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
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 D.历史上关系紧密
2.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法国巴黎签署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7年,6国又在意大利罗马签署旨在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条约;1965年,6国又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又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上述材料论述的是( )
A.马歇尔计划的实行 B.欧洲逐渐走向联合
C.欧洲联盟的成立 D.二战后的欧洲的统一
3.1996年12月的《时代周刊》首次提出“新经济”一词,用于形容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经济。下列关于“新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美国开始成为世界霸主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大力扶持高新技术
4.20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在苏美接触的同时,欧洲国家应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样可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这一主张
A.体现了欧洲外交独立自主的愿望 B.是西欧各国共同的外交政策理念
C.反映了法国战后一贯的外交政策 D.宣告欧、美、日鼎立局面的形成
5.历史学习要求“史论结合”,有四个同学围绕“政府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一观点展开讨论。以下哪个同学列举的史实不能支持这一论点( )
A.甲: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实行自由贸易,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B.乙:西欧国家利用马歇尔计划和先进技术,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复苏
C.二战后,英、法、德等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D.丁:二战后日本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6.20世纪的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促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向劳动人民让步,因而有学者说:“如果地球上没有社会主义制度,就不会有资本主义的福利制度。”该学者旨在说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
A.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B.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刺激了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 D.促进了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7.某历史兴趣小组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①欧洲走向联合,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主要特征
③日本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下,经济迅速恢复 ④欧美国家普遍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促进经济增长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8.在项目化学习中,某同学总结二战后的美日关系时,制作如下资料卡,卡中“ ” 处适合补充的内容是
A.实行马歇尔计划,美国借机控制日本 B.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战略的需要
C.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D.政治多极化下美国称霸世界需日本帮助
9.据下图推断,漫画作者认为欧洲福利制度的推行
A.维护了社会公平 B.加剧了财政负担
C.抑制了贫富分化 D.降低了就业热情
10.《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称:“……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民族国家”是指( )
A.掀起了不结盟运动 B.发展为福利国家
C.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建立了欧洲共同体
11.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这一内容可以归入的范畴是
A.整顿金融秩序 B.恢复工业生产
C.建立社保体系 D.举办公共工程
12.日本自1963 年起成为世界最大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国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随即减少对美国出口。1968 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国钢铁出口。1980年,有美国人认为“日本的经济力量比苏联的军事力量对美国的安全更有威胁”。这些言行证实了( )
A.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B.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C.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D.日本成为美国称霸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13.二战后初期,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援助西欧,扶植日本。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西欧国家逐步实现了经济一体化;到1968年,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经济上面临西欧和日本的强烈竞争。据此,这种“竞争”( )
A.推动了世界格局趋向多极化 B.使美国达到了控制西欧的目的
C.推动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D.使得苏联走向了解体
14.美国、西欧、日本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图示。根据图示,可以得出
①体现了二战后,美、日、西欧的经济发展历程 ②美国扶持日本,促进日本经济发展
③西欧国家的联合,是其经济崛起的重要因素 ④经济格局三足鼎立的形成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有学者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战争的可能性。”这段材料表明建立“欧共体”的目的是
A.对付苏联,加强实力 B.摆脱美国,独立发展
C.发展经济,避免战争 D.结成同盟,称霸世界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宣布了美国“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马歇尔强调,如无大量额外的援助,欧洲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恶化”。美国的责任“应该尽其所能,帮助欧洲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这个演说发表后,很快被舆论界称之为“马歇尔计划”。
——摘编自方连庆等《国际关系史》(战后卷)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说道:"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歇尔推行“援助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美国与西欧之间是如何互相对待的?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影响国家间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
17.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精彩片段。某九年级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围绕“中外社会转型”这一主题,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任务一 【绘制简图——认识社会转型】
(1)依据下面的图示,简述日本历史上三次社会转型的概况。
任务二 【思维导图——感悟曲折探索】
(2)请在①处填写正确内容,结合思维导图和相关史实,概述中国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的近代化探索之路。
任务三 【创设情境——探寻美国崛起】
(3)你能从下面的情境中提取到哪些历史信息?
