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生物
满分:100分 时量: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其中1-12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13-16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是DNA和RNA组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型H7N9流感病毒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B.主要存在于硝化细菌的拟核中的核酸由5种碱基构成
C.病毒中也有上述两种核酸
D.DNA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中有脱氧核糖,而没有核糖
2.如图表示人体中吞噬细胞吞噬、清除衰老红细胞的过程,其中①~④是参与该过程的细胞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对衰老红细胞的识别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B.形成①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C.②溶酶体来源于④高尔基体
D.③中的氨基酸来自②中多种酶对衰老红细胞中大分子物质的分解
3.如图所示为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长颈漏斗内外液面平齐,记作零界面。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变化趋势为( )(注:坐标原点处表示零界面,膀胱膜不变形)
4.如图两曲线分别表示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CO2的吸收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当光照强度为C时,两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速率分别为a1、b1,两植物有机物合成速率分别为a2、b2,结果是( )
a1=b1;a2>b2 B. a1=b1;a2C. a1>b1;a2>b2 D. a15.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温度降到25℃(原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变),
理论上图中相应点A、B、D的移动方向分别是( )
A.下移、右移、上移 B.下移、左移、下移
C.上移、左移、上移 D.上移、右移、上移
6.某同学研究甲湖泊中某深度生物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强度。具体操作如下: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a、b、c,将a先包以黑胶布,再包以铅箔。用a、b、c三个瓶分别从待测深度的水体取水样,测定瓶中水体的氧含量。将a瓶、b瓶密封再沉入待测深度的水体,经24小时后取出,测两瓶中氧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则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情况是( )
A.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v mol/瓶
B.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w-v) mol/瓶
C.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k mol/瓶
D.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k-w) mol/瓶
7.对于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不必具备的条件是( )
A.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 B.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
C.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 D.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
8.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遗传因子(E)控制。现有纯合的晚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Ee,性状表现为晚熟
B.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
C.F1自交后得F2,F2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为EE、Ee和e,其比例为1∶2∶1
D.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
9.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B.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C.由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推测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数量比接近1∶1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F2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10.测交法可用来检验F1是不是纯合子,其原因是( )
A.测交子代出现不同的性状表现类型
B.测交不受其他花粉等因素的影响
C.与F1进行测交的个体是隐性纯合子
D.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类型及比例直接反映F1的配子类型及比例
11.遗传因子组成为HH的绵羊有角,hh的绵羊无角;遗传因子组成为Hh的绵羊中,母羊无角,公羊有角。现有两头有角绵羊交配,生了一头无角小羊,所生无角小羊的性别和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 )
A.雄性,hh B.雌性,Hh
C.雄性,Hh D.雌性,hh
12.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将A、B、C、D、E、F、G七棵植株进行交配实验,所得结果如表所示。从理论上说,子代高茎豌豆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交配组合 A × B C× D E× F G× D
子代
高茎植株 21 0 20 29
矮茎植株 7 25 19 0
10% B. 25% C. 50% D. 66%
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如图所示,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物质b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pH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所处的pH可能高于曲线②和③
C.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所处的温度一定低于曲线②和③
D.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所处的酶浓度一定高于曲线②和③
14.一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的 量(mol) 0.9 1.3 1.5 3.0
产生C2H5OH 的量(mol) 0.9 0.7 0.6 0
A.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B.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0.3mol
C.氧浓度为c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50%用于酒精发酵
D.氧浓度为d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15.为研究光反应中ATP产生的原理,有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叶绿体类囊体置于pH为4的琥珀酸溶液后,琥珀酸进入类囊体腔,腔内的pH下降为4;然后把悬浮液的pH迅速调为8,此时类囊体内pH为4,类囊体外pH为8,在有ADP和Pi存在时类囊体生成ATP。对实验条件和结论分析错误的是( )
A.黑暗中进行,结果表明:H+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类囊体
B.光照下进行,结果支持:合成ATP的能量直接来自色素吸收的光能
C.黑暗中进行,结果支持:光反应使类囊体内外产生H+浓度差,推动ATP合成
