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6 20:1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威远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管好。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绿色消费是近些年来颇为流行的一个概念。那么,什么是绿色消费?目前国际上关于绿色消费的定义约有30多种,大多指的是要求提供绿色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我国消费者协会提出的几个层次的绿色消费中,第一个就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的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由此可见,人们关注的绿色消费主要是消费质量,是消费对象的绿色、消费效果的绿色、也包括消费过程的绿色。概括起来说,绿色消费是一种新的理性消费模式,是科学消费的重要内涵之一。
绿色消费概念是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可持续危机而提出来的。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与人类的消费方式密不可分。马克思认为,消费不仅是生产的终点,也是生产的起点;消费不但实现生产,而且反过来促进生产,同时也影响交换和分配。消费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人类要摆脱不可持续发展的危机,必须从改变导致对自身生存环境破坏的消费模式开始。于是,绿色消费概念应运而生。
绿色消费不仅是消费无污染、质量好、有利于健康的产品,更是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发展绿色消费,优化消费结构,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要,而且可以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而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又能够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改变消费观念,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自觉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绿色消费,必须从消费的主体——消费者开始。绿色消费行为来源于消费者的绿色意识,绿色消费的实现离不开绿色消费意识的确立。消费者应不断学习有关绿色消费和绿色产品的知识,正确理解绿色消费的内涵,充分认识到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为主旨的。绿色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符合人的健康需要,绿色消费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障生命健康,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使人的生活消费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推行绿色消费,首先要有绿色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因此,突破绿色产品的供给约束是普及绿色消费的前提。企业是产品的生产者和营销者。面对绿色消费的兴起,企业应该由传统生产向绿色生产转型,及时改变技术攻关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绿色产品的开发,在原材料采购以及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保管和运输等方面坚持绿色标准,加强对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控制,为消费者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产品。
培育和促进绿色消费,政府责无旁贷。应制定更有效的政策,推进绿色消费发展。将绿色产业列入国家支持性产业政策范围进行扶持,增加对绿色产业的投资,提高企业的科研与开发能力,促进绿色技术的引进和推广;鼓励投资绿色企业,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清洁生产设备;完善绿色奖励政策,使绿色企业享有减免税、优惠贷款等优惠政策。扩大绿色生产,应该实行多产业、多领域齐头并进的政策。赋予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以浓重的“绿色”,逐步实现制造业生产的清洁化和农业生产的无污染化。基础设施、建筑业、商业、现代服务业等,也应当逐步实现“绿色”发展。
(摘编自《什么是绿色消费》)
材料二:
