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月是故乡明
五年级下册 第3课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
︽前赤壁赋︾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
︽月夜忆舍弟︾
江流有声,断崖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
︽后赤壁赋︾
蝴蝶不传千里梦,
子规叫断三更月,
辛弃疾
︽满江红 点火樱桃︾
徘 徊 烟波浩渺 篝火 萌动 澄 澈
旖旎 瑞士 莱蒙湖 无边无垠
万顷 巍峨 燕园 点缀
miǎo
ɡōu
ménɡ
chénɡ
chè
yǐ
nǐ
ruì
lái
yín
qǐnɡ
é
yān
zhuì
huái
pái
字词识记
徘 徊 烟波浩渺 篝火 萌动 澄 澈
旖旎 瑞士 莱蒙湖 无边无垠
万顷 巍峨 燕园 点缀
燕
yān( )( )
yàn( )( )
燕( )园里飞来一群小燕( )子,叽叽喳喳的,非常热闹。
yān
yàn
燕山
燕园
燕子
飞燕
多音字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 思考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几件往事(做好批注)。
3. 试着为往事起一个概括性的名字。
自学提示
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
数星星
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抓知了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看月亮
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梦月亮
作者明明实在回忆故乡的月亮
为什么写这些童年趣事呢?
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通过回忆这些往事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
阅读第5、6自然段
1.圈一圈 作者都写到了哪里的月亮?
2.谈一谈 作者是如何表现“月是故乡明”的。
小组合作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
游览世界,赏精妙绝伦之月
居“朗润园”,赏荷塘月色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圣地……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奇妙绝伦、喜欢
我的小月亮
我永远忘不掉你!
对比
本文以“月亮”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1.有许多事物能唤起我们对家乡的怀念——老树、老街、老房子、夕阳的余晖、袅袅的炊烟,以及母亲呼唤女儿的声音……请你想象着置身于某个情境,写一个片段。
2.推荐阅读《留德十年》。
任务延伸
任务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