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阿房宫赋》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6.1《阿房宫赋》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6 16:1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时间 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阿房宫赋 杜牧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作者,掌握“赋”的文体特点。
通过课下注释,解决课内疑难字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掌握课内疑难字词。
教学难点
掌握“赋”的文体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是啊,“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前面我们学习了贾谊写的《过秦论》,他指出了秦的什么过失(即中心论点)呢?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针对汉初的情况,提出了“施行仁政”的主张。同样是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杜牧也写了一篇文章以讽时刺世,那么,在这篇文章中,杜牧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阿房宫赋》
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了解作者,掌握“赋”的文体特点。
2、解决课文内容的疑难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
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疑难字词。
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
1、阅读课下注释,了解作者及其写作本文的目的。
2、阅读全文,找出文中的疑难字词并解决。
3、听录音,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并划分层次。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杜牧,字牧之。主张抵御外敌,反对腐败,同情人民。
其诗情韵悠长,婉约精致,风格飘逸,由于国事已衰,故常流露出感伤情调。
囷囷(qūn) 媵嫱(yìng qiáng) 鼎铛(chēng)
锱铢(zī zhū) 逦迆(lǐ yǐ)
精讲点拨:
点拨一: 赋的相关知识:“赋”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学体裁。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形成于汉代,盛行于六朝。赋体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多用铺陈夸张手法,语言讲究对偶,注重声律,辞藻华丽,富有文采,称为骈赋。唐宋时,它已经呈现散文化倾向,句式参差,长短不齐,多以散代骈,押韵也比较自由,人称“文赋”。从内容上看,赋要通过“体物”达到“写志”的目的,结尾的部分则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点拨二: 划分层次的思路:据课文内容
第一部分(1、2):由内到外,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二部分(3、4):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体恤民力必然导致灭亡的命运,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辙。
六、课堂小结,构建知识树
赋 发展 战国后期 汉代 六朝
演变 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
↓ ↓
铺陈夸张手法 散文化倾向
语言讲究对偶 富有文采 句式参差
注重声律 长短不齐
多以散代骈 押韵也比较自由
辞藻华丽
七、整理知识,背诵记忆
赋:铺陈夸张手法,语言讲究对偶,注重声律,辞藻华丽,富有文采,称为骈赋。
南宋时:呈现散文化倾向,句式参差,长短不齐,多以散代骈,押韵也比较自由,人称“文赋”。
八、当堂训练,巩固运用
口头检测:背诵第一段
练习检测:链接高考点 判断下列文化常识句子
《阿房宫赋》属于文赋,以《离骚》为起源。 ( )
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 )
九、课后反思
时间: 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阿房宫赋 杜牧
教学目标
1、通过课下注释,翻译课文第一段。
2、结合翻译,掌握第一段中的重点文言现象。
教学重点
翻译课文第一段
教学难点
掌握第一段中的重点文言现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 翻译课文第一段。
2、掌握第一段中的重点文言字词、特殊句式、文化常识等。
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
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内容,勾画难点字词。
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 时间:10分钟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第一自然段
注意: 实词:兀、矗、融融等
古今异义词:走、钩心斗角、落、复等
词类活用:一、北、西、腰缦、蜂房水涡、龙、虹等
思考下列问题:
①作者描写阿房宫运用了哪些手法?
②介绍阿房宫之奇观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③细写了阿房宫的那些建筑?