陋习往往与不良的传统消费观念相关,在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因素中,所谓非理性消费也在此列。革除陋习不仅要靠法律强制,而且要靠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念,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使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绿色消费是党中央提出的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消费者选择绿色产品或服务。有学者运用排除法对非绿色商品进行了类型化列举;危害到消费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使用来自稀有动物或自然资源的原料的商品;生产中涉及对动物进行残酷或不必要剥夺的商品;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生不利影响的商品。显然,滥食野生动物与这些排除要素完全吻合。又如,使用高污染高排放的汽车、没有合理回收措施的一次性用品、不自觉实行垃圾分类、浪费能源资源等各种不良消费行为,尽管有些并非法律所禁止,但本质上都属于陋习之列。
革除陋习最关键的是引入绿色消费的理念和机制。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绿色GDP考核、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低碳发展等绿色发展道路,重点都是放在经济领域并侧重生产环节。实践证明,作为短板的消费领域问题不解决,绿色发展就落不到实处。特别是某些人长久以来形成的消费陋习已到了非革除不可的时候。
绿色消费将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结合起来,使公众的消费权益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高度地融为一体,同时也为绿色发展提供了需求动力,必将得到公众的积极响应。
(摘编自周珂《绿色消费助力除陋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就是绿色消费,它不仅关注消费对象的绿色,还关注消费的过程与效果的绿色,追求消费的质量。
B.绿色消费的概念,是人们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可持续危机提出来的,它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与消费关系原理。
C.绿色消费能够为绿色发展提供动力,既有利于保障人民健康,提高生活水平,也能够使生活消费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D.绿色消费对消费者有较高的要求,要求消费者具备超前的意识、不断学习的能力、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高的认识水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的消费方式影响着自身的健康安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要积极行动。
B.消费能够实现和促进生产,因此生产与消费要想形成良性循环,不仅需要大力发展绿色消费,还需要优化消费结构。
C.培育和促进绿色消费,不仅要培养消费者的绿色意识,还要突破绿色产品的供给约束,加强政府的管理、扶持。
D.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念,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人们就会自觉改变不良的传统消费观念,杜绝非理性消费,革除陋习。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绿色消费”范畴的一项是(3分)
A.购买环保电池 B.尽量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C.不吃野生、珍稀动物 D.尽量购买耐用品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绿色消费”下一个简要定义。(5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5分)
(二)文学类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与地摊有关的生活史
刘云芳
我和母亲躺在两个被筒里,像两根停泊在深夜的火柴。她每天睡前都喜欢在回忆里浸泡会儿。
她回忆自己在山间奔忙,也回忆少年时背木头去集上卖。她把摊位设在牛羊集门口,搬块砖来坐,纳起了鞋底。母亲和姨姨们早早就成了大人的帮手,不管是上学还是去山里放牛羊手里总有个鞋底,被麻绳一端的针穿来穿去。一副副大大小小的鞋底摞起了母亲成长的时光。
母亲说鞋底是道具,可以遮掩恐慌。她纳着鞋底,余光却扫视着人群,希望他们停下来哪怕不买,问问也好。母亲的体会我都有过,只是一直不敢说,我在千里之外的省城工作时,也曾摆过地摊。
母亲还卖过桃子。家里没秤,论个儿卖,一块钱七八个,已经很便宜了,却总是又被饶上一两个。母亲总是笑呵呵地,说,反正是自家地里长的,没本钱。在她眼里,自己的辛苦是不算成本的。
