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观察生物 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观察生物 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02 16:00:27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观察生物 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2七上·衢州期中)中国的“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研发的新品种巨型稻,2021年11月在浙江龙泉迎来丰收,巨型稻平均高度2m,单穗粒数可达680粒,比普通稻多3倍,实现袁老“禾下乘凉梦”,为“饭碗牢牢掌握在中国自己的手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了的贡献。下列对巨型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株高大主要靠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B.巨型稻植株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C.扎入土壤深处的根部细胞膜控制水分和养分吸收
D.巨型稻的各种性状特征与细胞质的控制作用有关
2.(2022七上·衢州期中)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让清代袁枚的励志小诗《苔》红遍大江南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结合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白日不到处”,反映出苔藓对环境的适应
B.诗中虽提“苔花”,但苔藓并没有真正的花,属于孢子植物
C.“苔花”也学“牡丹”开,比较得知两者均可开花结果繁殖后代
D.“苔花”虽微小似米,但一样拥有和牡丹那样的生命尽情绽放的机会
3.(2022七上·衢州期中)我们开化是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模范区。开化菜有十大特色名菜,即何田清水鱼、开化青蛳、苏庄饮粉(系列)、古田山干菜(系列)、马金豆腐干、金溪石斑鱼、钱江源土鸡煲、十八洞腊肉、农家生抄肉、南华山菌煲。苋菜干煮腊肉就是一道美食。冷水泡苋菜,水仍清澈,热水泡苋菜就能得到红色汤。如图表示热水温度与汤变红程度的关联,控制色素进出细胞的结构和它能耐受的最高温度分别是()
A.细胞壁60℃ B.细胞壁70℃ C.细胞膜70℃ D.细胞膜60℃
4.(2022七上·衢州期中)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长身体高峰期,需要营养均衡,除三餐外,还需补充水果有利于健康。苹果就是营养较丰富的水果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苹果果实应属于器官
B.营养丰富苹果汁来自果肉细胞的液泡
C.表皮破损的苹果会很快腐烂,是由于表皮中上皮组织受损
D.削苹果时,不小心划破手上的皮肤,感到疼痛,这说明皮肤中有神经组织
5.(2022七上·鄞州期中)一群学生在雨后的草叶上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点,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判断小点是生物的依据是(  )
A.体小且呈绿色 B.能呼吸
C.碰一下会缩成一团 D.能生长和繁殖
6.(2022七上·海曙期中)腐烂的水果会散发出酒味,其原因是(  )
A.酵母菌引起的 B.乳酸菌引起的
C.霉菌引起的 D.醋酸杆菌引起的
7.(2022七上·义乌期中)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考古人员在野外发现了一块有植物化石的岩石,研究发现,该植物有根、茎、羽状复叶和孢子囊,则该岩石的类型和植物的种类分 别是(  )
A.沉积岩、蕨类植物 B.变质岩、蕨类植物
C.沉积岩、裸子植物 D.岩浆岩、裸子植物
8.(2022七上·义乌期中)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在对光的过程中,需要调节①和②准焦螺旋
B.乙图用物镜2观察到的像比用物镜1的大
C.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左上方移动
D.丁图中出现的多个黑色圆圈是因为染色不均匀
9.(2022七上·义乌期中)如图所示为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草履虫属于单细胞植物
B.草履虫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
C.草履虫通过神经系统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
D.草履虫属于高等生物,它的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10.(2022七上·义乌期中)科学家发现一种引起奶牛患病的特殊生物,这种生物比病毒还小 ,仅由多肽物组成,竟 然没有遗传物核酸。虽然目前对这种生物还不清楚,但科学界一致认定这是一种新的生物类 型,定名为朊病毒。那么判断依据是(  )
A.能使别的动物患病 B.含有蛋白质成分
C.能够不断增殖 D.结构特别简单
11.(2022七上·义乌期中)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扬子 鳄应该属于下表中的哪一类(  )
A.P B.Q C.R D.S
12.(2022七上·义乌期中)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和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B 植物体 器官 组织 细胞
C 动物体 器官 系统 细胞
D 地球 地幔 地核 地壳
A.A B.B C.C D.D
13.(2022七上·义乌期中)甘蔗是制糖的主要原料之一。经过榨糖之后剩下的甘蔗渣,约有50%的纤维可以用来造纸。不过,其中尚有部分蔗髓没有交织力,制浆过程前应予除去。甘蔗渣纤维长度约为0.65~2.17mm,宽度是21~28μm。其纤维形态虽然比不上木材和竹子,但是比稻、麦草纤维则略胜一筹。从组织构成器官的角度分析,构成甘蔗茎的组织有 (  )
①保护组织 ②营养组织 ③输导组织 ④上皮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22七上·绍兴期中)步骤②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A.清水、清水 B.清水、碘液 C.碘液、清水 D.碘液、碘液
15.(2022七上·鄞州期中)“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水稻 小麦 大豆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科 禾本科(禾亚科) 豆科(蝶形花亚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
B.三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少
C.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大豆
