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培优-课时训练】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培优-课时训练】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6 10:36:25

文档简介

15.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用料体积小:所刻
定会在下次比赛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语言通
东西(字、景、人、物)多:刻画细腻逼真,情态毕备,富有诗
顺,言之成理即可)
情画意。
16.(1)同“被”,这里是穿的意思(2)却
阅读专练(三)
17.A18.谁能给我三斗粟米,我就把我的技艺传授给
(一)1.②)2.如今被抛弃在这永州,连农民、渔夫走
他。(要准确释译“孰”和“以”)19.直接(或:正面)间
过也鄙视它。
3,甲文中作者遭贬失意来到山水中寻求
接〔或:侧面)20.示例一:不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这种技
艺创造出来的冰雕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带给人们美的
解脱,发现小石潭,看到水中景物感到愉悦:看到潭上凄清
的环境,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孤寂悲凉的心境。乙文中有
享受。示例二: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花了很大的功夫雕出
购得小丘的喜悦:有改造小丘之后享受劳动成果的悠然
的作品,却不能保存久远,白白地浪费人力和物力
宁静和满足:有对小丘处在偏僻荒凉的永州的无限感慨;
探究创新:21.(1》示例:秉承工匠精神,侍造中国品牌
有对小丘遇到赏识自已的主人的喜悦。(乙文能答出两点
(2)示例:弘扬工匠精神,争做技能人才。
(3)②观看《大
即可)4.①铲除、欣伐野草杂树后,美好的树木突显出来
国工匠》视频③说说“工匠精神”名人(4)示例:30多
了,秀美的竹子显露出来了,奇峭的石头呈现出来了。
年来,您坚守了自己的梦想,唱响了时代的敬业之歌,谱写
②能看见高高的山岭、飘浮的云朵、潺潺的溪流、自由自在
了人生完美的篇章!向您致敬,可爱的航空手艺人!
游玩的飞鸟走兽。③眼睛看到的是美丽景色,耳朵听到的
12《诗经》二首
是潺潺水声,精神感受到浩然之气,心灵感受到恬静的境
夯实基础:1.B2.(1)水中的陆地。
(2)求取

(二)1.(1)无猜:没有猜疑,没有猜忌
(2)没齿
(3)使…快乐
(4)茂盛的样子
(5)逆流而上
终身,一辈子。
2.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
(6)艰险
(7)干
(8)(路)高而陡。
3.A4.B
免?
3,C4.希望兄弟五人能够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
5.(1)最早的一部诗歌西周春秋305诗三百风
同心同德,团结友爱
5.示例:从学过的诗文看,陶渊明
雅颂赋比兴风(2)窈窕淑女
君子好速
是一个安贫乐道,忘怀得失,热爱田园生活的人。例如,
(3)溯洄从之道阻且长(4)兼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
《饮酒》(其五)便写出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从本文看,陶
谓伊人在水一方
明面对孩子们的劳役之苦和将来的生计问题,感到款疚
提升能力:6,这首诗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
和担优:同时,又反复交代他们要相亲相爱,所以他又是
求的过程,写男子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想象中求而得之的喜
个至情至性的父亲。
(三)1.(1)叫作
(2)为什么
说,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爱情的追求。
了.这是运用比兴手
(3)早晨(4)这2.C3.(1)黄原非常吃惊,就(立即)用
法。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成双成对的雎鸟在
他的话来回答。
(2)等到睡醒又开始读书,常常担心见
沙洲上嬉闹戏逐,发出悦耳的和鸣声。这是诗人的眼前之
识不广博。4.龙舟竞渡(赛龙舟):吃粽子(包棕子、送粽
景,但水鸟和鸣也可比喻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
子)。〔意思对即可)5.刘峻好学(符合题目要求,意思对
淑女,君子好速”意境相符,使得眼前之景和诗人的情感相
即可)(四)1.(1)些许,一些
(2)既,已经(3)看,回头
契合,情景交融。
8.A9.可以充分表达诗人细腻的思
看(4)就是2.A3.(1)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
想感情:增加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10.《关雕》是
山泉泪泪地往下流泻。
(2)从换骨岩后面架设有两层悬
篇男女言情之作,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这
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
4.危壁出泉:疏竹掩映。(意思
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即所谓“乐而不淫”:与
对即可)
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即
所谓“哀而不伤”
11.B12.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一个为
名著阅读《傅雷家书》(三)
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感情忠贞,天
·、1.傅聪傅雷家书2.劳逸结合正确理财恋爱婚
志不渝的青年。
13.打发了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
姻3.赤子之心4.奏琴的机器
5.艺术哲学
幸福之
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之情和相思之苦。
14,重章叠句
约翰·克利斯朵夫6,不滞于物不为物役7.英
15.以“桃之天天”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