阳光最毒辣的时候,母亲戴了草帽,挑着凉粉,去往矿石沟。那凉粉,她一大早起来熬制,又在井水里泡了一上午。她下地拔了小葱,又摘了红的青的辣子,把新蒜剁成末儿,再带一壶村里老人酿的陈醋。这些小料用瓶瓶罐罐分装了,她要一直挑到矿石沟。在矿洞口一声吆喝,矿工们便像蚂蚁般爬出来,湿毛巾擦擦手,便上来端碗。母亲通常不收钱,他们总是等到下午结工钱后,才把一块钱送到父亲手里。每次母亲都会专门留一碗给父亲,两人静悄悄坐在一棵松树的阴影里吃饭。空碗都收回来,母亲再挑回家。
不做凉粉的日子,母亲就背着挎篮去卖雪糕,上边捂着厚厚的被子。人们觉得在矿石沟能吃到雪糕是奢侈的,说,大老远送来,可以卖贵点。但母亲不愿这样。父亲回来后,满是矿渣的手捧出一把零钱,那场景浮现在我眼前时,会变成一把锉,磨得人心疼。
我第一次摆摊是六岁,跟二舅去山那头卖苹果。我们谁也不敢叫卖,坐在那里等着,直到熟识的老人看到了,才帮着喊起了人。长辈的行为就是一道光,我们可能不自觉就会被它照亮,不由自主地成为模仿者。小学时,我喜欢兜售些小玩意给同学,几个螺丝、钉子或一截废旧天线。
母亲一直都惊讶我的节省:异地求学时,每月饭费可以控制在二十四块,一周一斤咸菜每顿一个馒头。我像个鼠类一样乐于积蓄。母亲不知道,那是原生家庭的艰辛早早映照在心灵深处的结果。我喜欢在他们需要钱时,一个电话过来,就能把钱打过去。我把自己置身于改变亲人命运的重要角色,就像小时候,父母和子女们经常玩的问话游戏:
等我老了,你给我钱花吗?给!我把钱都给你花。我给你买好吃的,买好衣服,买大飞机……
母亲回忆自己摆摊的时光,总是带着欢快的节奏,而她知道我在外地摆过摊后,那神情却……她觉得那是艰辛的、悲凉的,甚至常常流出眼泪。
我曾在省城和闺蜜摆摊。一下班,我们偷偷交换个眼神,迅速换掉职业装和高跟鞋,拖着拉杆箱就出发。去往一个还算热闹的夜市,那里一个个小摊排成了长龙。我俩找个没人的空地铺上旧毛毯,把带包装的内裤摆好,等人来光顾。
起初,生怕有熟人认出,我们穿平时不穿的衣服,有时也拿帽子遮盖脑门。但很快,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痛快感立马消除掉一切。每晚,我们回去拿出钱来数,那神情,像两个收获了许多黄豆的老鼠。
我用电子表格把账记得很清楚,成就感在表格间跃动。摆摊后,我们一下子变得很节省。花一块钱都有罪感,甚至舍不得买一瓶水。好在城管很和气,他会在不能摆摊的日子提前挨个通知大家。有时,人们也会跟他开几句玩笑。有人争执位置时,他还来调解几句。
还有个卖小饰品的桂姐。偶尔,她女儿会跟来,盘坐在摊布一侧,戴着金货的假辩子,像个正在出售的洋娃娃。洋娃娃一见别人吃东西,就会忍不住舔嘴唇,却并不开口要。那天,小女孩忽然哭起来,不肯说话,却死死盯着旁边的棉花糖。而那天桂姐一直都没开张。快收摊时我和闺蜜各自挑了一副耳环。她有点开心,又有点不好意思。孩子已经睡了,醒后,看见妈妈手里举着一大朵棉花糖,像是从梦里被甜醒了似的,笑得很开心。我们帮她收拾了东西,看着她一手领着孩子,一手拎着蓝色横纹的大编织袋,拐过了街角。
她的样子总让我想起在矿石沟里卖凉粉和雪糕的母亲,以及在集上花不少钱给我买皮鞋和衣服的母亲。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母亲卖凉粉时起早熬制,精心制作小料,“用瓶瓶罐罐分装”,表现出母亲淳朴善良,做事兢兢业业。
B.我求学时控制生活费,但亲人有需要时,“一个电话过来,就能把钱打过去”,显示出亲情在我心中的分量。
C.卖小饰品的桂姐摆摊时带上像个“洋娃娃”的女儿,这是桂姐的经营手段,也是吸引顾客的有效方式。
D.小说多处描写摆地摊场景,涉及的摆摊者、商品、顾客、体验都有所变化,呈现了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想象新奇,把自己比喻成老鼠,表现劳动人民的卑微、勤劳,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小人物的艰辛与快乐。
B.小说中多个地方都写出了摆地摊的艰辛,但两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映衬于其中,小说氛围由此而显得温暖。
C.本文从“我”的视角出发,先后描写了母亲、舅舅、桂姐等人的摆摊场景,使故事更加细腻、真切,耐人品读。
D.小说结尾“她的样子总让我想……母亲”一句,串联起两代人摆地摊的生活史,并且表明本文主旨是无私的母爱。
8.在几次摆摊的过程中,“我”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9.本文具有“散文化”的特点,有学者认为,这乃是把小说的环境化淡,人物化虚,情节化少而唯独把情绪化浓。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①九世孙。白十岁通诗书,苏题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天宝初,白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召入,而白已醉,使高力士脱靴,左右以水酬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力士素贵,耻之,擿②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惰。后白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月夜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得阳。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节选自《新唐书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