D.花、果实和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16.(2022七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放置一段时间后, 只在乙组的蒸馏 水中明显检测到蔗糖。这与两组马铃薯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及其功能是否正常有关, 该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液泡
17.(2022七上·杭州期中)如图为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
B.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所含遗传物质数量是原细胞的一半
C.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 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细胞分裂过程中, 首先是细胞核由一个分裂成两个
18.(2022七上·杭州期中)某同学在野外观察到五种动物P、Q、R、S和T,并设计如表所示的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物 。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  )
1a 身体内无脊椎骨 2 1b 身体内有脊椎骨 3 2a 水生 P 2b 陆生 Q 3a 皮肤裸露 R 3b 皮肤不裸露 4 4a 用鳃呼吸 S 4b 用肺呼吸皮肤裸露 · ·T
A.动物 P 可能是鲫鱼, 动物R可能是青蛙
B.动物 P 与 Q 的亲缘关系比 P 与 R 的近
C.动物 S 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组织→系统→动物体
D.动物 T 体内有保护组织 、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19.(2022七上·镇海期中)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A.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B.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20.(2022七上·海曙期中)中央电视台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节目让清代诗人袁枚的励志小诗《苔》红遍大江南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结合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下 列理解错误的是(  )
A.“白日不到处”,反映出苔藓对环境的适应
B.诗中虽提“苔花”,但苔藓并没有真正的花,属于孢子植物
C.“苔花”也学“牡丹”开,比较得知两者均可开花结果繁殖后代
D.“苔花”虽微小似米,但一样拥有和牡丹那样的生命尽情绽放的机会
21.下列关于保护动物多样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保护动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B.就地保护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唯一途径
C.栖息地丧失是动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D.易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2.图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进行分类的图示,其中A类是以胎生、哺乳为依据进行的分类,则B、C类的分类依据依次是(  )
①用肺呼吸 ②体温恒定 ③卵生 ④心脏四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填空题
23.(2022七上·义乌期中)遍布地球的植物是生命蓬勃的象征。阅读下图,并回答有关问题。
四种动物的检索表 1a A … … … … … … … … … … …家犬 1b 卵生 … … … … … … … … … … … … … B 2a 体内受精 … … … … … … … … … … …蜥蜴 2b C … … … … … … … … … … … 3 3a 变态发育 … … … … … … … … … … …青蛙 3b 无变态发育 … … … … … … … … … …金鱼
(1)图1中可能是葡萄细胞的是图   (填“甲”或“乙”)。葡萄中的甜味物质主要在细胞 液中,细胞液存在于在图中的   部位(先填上数字并写出名称)。葡萄颗粒属于该植 株的   (填结构层次)。
(2)如图是根据生殖发育方式特征编制的二歧分类检索表,则C为    ;。
24.(2022七上·义乌期中)
(1)如图所示, ①表示的过程是细胞的分裂过程,其结果使得细胞数目增多,其过程中最显著的现象是   。
②表示的是   过程,其结果形成了    这一结构层次。
(2)被蚊子叮咬时,人能感觉到痒并会用手拍打,这是靠如图   (填“甲”、“乙”或“丙”)所示的细胞传递的。
25.(2022七上·义乌期中)芦苇是义乌河道边常见的一种植物,如图是芦苇及其分类地位图示和二歧式检索表。据图回 答下列问题。
(1)禾本目植物种类   (选填“多于”或“少于”)禾本科植物种类。
(2)芦苇在上述二歧式检索表中的位置是   。
26.(2022七上·义乌期中)银杏叶在10月份到11月份前后开始变黄,下图A-E为银杏不同生物结构层次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银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A→B 的过程中,母细胞核内出现的   最终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3)B→C 的过程中,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C 图中细胞呈管状,具有运输功能的细胞群的名称是   ;
(4)D 图在生物结构层次上属于    ,银杏与人体相比不具有的生物结构层次 是    。
27.(2022七上·鄞州期中)下列七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①金蝉脱壳,②螳臂挡车,③井底之蛙,④瓮中捉鳖,⑤虾兵蟹将,⑥鱼目混珠,⑦蜂拥而至,其中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成语是   
28.(2022七上·海曙期中)科学上用7个等级将生物逐级分类。
(1)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从生物分类的等级看,分类等级越低,所包括的生物共同点越   。
(2)如图是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图示。图中A类动物是以卵生为分类依据进行分类的,C类动物是以    (填“终生用肺呼吸”或“胎生哺乳”)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类。
29.(2022七上·绍兴月考)伞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植物,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如图),细胞核位于假根内,伞柄主要为细胞质,若切开伞藻的伞帽、伞柄和假根,重新连接成如图甲、乙所示。
