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小说反套路探究评讲课件《与周瑜相遇》《李三》-202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小说典例分析+对点训练(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5 小说反套路探究评讲课件《与周瑜相遇》《李三》-202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小说典例分析+对点训练(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6 19:5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答题问题:
1.角度单一——对鼓声态度的对比、对英雄的不同见解、对战争的不同看法。
2.只指出了对比,未说明效果。
①人物身份对比:周瑜是带兵征战的高级将领;“我”是过着平凡生活的村妇。不同的身份,决定了看待战争与英雄的不同立场。
②人物所处时代对比:周瑜是三国时代的英雄,“我”实际上是梦中化身农妇的现代人。不同时代的对比,便于读者更加客观地理解历史和英雄。
③人物对英雄(或战争)理解的对比:周瑜认为英雄的价值存在于战争中,“我”认为真正的英雄不披铠甲。这种对比揭示了珍爱和平的主题。
【诗化小说主观题答题思路】
1.环境:
景物描写情景交融,充满了诗情画意,营造意境的诗意美
2.语言:
①语言表达的抒情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②语言表达的含蓄美
③听觉上的音韵美/视觉上的画面美/字词、句、手法运用等语言美
3.人物:
①人物描写的诗意美,使人物形象富有诗意 ②细节描写,善于从细微处表现人物心理
4.情节:
①淡化故事情节 ②叙事节奏缓慢 ③笔触细腻,用抒情笔调叙事
5.主旨:展现人性美、人情美,或者表现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6.读者:流露的诗意,给读者以绵长的回味
①环境描写体现诗意美:故事始终有月光笼罩,艾香萦绕;人物出场时的环境开阔、宁静、素雅;“我”喜欢的声音里呈现出的温馨、祥和。
②语言体现诗意美:小说用语简洁、凝练、隽永,善用短句,使用多种修辞,“艾草”和“鼓角声”两个意象具有深远的象征意味。
③情节设置体现诗意美:故事发生在梦境之中,
现实人物和历史人物相遇,穿越时空进行交流,具有浪漫色彩。
④人物形象体现诗意美:“我”是一个普通的村妇,
却对英雄有独特理解,身上具备诗意美;周瑜前后
对比体现诗意美。
⑤主题体现诗意美:小说通过“我”对于战争和
英雄的理解,表达对和平的期待,对平凡、
朴素、美好的世俗生活的喜欢和向往。
1段:介绍李三的身份(地保/更夫),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2~3段:李三作为庙祝打扫土地祠,挂对子,收香钱,拔蜡烛。
4~7段:李三作为地保管死人失火,缉盗。
8~34段:李三作为更夫,打更,偷船篙被罚。
文本特点一:淡化情节,结构松散——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完整的情节脉络。
①结构上,淡化情节,结构自然松散:小说由李三作为地保、庙祝、更夫的一些生活片段构成,没有激烈的情节冲突,没有完整的情节发展脉络,偏向散文化笔法。【术语整体说明1分+举例1分+分析说明1分】
文本特点二:人物性格淡化,淡化人物的典型性,都是普通平凡的人物,呈现人物本真的原貌。
乡土市井中的小人物/社会底层的普通人
第一段:“只有死了人,和尚放焰口,写疏文,写明死者籍贯,还沿用旧称”
第二段:“初一、十五,把土地祠里外打扫一下,准备有人来进香。过年的时候,把两个‘灯对子’找出来,挂在庙门两边”
第三段:“偶尔有人来赌咒。两家为一件事分辩不清,——常见的是东家丢了东西,怀疑是西家偷了,两家对骂了一阵,就各备一份香烛到土地祠来赌咒”
文本特征三:注重对乡土社会民风民俗/地域特色/小人物生存状态的描写
①结构上,淡化情节,结构自然松散:小说由李三作为地保、庙祝、更夫的一些生活片段构成,没有激烈的情节冲突,没有完整的情节发展脉络,偏向散文化笔法。【术语整体说明1分+举例1分+分析说明1分】
②意境营造上,着力刻画乡土社会民风民俗:如写死人的习俗,土地祠挂“挂灯对子”的习俗等,营造出散漫的生活氛围。
【术语整体说明1分+举例1分+分析说明1分】
文本特征四:日常化的语言娓娓道来,口语化,方言俗语的使用使小说语言质朴平淡。
汪曾祺是一个不断探索突破文体界限的作家,他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融入散文的意境,逐渐形成了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和行云流水的叙述模式。他的小说含蓄蕴藉、冲淡平和,带有明显的“散文化”特征,既展现了多样的地方民俗,又蕴含了深刻的美学意蕴,体现出独特的散文化审美价值。
“小说散文化”
概念界定:《优化方案》115页
题型:双文本印证题
文本二谈到的乡土社会的特点:
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
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题型:双文本印证题
符合(表明观点)
①李三作为地保将募来安葬死人的钱款余额拿来喝酒,在情在理,是公认的合乎礼的行为。
②失窃后,本家出钱找李三赎回,而不是由官府缉盗,并且不过问细节,遵循了礼治秩序的传统。
③两家遇到理不清的纠纷,选择到土地祠来赌咒请神明解决,而不是去官府打官司,影响他们的正是乡土社会的传统。
④李三偷船篙被当场抓住,选择认罚二百钱,遵循了礼治秩序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