(节选自《唐才子传·李白传》)
【注】①兴圣皇帝:即西凉武昭王李暠,李暠是汉代前将李广的第十六世孙,又是唐朝先祖,唐朝在修撰史书时,追谥他为“兴圣皇帝”。②擿tī:挑别指摘。③沮jǔ止:阻止、遏止。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B.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C.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D.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纵横术,指战国至秦汉时期,善于外交辩解的纵横家如张仪、苏等人所使用的谋术。
B.翰林,古官名,最早追溯到唐代,常为皇帝起草文书、参与修编国史并备皇帝咨询。
C.辟,古代指授予官职,文言文中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封、拜、除、授”等。
D.华阴,“华”指华山,古人认为“山南水北为之阴”,所以该县因在华山南麓而得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白才华横溢。苏题称赞李白才高可比司马相如,贺知章惊叹他为谪仙,唐玄宗初见李白便赐他为翰林供奉。
B.李白狂放不羁。李白为官后与酒徒在集市中酣饮,他被赐金放还后,还穿着御赐宫锦袍月夜泛舟,旁若无人。
C.李白蔑视权贵。李白入宫为玄宗作诗,让玄宗亲信高力士亲自为他脱靴,甚至让玄宗的宠妃杨贵妃为他研墨。
D.李白声名远扬。李白在华阴公堂上的供状并未署名,仅历数自己在长安之事,县令立刻知道他的身份,并将他释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2)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
14.李白被赐金放还的原因是什么?(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完成15~16题
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插秧诗
(唐)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15.下列对上面两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插秧歌》首联用“抛”“接”“拔”“插”四个动词描绘出全家插秧时忙碌混乱的场景。
B.《插秧歌》颔联中“兜鍪”和“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暗示抢插秧苗无异于一场紧张的战争。
C.《插秧诗》“低头便见水中天”写插秧的时候需要弯腰低头,同时也暗示着做人的道理。
D.《插秧诗》表面上写的是农民插秧的情景,实际上一语双关,暗示的是修禅的道理。
16.“退步原来是向前”历来为人所称道,妙不可言。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诗人梦醒后对人间乐事和古来万事的感慨,看似消极,却是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省,为后文直抒胸臆积蓄了感情力量。
③“楼”是个极易让人触景伤怀的建筑空间,正是倚楼远望,才不由地生发出诸多愁绪。古人选择“楼”入诗词,绍续了文学缘情传,彰显出诗心愁肠的艺术魅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中国网络文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培育了大量的写手,作品更是______________。许多网络写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一些网络文学作品格调不高,不能反映当代中国______________的社会图景,而是遵循一种“快感机制”,供大众“悦读”。这其实是价值错位、______________的表现。网络写手应该摆正心态,自觉跳出“作品点击量”的桎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网络写手切忌不要过多地沉溺于玄幻、穿越、修真等“打怪升级”的套路中,否则,网络写手不仅会丧失对美的审视、对外界的感知,而且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很可能变成类型化的重复他人或者自我重复。网络写手要养成勤于阅读的好习惯。由于经常面对电脑或手机写作,很多网络写手即使有阅读,也只是“读屏”。网络写手应该注重阋读,坚持一种“有难度”的写作。另外,切实做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只有走向广阔的天地,感受时代的脉搏,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网络文学从“高原”走向“高峰”也就______________了。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4分)
