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培优5:七下科学目标分层测试AB卷(2.6)

文档属性

名称 分层培优5:七下科学目标分层测试AB卷(2.6)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1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3-11 14:04:08

文档简介

分层培优5:七下科学目标分层测试AB卷(2.6)
夯实基础A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
2.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0.05mm。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
A.小于0.05mm B.等于0.05mm
C.大于0.05mm D.任意值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被照人应该站在照相机镜头前的二倍焦距以外
C、放大镜可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D、使用投影仪时,投影仪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的二倍焦距之间
4.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已能“照冰取火”,它们用冰磨成一种冰镜,使太阳光透过它能点燃柴草取火,这种冰镜应为(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
5.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6.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  )
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  
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7.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
A.a B.b
C.c D.d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8.请结合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指出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
A.结构1病变或损伤可通过移植而使病人重见光明
B.若结构2过度变凸,则不易看清近处物体
C.结构4能将物像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
D.结构2在成像过程中相当于凸透镜
9.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  )
A.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D.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10.矿难中长时间处于黑暗中的矿工被救助上井后,通常被蒙上眼睛以保护视网膜受强光的伤害。正常情况下控制进入眼球光线多少的是 ( )
A.角膜 B.晶状体     C.玻璃体 D.瞳孔
11.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12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cm B.12cm C.24cm D.6cm
12.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视网膜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3.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C.所成的像是实像 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
14.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分别指 ( )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角膜和虹膜 D.巩膜和虹膜
15.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
17.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0cm,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  )
A.倒立的缩小实像 B.倒立的放大实像
C.正立的放大虚像 D.无像
18.下面各项中,不属于人类正常视觉的局限性的是(  )
A、近点  B、远点  C、色盲  D、盲点
19.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装置图。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的一个,其余两个不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光屏向左移动      B.光屏向右移动
C.蜡烛向左移动      D.蜡烛向右移动

20.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
A.靠近透镜          B.远离透镜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0分。)
21、若用如图所示的图来测试盲点,则该图用来测   眼的盲点,盲点上引不起视觉的原因是             。
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的烛焰像.这像是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   (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像。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3、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两岸风景如画,上午七八点钟的时候,某同学想用照相机拍一张带有水中倒影的风景照片,那么该同学应站在河的  岸(选填“东”或“西”)拍摄,这一选择是根据光的        规律而作出的.
24、小明在实验室用蜡烛、凸透镜、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他在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请你帮他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①     ;
②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错误改正完毕,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好何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            .
(3)小明准备换用另一块透镜来做实验,在实验前,小明用这块透镜来观察远处的景物时,发现远处物体变得清晰很多,而且将它贴近书面观察数字的大小时,不能起到放大作用,由此可见:小明的眼睛存在   (选填“远”或“近”)视问题,此透镜为   透镜.
25、某科学小组进行“模拟近视眼”的实验探究。如图甲所示,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标出光屏的位置;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再标出光屏的位置。观察眼球结构图[如图乙]并结合以上实验,回答: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⑴眼球中的视网膜相当于实验中的    ;实验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⑵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______(填“前方”或“后方”)。
⑶近视眼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作用(填“会聚”或“发散”)。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26.如果物体离眼睛近,来自它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是发散的;如果物体远离眼睛,来自这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发散程度便会降低。因此,我们把来自遥远物体上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视作平行,如图甲所示。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我们作上述推断的前提是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是沿________传播;
(2)当物体远离眼睛时,眼球中晶状体的曲度会减小。图乙表示物体在眼球中的不同成像情况,其中表示视觉正常的人观看远处物体的是__________。
27.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___________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小亮同学用一个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⑴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调整的目的是                  。
小亮同学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物距/cm
像距/cm
像的性质
1
20
6.7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15
7.5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
10
10
倒立、等大的实像
4
7.5
  