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在美国历史上唯一的这次内战中,拥有经济和人口的优势,更拥有道义和价值观优势的北方取得了胜利。......从19世纪末开始,美国已经率先站在了电气时代的潮头。1929年,美国高速增长的经济像一辆飞驰的战车戛然而止,空前的繁荣演变为空前的危机。危机还蔓延到整个西方世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任务四 【阐释主题——走进改革时代】
(4)请你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两个,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特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南方谈话 世界贸易组织
任务五 【史论结合——永跟“红船”前行】
(5)请根据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表述完整,体现联系等)
致远舰巡洋舰 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6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在二战后西欧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联系日益紧密,西欧国家加强经济联合的要求产生,但影响西欧经济联合的首要因素是历史上的多次战争导致宿怨较深尤其是法德两国,因此法国首倡舒曼计划意图在于以经济合作化解政治矛盾与宿怨,实现地区永久和平以有利于经济发展,故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屡遭战争重创的影响,A项正确;社会制度相同是走向联合的有利条件之一,但不是直接原因,排除B项;西欧六国中法德发展水平要高于其他几国,排除C项;历史上关系紧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比如法国和德国之间曾经爆发过大规模战争,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根据材料“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法国巴黎签署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7年,6国又在意大利罗马签署旨在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条约;1965年,6国又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又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可知,材料叙述了欧洲共同体形成的过程,表明欧洲逐渐走向联合,B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由美国开始实施的,材料与之无关,排除A项;欧洲联盟是1993年成立的,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了欧洲6国,因而不能表明欧洲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D项正确;1933年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已经取代了自由放任的政策,排除A项;二战后美国开始成为世界霸主,排除B项;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依据“20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在苏美接触的同时,欧洲国家应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样可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可知戴高乐对美国等国所谓的“铁幕”并不认同,认为欧洲国家应该同苏联进行交流和接触,以维护欧洲自身的安全,由此可见这一主张体现了欧洲外交独立自主的愿望,A项正确;戴高乐的主张不一定代表西欧各国共同的外交政策理念,排除B项;戴高乐的主张不一定代表此前法国领导人的外交政策,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5.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二战后,英、法、德等国建成“福利国家” ,缓和了社会矛盾,但这只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C项符合题意;甲、乙、丁同学列举的史实都能支持观点“政府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AB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6.D
【详解】依据“促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向劳动人民让步”“如果地球上没有社会主义制度,就不会有资本主义的福利制度。”可见该学者旨在说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促使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贫富差距,改善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D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与欧洲一体化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排除B项;题干没有反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刺激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而是反映其刺激了资本主义福利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二战后,欧洲国家走向联合,促进了经济发展,①正确;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表述太绝对,排除②;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计划,排除③;二战后,欧美国家普遍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促进经济增长,④正确。①④正确,C项正确;②③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8.B
【详解】20世纪50-70年代,美苏冷战开始,美国出于本国战略的需要,积极扶持日本,使日本成为对抗苏联和社会主义的前沿,B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计划,排除A项;CD项不符合20世纪50-70年代美国积极扶持日本的背景,排除。故选B项。
9.B
【详解】注意题干的漫画,漫画上方是享有高福利的人群,而中间是写有“欧洲高福利”的巨石,下方则是苦苦支撑巨石的政府,由此可见漫画作者认为欧洲福利制度的推行加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B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旨在说明政府的财政负担加重,并没有体现福利制度维护了社会公平或抑制了贫富分化或降低了就业热情,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根据材料“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方国家面对战争的破坏、传统优势地位的丧失和美苏两极的威胁,一方面完善本国资本主义,另一方面走向联合,故“修正民族国家”是指欧洲开启一体化进程,建立欧洲共同体,D项正确;不结盟运动为发展中国家主导,排除A项;BC项均为内部政策,是西方国家完善资本主义的措施,排除。故选D项。
11.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建立起了社会保障制度,C项正确;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与整顿金融无关,排除A项;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不是恢复生产,排除B项;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是建立制度,不是公共工程,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2.B
【详解】根据材料“美国指责日本对美国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随即减少对美国出口。1968 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国钢铁出口”可以看出日本钢铁出口受到美国的干涉,说明日本仍然没有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美国对日本的经济控制,无法体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排除A项;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是在二战后,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美国对日本的经济控制,不是“日本成为美国称霸道路上的主要障碍”,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根据材料中“美国在经济上面临西欧和日本的强烈竞争”可知,西欧国家的联合,让这些国家实力大增,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这些都对美国形成极大地竞争,这就推动世界格局趋向多极化,A项正确;根据“美国在经济上面临西欧和日本的强烈竞争”可知美国没有能够成功控制西欧,排除B项;这种竞争与世界和平与发展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苏联解体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反映了1950年-1991年,美国、西欧、日本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变化,美国比重逐渐下降、日本和西欧的比重逐渐上升,这体现了二战后,美、日、西欧的经济发展历程,也反映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①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图示信息无法直接体现出美国扶植日本、西欧国家走向联合,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根据题干“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战争的可能性。”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欧共体”的目的是发展经济,避免战争。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西欧国家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抗苏联、摆脱美国、称霸世界的内容,排除ABD。故选C。
16.(1)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2)美国承认西欧伙伴地位,而西欧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意思相近即可)
(3)国家利益。
