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
(第616期)
文言知识篇
文言特殊句式汇总(二)
固定句式
1.表示疑问
(1)奈何(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
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鸿门宴》)(刘邦说:“现在虽已出来了,但未向项王辞别,这可怎么办?”)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为什么搜刮人民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象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
(2)何如(可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等)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
②“求,尔何如?”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
(3)何以……?(可译为“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有朝一日太后百年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
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4)何所……?(可译为“所……的是什么?”等)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5)奈……何、若……何、如……何(可译为“对……怎么办”“拿……怎么样等)
①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②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③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6)孰与……,与……孰。(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
(7)何故(可译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
①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失街亭》
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的高洁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
2.表示反问
(1)何……哉(也)?(可译为“怎么能……呢?”)
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②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怎么能说得完呢!)
(2)何……为?(可译为“为什么要……呢?“还要……干什么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现在人家正像屠宰用的刀砧,我们就像砧上待人宰割的鱼肉,还要告辞什么呢?)
(3)何……之有?(兼表宾语前置,可译为“有什么……呢” “怎么能……呢?”)
①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勾践灭吴》(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
(4)如之何……?(可译为“怎么能……呢?”)
①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
(5)岂(其)……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
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
②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如果不是沛公先攻破关中,您怎么能轻易进关呢!)
(6)安……哉(乎)?(可译为“哪里……呢?”“怎么……呢?”)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②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可是刘备刚刚打了败仗,又怎么能抵挡这个危难呢?)
(7)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
(8)……非……欤?(可译为“……不是……吗?”)
①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9)宁……耶?(可译为“哪里……呢?”)
①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当时你即使做梦、幻想,也怎会知道这里竟是你的埋骨所在呢?)
(10)顾……哉?(可译为“难道……吗?”)
①顾不如蜀彼之僧哉?《为学》
(11)独……耶(乎、哉)?(可译为“难道……吗?”)
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伶官传序》(难道仅是溺爱伶人才会造成祸患吗?)
3.表设问
(1)何者、何则(可译为“为什么呢”)
①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百仞高的山,载重的车能登上,为什么呢?是因为山势逐渐倾斜。)
4.表示感叹
(1)何其(可译为“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
(2)直……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
①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②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
(3)惟……耳!(可译为只是……罢了!)
①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谭嗣同》(我已无事可做,只等待死期罢了!)
(4)一何(可译为 何等、多么、为什么……那么……)
①吏呼一何怒!《石壕吏》
(5)亦……哉(可译为 也……啊!)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而且在其墓门前竖立石碑,来表扬他们的所作所为。唉,这也真是隆重啊!
(6)……何如哉?(可译为 该是怎样的呢?)
①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
②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录〉后序》
5.表示揣度
(1)无乃……乎 (可译为“恐怕……吧?、只怕……吧?”等)
①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孔子说:“冉求,这恐怕是你的过错吧?)
②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勾践灭吴》(现在大王您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
(2)得无......耶,得无……乎,(可译为“大概......吧、恐怕......吧、该不是……吧?能......吗?(兼表反问)”等)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②曰:“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3)其……欤?(兼表反问)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巫医、音乐师和各种手工业者,是所谓上层人士所不与为伍的,现在他们的聪明智慧反而不如这些人,岂不是值得奇怪么!)
(4)……庶几……欤?(可译为……或许……吧?)
①吾王庶几无疾病欤?(我们的国君大概没有生病吧?)
6.表示选择
(1)与其……孰若……?(可译为与其……,不如……?)
①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送李愿归盘谷序》(与其当面受到赞誉,不如背后不受**;与其肉体享受安乐,不如心中没有忧虑。)
(2)……欤(耶),……欤(耶)?(可译为是……还是……呢?)
①先生在民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岭记》
(3)其……其……也?(可译为是……还是……呢?)
