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6 11:14:38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蜀锦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
阎立本《步辇图》
唐太宗
观察以下图片信息:说一说唐朝的时代特点。
目录
一、经济的繁荣:
在唐朝前期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大唐盛世图
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交融,以及唐朝对外交流的广泛,使唐朝社会风气开放、兼容并包,社会生活异彩纷呈。经济的繁荣、社会风气的开放以及民族交往、交融的加强,体现了盛世唐朝的繁华景象,也造就了文化的兴盛。
人口快速增长,农业粮食丰收
经济:农业
农业发展
敦煌莫高窟《雨中耕作图》
P11相关史事
耕作工具
省力、可控深浅
生产工具
耕种工具: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直辕犁
筒车
唐朝从贞观到天宝用了100多年的时间使垦田面积的增加了200多万顷。(天宝年间全国耕地面积达到850万顷)
垦田面积扩大
唐初至开元年间,兴修水利工程160多项 ,遍及全国 。这些工程多为中小型。小的可灌田数十顷, 大的可灌田上万顷。
兴修水利
论从史出:
·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 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统治者的支持
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垦田面积不断扩大;
生产工具不断改进; 兴修水利
P12材料研读
灌溉工具
以水为动力
经济:手工业
凡织紝之作有十(一曰布,二曰绢,三曰絁,四曰纱,五曰绫,七曰锦,八曰绮,九曰繝,十曰褐),组绶之作有五.....紬线之有四.....练染之作有六......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二二《织染署》
论从史出:
纺织业品种繁多,尤其是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纺织业发达
越窑青瓷如冰如玉
邢窑白瓷类雪似银
陆龟蒙: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故名“唐三彩”。
邢窑白瓷(河北邢台)
唐三彩
“南青北白”
“天下无贵贱而通之”
瓷器:生产水平高。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唐三彩是一种冥器,主要用途是陪葬品
唐代法门寺秘色瓷
越窑青瓷(浙江余姚)
手工业
经济:手工业
据载,唐太宗收复辽东故土而征伐高丽时,一次就发江南十二州工匠在扬州造大海船数百艘。此外,浙江沿海的明州(浙江宁波)和温州也是年产各类船只600余艘的造船中心;吉州(江西吉安)也曾创下过年产1300多艘船的历史记录。
施桥镇唐船复原模型
《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凡天下出铜铁州府,听人私采,官收其税”,矿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唐代有铁矿104处,铜矿62处(不包括今云南、贵州两省地区)。
唐代矿冶业
在唐朝时期,徽州就已经是全国的造纸中心,如今仍然赫赫有名的宣纸正是出自此地。宣纸自古有“纸中之王”,而早在唐玄宗在位的天宝年间,宣城郡的纸就是上供给朝廷的贡品,由此可见从唐朝开始,古代宣纸的制作工艺就已经十分成熟。
唐代造纸术
论从史出:
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颇具规模
(东)市内财货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旅店),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长安志》
坊市分开
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宏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
——《旧唐书》
经济:商业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这句话什么意思?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战争
册封
册封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
2、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和亲:
唐玄宗册封怀仁可汗
唐玄宗册封渤海郡王
唐玄宗册封云南王
南 诏
渤海国
mò hé
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 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好而密切的联系。
青藏
高原
吐 蕃
藏族
游牧、农耕生活
唐与吐蕃:
唐太宗时,吐蕃[bō]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今拉萨),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
文成公主塑像
松赞干布塑像
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医药、历法等方面的书籍
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
请求唐朝给予蚕种及派遣工匠
唐太宗时期,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民族交融
金城公主、尺带丹珠
唐蕃会盟碑
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唐蕃再度和亲,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尺带珠丹)迎娶了金城公主。金城公主也带去大批丝绸锦缎、龟兹乐,以及各类工匠、艺人。她还把释迦牟尼佛像供奉在大昭寺,在西藏建立礼佛等制度。赤德祖赞上书唐朝皇帝说,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自称“甥”,称唐朝皇帝为“舅”。唐穆宗长庆年间(821-824年),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此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民族交融
诗中见影响——文成公主入藏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陈陶《陇西行》
塞上如今无战尘,汉家公主出和亲。
——张籍《送和蕃公主》
文成公主入吐蕃有什么历史意义?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材料:(文成公主带去)佛经、医药、历法等书籍。还准备了各种谷物的种子,向当地人民传授土地开垦、谷物耕作、纺织、刺绣等技术……吐蕃派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并请求赠送蚕种,派遣酿酒、建筑等技术工匠到吐蕃。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这段历史佳话,以戏剧、壁画、歌舞等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
材料二:“隋唐统一时期汉族传统文化繁荣,经济发展,深深地吸引着周边民族,甚至亚洲诸国......因此许多内迁的西北民族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和接受了隋唐文化,而逐渐汉化。”
——周伟洲《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
材料一:“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民族交往原因分析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几百万胡族成员涌进中原,广泛地与汉族杂居混融......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亦汉亦胡又非汉非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的民族结构。”
——傅永聚《论唐代民族之间的混融互补》
开明的民族政策
唐朝对各族的吸引力
长期民族内迁融合
民族交融
包容开放、兼收并蓄
黑人戏弄泥俑
彩绘驮夫木俑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摹本)
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
弈棋仕女图
充满活力、尚武刚健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唐·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的情景。
唐·周昉
《簪花仕女图》(局部)
描写了六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
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
盛唐时期男性普遍喜着襕袍、缺胯袍。缺胯袍明显融合了胡服的特色,十分方便骑射和劳作,不仅在士族之中受欢迎。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昔闻被发尹川中,心有见之知有戎。元和妆梳君记取,髻椎面赭非华风。
唐代
女子戴帷帽骑马彩绘陶俑
唐代
舞女壁画
唐代
吹排箫乐伎壁画
社会风气
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开放
胡饼
葡萄酒
水盆羊肉
樱桃毕罗
饮食丰