(1)属于伞藻细胞和人体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2)若连接成活,图中乙伞藻上新长出的伞帽形状将会是   (选填“菊花形”或“喇叭形”)。
30.认真观察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的A、B、C、D、E分别是图甲中的   。
(2)把上述动物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   。
(3)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认为动物分类要考虑哪些特征
三、实验探究题
31.(2022七上·义乌期中)为研究生物细胞的结构,小青同学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做 实验。请观察图,回答问题:
(1)旋转图1的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为了避免压碎玻片标本,操作者的眼睛一 定要看着   (填字母并出名称)。
(2)小琴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了一个黑点,该同学为了正确快速判断黑点可能存在 的位置,画出了如图 2所示的思维导图,其中②所填的文字应是   。
(3)为使圆形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某同学选择了图3中的   (填序号)组合。
(4)如图 4要把视野中的物象从图 A转为图 B所示情况,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a .将玻片向右下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
b .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 .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d .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e.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f.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A.a→b→f B.b→d→f C.c→b→f D.d→a→e
(5)小青发现图4中的目镜有5×和8×的,物镜有40×和10×,则在使用同一光圈和反光镜时,视野内亮度最亮的镜头组合的放大倍数为   倍;
(6)小楷同学还想用显微镜观察树叶、手等物体,却发现它们无法在显微镜下成像,其原 因是   。
32.(2022七上·镇海期中)为了探究酸雨(pH≤5.6的降水)对农作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挑选了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1000粒绿豆种子,随机均分10组,置于10种不同的pH环境中,在25℃恒温箱中培养。1周后测定绿豆幼苗的株高,结果如表所示。
pH 3.0 4.5 5.6 6.0 7.0 7.5 8.0 9.0 10.0 11.0
株高(cm) 5.0 6.5 8.1 12.0 12.8 8.7 7.5 5.5 5.2 5.1
(1)绿豆在植物分类上属于   (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
(2)小明同学认为实验中观察1000颗种子的萌发与生长太麻烦了。能否将1000颗种子改为1颗种子进行实验?判断并说明理由   。
(3)据表中数据可知,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具有   作用(填“抑制”或“促进”)。
33.(2022七上·丽水期末)皮肤是人体重要的防卫屏障,也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1)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表皮主要起到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它是由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中的   组织构成的;
(2)很多同学的手指有被纸张割伤的经历,尽管伤口没有组织流血但感觉特别疼痛,对此你的解释是   ;
(3)皮肤是人体的器官而不是其他的结构层次,原因是   。
34.(2021七上·长兴期中)小科在实验室做“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实验,请你一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四瓶试剂.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碘液、④亚甲基蓝溶液。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    (填序号)。
(2)小科按照正常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图甲所示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3)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小科已经在视野中看到了清晰的物像,由于突然停电导致视野偏暗,他就把显微镜移到光线比较亮的窗户边,你认为他要重新观察到清晰的像,首先要做的是 。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重新对光 C.转动物镜转换器
(4)小科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先用低倍物镜寻找观察对象,再换用高倍物镜,物镜和载玻片间的距离变化应是图乙中的   (填“a→b”或"b→a")。
四、解答题
35.(2021七上·武义期中)西瓜是大家都十分爱吃的一种水果,它的果实是瓠果,为葫芦科瓜类所特有的一种肉质果。结 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
(1)西瓜属于被子植物的依据是   ;
(2)在切西瓜时,常常会有大量汁液流出,这是西瓜液泡中的   ;
(3)除果实外,该植物体的   也属于生殖器官;
(4)西瓜植株与人相比没有   这一结构层次。
36.(2021七上·台州期末)某研究机构对括苍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和哺乳类进行调查。他们在括苍山选择了
40 个位点设置红外相机,当有动物经过各位点时,相机会自动拍照记录。根据所拍摄照片,
统计了不同植被类型中鸟类和哺乳类的物种数,结果如表所示:
植被类型 阔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 针叶林 灌丛和灌草丛
鸟类物种数 39 29 14 32
哺乳类物种数 12 11 9 11
(1)本次调查能否记录下括苍山所有的鸟类和哺乳类?   (填“能”或“不能”)。
(2)鸟的种类在   (填植被类型)中最少。
(3)哺乳动物能提高后代成活率的原因是   。
(4)请将阔叶林中哺乳类的物种数转化为柱状图补充在图中。
37.(2020七上·金华期中)国庆前后,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在嘉兴市各个学校隆重召开.在运动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是1000米长跑.