D.光照下进行,结果表明:光反应产生的NADPH参与暗反应中C3的还原
16.如图为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中DNA含量不变
B.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3分) 如图1为组成细胞的有机物及元素,已知A、B、C、D和E为生物大分子。图2为图1中某种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x、y代表的元素分别是 ,图2是图1中 (填“A”“B”“C”“D”或“E”)的部分结构,它是由 种氨基酸连接而成。
(2)A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从a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3)B是 ,其在动物细胞中所起的作用是 。
(4)D在化学组成上与E的不同是 。
(5)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个五肽,3个六肽和4个七肽。则这些短肽所含氨基总数至少为 。
18.(12分) 酶的抑制剂能降低酶的活性,不同的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原理存在差异。在适宜温度、pH等条件下,某学者通过实验来研究两种抑制剂对某消化酶酶促反应的影响,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绘制曲线图如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酶是一类生物催化剂,大多数酶的结构单位是 。
在多肽形成消化酶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酶存在于真核细胞
的 中。
(2) 图示中,底物浓度升高可减小或去除抑制剂 (填
“Ⅰ ”或“Ⅱ”)的作用;底物浓度小于S2时,影响曲线①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与曲线①相比较,曲线②③酶促反应的速率大大降低,其原理是 。
(3) 该学者通过实验得到了上述实验结果,其基本的实验过程如下:
a.将某消化酶溶液等分为①②③三组,将每组等分为若干份:①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②中加
入 、③中加入 。
b.在温度、pH等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将 分别与上述三组溶液混合,
定时取样检测各反应中底物的量或产物的量,记录实验结果并绘图。
19. (13分)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在H2O和②产生①与NADPH过程中,物质②是 ;据图可知,③④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 ,图中[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 。
(2) A阶段的反应发生在 (填结构名称)上,该结构上存在光合色素。提取光合色素常用的试剂是 。
(3) 植物的叶绿体通过A阶段的反应,将太阳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并贮存在 (填写物质名称)中;D阶段发生的场所是 ,其中释放能量最多时伴随产生的物质是 。
(4) 若图示A、B、C、D代表生化反应的场所,则ATP合成发生在 (从A、B、C、D中选择填写);若场所C中的丙酮酸转化成了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20. (12分)甲图为某高等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部分时期的示意图,乙图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丙图表示该动物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甲图的细胞Ⅱ中有 条染色体。
(2) 乙图中表示DNA含量的是 (填字母);与2时期相对应的是甲图中的细胞 (填“Ⅰ”或“Ⅱ”)。
(3) 某同学用自制的装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发现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原因是 。若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处于丙图中BC段状态的分裂期细胞,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 期。
(4) 铬是一种对生物有毒害作用的重金属元素。科学家用铬处理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观察细胞的分裂指数和微核率来研究水中铬的毒性,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细胞分裂指数是指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微核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通常认为是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产生的。)
比较丁图和戊图,分析当铬离子相对浓度达到100时,细胞的微核率反而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21.(10分) 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
(1) 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 。
(2) 从实验 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 是显性性状。
(3) 实验二黄色子叶戊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
(4) 写出实验一的遗传图解:
(5) 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中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________。
(6) 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______。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第2页总2页平江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其中1-12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13-16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B B A C B C B C D B A
13 14 15 16
ABD AD ABD CD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
(1)N、P(顺序不可颠倒) A(1分) 5
(2)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3)多糖(糖原)(1分) 储存能量(1分)
(4)五碳糖(DNA是脱氧核糖、RNA是核糖) 、含氮碱基(DNA中有胸腺嘧啶、RNA中有尿嘧啶) (5)8
18、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 氨基酸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2分)
(2)Ⅰ(2分) 底物浓度 在抑制剂的作用下 , 酶的活性(催化效率)降低 ,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能力下降 (2分)
(3)a. 等量的抑制剂Ⅰ 等量的抑制剂Ⅱ b. 等量的不同浓度的底物溶液(2分)
19、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NADP+ (或氧化型辅酶Ⅱ ) ADP和Pi C5 NADH(或还原型辅酶Ⅰ )
(2)类囊体薄膜 无水乙醇
(3)还原型辅酶Ⅱ和腺苷三磷酸(或NADPH和ATP) (2分) 线粒体 水(和ATP)
(4)A、C与D(2分) 在缺氧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
20、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
(1)4 (1分)
(2)a Ⅱ
(3)没有对根尖进行解离(或解离不充分或制片时没有按压载玻片) 前(期)和中
(4)高浓度的铬离子抑制了细胞的有丝分裂
21、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受粉;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答出一点即可)
(2)二 黄色子叶
(3)1/3
(4)(3分)遗传图解得分标准(左侧标注亲代,子一代符号1分;亲代至子一代遗传因子组成,杂交符号1分;最后一代相关比例1分)
(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