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单元现代文阅读检测卷-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芍药花 一( )浓荫
一( )风光 一( )春雨
2.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 )
3.仿照“屋前搭瓜架”的句式简要概括这一自然段中描写的几处景物。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用横线画出这一段中的一句拟人句。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景象,充分展示了 。
课内阅读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5.通过选段中的省略号,我能体会到( )
A.透过天窗能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色。
B.作者会联想到许多事物。
C.从天窗外飞过的鸟儿很多,没有一一列举出。
D.天窗外有无穷无尽的世界。
6.作者从一粒星联想到_____________,从一朵云联想到_____________,从掠过的一条黑影又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从选段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作者( )
A.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B.夜晚的生活非常单调、枯燥。
C.向往外面的世界。
D.很苦闷、烦躁。
8.想一想:如果下雪了,作者还会通过天窗想象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三月桃花水
刘湛秋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木,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在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边疆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炊烟……
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
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木,叫人多沉醉。啊!掬一捧,品一口,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
9.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1)第一自然段作者把______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___________的情景。
(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这是一种______的写法,写出了________。
10.桃花水真的美,美在________,美在_____,美在_______。
11.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心情在变化,由一开始的_____,到后来的________,再到最后的__________。
12.“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说说你从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我看见__________,我还看见________________。
13.写一句关于春天的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仍旧——( ) 透明——( )四周——( )
15.“两个小东西”指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6.这块琥珀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可以看见什么?
_______________
17.我们从“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可以推测出
__________________
18.这块琥珀的发现有什么科学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们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9.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后代——( ) 描画——( ) 依据——( )
20.“欣喜若狂”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
21.文中划线(可能)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
22.“根据这一假说”中的“假说”是指:______我国科学家们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其价值是_______。
阅读理解。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节选)
①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冰箱里如果使用一种纳米涂层,就会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蔬菜保鲜期更长。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在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上,用到一种纳米吸波材料,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
②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癌症很可怕,但如果在只有几个癌细胞的时候就能够发现的话,死亡率会大大降低。利用极其灵敏的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与预防。未来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生病的时候,需要吃药。现在吃一次药最多管一两天,未来的纳米缓释技术,能够让药物效力缓慢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
23.(1)选文第①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请摘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介绍了三种纳米材料,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纳米缓释技术”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划“_______”的句子中,作者拿“碳纳米管”和钢铁作比较,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26.根据选文内容判断对错。
(1)如果隐形战机上用了纳米吸波材料,那么雷达将无法探测到它。( )
(2)未来的纳米技术不仅可以发现癌症,还可以治疗癌症。( )
27.“现在吃药最多管一两天”一句中的“最多”可以去掉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精彩回放。
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后成功返回着陆场。航天员杨利伟在着陆场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二十一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
28.震耳欲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____________飞船被送上太空。
30.飞船顺利返回后,航天员杨利伟说的三句话是什么?用“____”在文中画出。这三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 株 片 派 场 2. 朴素##华丽 华丽##朴素 3. 门前种鲜花 屋后种翠竹 雨后冒春笋 4.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春雨过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 春天乡下勃勃的生机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填空时要按语言习惯合理搭配。
如:一株芍药、一片浓阴、一派风光、一场春雨。
2.本题考查反义词的辨析,反义词就是意思相反的词语,要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即可。
文中的一对反义词为:朴素与华丽。“朴素”的意思是不浓艳,不华丽;“华丽”的意思是美丽而有光彩。
3.本题考查仿照句式归纳课文内容。
“屋前搭瓜架”概括出了地点与景物。“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可概括为:门前种鲜花;“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可概括为:屋后种翠竹;“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可概括为:雨后冒春笋。
4.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拟人句:是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拟人句能增强语言的美感、表现力,使句子更生动、形象;还能强调对这一事物的喜爱之情。
文中的拟人句为: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把春笋从土里长出来的行为比拟成人“探出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景春雨过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象,充分展示了春天乡下勃勃的生机。
5.B 6. 无数的星 无数奇幻的云彩 蝙蝠 夜莺 猫头鹰 7.A 8.作者通过天窗可以想象,在窗外的雪地里,是否会有人堆雪人打雪仗等。
【解析】5.本题考查省略号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通常省略号用来表示节略原文或语句未完、意思未尽或语句断断续续。在这里作者通过一片黑影联想到了无数的东西,在这里省略号是语句未完,意思未尽。作者还有很多联想到的东西。
选择B。
6.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这里从一粒星想到了无数闪烁的星。从一朵云。联想到了无数奇幻的云彩。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从掠过的一条黑影联想到蝙蝠、夜莺、猫头鹰。