(1)当你在跑步时,运动系统需要更多的氧气,这时,在   和   的调节下,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活动就会加强,使呼吸变急、心跳加快并加强.
(2)我们知道,皮肤由外到内可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那么,皮肤是一种组织、一种器官,还是一个系统?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其中,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物质的性状。
【解答】在细胞的结构中,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控制物质的性状。所以,巨型稻的各种性状特征与细胞核的控制作用有关,不是细胞质的控制作用。
故答案为:D
2.【答案】C
【知识点】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苔藓植物是多细胞生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经合页,但是静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不能为植物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共妻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它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的胚珠外面有紫防b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
【解答】A选项,苔藓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白日不到处反映出苔藓对环境的适应,A正确。BC两项牡丹属于被子植物,可开花结果,而苔藓并没有真正的花,属于孢子植物,苔花实际是指苔藓的孢子,B正确、C错误。D选项苔花如米小,形容苔藓植物长出的孢子很小,但一样拥有生命和尽情绽放的机会,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3.【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细胞膜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的。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泄到细胞外。
【解答】细胞膜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膜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它的流动性主要受到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胞膜的流动性加强,但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则导致细胞膜破坏,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根据图可以看出,从70℃开始就能得到红色汤,既可以说明从70℃苋菜的细胞膜已经被破坏,所以说控制色素进出细胞的结构是细胞膜,它能耐受的最高温度是70℃。
故答案为:C
4.【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器官和系统;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他们各自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解答】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完整的苹果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但是破损的苹果会很快腐烂,这是由于表皮的保护组织被破坏掉。
故答案为:C
5.【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根据生物的基本特征,体小且呈绿色不属于生物的特征如绿色纸片,能呼吸、碰一下会缩成一团属于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说明这些小点属于生物。
故选A。
6.【答案】A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解析】【分析】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把糖类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解答】腐烂的水果会散发出酒味,正是因为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分解了水果中的果糖,产生了酒精。
故答案为:A.
7.【答案】A
【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常见的植物从高等到低等分为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苔藓类、藻类。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蕨类有根、茎、叶,孢子繁殖;苔藓类有茎、叶,孢子繁殖;藻类器官都没有,孢子繁殖;岩石根据其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化石出现在沉积岩中。
【解答】 考古人员在野外发现了一块有植物化石的岩石,研究发现,该植物有根、茎、羽状复叶和孢子囊 ,说明是蕨类植物,化石一般出现在沉积岩中,所以A正确。
故答案为:A.
8.【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甲图中①细准焦螺旋②粗准焦螺旋③物镜④目镜⑤反光镜。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得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择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为对光完成;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倍数越大,像越大;视野中像是倒立的,所以采用在哪移哪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时,如果盖片不当会出现很多气泡,视眼中就是很多的小的黑圆圈。
【解答】 A. 对光的操作为: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得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择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为对光完成。故A选项错误,不需要调节 ①和②准焦螺旋 ;
B.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倍数越大,像越大,所以B正确;
C. 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所以C错误;
D.丁图中出现的多个黑色圆圈是因为盖片不当,出现气泡,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B.
9.【答案】B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
【解析】【分析】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个体微笑,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解答】A. 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A错误;
B.草履虫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正确;
C .草履虫能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但是他没有神经系统,C错误;
D.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属于低等动物,它的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D错误;
故答案为:B.
10.【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是有无生命,除此以外生物能呼吸,生活需要营养,能遗传变异,能生长,能进行新陈代谢,能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细胞构成的。
【解答】判断依据是朊病毒比病毒还小 ,仅由多肽物组成,没有遗传物核酸,但是具有繁殖能力,能够进行不断的繁殖.
故答案为:C.
11.【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此题是一张简单的 脊椎动物检索表” ,扬子鳄是爬行类,爬行累的特点有体外没有皮毛,有甲,卵生,体温不恒定,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
【解答】结合扬子鳄作为爬行类的特点,利用 生物检索表可以得出扬子鳄体外没有皮毛,卵生,体外没有羽毛,体温不恒定,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所以为Q类。
故答案为:B.
12.【答案】B
【知识点】组织;结构与层次;地球内部的结构
【解析】【分析】包含关系是指大概念包含小概念;
【解答】A.1.2.3.4是并列关系,所以A错误;
B.植物体包含了器官,器官包含组织,组织包含细胞,所以B正确;
C.动物体包含系统,系统包含器官,器官包含细胞,所以C错误;
D.地球包含了地幔、地核和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B.
