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17 动物笑谈
第五单元
A.驯(xùn)养 羞怯(qiè) 怪诞(dàn)不经
B.嗔(chēn)怪 孵(fū)卵 神采奕(yì)奕
C.蹒跚(shān) 麝(shè)香 大相径(jìng)庭
D.敛(jiǎn)翼 雏凫(fú) 哺(bǔ)乳动物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解析:
D项中“敛翼”的“敛”应读“liǎn”。
D
解析:
A项中的“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B项中的“清淅”应为“清晰”;D项中的“禁固”应为“禁锢”。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C
A.虐待 匍匐 迫不急待
B.清淅 鹦鹉 恋恋不舍
C.俯冲 柠檬 暗自得意
D.禁固 铃铛 数目可观
解析:
B项中说话人在中间,“说”之类的提示语后边应用逗号。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B
A.我怎么办 该不该喊它一声呢?对了,你听过黄冠大鹦鹉的鸣声没有
B.“没有,”他生气地说:“我一点儿病也没有,只是那个坏东西在我睡觉的时
候,把我裤子上的扣子全咬掉了。”
C.这不是可可吗 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
D.我因此得出一个颇为清晰的结论:如果我要小凫跟着我走,我得学母凫一样叫
才行。
解析:
B项,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与语境表述意思不符,使用有误。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B
A.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
B.只要你把这些都学会了,考试就不是问题了,因为考试题目都是大相径庭的。
C.奶奶虽然七十多岁了,但依然神采奕奕。
D.有的艺术作品是要震慑受众,有的是为了取悦受众;有的张牙舞爪地扑向你,
有的静静地待在背景里。
A.它们的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却不会朝上方看,没有多久,就像被弃的小鸭子一
般,发出细细的尖叫,哭起来了。(加点的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鸭子因
找不到“母亲”而害怕的样子。)
B.因为他们只看到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
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加点的动词传神地写出了
“我”的痴迷。)
C.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
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犯罪’现场”是指鹦鹉做令人愤怒的坏事的场所。)
D.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脸色煞白”写
出了人们看到“我”学母鸭子行走时吃惊的样子。)
解析:
“‘犯罪’现场”是贬词褒用,指鹦鹉做令人哭笑不得的事的场所。
5.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含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C
A.《动物笑谈》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作者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
拉德·劳伦兹。
B.本文采用“总—分”式结构展开全文,作者从两个方面与读者分享了在动物研究中
的趣事。
C.“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这真是值得
大哭特哭的理由呢!”这两句调侃的话,流露出作者对小水鸭子的厌恶之情。
D.作者笔下可爱的动物们有时像捣乱的孩子一样搞恶作剧,让人“生气”之余也忍俊
不禁。
解析:
C项,这两句调侃的话,流露出作者对小水鸭子的喜爱之情,同时体现了作者醉心科学研究的情怀。
6.下列关于文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7.(20-21·衡水阶段检测)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横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第一次看到动物的眼泪,我几乎被那一滴泪惊呆了。__________________
