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通过细节描写探究牧羊人是怎样创造奇迹的;
2.深入理解“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背后的含义。
3.感受牧羊人崇高的精神境界,树立慷慨无私、默默奉献的价值观。
【课时重点】:深入理解“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背后的含义。
【课时难点】:通过细节描写探究牧羊人是怎样创造奇迹的。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说事 学生展示《植树的牧羊人》绘本,按照绘本顺序复述课文。 绘本导入,回忆故事情节。
(二)寻源 找出文章作者直接赞美牧羊人的句子。 引出:“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三)析疑 1.为什么牧羊人能够创造奇迹? 2.牧羊人是怎样创造奇迹的? 3.牧羊人创造出了什么样的奇迹? 深入解读“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引出:牧羊人种植的不仅仅是树,更是爱、是希望。
(四)悟情 请写下你最想对牧羊人说的话,完成后在全班分享你的感受。 感受牧羊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慷慨无私、默默奉献的价值观。
(五)小结及课后作业 寻找身边的“种植者”。 联系生活,为作文积累素材。
板书设计:
植树的牧羊人
让·乔诺
创造奇迹的牧羊人
“戳”出奇迹的牧羊人 做到了上帝都做不到的事
种植爱与希望的牧羊人
附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小说的相关文体知识;
2.学习两种塑造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
3.理清课文的主要情节,初步感知文章主旨。
(一)【视频导入、初获印象】
观看《库布其沙漠绿洲中国梦》公益广告视频,感受视频中人物的毅力与精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引出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三)【合作研讨、理清脉络】
请大家为牧羊人建立植树小档案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环境 人们的生活情况
初遇牧羊人 放羊、种树,独自生活,不太爱说话,但显得自信平和,生活做事一丝不苟 到处是干旱的荒地,干涸的泉水,荒废的房屋、坍塌的教堂钟楼 沦为废墟的村庄,荒无人烟,了无生命迹象
再见牧羊人 开始养蜂,依然心无旁骛地种树,依然沉默不语 山毛榉树林和那一片橡树林长得很茂盛,干涸的河床又见到了溪水。
最后一次相见 八十七岁了 微风中飘着香气;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 建起了干净的农舍,这里已经成了一万多口口人幸福生活得地方。处处呈现着幸福与安适的景象
(四)【总结收获,初知主旨】
通过高原环境的“变”与牧羊人坚持种树的行为和精神的“不变”把握文章主旨。
(五)【小结及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