13.【答案】A
【知识点】组织
【解析】【分析】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完成一定功能的结构。植物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五大组织。
【解答】 甘蔗渣纤维长度约为0.65~2.17mm ,说明有机械组织;运输甘蔗汁的输导组织;甘蔗皮是保护组织;上皮组织是属于动物的组织。
故答案为:A.
14.【答案】C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根据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判断。
【解答】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中步骤②染色时要用碘液染色。步骤④滴加的液体是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故选C。
15.【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种子植物
【解析】【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高,物的种类越多,生物的共同点越少。被子植物的主要特点是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其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有。
【解答】A. 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种,A错误;
B.三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越多,其是相同的科,B错误;
C.分类等级越低,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所以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 水稻,C错误;
D.花、果实和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D正确;
故答案为:D.
16.【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
【解答】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导致海带细胞内外碘的浓度相差较大。乙组的马铃薯已死亡,细胞膜失去控制性,因此在乙组中明显检测到蔗糖。
故选B。
17.【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
(3)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核中,细胞膜在中央的部分从四周逐渐的向内凹陷,将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解答】A: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正确。
B: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错误。
C: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 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正确。
D:细胞分裂过程中, 首先是细胞核由一个分裂成两个,正确。
故选B。
18.【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常用的是二歧分类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生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接着,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科学的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行分类的,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差异大小,由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构成分类的七个等级。一个“界”含有若干个“门”,一个“门”含有若干个“纲”,以此类推,分类的最小单位是“种”(物种)
【解答】A:动物 P 身体内无脊椎骨 ,不可能是鲫鱼,错误。
B:动物 P 与 Q 的亲缘关系比 P 与 R 的近,正确。
C:动物 S 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错误。
D:保护组织是植物体的组织,错误。
故选B。
19.【答案】B
【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分析】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
除建立自然保护区外,人们还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还建立了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和文件。《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中规定,"对于珍稀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除特殊需要经过批准,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我国还是最先加入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2010年,我国颁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上述法律和文件的颁布和实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解答】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属于易地保护;
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属于就地保护;
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属于法制保护;
故选B。
20.【答案】C
【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苔藓类植物,有茎叶,无根,无花,无种子,无果实,生活在阴暗潮湿处,孢子繁殖;
【解答】A. “白日不到处”,反映出苔藓对环境的适应,正确;
B. 诗中虽提“苔花”,但苔藓并没有真正的花,属于孢子植物,正确;
C.“苔花”也学“牡丹”开,苔藓类植物没有真正的花,是通过孢子繁殖;牡丹是被子植物,有花,通过种子繁殖,C错误;
D. “苔花”虽微小似米,但一样拥有和牡丹那样的生命尽情绽放的机会 ,正确。
故答案为:C。
21.【答案】C
【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动物作为消费者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一旦消失它所携带的基因库将随之消失,因此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动物多样性是全体公民的一项责任和义务。
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答】A: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A错误;
B: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B错误;
C:栖息地丧失是动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C正确。
D: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错误。
故选C。
22.【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金丝猴和蝙蝠属于哺乳动物、海龟属于爬行动物、鲫鱼属于鱼类、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解答即可。
【解答】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都用肺呼吸;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是体腔内有膈,胎生哺乳;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共同点是卵生。所以金丝猴、蝙蝠、海龟是用肺呼吸的,鲫鱼、青蛙是卵生的。
故选A。
23.【答案】(1)甲;⑤液泡;器官