A.层出不穷 气贯长虹 急功近利 迎刃而解
B.生生不息 气贯长虹 急于求成 水到渠成
C.层出不穷 波澜壮阔 急功近利 水到渠成
D.生生不息 波澜壮阔 急于求成 迎刃而解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出现了浮躁情绪,热衷于追名逐利,偏离了文学初心
B.热衷于追名逐利,出现了浮躁情绪,偏离了文学初心
C.热衷于追名逐利,偏离了文学初心,出现了浮躁情绪
D.偏离了文学初心,出现了浮躁情绪,热衷于追名逐利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网络写手切勿过多地沉溺于玄幻、穿越、修真等“打怪升级”的套路中,否则,不仅网络写手会丧失对外界的感知、对美的审视能力,而且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很可能变成类型化的重复他人或者自我重复。
B.网络写手切勿过多地沉溺于玄幻、穿越、修真等“打怪升级”的套路中,否则,网络写手不仅会丧失对外界的感知、对美的审视能力,而且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很可能变成类型化的重复他人或者自我重复。
C.网络写手切忌不要过多地沉溺于玄幻、穿越、修真等“打怪升级”的套路中,否则,不仅网络写手会丧失对外界的感知、对美的审视能力,而且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很可能变成类型化的重复他人或者自我重复。
D.网络写手切忌不要过多地沉溺于玄幻、穿越、修真等“打怪升级”的套路中,否则,网络写手不仅会丧失对外界的感知、对美的审视能力,而且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很可能变成类型化的重复他人或者自我重复。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大家常挂在嘴边。“百步”只是一种比较虚的说法。饭后适当散散步,对于大多数健康的人来说,有助放松心情,还能促进胃肠蠕动,所以一直被视为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不过,①_________________。正确的做法是,饭后不要马上散步,最好饭后休息二三十分钟,再开始散步较为适宜。如果饭后马上散步,血液需运送到全身其他部位,胃肠的血液供应就相应减少,②_________________,对于一些体质较差甚至是多病的人来说,最容易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
在北方的冬季,③_________________,有些人在餐厅进餐时吃得红光满面,大汗淋漓,如果饭后匆忙离开,在外面瑟瑟的寒风刺激下行走,汗腺及皮下组织中的毛细血管骤然收缩,容易引起风寒头痛,甚至可能加大心脏的供血负担。这种情况下,我们更不建议“饭后百步走”。
21.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分)
A.见小明出了大门,小强忙催促道:“我们快走吧,要迟到了!”
B.刘老师对小明说:“要记住,我们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C.既然我们话不投机,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还是各回各家吧!
D.对我们的警告,请不要置若罔闻,要积极配合,而不是逃避。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林语堂看来,一个没有读书习惯的人,“是受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而阅读恰恰能够打破久远时间与辽远空间的障壁,开拓人生的视野。赫塔·穆勒曾说:“没有什么比一本书更能强烈地触及我们的心灵。”所以,当我们拿起一本书的时候,就会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打开一本书,也许是你下一站的旅行地,也许是你想要探寻的精神家园。
以上文字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可叙,可议,体现你对阅读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威远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 2.D 3.B 4.绿色消费是指消费无污染、质量好、有利于健康的产品或选择绿色服务,以满足人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消费模式。 5.①首先指出什么是绿色消费。②然后指出绿色消费概念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③最后从三方面指出推行绿色消费的具体措施。
6.C 7.D 8.①“我”第一次摆摊胆怯、害羞,不知所措;
②长大后摆摊比小时候从容了很多,但是依然怕熟人认出,表现了有所顾忌的心理;
③后来收获的喜悦充满了内心,辛勤的劳动带来了成就感,也变得格外的珍惜劳动的成果。 9.①小说的环境化淡:小说中营造真实的生活环境,表现自然的生活状态,注重日常生活的描写,没有小说意义上的塑造人物形象的环境描写;
