏曲也走进了《国乐大典》《角儿来了》《青春京剧社》等综艺节目;不少京剧院还拥抱新变化,融入特效设计、开设线上直播等等。在坚持戏曲艺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借助现代传媒和高科技手段,让戏曲拥抱互联网,能够让更多观众了解戏曲,推动传统戏曲越飞越高、越走越远。
中国戏曲既是古典的,也是时尚的。在这个意义上,《拿手好戏》做出了一些新鲜尝试,也期待有更多类似的努力,让戏曲艺术广为流传、后继有人。
拓展训练篇
我的犹太邻居
李明晏
我们这栋公寓大楼的居民,虽是各扫门前雪,相互不来往,但每当在楼道里或是院子里相遇时,彼此却是笑脸相迎,热情哈罗。惟有三单元的犹太老人费佛伯格与众不同。和他碰面时,若不先展露国际语言微笑,不主动哈罗,他会如同影子一般,无声地从身边摇晃而过。倘若主动和他打招呼,他的一声哈罗,也是颇为艰难地从翕动的嘴唇里飘出来。
然而,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套中人”竟会有一天登门造访。
“哈罗,史蒂文!可以进来吗?”
“当然,请进,费佛伯格先生!”我从僵硬的状态清醒过来,热情地将犹太老人迎进屋。
“费佛伯格先生,喝茶还是咖啡?”
“不必客气,史蒂文。我今天在录影公司租了《辛德勒的名单》录像带,可偏偏不巧,我的录像机有了毛病。如果方便,我想请你共同欣赏。有兴趣吗,史蒂文?”
这部风靡了世界影坛,囊括了十多项国际大奖的影片,我不但看过,还托朋友复制了一套,可难得这位孤独的老人亲自登门,何况,他还是个犹太人。
当悲壮的音乐响起来时,随着荧光屏上的第一个画面,费佛伯格全身便抖动起来,跟着他那浑浊的眼泪从眸子里流了出来,流过苍老的面颊,滴入浓厚的胡须。①渐渐地,随着剧情的发展,他失声断气地抽泣,仿佛要把整个犹太民族遭受的苦难全部倾吐出来。而我,不知是又一次被斯皮尔柏格的艺术魅力震撼,还是被身旁这位犹太老人心裂肠断的哭泣所感染,尖锐的隐痛撕裂我的五脏六腑,泪水如泉水般流溢出来。
当我们从血淋淋的画面回到现实中来时,费佛伯格脸孔僵硬,似乎涂满了石膏。当他拿着录像带向门口走去时,猛然间回过头来,对我说道:“史蒂文,不好意思,我租这盘带用了两元钱,咱们一人一半,你应付给我一元钱。” 我呆呆地望着那张泪痕斑斑的老脸,险些失声惊讶地叫起来。待我清醒过来时,急忙找出钱夹。偏偏不巧,只有一枚两元钱的硬币。
“没关系,我先欠你一元。”老人以敏捷的速度,从我手中拿走两元钱。
我直瞪瞪地望着他在门口外消失,连一句拜拜都说不出来。
大约十分钟后,门铃响了。悦耳的铃声似乎向我传递了一种莫名其妙的信息,预告犹太老人的再度登场。我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前,通过门镜向外窥望。
果然是他,费佛伯格先生!
我屏住呼吸,悄悄躲进卧室,任凭门铃响个不停。
当日下午,我和几个文友去海滩露营,三天后返家。在院子里我遇见了费佛伯格先生。他急忙走到我跟前,如释重负地吐了一口气:“史蒂文,不好意思,这三天我天天按你的门铃,还好,一元钱没利息可算。若是大数目,我还得付你利息。”说罢,塞给我钱,蹒跚而去。
我正望着手中的一元钱,伫立在灿灿的阳光中。
“哈罗,史蒂文!”是九号南斯拉夫女人玛丽娅的声音。
她那幽深的灰色眸子,直勾勾地望着我手中的一块钱,涂满唇膏的嘴唇,冲着犹太老人的背影,挤出了一个鄙夷的笑容:“史蒂文,那个老葛朗台是不是借口自己家中的录像机出了毛病,用你的录像机共同欣赏《辛德勒的名单》,然后拍拍屁股,叫你付一元赞助费?”