①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一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水,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到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感情,所以也就没有泪水。
A.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解析:
④先说“我”本来的看法——动物没有感情,也就没有泪水。②“但是”表转折,说明动物有感情,有泪水。③解释人们看到动物流眼泪时惊愕的原因。
C
8.下面这个病句可以有两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请你任选一种改好它。(每种改法
只能改动一处,不得改变原意。)
近日,有关部门发出紧急通知,严禁一切猎捕、出售、收购果子狸和其他野生动物。
答案示例:
(修改①)在“野生动物”后面加上“的行为”。
(修改②)去掉“一切”。
解析:
“一切”后面缺少与其搭配的宾语,可在句子末尾加上“的行为”;或者直接删去“一切”。
9.(2021·河北三模)简述下面这幅漫画的寓意。
答案示例:
鱼儿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毁灭,不得已借用大鲨鱼的背鳍来吓唬捕猎者,这幅漫画提醒人们要保护海洋生物。
解析:
观察图画,可见画面的主体是一条小鱼,它的身体上方有一个大鲨鱼背鳍,借以吓唬捕猎者,帮助它在大海里游动。因为小鱼的力量是微弱的,所以它为了自己不被毁灭,只好借凶猛的鲨鱼来“耀武扬威”。以此警示人们不要再过度捕捞,要保护海洋生物。据此作答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黄 鹂
——病期琐事
孙犁
①这种鸟儿,在我的家乡好像很少见。童年时,我很迷恋过一阵捕捉鸟儿的勾当。但是,无论春末夏初在麦苗地或油菜地里追逐红靛儿① ,或是天高气爽的秋季,奔跑在柳树下面网罗虎不拉儿的时候,都好像没有见过这种鸟儿。它既不在我那小小的村庄后边高大的白杨树上同黧鸡儿一同鸣叫,也不在村南边那片神秘的大苇塘里和苇咋儿一块筑窠。
②初次见到它,是在阜平县的山村。那是抗日战争期间,在不断的炮火洗礼中,有时清晨起来,在茅屋后面或是山脚下的丛林里,我听到了黄鹂的尖利的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可是,它们飞起来,迅若流星,在密密的树枝树叶里忽隐忽现,常常是在我仰视的眼前一闪而过,金黄的羽毛上映照着阳光,美丽极了,想多看一眼都很困难。
③因为职业的关系,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真是有些奇怪,有时简直近于一种狂热。在战争不暇的日子里,这种观察飞禽走兽的闲情逸致,不知对我的身心情感,起着什么性质的影响。
④前几年,终于病了。为了疗养,来到了多年向往的青岛。
⑤春天,我移居到离海边很近只隔着一片杨树林洼地的一幢小楼房里。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一个人住在这里,清晨黄昏,我常常到那杨树林里散步。有一天,我发现有两只黄鹂飞来了。
⑥这一次,它们好像喜爱这里的林木深密幽静,也好像是要在这里产卵孵雏,并不匆匆离开,大有在这里安家落户的意思。
⑦每天,天一发亮,我听到它们的叫声,就轻轻打开窗帘,从楼上可以看见它们互相追逐,互相逗闹,有时候看得淋漓尽致,对我来说,这真是饱享眼福了。
⑧观赏黄鹂,竟成了我的一种日课。一听到黄鹂叫唤,心里就很高兴,视线也就转到杨树上,我很担心它们一旦要离此地远去。这里是很安静的,甚至有些近于荒凉,它们也许会安心居住下去的。我在树林里徘徊着,仰望着,有时坐在小石凳上谛听着,但总找不到它们的窠巢所在,它们是怎样安排自己的住室和产房的呢?
⑨一天清晨,我又到树林里散步,和我患同一种病症的史同志手里拿着一支猎枪,正在瞄准树上。
⑩“打什么鸟儿?”我赶紧过去问。
“打黄鹂!”老史兴致勃勃地说,“你看看我的枪法。”
这时候,我不想欣赏他的枪技,我但愿他的枪法不准。他瞄了一会儿,黄鹂发觉飞走了。乘此机会,我以老病友的资格,请他不要射击黄鹂,因为我很喜欢这种鸟儿。
我很感激老史同志对友谊的尊重。他立刻答应了我的要求,没有丝毫不平之气。并且说:“养病么,喜欢什么就多看看,多听听。”
【甲】这是真诚的同病相怜。他玩猎枪,也是为了养病,能在兴头儿上照顾旁人,这种品质不是很难得吗?有一次,在东海岸的长堤上,一位穿皮大衣戴皮帽的中年人,只是为了讨取身边女朋友的一笑,就开枪射死了一只回翔在天空的海鸥。一群海鸥受惊远飏,被射死的海鸥落在海面上,被怒涛拍击漂卷。胜利品无法取到,那位女人请在海面上操作的海带培养工人帮助打捞,工人们愤怒地掉头划船而去。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房子里,无可奈何地写了几句诗,也终于没有完成,因为契诃夫在好几种作品里写到了这种人。【乙】我的笔墨又怎能更多地为他们的业绩生色?
