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共4页,18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第I卷 选择题(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2年11月29日晚,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从西北戈壁奔赴太空。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于11月30日清晨入驻“天宫”,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相聚中国人的“太空家园”(下图),开启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中国空间站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的能量主要来自( )
A.月球 B.地球 C.太阳 D.北极星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下图为成都市民收到的手机地震预警信息。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22秒为倒计时时间,收到该信息时所显示的倒计时时间越短,通常说明( )
A.当地距离震中越近 B.当地地震灾害频发
C.本次地震震级越大 D.地震波的速度越快
4.影响本次地震烈度的主要因素有( )
①震源深度②地震震级③地震波速度④建筑物坚固程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预警信息中还给出了必要的避震措施,最可能出现在其中的是( )
A.请远离悬挂物,不乘电梯 B.请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撤离
C.请向地势较高的地方逃生 D.请立刻前往应急避难场所
2003年11月4日,太阳发生了三次巨大的耀斑爆发。第一次爆发发生在北京时间凌晨时分;第二次爆发在上午10时左右,东亚地区受到了严重影响;第三次爆发在21时左右。分析以上案例,判断以下6-7题。
6.这三次耀斑爆发在世界部分地区引起了( )
A.气温升高 B.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C.臭氧层空洞扩大 D.海平面上升
7.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0.9℃。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 )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②大面积植树造林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吃水深度是指船舶沉入水下部分的垂直距离,通常船只吃水深度与海水密度呈负相关。下图示意8月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的曲线。据此完成下面8-11小题。
8.关于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的含义,组合正确的是( )
A.①-温度,②--密度,③--盐度 B.①--温度,②--盐度,③--密度
C.①--密度,②--温度,③--盐度 D.①--密度,②--盐度,③--温度
9.影响②呈现如图分布规律的根本原因是( )
A.洋流 B.气压 C.经度 D.太阳辐射
10.若一艘考察船由60°S向60°N航行,据图推测该船吃水深度大致为( )
A.一直减小 B.一直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11.关于图中①、②、③三者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②能影响③,③也能影响① B.②能影响③,②不能影响①
C.②不能影响③,也不影响① D.②能影响③,③不能影响①
随着一系列光伏发电政策的出台以及光伏系统成本的下降,长江三角洲地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逐渐普及。下图为长三角地区某村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12-13小题。
12.该地各月光伏发电量差异较大,理论上发电量最高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3.与地面光伏发电相比,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 )
A.土地利用率高 B.发电效率高 C.受天气影响小 D.环境污染小
生态植草沟是指种植植被的景观性地表沟渠排水系统,主要用于雨水前期处理、雨水运输,利用植被的滞留、过滤、吸附功能,代替传统的沟渠排水系统。下图示意某城市的生态植草沟。据此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与边坡硬化的排水沟渠不同,生态植草沟可以( )
A.增加大气降水 B.减缓地表径流 C.减少雨水下渗 D.增加水汽输送
15.城市大量布置生态植草沟后,流经城市的河流( )
A.泥沙淤积量增加 B.丰水期水位上升 C.流量会更加稳定 D.枯水期水位下降
第II卷 非选择题(55分)
16.(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
(1)指出对流层温度的垂直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6分)
(2)简述平流层航空飞行的有利条件。(6分)
(3)地球演化史上,植物繁盛会带来低温期,结合空气二氧化碳浓度简要解释其原因。(6分)
17.(19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受南亚西南季风影响的藏东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泥石流阻塞河流,形成堰塞湖的灾害事件,其中,位于波密县境内的古乡沟,是发育在念青唐古拉山脉冰川边缘地区的一条大型冰川泥石流沟,自1953年以来,这里泥石流频繁暴发,古乡沟是帕隆藏布江的一条支流,泥石流规模大,暴发频率高,曾两次阻断帕隆藏布江,形成堰塞湖。下图是古乡堰塞湖位置。
(1)推测古乡沟冰川泥石流多发的季节,并简述其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7分)
(2)描述古乡沟堰塞湖形成过程。(6分)
(3)为减轻堰塞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6分)
18.(1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地理研学小组对位于甘肃西北部的马鬃山(41.5°N,97°E)进行了一周的研学旅行。研学小组成员发现该地区地质作用复杂,包含岩浆侵入、褶皱变形、沉积作用、岩层断裂等过程。
材料二:如图为马鬃山某地的地质剖面图。
(1)请说明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6分)
(2)该地计划修建一东西向隧道,在甲、乙、丙中选出合理的位置,并说明原因。(6分)
(3)结合图片和材料,按先后顺序写出该地发生过的地质作用过程。(6分)
泸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A 2.C 3.A 4.B 5.A 6.B 7.D 8.C 9.D 10.D 11.A
12.C 13.A 14.B 15.C
16.(1)上冷下热,因为热量主要来自地面。
(2)大气平稳,能见度好。
(3)二氧化碳被大量消耗,空气二氧化碳浓度下降。
17.(1)夏秋(夏)季节。夏秋季节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雨季,降水集中;地形陡峭,汇水速度快;地表物质疏松,堆积物丰富。
(2)夏秋季节气温高,冰川融化,降水较多,洪水携带大量泥沙碎石沿河谷奔腾形成泥石流。泥石流冲出山口,流速减慢,在沟口形成堆积扇,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3)加强监测预报。及时疏通河道(在堰塞湖堤坝上开挖泄洪槽)。及时疏散和撤离居民等。
18.(1)甲地质构造为向斜。乙处为背斜。
(2)乙处。乙处为背斜构造,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发生透水事故。
(3)沉积作用—水平挤压(褶皱变形)—岩浆侵入—岩层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