我惊讶得喃喃说不出话来。
大约一星期后,我应几个文友之邀,去唐人街饮茶,交流爬格子的甘苦。走出中央火车站,我看见人群中的费佛伯格。他手提大包裹,步履显得十分艰难。
我如同一个好事的女人,悄悄地尾随他来到了中央火车站附近的公园。不料,出现在我眼前的竟是一幅动人的画面。
“你们好,我的小天使,我的救命恩人!”犹太老人一面说,一面从包裹里取出各种食品,撕成一块块,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鸽子群抛去。
不知是好奇心的驱使,还是被眼前的情景呼唤,我慢慢向犹太老人走去。
“吃吧!吃吧! ”犹太老人望着鸽子,喃喃自语。一颗颗晶莹的泪珠,沿着青灰的面颊流了下来。
“鸽子是我的救命恩人。”犹太老人望着美丽的晴空,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对被冷落在一旁的我讲起了他的故事。
在二战期间的波兰,全家七口只有他和父亲逃出了德国法西斯的虎口,躲在树林里。一天,父亲外出寻食,再也没有回来。小小年纪的他,在饥饿的煎熬中奄奄一息时,不知从何处飞来了一只美丽的鸽子。强烈的求生欲望顿时焕发了他的生命力。他将鸽子抓到手,咬破了鸽子的脖子。那热乎乎的鲜血,血腥的嫩肉,将他从死亡线上救了出来。
一只美丽的鸽子飞到犹太老人的脚下,老人深情地望着它,一滴眼泪在苍老的面颊滚动,在阳光下闪着光。②
(选文有删减)
1. 简析小说在情节设置上有哪些特色?
2. 小说中费佛伯格形象鲜明,请结合文章做具体分析。
3. 小说意蕴丰富,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与解析篇
1. ①设置了悬念,开篇写邻居相遇的时候都热情打招呼,只有一个人犹太老人费佛伯格与众不同,从不主动和别人打招呼,别人和他打招呼,“他的一声哈罗,也是颇为艰难地从翕动的嘴唇里飘出来”,可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个老人却来拜访“我”,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兴趣。②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文章先写老人吝啬、斤斤计较的一面,促使“我”敬而远之。接着由南斯拉夫女人玛利娅的话,写出我的惊讶、好奇,引发 “我”尾随 犹太老人,想一探究竟的举动,进而发现他感恩、善良、温暖的一面。③采用了补叙手法,文章在“我”尾随老人来到公园,老人喂鸽子,叫鸽子“救命恩人”,然后向“我”讲述了鸽子救过他性命的事,属于补叙。此处补写交代了平时吝啬,斤斤计较的老人带着事物来公园喂鸽子的原因,使故事情节更完整,突出了老人感恩的一面。
【解析】本题题目是“简析小说在情节设置上有哪些特色”,是考查学生把握小说情节设置特色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根据文章内容情节来把握小说情节设置上的特点。通读文章,可知本文开篇设置了悬念,开篇写邻居相遇的时候都热情打招呼,只有一个人犹太老人费佛伯格与众不同,从不主动和别人打招呼,别人和他打招呼,“他的一声哈罗,也是颇为艰难地从翕动的嘴唇里飘出来”,可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个老人却来拜访“我”,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文章先写老人吝啬、斤斤计较的一面,促使“我”敬而远之。接着由南斯拉夫女人玛利娅的话,写出我的惊讶、好奇,引发 “我”尾随 犹太老人,想一探究竟的举动,进而发现他感恩、善良、温暖的一面。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还有文章在“我”尾随老人来到公园,老人喂鸽子,叫鸽子“救命恩人”,然后向“我”讲述了鸽子救过他性命的事,属于补叙。此处补写交代了平时吝啬,斤斤计较的老人带着事物来公园喂鸽子的原因,使故事情节更完整,突出了老人感恩的一面。答题时,先指出文章在情节设置上有何特色,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指出这样情节设置有什么作用。
2. ①文章开头通过“不主动哈罗”“如同影子一般,”“无声地”“摇晃而过”“颇为艰难”“飘”等字眼,表现老人的孤僻、不善交际。②从要求“我”支付一 元钱,“以敏捷的速度,从我手中拿走两元”,为了还一元钱天天按门铃等细节,看出 老人的精明执着。③深情地“喂鸽子”“望鸽子”等细节,表现了老人外冷内热、感情 深沉、懂得感恩的一面。
【解析】本题题目是“小说中费佛伯格形象鲜明,请结合文章做具体分析”,是考查学社呢过分析把握人物形象能力。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文章开头通过“不主动哈罗”“如同影子一般,”“无声地”“摇晃而过”“颇为艰难”“飘”等字眼,表现老人的孤僻、不善交际。从要求“我”支付一 元钱,“以敏捷的速度,从我手中拿走两元”,为了还一元钱天天按门铃等细节,看出 老人的精明执着。深情地“喂鸽子”“望鸽子”等细节,表现了老人外冷内热、感情 深沉、懂得感恩的一面。
3. (1)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猜忌(2)战争的残酷与对普通百姓的伤害(3)人性的温暖和救赎。结合文本分析。
【解析】本题题目是“小说意蕴丰富,请作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探究小说主旨意蕴能力。根据文章开头对老人与邻居冷漠,不打招呼的描写,老人借“我”家录像机,与“我”一起看《辛德勒名单》,事后却要我付一元的观赏费。事后还“我”一元钱。“我”躲卧室,不给其开门,以及南斯拉夫女人玛利娅的话,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猜忌内涵。文章结尾写老人喂鸽子,向“我”讲述二战期间鸽子救了他性命的事,表明了战争的残酷与对普通百姓的伤害。战争中鸽子救了老人一命,老人后来到公园喂鸽子,深情称鸽子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体现了人性的温暖和救赎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