在他们的房间里,只挂着契诃夫为他们写的褒词就够了。
惋惜的是,我的朋友的高尚情谊,不能得到这两只惊弓之鸟的理解,它们竟一去不返。从此,清晨起来,白杨萧萧,再也听不到那种清脆的叫声。夏天来了,我忙着到浴场去游泳,渐渐把它们忘掉了。
有一天我去逛鸟市。那地方卖鸟儿的很少了,现在生产第一,游闲事物相应减少是很自然的。在一处转角地方,有一个卖鸟笼的老头儿,坐在一条板凳上,手里玩弄着一只黄鹂。黄鹂系在一根木棍上,一会儿悬空吊着,一会儿被拉上来。我站住了,我望着黄鹂,忽然觉得它的焦黄的羽毛,它的嘴眼和爪子,都带有一种凄惨的神气。
“你要吗?多好玩儿!”老头儿望望我问了。
“我不要。”我转身走开了。
我想,这种鸟儿是不能饲养的,它不久会被折磨得死去。 这种鸟儿,即使在动物园里,也不能从容地生活下去吧,它需要的天地太宽阔了。从此,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再想起黄鹂。
第二年春季,我到了太湖,在江南,我才理解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文章的好处。
是的,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这里的乍雨乍晴的天气,使我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这是一种极致。
是的,它们的啼叫,是要伴着春雨、宿露;它们的飞翔,是要伴着朝霞和彩虹的。这里才是它们真正的家乡,安居乐业的所在。
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
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这就是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发挥,这就是景物一体。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吧。这正是在艺术上不容易遇到的一种境界。
。
①红靛儿:和下文的“虎不拉儿”“黧鸡儿”“苇咋儿”都是鸟名。
10.文章围绕“黄鹂”写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琐事,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填空。
童年时迷恋捕鸟,却没有见过黄鹂。——抗日中初见黄鹏,初闻其声,却没能看清
它们。—— —— ——在
太湖的湖光山色中,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
11.孙犁的散文从不以华丽繁复取胜,看似平淡朴实,却意味深长,如涓涓细流滋润读者的
心田。请从文中【甲】【乙】两句话中选择一句,说说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选句:
含义:
12.根据具体内容,按要求答题。
(1)第二年春季,我到了太湖,在江南,我才理解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
文章的好处。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请展开想象加以描绘。
(2)“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
它们的极致。”在你的生活中,还有什么事物也具有这样的极致?请仿照着再写一句。
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 ,这就是它们的极致。
13.联系全文,体会黄鹂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情思。
10.文章围绕“黄鹂”写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琐事,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填空。
童年时迷恋捕鸟,却没有见过黄鹂。——抗日中初见黄鹏,初闻其声,却没能看清
它们。—— —— 。
——在太湖的湖光山色中,看到了黄鹂
的全部美丽。
疗养时再见黄鹂,黄鹂被朋友的猎枪惊吓,一去不返。
解析:
第④段到第 段记叙的是“我”去青岛疗养,看到了两只黄鹂,“我”的好友史同志要用猎枪打鸟,“我”提出这是自己最爱的鸟,希望他不要打,他答应了“我”的请求,却不料那两只鸟许是受了惊吓吧,再也不见了。可概括为:疗养时再见黄鹂,黄鹂被朋友的猎枪惊吓,一去不返。第 段到第 段记叙的是“我”去鸟市看到有卖黄鹂鸟的,看到笼中的鸟,“我”觉得有一种凄惨的神气,这让“我”心中刺痛,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再想起黄鹂。可概括为:在鸟市,看到了笼中黄鹂的凄惨神气,刺痛“我”心。
在鸟市,
看到了笼中黄鹂的凄惨神气,刺痛“我”心。
11.孙犁的散文从不以华丽繁复取胜,看似平淡朴实,却意味深长,如涓涓细流滋润读者的心田。请
从文中【甲】【乙】两句话中选择一句,说说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选句:
含义:
(示例一)【甲】这是真诚的同病相怜。
(示例二)【乙】我的笔墨又怎能更多地为他们的业绩生色?