【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马歇尔所说的“自由制度”指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因此材料一中,“帮助欧洲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指的是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这就是马歇尔推行“援助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
(2)依据材料二中,“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可得出美国承认西欧伙伴地位;从“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可分析出,欧共体成员为了自身利益和前途,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3)西欧百废待兴时,为了国家利益,依赖美国援助,西欧联合强大后,为了自身发展,要求摆脱美国控制;美国援助西欧时,为了实现霸权主义,试图控制西欧,西欧强大后,又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从这些变化中可分析出,影响国家间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
17.(1)第一次社会转型是646年日本效仿中国隋唐的典章制度,实行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第二次社会转型是1868年日本效仿欧美国家,实行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第三次社会转型是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日本利用美国的援助,促进经济迅速发展,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2)①处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工业革命后,为了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英国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双半社会,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洋务运动兴起,主张“自强”、“求富”,开启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尝试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开启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双半社会。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主张“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兴起并曲折发展;近代社会生活也发生巨大变化,呈现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近代教育文化事业也不断向前发展。
(答出符合题意要求的任意一点得1分,共3分)
(3)在华盛顿领导下,美国独立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维护了国家统一;美国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国家,引领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并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罗斯福新政采取政府干预经济的办法,将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与政府的干预有机结合起来,以摆脱经济危机。
(4)示例一 :主题: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关键词: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南方谈话
阐释: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形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共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示例二 :主题:对外开放 关键词:经济特区、世界贸易组织 阐释:(略)
示例三 :主题:经济体制改革 关键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阐释:(略)
(任选以上一个示例作答,主题明确,选词准确,阐释清晰)
(5)示例:题目:改变中国命运的“船”
近现代中国的航船,历经曲折,不断奋进。
19世纪60年代,主张“自强、求富”的洋务派开启了近代化探索——洋务运动,其建立的北洋海军是当时中国最强大的海军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尽管邓世昌等率“致远舰”积极抗击日军,但最终被击沉,清政府战败,洋务运动破产,说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各阶层的探索不能挽救近代中国的命运。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在上海、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要发扬“红船”精神,永站时代潮头,为民族复兴而不断努力!
(评分说明: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观点论述与图片反映事件及影响建立联系,并围绕主题进行阐述。)
【解析】(1)
根据材料“第一次社会转型646年”并结合所学可知表述的是日本的大化改新,日本效仿中国隋唐的典章制度,实行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根据材料“第二次社会转型1868年”并结合所学可知,表述的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日本效仿欧美国家,实行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根据材料“第三次社会转型1945--1968年”并结合所学可知表述的是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日本利用美国的援助,促进经济迅速发展,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2)
根据“工业文明”、“侵华战争”可知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扩大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华侵略,是中国①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概述:结合所学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进行阐述工业革命后,为了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英国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洋务运动兴起,主张“自强”、“求富”,开启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结合所学甲午战争的影响得出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尝试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开启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结合所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得出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合所学辛亥革命的意义得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得出主张“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兴起并曲折发展;近代社会生活也发生巨大变化,呈现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近代教育文化事业也不断向前发展。
(3)
根据材料“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得出在华盛顿领导下,美国独立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维护了国家统一;根据材料“从19世纪末开始,美国已经率先站在了电气时代的潮头”得出美国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国家,引领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根据材料“空前的繁荣演变为空前的危机。危机还蔓延到整个西方世界”得出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并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根据材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得出罗斯福新政采取政府干预经济的办法,将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与政府的干预有机结合起来,以摆脱经济危机。
(4)
示例一 :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得出主题: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关键词:提取材料中的关键词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南方谈话;进行阐释:结合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背景和影响得出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形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共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结合所学南方谈话的影响得出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5)
示例:根据材料“巡洋舰”“嘉兴南湖游船”得出题目:改变中国命运的“船”近现代中国的航船,历经曲折,不断奋进。结合所学洋务运动的口号、内容、结果、教训得出19世纪60年代,主张“自强、求富”的洋务派开启了近代化探索——洋务运动,其建立的北洋海军是当时中国最强大的海军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尽管邓世昌等率“致远舰”积极抗击日军,但最终被击沉,清政府战败,洋务运动破产,说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各阶层的探索不能挽救近代中国的命运。结合所学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地点、意义得出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在上海、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我们要发扬“红船”精神,永站时代潮头,为民族复兴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