②人物化虚:简单地勾画人物,少有对人物性格细致的刻画,人物形象缺少丰富化和个性化的鲜明特征,一般都是普通平凡的人,常常无主次之分;
③淡化情节:故事情节舒缓、平淡,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发展脉络,缺少戏剧冲突,选取最富有表现力的细节,用片段特写的方式呈现;
④情绪浓:通过作者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来传达突出生活的艰辛和与家人的温情传递,人性的善与恶,底层人生五彩斑斓的底色等主旨。
10.B 11.D 12.A 13.(1)这人天才卓越,如果再稍微增加点学问,便可以和汉代的司马相如相比。
(2)李白,字太白,是崤山以东人氏。他母亲梦见长庚星然后生下了他,于是用“白”为他命名。 14.①李白得罪了权贵,遭到权贵的诋毁和排斥。
②李白为官后与酒徒在集市中酣饮,唐玄宗对李白经常喝醉酒心存不满。
③李白狂放不羁、蔑视权贵的性格。
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第九代孙子。李白十岁时就通读诗书,苏题是益州长史,他见到李白,感到惊奇,说:“这人天才卓越,如果再稍微增加点学问,便可以和汉代的司马相如相比。”然而李白喜欢纵横家的那一套术数,学击剑,为人见义勇为,轻财好施。天宝初年,李白到了长安,他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叹地说:“你,是从天上贬下人间的仙人啊。”贺知章在玄宗面前说起李白,玄宗于是在金銮殿召见他,李白论及当代的大事,献上一篇赋颂。玄宗赐李白吃食,并亲自为他调羹,下诏任命他为翰林供奉。玄宗坐在沉香亭,忽然心中有所感触,想要李白作乐章,而李白和酒徒还在街市中饮酒。玄宗召李白入宫,而李白已经醉倒,让高力士为他脱鞋,左右侍从用水为他洗面,李白酒醉稍醒,他提起笔一挥而就,下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高力士向来地位显贵,以为李白脱鞋为耻,于是挑剔他的诗中的毛病并加以附会,以激怒杨贵妃,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总是加以阻止,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亲近的人所容忍,愈加桀骜不驯,放荡不羁。后来李白恳求引退还山,玄宗皇帝也就赐给他金帛,让他回去。李白漂泊于四方,曾经于夜间借着月色,和崔宗之乘船从采石矶至金陵,身上穿着皇帝所赐宫锦袍,坐在船中,旁若无人。安禄山起兵造反,天下大乱,李白辗转于宿松和匡庐之间,永王李璘征召他到府中做幕僚。等到永王起兵作乱,李白逃回彭泽,永王事败后,李白论罪当斩。起初,李白在并州游历,曾见郭子仪,对子仪之才暗暗称奇,当时郭子仪曾犯法应受处罚,李白救了他,使他免受处罚。等到李白论罪当诛的时候,郭子仪愿解除官职以赎李白之罪,于是朝廷下诏,把李白长期流放夜郎,正好碰上大赦,李白又回浔阳。代宗即帝位后,召李白任左拾遗之职,而这时李白已经逝世了,终年六十余岁。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他母亲梦见长庚星然后生下了他,于是用“白”为他命名。李白十岁时就通读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人,才华横溢……李白云游四方,打算登华山,带着醉意骑驴路过县衙门,县令不认识李白,十分生气,派人把李白带到公堂上问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无礼!”李白在供词中不写姓名,只写道:“我呕吐后曾让皇上用手巾擦嘴,吃饭时皇上亲手为我调匀肉汤,写字时杨贵妃捧着砚台,高力士帮着脱靴。在天子殿门前尚许我纵马奔驰;华阴县街门口,我却不能骑驴而过吗?”县令看了,又惊又愧,忙行礼道歉说:“不知道是翰林学士来到此地。”李白大笑着扬长而去。
(节选自《唐才子传·李白传》)
15.A 16.(1)农夫插秧是边插边后退的,正因为后退这种方式他才能把秧田全部插好,退步就是前进。(2)也是为人的姿态,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人生在世,退让、无为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功。因而,退步,有时也能达到心地清净的开阔境界。(3)诗句借用农民插秧前插后退的情形巧妙地来点出人生有时退让一下也能求得完满的道理。
17.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18.C 19.A 20.B
21.D 22.①饭后散步也有讲究
②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
③室内外温差较大
23.例文: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让人生气象万千。
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妹,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妹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