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通读整段,都是作者通过一粒星、一朵云、掠过的黑影所想象出来的美丽神奇的夜色,可以看出作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写美丽的夜色。
选A
8.本题是开放型题。
如果下雪,作者通过天窗还会想到外面银装素裹的世界,动物会在洁白的雪地留下一串串脚印。
9. 三月的桃花水 融化,欢快地向前奔腾 拟人 河水映照着朝霞向前流动的情景 10. 有声 有色 春水如油,滋润万物,美在有情 11. 惊喜 高兴 激动 12. 燕子直冲云霄、垂柳吐露新芽 姑娘们野外踏青、村庄升起袅袅炊烟 1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分析】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填空。
(1)第一自然段“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三月的桃花水比作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融化,欢快地向前奔腾的情景。
(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三月的桃花水当作人来写,会舞动,写出了河水映照着朝霞向前流动的情景。
10.本题考查文中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文章用“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充分展现三月桃花水的美丽,它的美,美在“有声”又“有色”。结尾作者由衷的赞美,直抒胸臆,这三月桃花水,已经流进了爱它的人们的心中,已经为它深深着迷、沉醉。三月桃花水的美是与淳朴、恬静的乡村生活紧紧相连的,美在春水如油,滋润万物,美在有情。
11.本题考查人物心情的变化。
由“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可知,一开始作者看见桃花水,听见桃花水流动的声音,作者是惊喜的。
由“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可知,作者从听觉、视觉方面感受到了桃花水的美,此时的心情是高兴的。
由“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可知。这是作者对桃花水的赞美,此时的心情是激动的。
1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文章写了“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可透过清澈的桃花水看见春天不同的美丽的景象,发挥想象,将自己看的景象写出来即可,如小燕子飞出巢穴,在衔泥筑窝河岸边;各种野花竞相开放,用柳枝编织绿环戴在头上,在追逐打闹。
13.本题考查谚语的识记。
关于春天的谚语有很多,如: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4. 依旧 透亮 周围 15. 苍蝇 蜘蛛 16.透明。我们可以看见苍蝇和蜘蛛身上的每一根毫毛。 17.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 18.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分析】14.本题考查近义词,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
仍旧:照旧。近义词:照旧;仍然;依然。
透明:明亮而能透过光线的。近义词:透亮、通明。
四周:四面;环绕着中心的部分。近义词:边际、角落、边缘。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句子的理解,注意阅读文章分析作答。
从文章“,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可知,透明的琥珀里装着的东西是“苍蝇”和“蜘蛛”。
1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阅读文章分析作答。
从文章“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可知,琥珀的特点是透明,可以看见苍蝇和蜘蛛的每一根毫毛。
1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阅读文章分析作答。
从文章中的“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可知,这是苍蝇和蜘蛛被稠的松脂滴到之后在挣扎所造成的。
1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阅读文章分析作答。
从文章“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可知答案。
19. 后裔 描绘 证据 20.形容高兴到了极点。在文中是指全世界的研究者们非常高兴。 21.不能去掉。假如去掉,意思就变了,变成了肯定的意思,变成了确定鸟类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因此,不能去掉。 22. 假设 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
【解析】19.考查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①后代:指某一时代以后的时代。文中与其意思相近的词是“后裔”。②描画:指画;描写。文中与其意思相近的词语是“描绘”。③依据:表示以某种事物作为论断的前提或言行的基础。文中与其意思相近的词语是“证据”。
20.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解释词语时要写出词语的本义和文中义即可。文中这句话“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中的“欣喜若狂”意思是形容高兴到了极点。在文中的意思是指全世界的研究者们非常高兴。
21.考查对加点词的理解。
文中这句话“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中的“很可能”意思是可以实现的;能成为事实的。表示不确定。在这句话中是不能去掉的。假如去掉,意思就变了,变成了肯定的意思,变成了确定鸟类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因此,不能去掉。
22.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
文中这句话“根据这一假说”中的“假说”意思是指“假设”。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其价值是“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
23.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纳米涂层 碳纳米管 纳米吸波材料 24.能够让效力缓慢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 25.说明“碳纳米管”的结实程度 26. √ √ 27.不可以。因为“最多”表示吃一次药的效力最长是一两天,有可能到不了一两天,如果去掉,则表示吃一次药一定能管一两天,意思发生了变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解析】23.本题考查找寻中心句和课文理解。
结合文中“冰箱里如果使用一种纳米涂层,就会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蔬菜保鲜期更长。”“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在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上,用到一种纳米吸波材料,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可知,(1)第①段是围绕“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写的。(2)第①段可知,作者介绍了三种纳米材料,分别是纳米涂层、碳纳米管、纳米吸波材料。
2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内容的理解。
从文中“未来的纳米缓释技术,能够让药物效力缓慢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可知,“纳米缓释技术”具体指能够让效力缓慢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
25.本题考查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结合句子“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可知,作者拿“碳纳米管”和钢铁作比较,是为了说明“碳纳米管”的结实程度。
26.本题考查根据选文内容判断对错。
(1)根据文中“在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上,用到一种纳米吸波材料,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可知此题正确。(2)根据文中“癌症很可怕,但如果在只有几个癌细胞的时候就能够发现的话,死亡率会大大降低”可知此题正确。
27.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最多:表示在数量上排名第一的事物。
“最多”不可以去掉。因为“最多”表示吃一次药的效力最长是一两天,有可能到不了一两天,如果去掉,则表示吃一次药一定能管一两天,意思发生了变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28.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29.“神舟五号” 30.飞船飞行正常。
我自我感觉良好。
我为祖国骄傲。
简单的三句话,对无数参与航天工程建设的人们作出了崇高的评价。
【解析】28.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与分析,通读全文,抓住关键信息,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29.本题考查对文章细节的理解与分析,通读全文,抓住关键信息,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从“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一句中可得出答案。
30.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结合语境来理解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语言表达要准确,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通过阅读全文可知杨利伟说的三句话是“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这三句话表现了杨利伟对我国航天事业和参与建设事业的人的高度评价。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