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6 13:01:42

文档简介

平江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答案
答案1.D 2.B
解析 第1题,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地球上存在生命,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能够吸附厚厚的大气包裹在地球表面,形成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层,是地球特殊性的形成原因,A错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d(水星)更远,表面温度更低,B错误;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因此公转方向不是地球特殊性的形成原因,C错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导致地球的温度比较适宜,是地球特殊性的形成原因,D正确。第2题,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蛾眉月(残月)—新月,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东边偏了一些,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呈镰刀形的一部分,称为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初四,因此2021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初四)面向南方天空看到的月相最可能是蛾眉月,A是蛾眉月(残月),B是蛾眉月,C是满月,D是上弦月,B正确。
答案 3.C 4.C
解析 第3题,地球上生物的演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故地层形成越早,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简单。一般越早形成的地层越靠下,但若受到内力作用的影响,较早形成的地层也可能分布在地层表面,故结构简单的生物化石不一定在地层深处,C项错误。所以选C。第4题,人类研究和还原地球的发展史,需要了解地层和化石,一般先形成的地层居下,后形成的地层居上,且其中所含的化石就是该地层形成时期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由于地球上生物的演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所以,可以通过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得出该地层形成的大致时间和当时的古地理环境,以及生物的发展演变。所以选C。
答案 5.B 6.D
解析 第5题,空气中污染物不易扩散与逆温有关,不是因为人类排放污染物增多,A错误;读图可知,②层空气温度上热下冷,出现逆温,大气层结构稳定,抑制了①层空气对流上升,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B正确。第6题,地面温度越高,对流运动越强,对流层高度就高,反之则低。由此推断,地面温度变化越大,对流层高度的变化幅度也就越大,反之则小。极地地区和寒带地区地面温度全年较低,温度变化幅度较小,则对流层高度变化幅度也小,A、B错误;赤道地区地面温度全年较高,温度变化幅度较小,则对流层高度变化幅度也小,C错误;温带地区夏季高温,冬季低温,地面温度变化幅度最大,因此对流层高度季节变化幅度也最大,D正确。
答案 7.D 8.A
解析 第7题,黄土桥受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A错误;海蚀桥为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B错误;溶蚀桥属于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C错误;风蚀桥为风力侵蚀地貌,是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地貌,D正确。第8题,溶蚀桥是由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其形成过程为在暖湿的气候环境下,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不断溶蚀从而产生崩塌,与破碎的岩石没有关系。故选A。
答案 9.B 10.A
解析 第9题,由图示可知,该地区为我国的西南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是地震、滑坡和泥石流,且是我国此类灾害的多发区。所以选B。第10题,为了减轻地质灾害的威胁,在西南地区要对这几种主要地质灾害进行科学研究,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和及时发出预报,以减轻这些地质灾害的危害。加强对地质灾害的治理,但不能减少地震的发生频率;依靠工程、生物措施,不能杜绝地质灾害;该地区范围大、人口多,组织当地居民向平原地区迁移,不切实际,所以选A。
答案 11.A 12.A
解析 第11题,草方格沙障能增加地表粗糙度,使地面摩擦力增大,减小风力,防止沙丘向铁路方向移动;还可以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①②正确,故A正确。第12题,读图可知,此处利用草方格沙障固沙主要是为了保护附近的铁路免受风沙掩埋。
答案 13.B 14.A
解析 第13题,甲为日本北海道渔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故选B项。第14题,图中洋流由低纬流向高纬,为北半球的暖流。根据温度数值的高低可知,选项A、B位于北半球,C、D位于南半球。根据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即可判断A项正确。
答案 15.B 16.C
解析 第15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燃冰埋藏于深海沉积物中,开采技术难度大,故目前可燃冰尚未得到大规模开发利用。故选B。第16题,可燃冰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未来可燃冰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将有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故选C。
17.答案 (1)绘图参照下图。分布规律: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总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增;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青藏高原为高值中心。
(3)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多阴天、云雾量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18.答案 (1)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2)① 海上内循环
(3)硬化地面增多,植被减少,城市地表水下渗减少,容易积水内涝;许多城市平坦低洼,排水系统不完善,地表径流的流速慢,容易积水内涝。
(4)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使用渗水砖,增加雨水下渗;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整修城市河道,加速雨水排泄。
19.答案 (1)A A B
(2)B>A>C>D
(3)低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D点海拔高,获得的地面长波辐射少
(4)画图略(按顺时针方向画)。
(5)②。①处位于城市热岛环流圈内,火电厂污染物会随着地面风对城市造成二次污染(②处位于城市热岛环流圈外,对城市的污染小)。
解析 (1)依据图文信息,由于高空C处气压较高,D处气压较低,因此近地面的A处气压较低、气温较高,B处气压较高、气温较低;A处盛行上升气流,可能出现阴雨天气;B处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大。(2)A、B位于近地面,因此A、B的气压大于C、D;由于高空C处气压较高,D处气压较低,近地面的A处气压较低,B处气压较高;因此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B>A>C>D。(3)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因此近地面大气(对流层大气)的气温变化规律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由于D点海拔比B点高,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较少,因此气温比B低。(4)城区热量高于郊区,故城区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郊区为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气压,近地面空气由郊区向城区流动;故乙图中气流流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流动。(5)根据城市热岛效应原理,污染较大的工厂应布局在热岛环流之外,以避免火电厂污染物会随着地面风对城市造成二次污染,故热电厂应布局在②地。
20.答案 (1)南 高 暖 增温增湿
(2)南 ①
(3)东 加快石油泄漏区的海水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
解析 (1)根据图1中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可知,该海区位于南半球;图1中的等温线向低值方向弯曲,说明弯曲部分的水温偏高,有暖流流经,它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2)图1中洋流的流动方向同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一致,为南半球暖流,它可能出现在图2中的①海区。(3)印度半岛南端附近海区泄漏的石油受印度洋北部自西向东流动洋流的影响,会向偏东方向漂流。洋流能加快石油泄漏区的海水净化速度,但也会扩大污染范围。平江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
本试卷共 8 页,20 道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考场号、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 置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 需 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 无效。