(2)体外受精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结构与层次;常见的脊椎动物;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相同的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液泡、叶绿体和细胞壁。液泡中有细胞液,营养物质的储存场所。植物的器官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学会编制的二歧分类检索表。
【解答】(1) 葡萄细胞是植物细胞,所以选乙,葡萄中的甜味物质主要在细胞液中,细胞液存在于在图中的⑤液泡 , 葡萄颗粒是种子,属于器官 ;
(2) 根据生殖发育方式特征编制的二歧分类检索表 ,2b对应的是2a,所以2b是体外受精。
故答案为:(1) 甲 、 ⑤液泡、器官(2)体外受精
24.【答案】(1)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细胞的分化;组织
(2)甲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细胞分裂中最显著的现象是细胞核内出现了染色体;细胞分化是指生成了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组织是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其功能是结构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解答】(1)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最显著的现象是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 ②表示的是 细胞的分化过程,其结果形成了组织这一结构层次。
(2)感觉是靠神经细胞传递信息的,所以是甲。
故答案为:(1) 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 ; 细胞的分化 ; 组织;(2) 甲;
25.【答案】(1)多于
(2)Q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生物等级由高等到低等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高,生物种类越多,生物的共同特点越少。 二歧式检索表 是根据常见的植物进行分类的,根据信息,芦苇是被子植物,所以有种子,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解答】(1) 禾本目比禾本科分类等级高,所以种类多于禾本科植物种类;
(2)芦苇 是被子植物,所以有种子,且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所以芦苇在上述二歧式检索表中的位置是Q。
故答案为:(1)多于(2)Q
26.【答案】(1)细胞
(2)染色体
(3)输导组织
(4)器官;系统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裂是细胞一分为二的过程,最显著的特点是出现染色体;细胞分化是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组织是有一群形状功能相似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植物体有分生组织,机械组织,营养组织,保护组织和输导组织五大组织。此题主要考察输导组织。器官是多种组织构成的结构,植物的叶是由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多种组织构成的,为器官。动植物的层次结构中最大的区别是动物有系统而植物没有。
【解答】(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银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细胞;
(2) A→B 的过程中,母细胞核内出现的染色体最终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3) B→C 的过程中,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C 图中细胞呈管状,具有运输功能的细胞群的名称是输导组织 ;
(4) D 图在生物结构层次上属于 器官; 银杏与人体相比不具有的生物结构层次 是 系统;
故答案为:(1) 细胞 (2) 染色体 (3) 输导组织 (4) 器官系统
27.【答案】①②⑤⑦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动物根据有无脊椎骨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解答】 ①金蝉脱壳 ,蝉是无脊椎动物; ②螳臂挡车 ,螳螂是无脊椎动物; ③井底之蛙 ,蛙是脊椎动物; ④瓮中捉鳖 ,鳖是甲鱼,是脊椎动物; ⑤虾兵蟹将 ,虾和蟹都是无脊椎动物; ⑥鱼目混珠 ,鱼是脊椎动物; ⑦蜂拥而至 ,蜂是无脊椎动物。其中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成语是①②⑤⑦;
故答案为:①②⑤⑦
28.【答案】(1)种;多
(2)胎生哺乳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进行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熟悉并了解五大类脊椎动物的特点,尤其是哺乳类动物胎生哺乳的特点;
【解答】(1)生物的分类从高等到低等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生物的分类等级越低,生物的种类越少,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2)鱼是鱼类、青蛙是两栖,蛇是爬行类,它们都是卵生的;牛和马属于哺乳类,他们的分类依据是胎生哺乳;
故答案为:(1)种,多(2)胎生哺乳
29.【答案】(1)②③④
(2)喇叭形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1)伞藻属于植物,其细胞有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等,人体等动物细胞有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解答】(1)伞藻细胞与人体细胞相比,属于伞藻细胞和人体细胞共有的结构是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即②③④
(2)若连接成活,图中乙伞藻的细胞核来自伞帽是喇叭形伞藻的假根内,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因此图中乙伞藻上长出的伞帽形状为喇叭形。
30.【答案】(1)鱼、蛙、蛇、鹰、狮
(2)鱼、蛙、蛇、鹰、狮
(3)动物分类除了要考虑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外,还要考虑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1.脊椎动物是指身体内有脊椎骨构成脊柱的动物,主要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2.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如是否有翅、身体是否分节等,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如有无脊椎和生理功能如体温是否恒定、呼吸等。
3.科学家把脊椎动物按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依次分成了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五个纲。
【解答】(1)图中的A是脊椎动物中变温动物,用鳃呼吸,所以是生活在水中,是鱼类;B是脊椎动物中的变温动物,用肺呼吸,在水中产无壳的卵,所以是两栖动物,即青蛙;C是脊椎动物中的变温动物,用肺呼吸,产硬壳卵,所以是爬行动物即蛇;D是脊椎动物中的恒温动物,有羽毛,卵生并产硬壳卵,所以是鸟类,即鹰;E是脊椎动物中的恒温动物,体表有毛,生殖方式是胎生,所以是哺乳动物,即狮。
(2)从结构特点上看,鱼类最简单,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其次是两栖类水陆两栖,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爬行动物完全用肺呼吸,产硬壳的卵。上述三中动物都是变温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恒定,鸟类是卵生,哺乳动物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更好的适应复杂的生活。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排序为:鱼→蛙→蛇→ 鹰 →狮。
(3)动物的分类通过上述的分析,是从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生殖方式方面来比较,还要考虑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31.【答案】(1)b 物镜