倒立、放大的实像
5
4
——
正立、放大的虚像
⑵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m.
⑶在表中填出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实验序号4中像距的大小。
⑷当蜡烛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5)小青用若干个小发光体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形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如果将“E”换成“F”(如图丙),在同一位置观察,屏上的像应是   。
四、作图题(共8分)
29.(1)画出下列图中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折射光线的方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在下列方框中分别画一个合适的透镜,并确定其位置。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拓展提高B卷(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2.烛处在凸透镜前2倍焦距以外,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若将蜡烛向透镜移近一些(距离仍大于2倍焦距),要想再次观察到清晰的像,下列所述做法和观察到的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
A.将光屏稍远离透镜一些,观察到的像比原来的像稍大些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B.将光屏稍远离透镜一些,观察到的像比原来的像稍小些
C.将光屏稍移近透镜一些,观察到的像比原来的像稍大些
D.将光屏稍移近透镜一些,观察到的像比原来的像稍小些
3.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为f,现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两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圆周运动,半径为r,且r4.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当光屏一动到如图26所示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如果将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向左移动2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B.蜡烛向右移动10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C.蜡烛向右移动2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D.蜡烛移到20cm刻度线处,光屏应移动到70cm刻度线处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6.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探测器与“战神”小行星擦身而过,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探测器上的照相机先后拍摄了一组照片(镜头的焦距不变).对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
B.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
C.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
D.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7.正午时,太阳光直射在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大.透镜的焦距是(  )
A.5cm B.10cm C.15cm D.30cm
8.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9.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图案,然后把电灯泡接到电路中让其发光,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图案与其正对的白墙之间(图案与白墙之间距离较大)移动,则所画图案在墙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  )
A.不能成像
B.能成一次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C.能成两次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D.能成三次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等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0.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B.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C.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D.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24分。)
11.如图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土豪金”苹果5S,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镜,图中甲、乙是用这款手机先后拍下同一小车的两张照片(设摄像头焦距不变),拍摄第二张比拍摄第一张摄像头离小车______(填“远”或“近”)些。两次拍摄时,摄像头离小车的距离都满足____________(填与焦距之间的关系)。
12.完成透镜的折射光路图。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3.在如图中画出了像的位置。请你在图中大概地填上物体AB所在位置及倒正虚实大小关系。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4.阅读文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透镜的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1/f。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是:Φ=1/0.5m=2m-1.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4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角度是4m-1,它的焦距是0.25m。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注意: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1)如图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病及需要用来矫正的透镜分别是( )
A、近视 凸透镜 B、近视 凹透镜
C、远视 凸透镜 D、远视 凹透镜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若他所戴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m,则该镜片的焦度为 m-1,度数为 度。
15.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凹凸镜也能点燃火柴;
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
猜想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1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
(2)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猜想2是 的。
(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简要做法:                 ;
如何判断: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15.某小组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发光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确定时,将凸透镜从发光物体处缓慢向光屏移动的过程中,有时能在光屏上成两次清晰的像,有时只能成一次清晰的像,有时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为了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并将每次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5、6、7)的第一次成像数据中像距v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5、或6)的第一和第二次成像数据中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同一凸透镜,当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移动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两次像时,                        。
(3)继续分析比较表格是物屏距离L与凸透镜焦距f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在              条件下,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6.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等。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 _上。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该实验应使凸透镜成实像,那么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物距________焦距。
(3)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图像。

(4)小明得出探究结论后,又用上述器材做了一个实验。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0刻线处,凸透镜放在15cm刻线上,如图12所示。移动光屏在a位置找到像;蜡烛和光屏不动,只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向某一方向移动到b位置时,在光屏上又看到像。结合所画图像,请你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判断_______。(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光屏上第一次的像是倒立、放大的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B.a位置在44~46cm刻线之间
C.光屏上第二次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D. b位置在19~21cm刻线之间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警告:本系列作品由利剑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利剑科学)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果资料中有问题,你可以联系编者(利剑科学)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需要更多资料请关注“利剑科学文集”,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E5%88%A9%E5%89%91%E7%A7%91%E5%AD%A6/
也可关注“利剑科学工作室”,请点击:
http://news.21cnjy.com/A/130/151/V54954.shtml
夯实基础A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C
A
A
B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D
D
B
C
D
C
C
A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0分。)
21、右   没有感光细胞
22、缩小   C 
23、东   反射
24、(1)凸透镜不在中间  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蜡烛放在焦点位置  
(3)近   凹
25、(1)光屏   晶状体  (2)前方 (3)发散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26.(1)直线 (2)A
27.(1)凹   靠近; (2)晶状体较正常人眼更凸或变厚(或像成在视网膜之前)或晶状体偏折能力强或对光
线的会聚能力强。
28.(1)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0.05 (3)倒立缩小的实像  15 (4)远离  
(5)C
四、作图题(每题2分,共8分。)
拓展提高B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A
C
C
B
D
C
D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24分。)
11.凸透镜   近  大于2倍焦距
12.如图
  
13.如图
  
14.(1)B (2)5 -500
15.(1)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不能点燃火柴
  (2)错误
(3)用直径不等的凸透镜做实验,测量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只要提到“不同直径”或者“测量时间”等关键词就算正确)
如果各次实验测量的点燃时间不等,则猜想正确,反之则错误(2分)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