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七章 力7.2 弹力1.知道弹力及弹力产生条件。
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一:弹力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6“弹力”内容,能区分弹性和塑性。
【自学检测】
1.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特性叫 ,这种受力发生的形变叫 形变,物体变形后,即使撤去外力,物体也不能恢复原状的特性叫 。
2.下列物体中具有弹性的是: 。
物体受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是: 。
3.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 ,常见的弹力有: 和 。 塑料尺 橡皮筋 橡皮泥 气球 纸张 弹簧弹性弹性塑性塑料尺、橡皮筋、气球、弹簧橡皮泥、纸张弹力压力支持力弹力的产生离不开形变,而物体发生形变又离不开外力作用。就前面的实验器材——弹簧,请你设计实验证明:
1.物体形变的程度与所受到的外力大小有什么关系?试一试说说你的看法。
2.能不能太用力去拉弹簧?为什么?
结论: 。 外力越大,形变越大不能,会损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作用在弹簧上的外力越大,弹簧的形变越大1.弹力产生的条件:
2.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弹力的受力物体是阻碍发生弹性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物体。
3.弹力的方向:弹力属于接触力,所以两个物体必须接触并且要相互挤压。如:用手压塑料尺,塑料尺发生弹性形变,塑料尺的弹力施力物体是塑料尺,受力物体是手,力的作用点在手上。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指向受力物体)。第5题 细管能将玻璃瓶的微小形变放大利用光的反射也能将桌面的微小形变放大【自学检测】
1.实验室常用 来测力,生活中还有哪些测力计?学习内容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6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P7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能说出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2.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
在 内,弹簧的 与 成正比①将弹簧悬挂在支架上,测量出弹簧原长记入表格;
②在弹簧上挂1个50g的钩码,计算出钩码的重力、测量出弹簧的长度,将拉力、弹簧的长度及伸长的长度填表
③在弹簧上加挂一50g的钩码,重复以上步骤;
④在弹簧上再加挂1个50g的钩码,重复以上步骤; 弹簧的弹性限度伸长受到的拉力3.使用弹簧测力计前:
①观察 ,(你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
②认清 ,(你用的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
③检查指针 ,若没有,需 ,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 量程分度值是否指在零刻线将指针调零一.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说说弹簧测力计在使用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2.你能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根头发能承受的拉力?答:将一根头发一端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慢慢用力沿轴线方向拉头发丝另一端,到头发刚被拉断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二、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水平测拉力,测量值与真实值一样吗?
三、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倒着测物体的重力准确吗?
不一样,因为弹簧与外壳之间有较大摩擦不准确,因为弹簧测力计外壳也有重力 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将挂钩来回拉动几次,目的是判断弹簧与外壳之间是否有较大摩擦,观察指针是否归零。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拉力方向要和弹簧测力计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要等指针稳定时读数。 课本P8第3、4题,小组内订正,找出错误分析原因。2.如右图,某同学在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物体的重力时,误将弹簧测力计上下拿反,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则该物体实际重力( )
A.一定等于4.0N
B.一定大于4.0N
C.一定小于4.0N
D.无法判断大小。C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