(2)目镜
(3)②③⑤
(4)C
(5)50
(6)被观察的物体不透光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图一a是目镜;b是物镜;c是反光镜;d是粗准焦螺旋;e是细准焦螺旋
图二中污染物可能在装片,物镜或者目镜上。
图三中①②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③④是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⑤⑥中⑤是高倍物镜,比较长,离装片更近。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解答】(1) 旋转图1的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为了避免压碎玻片标本,操作者的眼睛一 定要看着物镜;
(2)从思维导图中可以看出转动目镜,污物移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
(3)放大倍数越大,视野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需要长物镜配短目镜,长物镜离装片越近。所以选②③⑤;
(4)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对应c;(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对应b;(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对应f;
(5)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所以选 目镜× 和物镜10×,放倍数为50倍。
(6)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否则无法在显微镜下成像。树叶和手都是不成像的。
故答案为:(1) b 物镜 (2) 目镜 (3) ②③⑤ (4)c→b→f(5) 50 (6)
32.【答案】(1)被子植物
(2)不能,数量太少具有偶然性
(3)抑制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种子植物
【解析】【分析】本题为探究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降水。其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也有硝酸和盐酸等。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解答】(1)绿豆种子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2)在实验时,为了防止出现偶然现象,减少实验误差,因而我们在实验中选取的对象往往是多个且是随机的。因此只用10粒种子做实验存在偶然性,影响实验的可信度;
(3)由实验据图表可知,酸雨会影响农作物幼苗的生长,酸性越强对农作物幼苗的生长的影响越大,因此据图表可知,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33.【答案】(1)上皮
(2)由右图可知,皮肤中含有丰富的痛感神经末梢,所以当纸张割皮肤刺激到痛感神经末,但是没有破坏真皮组织中的血管时,会出现疼痛但不流血的情况
(3)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它之所称器官,是因为由多种组织构成,并行使一定功能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
【解析】【分析】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皮肤的功能有保护、分泌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
【解答】(1)皮肤有表皮和真皮组成,皮肤最外面的表皮层是由上皮细胞构成的,属于上皮组织。
(2)很多同学的手指有被纸张割伤的经历,尽管伤口没有组织流血但感觉特别疼痛,原因是:由右图可知,皮肤中含有丰富的痛感神经末梢,所以当纸张割皮肤刺激到痛感神经末,但是没有破坏真皮组织中的血管时,会出现疼痛但不流血的情况。
(3)皮肤是人体的器官而不是其他的结构层次,原因是: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它之所称器官,是因为由多种组织构成,并行使一定功能。
34.【答案】(1)①③
(2)④①③②
(3)B
(4)b→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单记忆为:擦、滴、撕、展、盖、染。
(2)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和观察等步骤,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擦、滴、撕、展、盖、染。向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对细胞进行染色。故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①③。
(2)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和观察等步骤,因此图甲的正确排序是:④①③②。
(3)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移动显微镜后, 首先要做的是B,重新对光。
(4) 低倍物镜比较短, 高倍物镜比较长,距离装片近,故换用高倍物镜后 ,物镜和载玻片间的距离变化应是图乙中的b→a 。
35.【答案】(1)西瓜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2)细胞液
(3)花、种子
(4)系统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器官和系统
【解析】【分析】1.被子植物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并且种子不裸露,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2.植物细胞中的液泡里的液体是细胞液,细胞液里溶解着多种物质,是多种物质的水溶液。
3.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4.植物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一植物体。人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解答】(1)西瓜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2)西瓜甘甜可口就是因为液泡内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所以熟透了得西瓜甜美多汁,是因为果汁中含有大量糖分和水,其中的果汁是细胞液,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液泡。
(3)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花、果实、种子与繁殖后代有关系,它们属于生殖器官。
除果实外,该植物体的花、种子也属于生殖器官;
(4)西瓜植株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一植物体。人的结构果层次由小到大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因此西瓜植株与人相比在结构层次上少了系统。
36.【答案】(1)不能
(2)针叶林
(3)胎生和哺乳
(4)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常见的脊椎动物;种子植物
【解析】【分析】取样调查不能将所有的情况都记录下来;胎生哺乳可以大大增加哺乳动物的成活率。
【解答】 (1)他们在括苍山选择了 40 个位点设置红外相机,当有动物经过各位点时,相机会自动拍照记录。所以不能记录下括苍山所有的鸟类和哺乳类 。
(2)从表中分析得出鸟的种类在针叶林中最少;
(3) 哺乳动物能提高后代成活率的原因是胎生哺乳;
(4)将表中阔叶林中的 哺乳类物种数 12 画进去即可;
故答案为:(1) 不能 (2) 针叶林 (3) 胎生和哺乳(4)
37.【答案】(1)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2)器官,因为皮肤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
【解析】【分析】(1)人体有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2)从皮肤的特征方面切入解题。
【解答】(1)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故运动系统需要更多的氧气,这时,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活动就会加强,使呼吸变急、心跳加快并加强;(2)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表皮位于皮肤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故皮肤是器官。