法文8.傅敏9.四10.示例:从傅雷对儿子的谆
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子、桃
谆数海中,我明白了一个年轻人首先应该学会怎样做人」
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
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到困难不气馁,
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
取得成绩不骄做。力求做一个积极进取,有人格尊严的
趣盎然

11.(1)傅雷希望傅聪劳逸结合真正放松一下自已
探究创新:16.示例一:选A。理由:无论前路有着怎样的
并且关心妻子和家庭。
(2)经常与大自然亲近,放下一
艰难险阻,为了心中的理想,都依然执着追求。示例二:选
切。
(3)一个工作狂、固执己见,不听劝阻的人。
B。理由:都表现了主人公对理想的坚守,以及在追求过程
(4)《傅雷家书》既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
中内心的孤独。
17.(1)孔武有力
勇式而有力量。
血的教子篇”,也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2)投桃报李别人给我送来桃,我送给他李子做回礼。
书字字珠玑,字里行间充满着父亲对孩子的殷殷期望,包
喻友好交往,礼尚往来。
,示例:做任何事情都要善始善
含着对人生、对艺术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对世界的高
终,这样才会得到最好的结果。诸葛亮,字孔明。三国
尚情感。所以,这本书适合父母和该子共读
二、12.朱
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示例:它不仅丰富了中国
光潜中学生书信习俗与革新人生恼与乐趣
的语言,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而且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成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bei jin que qi ji huan tao ta ning si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1.(1)一日不见如三月兮(2)无为在歧路(3)气
1.(1)示例: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
蒸云梦泽2.(1)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气蒸云
瑰宝,是一朵瑰丽的文学奇葩。今天,就让我们漫步在这
梦泽波憾岳阳城(3)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在鸟语花香中,品味古人的闲情逸
(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三、(一)1.归见
2.这
致:在诗情画意中,感受他们的旷达胸襟吧!
(2)示例
三句只有一字之差,“月”“秋”“岁”写出了一日之别在作者
一:选A句。愿你像秋日晴空中的冲天一鹤,奋发有为,
心理上的逐渐延长,这种对自然时间的心理错觉,把思念
大展宏图。示例二:选B句。你立下了高远的志向,就要
情人愈来愈强烈的情感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二)1.全
扬起生命的风帆,祝你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示例三:选C
诗采用倒叙手法。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复
句。你始终是荷塘里的那朵莲,既不傲世也不流俗,静静
沓的特点。
2.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
地守望住内心的芬芳
(3)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
人。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倜怅
蜓立上头。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天准若
与幽怨。最后一句的含义是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颜意乱
比邻2.(1)示例:少徽标由月亮、彩云,卷轴、书法等中国
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
元素构成,图案美观,体现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传
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三)1.宦游人不舍、依依惜
统诗词文化的宗旨。②徽标中“中国诗词大会”六个字,大
别乐观豁达2.这两句诗基调乐观开朗,高度概括了朋
小不一,错落有致,既突出了栏目的主题,又给人以美的享
友间的深情厚谊不受时空阻隔,永远存在。抒发了作者乐
(2)示例:寻文化基因,赏诗词精华
(3)《思亲
观豁达的情感。
(四)1.额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
集》(或:《思乡集》)(4)示例:有的澎湃激昂有的含苞
了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庭湖波涛汹涌,摇撼岳阳城的景
待放(5)示例:李静,虽然你这次落选了,但你经历了锻
况,表现了洞庭的壮观景象和维伟气势(或:从视觉、听
炼,获得了成长。不要气馁,你酷爱诗词,只要坚持不懈,
觉和触觉角度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有极强
·145·第三单元怡情与养性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一、字音
1.这两首诗歌内容单纯,直抒胸臆。《式微》围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字展开自己的倾诉,而《采葛》则围绕
邶风(
子衿()城阙(
”字反复咏叹。
歧路(
舟楫()宦游(
2.请仿照《式微》画线句批注,给《采葛》画线句做
挑兮达兮(
)()
一个赏析式批注。
子宁不嗣音(
)()
(二)阅读《子衿》,回答问题。
二、默写
1.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
1.直接默写。
具有怎样的特点?
(1)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诗经·子衿》)
(2)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
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一日不
少府之任蜀州》)
见,如三月兮”有什么含义?
(3)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
洞庭湖赠张丞相》)
2.理解默写。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
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
(2)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形象地描绘出
(三)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回答问题。
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是
1.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
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
”宽解友
(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渴望出
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
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
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
之情,也表现了诗人

(4)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含蓄表达自
人生态度。
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的句子是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是千古传诵
的名句,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诗词鉴赏
(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四)阅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回答问题。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这首诗的额联为世人传诵,成为千古名句,请简
【批注】“胡为乎中露”和“胡为乎泥中”两句一字之
要分析它的妙处。
差,但“露”和“泥”互为补充,写出了不归者天黑尚
在劳作的辛劳,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悲苦与
怨愤。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批注】
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语文·八年级·下册·RJ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