4.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 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1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初四),在日落后可以看到金星与月亮相依相伴,即“金星合月”现象。日落后,西方地平线上有时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昏星”,人们叫它“长庚星”;而在黎明时分,东方天空会出现一颗非常明亮的“晨星”,人们叫它“启明星”;这两颗星其实都指金星。读“太阳系部分区域示意图”,完成1~2题。
1.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下列有关其特殊性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质量和体积小 B.表面温度比d行星高
C.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 D.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2.此时面向南方天空看到的月相最可能是(  )
地球的历史悠久,自形成到现在已经有大约46亿年的时间。尽管时间久远,但人类还是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基本还原了地球的发展史。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化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同一年代的地层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B.不同年代的地层往往含有不同的化石
C.结构简单的生物化石一定在地层深处
D.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可以确定其形成的地质年代
4.人类研究和还原地球的发展史,主要依据的是(  )
A.对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进行测量
B.当时的海陆分布状况
C.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
D.对各地地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的研究
在对流层中,气温垂直分布一般为“上冷下热”,但有时会出现“上热下冷”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下图为“某地某时刻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4.对流层出现逆温时,空气中污染物不易扩散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排放污染物增多
B.抑制了①层空气的对流上升
C.增强了③层空气对流上升
D.阻挡了①层空气的水平运动
5.对流层高度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  )
A.极地地区 B.寒带地区
C.赤道地区 D.温带地区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独特地貌。下图为各式各样的天然“桥”。读图完成7~8题。
7.我国新疆地区常见的景观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溶蚀“桥”景观形成的条件不包括(  )
A.破碎的岩石 B.暖湿的气候
C.可溶性岩石 D.丰富的地下水
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完成9~10题。
9.图示地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是(  )
A.水土流失 B.滑坡、泥石流 C.冻土 D.火山
10.为减轻图示地区地质灾害的威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加强对地质灾害的治理,就可以减少地震的发生频率
C.依靠工程、生物措施,杜绝地质灾害
D.加强防灾、减灾宣传,组织当地居民向平原地区迁移
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下图为“宁夏沙坡头草方格沙障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沙障的作用主要是(  )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③使用秸秆,降低沙障成本 ④增加蒸腾作用,提高降水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修建图示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铁路免受风沙掩埋
B.减轻沙坡头荒漠化
C.降低水土流失发生概率
D.提高秸秆利用效率
下图为“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甲海域附近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有大量的河流注入,提供丰富的饵料
B.寒暖流交汇处,鱼类饵料丰富
C.热带海区水温高,水温季节变化小
D.海域面积广阔,鱼类活动空间大
14.与图中洋流的海水温度分布特征一致的是(  )
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外观像冰,但遇火即燃,故也称“可燃冰”。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储量是现有天然气、石油储量的两倍,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据此完成15~16题。
15.目前可燃冰尚未得到大规模开发利用,主要原因是(  )
A.常规能源储量大 B.开采技术难度大
C.储存运输成本高 D.民众接受程度低
16.未来可燃冰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将有利于(  )
A.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B.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 4 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天气状况和海拔高低等。下表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统计,下图示意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单位:亿焦/米2)。
纬度 0° 10°N 20°N 30°N 40°N 50°N 60°N 70°N 80°N 90°N
年总辐射量(亿焦/米2) 131.7 129.9 124.5 115.8 104.1 90.1 74.9 62.6 56.4 54.8
(1)根据表中数据,补充下图纵坐标数据、名称(单位),绘制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曲线,并描述其分布规律。(4分)
(2)据图描述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规律。(4分)
(3)分析四川盆地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低的原因。(4分)
18.下图为“我国东部某沿海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写出图中各序号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①________,⑤________。(2分)
(2)图中最能代表我国夏季风的环节是________(填序号)。由②和③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2分)
(3)图中区域的城市发展较快,近年来内涝严重。试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4分)
(4)针对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请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4分)
19.下图中甲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乙为“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甲图中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________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地。(3分)
(2)甲图中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D点比B点的气温_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请你在乙图中的四条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大气的流动方向。(2分)
(5)该市欲建设热电厂,规划乙图中①②两处为备选厂址,请选择合适的厂址并说明理由。
(4分)
20.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某海区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图1)和“印度洋夏季洋流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读图1判断,该海区位于________半球;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________。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________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4分)
(2)图1虚线所示的洋流朝____________(填方向)流动。图2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图1表示的海区可能出现在________海区。(4分)
(3)此时,若一艘油轮经过印度半岛南端附近海区时发生石油泄漏事故,在洋流作用下,水面上的石油向偏______方向漂流。请说明洋流对石油污染所产生的影响。(5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