解析:
【甲】句:联系语境可知,老史与“我”患有同样的病,也是来疗养的,他打鸟,是为了愉悦身心,“也是为了养病”,但是他“能在兴头儿上照顾旁人”,放弃了自己钟爱的打鸟。作者说他对“我”是“真诚”的同病相怜,表现了作者对老史心地善良、善解人意的赞美之情。【乙】句:将中年人打鸟的行为说成是“业绩”,这是反语的修辞。同时,“又怎能”又是反问的修辞。作者是一个爱鸟之人,对这种无端打鸟的行为自然是气愤无比。作者运用反问和反语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自己对中年人的讽刺与谴责之意。
这句话写出了病友老史玩猎枪打鸟,其实也是为了愉悦身心,但是他为了满足“我”的愿望照顾“我”的情绪,放弃了打鸟。表达了作者对同病相怜的病友的善良、能理解别人的赞美之情。/这句话用反问、反语的修辞手法,通过句式和“为他们的业绩生色”,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于伤害海鸥的两个中年人的讽刺与气愤。
12.根据具体内容,按要求答题。
(1)第二年春季,我到了太湖,在江南,我才理解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这两句文章的好处。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请展开想象加以描绘。
答案示例:
晚春时节,江南的草木茂盛滋长,繁花开满枝头,处处群莺飞舞。
解析: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出自南朝文学家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是描写春天美景的名句,意为:树上花朵竞相开放,一群一群的黄莺振翅翻飞。紧扣“暮春时节”“百花盛放”“飞鸟成群”的特点描写即可。
12.根据具体内容,按要求答题。
(2)“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
这就是它们的极致。”在你的生活中,还有什么事物也具有这样的极致?请仿
照着再写一句。
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 ,
,这就是它们的极致。
解析:
开放类试题,与例句格式相同,语义相关即可。如:蜂逐百花,鸟飞碧树,虫爬叶底,蝉鸣枝头等。
鹰击长空/马奔辽原/
蝶戏花丛
解析:
作者共记叙了自己四次与黄鹂有关的经历,第一次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只是听到黄鹂的叫声,想多看一眼都是困难的,表现了作者对黄鹂的喜爱和不能见到的遗憾之情。第二次是在青岛疗养时见到黄鹂,因为受到了惊吓,黄鹂飞走了,再也没有回来,表现了作者见到黄鹂时的欢喜和不能再见的遗憾。第三次是在鸟市,见到了笼中的黄鹂,看到有一种凄惨的神气,这让作者心生同情与怜惜。第四次是在太湖,从黄鹂的身上,作者感受到: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13.联系全文,体会黄鹂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情思。
答案示例:
遗憾、怜惜、同情、慨叹、欢喜、赞美。(写出两个即可)
14.某班在学习本课之后,开展了一次“关注动物”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写出两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和连续的两句诗。
成语:
诗句:
(2)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①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
②看了这幅漫画,你想对漫画中的那个人说些什么呢?
14.某班在学习本课之后,开展了一次“关注动物”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下列任务。
(1)写出两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和连续的两句诗。
成语:
诗句:
(示例)成语:龙马精神 鸡犬不宁 生龙活虎(写出两个即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①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
②看了这幅漫画,你想对漫画中的那个人说些什么呢?
解析:
①理解漫画的寓意,要分析漫画中的内容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人类破坏动物的生存环境,动物群起反击。②完成此题,要围绕主题组织语言,而且要简洁明晰,观点鲜明,富有鼓动性,语气也需要注意,不要过于生硬。
答案示例:
人类破坏动物的生存环境,动物群起反击。
答案示例:
让我们与地球上所有生物成为朋友,爱惜我们与它们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