④阿房宫有什么特点 (用一两个词概括)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第一段译文:六国的君主灭亡了,全国(为秦所)统一;蜀地的山(树木被砍尽,)光秃秃的,阿房宫建造出来了。它(面积广大,)覆压着三百多里地面,(宫殿高耸,)把天日都隔离了。它从骊山向北建筑,再往西转弯,一直走向咸阳。渭水、樊川浩浩荡荡的,流进宫墙里边。五步一座楼,十步一个阁,走廊如绸带般萦回,牙齿般排列的飞檐像鸟嘴向高处啄着。楼阁各依地势的高低倾斜而建筑,(低处的屋角)钩住(高处的)屋心,(并排相向的)屋角彼此相斗。盘结交错,曲折回旋,(远观鸟瞰,)建筑群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转的水涡,高高地耸立着,不知道它有几千万座。没有起云,为什么有龙?原来是一座长桥躺在水波上。不是雨过天晴,为什么出虹?原来是天桥在空中行走。(房屋)忽高忽低,幽深迷离,使人不能分辨东西。歌台上由于歌声响亮而充满暖意,有如春光融和;舞殿上由于舞袖飘拂而充满寒意,有如风雨凄凉。一天里边,一座宫殿中间,气候却不一样。
①明确:对偶,排比,比喻,夸张,对比,大胆的想象等手法。
②明确:作者由远及近,由外及里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
③明确:细写阿房宫的楼、台、殿、阁、长桥、复道、歌台、舞殿 。
④明确:宏伟,壮美。(雄伟,壮丽;庞大等均可)
精讲点拨:
点拨一:实词:兀、矗、融融等
古今异义词:走、钩心斗角、落、复等
词类活用:一、北、西、腰缦、蜂房水涡、龙、虹等
点拨二:修辞手法、描写角度
六、课堂小结,构建知识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古今异义词:走、钩心斗角、落、复等;词类活用:一、北、西、腰缦、蜂房水涡、龙、虹等文言字词知识,并且了解了作者描写阿房宫的手法等,望同学们课下及时复习巩固。
修辞手法 实词、虚词
古今异义
描写角度 阿房宫赋 特殊句式
文化常识
七、整理知识,背诵记忆
阿房宫赋(第一段)
实词:兀、矗、融融等
古今异义词:走、钩心斗角、落、复等
词类活用:一、北、西、腰缦、蜂房水涡、龙、虹等
八、当堂训练,巩固运用
口头检测:背诵第一段的文言知识
练习检测: 连接高考:翻译以下句子: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九、课后反思
时间: 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阿房宫赋 杜牧
教学目标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第二段。
借助翻译,掌握第二段中的重点文言字词。
教学重点:
翻译课文第二段。
教学难点:
掌握第二段中的重点文言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 翻译课文第二段。
2、掌握第二段中的重点文言字词。
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
学生阅读课文第二段内容,找出第一段的重点文言字词。
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 时间:10分钟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第二自然段
注意: 实词:态、妍等
古今异义词:收藏、经营、精英等
词类活用:辇、歌、弦、铛、石、块、砾等
特殊句式:几世几年,剽掠其人。
思考下列问题:
(1)阅读第二段“妃嫔媵嫱……三十六年。”这一层写宫人,①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②通过哪些具体形象采用什么手法描写了宫女、宫廷生活的怎样的特点?③她们“尽态极妍”的目的是什么?她们都达到目的了吗?“望幸”与“不得见”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第二段“燕赵之收藏……亦不甚惜。”这一层写宫藏,“收藏”“经营”“精英”及“剽掠”这些词写出了什么?“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个字形成四组对比,有人读此说:“仿佛听到作者的斥责和愤慨的声音。”你赞同吗?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第二段译文:六国的宫妃和王子王孙。辞别六国的宫楼,走下六国的宫殿,坐着辇车来到秦国。他们早上歌唱,晚上奏乐,成为秦国的宫人。明亮的星星晶莹闪烁,这是宫妃们打开了梳妆的镜子;翠绿的云朵纷纷扰扰,这是宫妃们在梳理晨妆的发髻;渭水涨起一层油腻,这是宫妃们抛弃了的胭脂水;烟霭斜斜上升,云雾横绕空际,这是宫中在焚烧椒、兰制的香料;雷霆突然震响,这是宫车驶过去了;辘辘的车声越听越远,无影无踪,不知道它去到什么地方。每一片肌肤,每一种容颜,都美丽娇媚得无以复加。宫妃们久久地站着,远远地探视,盼望着皇帝来临。有的宫女竟整整三十六年没能见到皇帝。 燕赵收藏的金玉,韩魏营谋的珍宝,齐楚的精华物资,在多少世代多少年中,从他们的人民那里掠夺来,堆叠得像山一样。一下子不能保有了,都运送到阿房宫里边来。宝鼎被当作铁锅,美玉被当作顽石,黄金被当作土块,珍珠被当作沙砾,丢弃得到处接连不断,秦人看起来,也并不觉得可惜。
(1)明确:①分别从宫人的来源、宫人的生活、宫人的命运几方面进行描写。②明星、绿云、渭流、腻烟、雾、雷霆等具体形象的描绘,比喻精彩,想象奇特,又经过了艺术的夸张,极写宫女之多,妃嫔彩娥,济济各殿,也见出秦皇的骄奢淫逸,糜烂不堪。③她们“尽态极妍”的目的是“望幸”,可是却“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望幸”与“不得见”,充满了对孤寂痛苦的宫女的同情,更有对暴君的揭露。
(2)明确:“收藏”“经营”“精英”及“剽掠”这些词写出秦人掠夺之甚。“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个字有四组对比,六国的珠宝尽入秦宫,但在宫中却视若土石,任意抛洒,有奢侈之心,无爱惜之意,批判锋芒渐露“亦不甚惜”,我们仿佛已听到作者的斥责和愤慨的声音了。
精讲点拨:
点拨:实词、 古今异义词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六、课堂小结,构建知识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实词:态、妍等;古今异义词:收藏、经营、精英等;词类活用:辇、歌、弦、铛、石、块、砾等;特殊句式:几世几年,剽掠其人。望同学们课下及时复习巩固。
实词、虚词
阿房宫赋 古今异义
第二段 特殊句式
知识点 文化常识
七、整理知识,背诵记忆
阿房宫赋(第二段)
实词:态、妍等
古今异义词:收藏、经营、精英等
词类活用:辇、歌、弦、铛、石、块、砾等
特殊句式:几世几年,剽掠其人。
八、当堂训练,巩固运用
口头检测:背诵课文第二段
练习检测: 链接高考:
为下列句子断句: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九、课后反思
时间: 课时 : 课型:新授 主备人:
阿房宫赋 杜牧
教学目标
1、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第三、四段。
2、结合翻译,掌握第三、四段中的重点文言字词。
教学重点:
翻译课文第三、四段。
教学难点:
掌握第三、四段中的重点文言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 翻译课文第三、四段。
2、掌握第三、四段中的重点文言字词。
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
学生阅读课文第三、四段内容,勾画难点字词。