胡食风靡
社会风气
兼容并包
唐诗
书法
绘画
乐舞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唐朝书法
名家辈出
绘画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
音乐、舞蹈吸收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诗仙”,浪漫情怀
李白
“诗圣”,“诗史”,现实主义
杜甫
通俗易懂
白居易

《颜氏家庙碑》
颜真卿

欧阳询

柳公权
《九成宫醴泉碑》
《金刚经碑》
阎立本《步辇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敦煌莫高窟
民族交往与融合
开放的社会风气
开放进取、兼容并包
经济的繁荣
开明的民族政策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
盛唐气象
诗歌:李白;杜甫;白居易
多彩的文学艺术
书法: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
绘画:阎立本、吴道子
农业:曲辕犁、筒车
手工业:蜀锦;陶瓷业(唐三彩)
商业:水陆交通发达;繁华的大都市(长安)
课堂小结:
1.据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不但有释迦牟尼佛像和奇珍异宝、服装家具、烹饪食材等作为嫁妆,更有携带着诗书礼乐、医疗器械、农具良种的学者、乐师、医生和工程技术人员。这表明文成公主入藏( )
A.激化了唐朝与吐蕃的矛盾 B.使唐太宗获得“天可汗”的称号
C.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的发展 D.实现了中央对西藏的行政管辖
2.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三彩骑驼乐舞俑是一件珍贵的藏品。高大雄伟的骆驼,四肢强劲有力,驼首上扬,仰望长空。四个人俑中,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乐俑,左侧前乐俑左手托琵琶,后乐俑双手作吹笛状,右侧前乐俑着圆领长衣,中间的胡人乐舞俑正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这件乐舞俑折射出唐朝( )
A.边疆巩固 B.国力强盛 C.民族融合 D.重文轻武
C
C
课堂演练
4.研究表明,唐朝服饰不仅有华夏传统的宽衣博带,而且胡服也成为此时服饰中的一大亮点。与此同时,一些其他类型的胡服穿搭也受到人们的推崇。据此推测,唐代
A.民族交融的加强 B.中外交流的频繁
C.社会风气的开放 D.中央集权的加强
5.“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该论述旨在强调唐诗
A.作者地位低下 B.创作氛围宽松 C.反映市民文化 D.批判封建礼教
A
B
3.下列图片所反映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绘画风格一脉相承 B.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C.艺术再现历史事实 D.社会经济高度繁荣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