①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7.表陈述语气
(1)无以、无从。(可译为“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
①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祝酒毕,说道:“大王与沛公饮酒,军中没什么用来助兴的,请允许臣作剑舞!)”
(2)有以。(可译为“有用来……的办法,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
①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袁州的百姓非常气愤,可是没有什么对付的方法。)
(3)有所。(可译为“有……的”(人、物、事),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的办法。)
①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如今臣是一个亡国的卑贱俘虏,极其卑微鄙陋,蒙受过分的提拔,恩宠优厚,哪敢徘徊观望,有什么非分之想。)
②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人生各有些自己的兴趣,我独爱美习以为常。)
(4)无所。(可译为“没有……的”(人、物、事)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没有条件……。)
①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现在进了关,财物没有什么取用,妇女没有谁受宠幸,这说明他的志气不小啊!)
(6)比及(可译为 “等到......的时候”)
①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
作文素材篇
作文素材|各式文体分类素材(二)
时代青年,倡议书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现在,有一类青年人被称为“被动青年”,他们也知道运动的重要性,却能把计划好每天运动的时间压缩甚至省略;他们因为看见别人认真学习也给自己报个网课,花了钱却只买了个教训;他们声称要改善自己的社交尴尬,结果参加聚会时因插不上嘴而掏出手机自己欢愉。
相信你身边也有不少的“被动青年”,青年之被动,利器之铁锈也。请你写一份主题为“变被动为主动,做新时代青年”的倡议书,倡议书需要体现你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例文展示】
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广大青年朋友:
大家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和使命。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新时代中国青年应与时俱进,真正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然而我们身边也有不少的“被动青年”,他们因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而喜欢给自己找理由和借口;习惯于懒散和逃避,而变得“佛系”。青年的发展与国家、民族未来的发展紧密相关。只有主动锻铸理想信念、掌握丰富知识,自觉锤炼高尚品格,才能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为此,我提出如下倡议:
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要自觉厚植其根。“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就像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纽扣扣错了,剩下的扣子都会扣错。在这一时期,尤其需要以德为先,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更要善于知行合一,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面对纷繁多变的社会现象、社会思潮,如果不能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有可能会疑惑、彷徨、失落,偏离健康的成长航向。正所谓根深才能叶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自觉的信念理念,当代青年才能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人生。
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要主动强壮其枝。《劝学》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面对信息时代、多元文化,当代青年理应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创新的意识、敢于实践的行动。青年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当代青年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谱写不断创新创造的精彩篇章。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出自己的贡献。
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要自觉繁茂其叶。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在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包容开放中树立家国情怀、远大理想。既要有“小德川流”,丰富内在修养,在细节上下功夫;也要能“大德敦化”,胸怀世界和未来,树立崇高的理想与志向,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需要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青年朋友们,让我们树立远大理想,自觉践行时代责任,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高三学生
2021年4月7日
中国成就,演讲稿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科技攻关最前沿到脱贫攻坚主战场,从创新创业第一线到国际交流大舞台,中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2020年初剩余的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020年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一带一路”倡议得到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也许你会觉得中国取得的成就离我们很遥远,其实,我们安定美好的生活根本离不开这些成就。也许你今天只是这些成就的见证者、享受者,但未来的中国需要更多、更大的成就,将来你也会成为中国成就的参与者、推动者。
振华中学准备举办以“我和中国成就”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阐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展示】
您的成就,我们的幸福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您的成就,我们的幸福”。
演讲之前,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幸福吗?同学们可能感觉我这个问题太空泛了,没有什么价值。那我再追问一下:你身在在中国幸福吗?你现在站在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成就的中国大地上感觉到了幸福吗?
我今天站在这里可以由衷地跟大家说一声:我很幸福,我更自豪!