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 时间:10分钟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注意: 实词:锱铢、呕哑、递等
古今异义词:可怜等
词类活用:尽、炬、族、鉴等
特殊句式: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戍卒叫,函谷举
秦人不暇自哀
思考下列问题:
(一)阅读第三段,“奈何取之尽锱铢……多于市人之言语。”用怎样的句式,用怎样的手法,展现了秦王朝怎样的败行 并指明秦灭亡的原因?
(二)阅读第四段,回答问题。
(1)“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作者设计了两个假设兼论六国和秦的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 句中四处“后人”分别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表明作者怎样的写作意图?
(三)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古文观止》的篇末总评说:“前幅极写阿房之瑰丽,不是羡慕其奢华,正以见骄横敛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爱六国之人意在。”试分析这些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四)《阿房宫赋》作为赋文体有哪些具体的特点。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译文:唉,一个人的意愿,也就是千万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欢繁华奢侈,人民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秦皇如此奢侈浪费,)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瓦楞长短不一,比全身的丝缕还多;或直或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多;管弦的声音嘈杂,比市民的言语还多。使天下的人民,口里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可是)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结果)戍边的陈涉、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项羽放一把火,可惜(华丽的阿房宫)化为了一片焦土。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族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可叹呀!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那就顺次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族灭它呢?(秦王朝灭亡得太迅速)秦人还没工夫哀悼自己,可是后人哀悼他;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镜子来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
明确:用连贯的排比句式,用前后对比手法,展现了秦王朝奢侈,腐化,浪费,挥霍无度,穷奢极欲,滥用民力等败政,同时也指明秦灭亡的原因。
(1)明确:作者设计了两个假设兼论六国和秦的灭亡,共同原因是不爱其民 。
(2)明确:句中四处“后人”,①②④均指秦以后唐以前的人;③唐以后的人。 这句话表明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于: 借古讽今,历史教训,警示后人,讽谏统治者。
(三)明确:课文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宫。写建筑,课文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备加渲染;写珍宝,既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淋漓兴会,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然而铺陈阿房官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珍宝富并非作者作赋的目的。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这一画面,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
《古文观止》的篇末总评说:“前幅极写阿房之瑰丽,不是羡慕其奢华,正以见骄横敛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爱六国之人意在。”可见,文章前面所进行的动人描绘乃是为后面的正义宏论张本,为篇末归结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现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精讲点拨:
点拨本文运用的手法、句式特点
(四)明确:一、 从描写手法看,本文运用了 大胆的想象,离奇的夸张,形象地比喻,强烈的对比,流畅的排比。二、 从整体结构来看,本文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 前文的描写为文后的议论做铺垫,这就是赋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的特点。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的巧妙结合,是这篇赋在表达方面的一大特点。 三、本文在句式上有两个特点:①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采用了(铺排或铺陈)的手法,气势夺人,句式流畅,感情强烈,琅琅上口。②具有骈文的特点,即 整散句结合,长短句结合,对偶押韵有致,错落有致,节奏鲜明,具有诗歌散文的双重特点,富有表现力。
六、课堂小结,构建知识树
实词:锱铢、呕哑、递等
古今异义词:可怜等
阿房宫赋 词类活用:尽、炬、族、鉴等
特殊句式: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
知识点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戍卒叫,函谷举
秦人不暇自哀
七、整理知识,背诵记忆
阿房宫赋
主题:借古讽今,通过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的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
写作特色:
1)想象、比喻与夸张相结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描写、铺排与议论抒情相结合。
3)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八、当堂训练,巩固运用
口头检测:背诵全文
练习检测:链接高考:
翻译下列句子: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断句: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九、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