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课件(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课件(共1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6 22:0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把握诗人的爱国者形象。
2.指导学生阅读《艾青诗选》,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重点)
3.赏析《艾青诗选》中诗歌的意象和语言,进行专题探究。(难点)
1.导入

教学过程
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牛汉
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聂华苓
一个诗人,始终渴求着写作,坚持着写作,这一点,深深地感动着同为写作者的我这样一个晚辈,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作家对于文学至死不渝的热爱。——铁凝
2.走近作者
(1)作者介绍
艾青,原名蒋正涵,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学院。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6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
(2)主要作品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诗。艾青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后,在大雪时节想起长眠于地下的保姆写下的作品。
《北方》是艾青在古老的潼关写下的,当时战火逼近了黄河,他自费印出该诗集。
在《太阳的话》中。艾青用太阳象征光明和希望,用紧闭着门户的木板房比喻人们生活的闭塞、环境落后,以第一人称呼唤国人改变现状,迎接光明。
(3)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
写作背景:
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作品风格:
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4)1978年以后主要作品及特征
写作背景:
1957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1978 年重返诗坛,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
作品风格:
这一时期的诗人,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还有一些哲理小诗,通过意象来反映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3.方法指导
读现代诗歌(包括汉译外国诗),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
②品味诗歌的语言。
③把握诗歌的意象。
④体味诗歌的情感。
⑤体会诗歌的理性美。
4.专题探究
专题一:探讨诗歌的意象
艾青诗歌有着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阅读诗集,不妨归纳分析一下,艾青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有哪些?哪些最让你有所触动,甚至产生心灵共鸣?朗读这些诗篇,仔细体会其中的意象和情感,理解其中丰富的思想内涵。
专题二: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艾青诗歌创作常从感觉出发,把握瞬间的印象或感受,用来营造能暗示或者象征某种强烈情思的意象。他还提倡散文化的自由体诗,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取得协调,参错里有某种统一。试结合读过的艾青的诗,从一个或者几个方面加以艺术分析。
专题三:举办诗歌朗诵会
在班里举办诗歌朗诵会。每位同学自己先准备好适合朗诵的诗歌,可以是自己创作的。根据诗歌内容决定朗诵的形式,安排个人朗诵,或者小组、全班集体朗诵,还可以配乐朗诵。朗诵要预先练习准备,讲究技巧方法,读出情味与韵律。
5.课堂小结
所有的诗歌最终都是表情达意的,读懂诗歌,就是把握诗情,如何把握诗情,可以借助背景、语言、意象等分析。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注意从以上角度入手赏析,定会让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得以快速提升。
6.反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