有您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生活,我很幸福。我们是“00后”,生长在“互联网时代”,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科技飞速发展。我们生来眼中所见耳中所听的就是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人民越来越富裕,实际上我们过得就是衣食富足的生活,从来都不知道“苦”的滋味。我们是幸运的“00后”,我们要懂得珍惜这美好的生活,因为这个我们伟大的祖国给我创造的,我们见证着她的成就,享受着她的成就,我们就要好好地幸福地生活着。
有了您的成就,我们底气十足。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我们中国硬气十足,“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字字铿锵、掷地有声的表态发言震撼全世界。我们的底气在哪?就在中国制度、中国之治、中国式民主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同是辛丑年,和120年前的辛丑年相比,中国早已换了“人间”。有了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我们就无所畏惧,我们会为了人民争取幸福生活的权利。
您的成就,更是我奋斗的动力。我们虽然还只是高中学生,现在不能为您做些什么,但我们知道我们身上的使命,我们会好好学习知识,增长本领;我们更要学习传统文化,创新的传承我们传统文化,建立起文化自信;未来的社会是科技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会象中国的航天科技团队那样,做年轻有为,乐于奉献的有志青年。请您相信,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为您的发展添砖加瓦。
春暖花开,这是你我共享的国家,她是一棵大树,庇祐着我们,呵护着我们,她长得越茂盛,越高大我们就会越自豪。我们人人献上一点力,给她浇浇水,修剪修剪枯枝黄叶,她就会万古长青,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让我们一起加油向未来,让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实战训练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晶莹的泪珠
陈忠实
我手里捏着一张休学申请书朝教务处走着。
我要求休学一年。我写了一张要求休学的申请书。我在把书面申请交给班主任的同时,又口头申述了休学的因由,发觉口头申述因为穷而休学的理由比书面申述更加难堪。好在班主任对我口头和书面申述的同一因由表示理解,没有经历太多的询问便在申请书下边空白的地方签写了“同意该生休学一年”的意见,自然也签上了他的名字和时间。他随之让我等一等,就拿着我写的申请书出门去了,回来时那申请书上就增加了校长的一行签字,比班主任的字签得少自然也更简洁,只有“同意”二字,连姓名也简洁到只有一个姓,名字略去了。班主任对我说:“你现在到教务处去办手续,开一张休学证书。”
我敲响了教务处的门板,一位年轻的女先生正伏在米黄色的办公桌上,手里捉着长杆蘸水笔在一厚本表册上填写着什么,并不抬头。我走到她的办公桌前鞠了一躬:“老师,给我开一张休学证书。”然后就把那张签着班主任和校长姓名和他们意见的申请递放到桌子上。
她抬起头来,诧异地瞅了我一眼,拎起我的申请书来看着,长杆蘸水笔还夹在指缝之间。她很快看完了,又专注地把目光留滞在纸页下端班主任签写的一行意见和校长更为简洁的意见上面,似乎两个人连姓名在内的十来个字的意见批示,看去比我大半页的申请书还要费时更多。她终于抬起头来问:
“就是你写的这些理由吗?”
“就是的。”
“不休学不行吗?”
“不行。”
“亲戚全都帮不上忙吗?”
“亲戚……也都穷。”
“可是……你休学一年,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见得能改变,一年后你怎么能保证复学呢?”
于是我就信心十足地告诉她我父亲的精确安排计划:待到明年我哥哥初中毕业,父亲谋划着让他投考师范学校,师范生的学杂费和伙食费全由国家供给,据说还发三块钱零花钱。那时候我就可以复学接着念初中了。我拿父亲的话给她解释,企图消除她对我能否复学的疑虑:“我伯伯说来,他只能供得住一个中学生;俺兄弟俩同时念中学,他供不住。”
我没有做更多的解释,我不想再向任何人重复叙述我们家庭的困窘。
她放下夹在指缝间的木制长杆蘸水笔,合上一本很厚很长的登记簿,站起来说:“你等等,我就来。”我就坐在一张椅子上等待,总是止不住她出去干什么的猜想。过了一阵儿她回来了,情绪有些亢奋也有点激动,一坐到她的椅子上就说:“我去找校长了……”我明白了她的去处,似乎验证了我刚才的几种猜想中的一种,心里也怦然动了一下。她没有谈她找校长说了什么,也没有说校长给她说了什么。她现在双手扶在桌沿上低垂着眼,久久不说一句话。她轻轻舒了一口气,扬起头来时我就发现,亢奋的情绪已经隐退,温柔妩媚的气色渐渐回归到眼角和眉宇里来了,似乎有一缕淡淡的无能为力的无奈。
她又轻轻舒了口气,拉开抽屉取出一本公文本在桌子上翻开,从笔筒里抽出那支木杆蘸水笔,在墨水瓶里蘸上墨水后又停下手,问:“你家里就再想不出办法了?”我看着那双带着忧郁气色的眼睛,忽然联想到姐姐的眼神。这种眼神足以使任何被痛苦折磨着的心平静下来,足以使任何被痛苦折磨得心力交瘁的灵魂得到抚慰,足以使人沉静地忍受痛苦和劫难而不至于沉沦。我突然意识到因为我的休学致使她心情不好这个最简单的推理,而在校长班主任和她中间,她恰好是最不应该产生这种心情的。她是教务处的一位年轻职员,平时就是在教务处做些抄抄写写的事,在黑板上写一些诸如打扫卫生的通知之类的事,我和她几乎没有说过话,甚至至今也记不住她的姓名。我便说:“老师,没关系。休学一年没啥关系,我年龄小。”她说:“白白耽搁一年多可惜!”随之又换了一种口吻说,“我知道你的名字也认得你。每个班前三名的学生我都认识。”我的心情突然灰暗起来而没有再开口。
她终于落笔填写了公文函,取出公章在下方盖了,又在切割线上盖上一枚合缝印章,吱吱吱撕下并不交给我,放在桌子上,然后把我的休学申请书抹上浆糊后贴在公文存根上。她做完这一切才重新拿起休学证书交给我说:“装好。明年复学时拿着来找我。”我把那张硬质纸印制的休学证书折叠了两番装进口袋。她从桌子那边绕过来,又从我的口袋里掏出来塞进我的书包里,说:“明年这阵儿你一定要来复学。”
我向她深深地鞠了躬就走出门去。我听到背后咣当一声闭门的声音,同时也听到一声“等等”。她拢了拢齐肩的整齐的头发朝我走来,和我并排在廊檐下的台阶上走着,和我同时走出学校大门。
她这时才有一句安慰我的话:“我同意你的打算,休学一年不要紧,你年龄小。” 我抬头看她,猛然看见那双眼睫毛很长的眼眶里溢出泪水来,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泪珠在眼里打着旋儿,晶莹透亮。我迅即垂下头避开目光。要是再在她的眼睛里多驻留一秒,我肯定就会嚎啕大哭。我低着头咬着嘴唇,脚下盲目地拨弄着一颗碎瓦片来抑制情绪,感觉到有一股热辣辣的酸流从鼻腔倒灌进喉咙里去。我后来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发生过多少次这种酸水倒流的事,而倒流的渠道却是从十四岁刚来到的这个生命年轮上第一次疏通的。第一次疏通的倒流的酸水的渠道肯定狭窄,承受不下那么多的酸水,因而还是有一小股从眼睛里冒出来,模糊了双眼,顺手就用袖头揩掉了。我终于扬起头鼓起劲儿说:“老师……我走咧……” 她的手轻轻搭上我的肩头:“记住,明年的今天来报到复学。”
我看见两滴晶莹的泪珠从眼睫毛上滑落下来,掉在脸鼻之间的谷地上,缓缓流过一段就在鼻翼两边挂住。我再一次虔诚地深深鞠躬,然后就转过身走掉了。
我今天终于把几近四十年前的这一段经历写出来的时候,对自己算是一种虔诚祈祷,当各种欲望膨胀成一股强大的浊流冲击所有大门窗户和每一个心扉的当今,我便企望自己如女老师那种泪珠的泪泉不致堵塞更不敢枯竭,那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哦……
(有删节)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亢奋的情绪已经隐退”这句话中,亢奋的含义是指极度兴奋,“她”竭力与校长陈情,为不让“我”休学而做努力。
B.“而倒流的渠道却是从十四岁刚来到的这个生命年轮上第一次疏通的”其中“疏通”能够表明因休学而产生的自卑痛苦、对未来前途担忧等压抑的情绪因得到理解和安慰而释放。
C.文中画线的句子中运用了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来充分具体的体现主要与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D.文中画线的句子中女教员希望“我”一定要准时回来复学,体现了女教员对我的真切关心和期待。
2.文章第2段写到班主任和校长有何作用?(6分)
3.结合全文,阐释“晶莹的泪珠”的多重含义。(6分)
答案与解析篇
1.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及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题干问的是“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文中画线句子为“我把那张硬质纸印制的休学证书折叠了两番装进口袋。她从桌子那边绕过来,又从我的口袋里掏出来塞进我的书包里,说:“明年这阵儿你一定要来复学”,其中“折叠”“装”“绕”“掏”“塞”为动作描写,“明年这阵儿你一定要来复学”为语言描写。这句话中没有心理描写。选项对手法的赏析有误。故选C。
2.①内容上:交代了班主任和校长在我休学证明上快速签字同意的情况。②结构上:为下文写教务处年轻职员对我休学一事的高度重视和想努力劝说、帮助我的行文做铺垫。③主题上:通过对比,突出教务处年轻职员对学生的关心、爱护,表达了“我”对她的感激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重点句子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有什么作用”,可知这是一道小说的作用题。考生可从小说的情节、人物、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来作答。从内容方面看,“没有经历太多的询问便在申请书下边空白的地方签写了‘同意该生休学一年’的意见”和“只有‘同意’二字,连姓名也简洁到只有一个姓,名字略去了”交代了班主任和校长很快同意我休学的情况;与下文教务处年轻老师对我的努力劝说,高度重视形成鲜明的对比;从情节结构方面看,使得内容连接,叙事更集中紧凑;为下文写教务处年轻职员对我休学一事的高度重视和对我的关爱做铺垫。从主旨情感方面来看主题上:校长、班主任的做法与下文教务处年轻职员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教务处年轻教员对“我”的关心、爱护,表达了“我”对关心学生的教务处年轻教员的感激之情。
3.①年轻女教员为“我”休学、为自己不能给予“我”帮助而难过流下“晶莹透亮”的眼泪。②“晶莹透亮”的眼泪代表的是对弱者的同情、理解和关爱。③这种纯真、无私的情感在各种欲望膨胀的当下尤显稀缺,它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章标题的能力。解答时要思考标题自身义(表层含义)和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思考标题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是否表达作者的感情和态度,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是否是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从表层看,“晶莹的泪珠”,指年轻女教员为“我”休学、为自己不能给予“我”帮助而难过流下“晶莹透亮”的眼泪;从深层来看,“我看见两滴晶莹的泪珠从眼睫毛上滑落下来,掉在脸鼻之间的谷地上,缓缓流过一段就在鼻翼两边挂住”,这泪是为一个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普通学生留下的,年轻女教员满怀爱心,关心学生,“晶莹透亮”的眼泪代表的是对像“我”这样的弱者的同情和关爱。从主题层面来看,文章最后一段卒章显志,“当各种欲望膨胀成一股强大的浊流冲击所有大门窗户和每一个心扉的当今,我便企望自己如女老师那种泪珠的泪泉不致堵塞更不敢枯竭,那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润民族精神的”联系现实,在各种欲望膨胀的当下,这“晶莹的泪珠”蕴含的情感尤显稀缺,这情感凸显高贵的灵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也需要这种真诚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