故答案为:(1)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2)器官,因为皮肤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观察生物 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2七上·衢州期中)中国的“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研发的新品种巨型稻,2021年11月在浙江龙泉迎来丰收,巨型稻平均高度2m,单穗粒数可达680粒,比普通稻多3倍,实现袁老“禾下乘凉梦”,为“饭碗牢牢掌握在中国自己的手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了的贡献。下列对巨型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株高大主要靠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B.巨型稻植株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C.扎入土壤深处的根部细胞膜控制水分和养分吸收
D.巨型稻的各种性状特征与细胞质的控制作用有关
【答案】D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其中,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物质的性状。
【解答】在细胞的结构中,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控制物质的性状。所以,巨型稻的各种性状特征与细胞核的控制作用有关,不是细胞质的控制作用。
故答案为:D
2.(2022七上·衢州期中)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让清代袁枚的励志小诗《苔》红遍大江南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结合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白日不到处”,反映出苔藓对环境的适应
B.诗中虽提“苔花”,但苔藓并没有真正的花,属于孢子植物
C.“苔花”也学“牡丹”开,比较得知两者均可开花结果繁殖后代
D.“苔花”虽微小似米,但一样拥有和牡丹那样的生命尽情绽放的机会
【答案】C
【知识点】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苔藓植物是多细胞生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经合页,但是静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不能为植物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共妻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它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的胚珠外面有紫防b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
【解答】A选项,苔藓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白日不到处反映出苔藓对环境的适应,A正确。BC两项牡丹属于被子植物,可开花结果,而苔藓并没有真正的花,属于孢子植物,苔花实际是指苔藓的孢子,B正确、C错误。D选项苔花如米小,形容苔藓植物长出的孢子很小,但一样拥有生命和尽情绽放的机会,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3.(2022七上·衢州期中)我们开化是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模范区。开化菜有十大特色名菜,即何田清水鱼、开化青蛳、苏庄饮粉(系列)、古田山干菜(系列)、马金豆腐干、金溪石斑鱼、钱江源土鸡煲、十八洞腊肉、农家生抄肉、南华山菌煲。苋菜干煮腊肉就是一道美食。冷水泡苋菜,水仍清澈,热水泡苋菜就能得到红色汤。如图表示热水温度与汤变红程度的关联,控制色素进出细胞的结构和它能耐受的最高温度分别是()
A.细胞壁60℃ B.细胞壁70℃ C.细胞膜70℃ D.细胞膜60℃
【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细胞膜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的。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泄到细胞外。
【解答】细胞膜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膜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它的流动性主要受到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胞膜的流动性加强,但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则导致细胞膜破坏,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根据图可以看出,从70℃开始就能得到红色汤,既可以说明从70℃苋菜的细胞膜已经被破坏,所以说控制色素进出细胞的结构是细胞膜,它能耐受的最高温度是70℃。
故答案为:C
4.(2022七上·衢州期中)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长身体高峰期,需要营养均衡,除三餐外,还需补充水果有利于健康。苹果就是营养较丰富的水果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苹果果实应属于器官
B.营养丰富苹果汁来自果肉细胞的液泡
C.表皮破损的苹果会很快腐烂,是由于表皮中上皮组织受损
D.削苹果时,不小心划破手上的皮肤,感到疼痛,这说明皮肤中有神经组织
【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器官和系统;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他们各自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解答】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完整的苹果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但是破损的苹果会很快腐烂,这是由于表皮的保护组织被破坏掉。
故答案为:C
5.(2022七上·鄞州期中)一群学生在雨后的草叶上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点,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判断小点是生物的依据是(  )
A.体小且呈绿色 B.能呼吸
C.碰一下会缩成一团 D.能生长和繁殖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根据生物的基本特征,体小且呈绿色不属于生物的特征如绿色纸片,能呼吸、碰一下会缩成一团属于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说明这些小点属于生物。
故选A。
6.(2022七上·海曙期中)腐烂的水果会散发出酒味,其原因是(  )
A.酵母菌引起的 B.乳酸菌引起的
C.霉菌引起的 D.醋酸杆菌引起的
【答案】A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解析】【分析】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把糖类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解答】腐烂的水果会散发出酒味,正是因为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分解了水果中的果糖,产生了酒精。
故答案为:A.
7.(2022七上·义乌期中)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考古人员在野外发现了一块有植物化石的岩石,研究发现,该植物有根、茎、羽状复叶和孢子囊,则该岩石的类型和植物的种类分 别是(  )
A.沉积岩、蕨类植物 B.变质岩、蕨类植物
C.沉积岩、裸子植物 D.岩浆岩、裸子植物
【答案】A
【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常见的植物从高等到低等分为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苔藓类、藻类。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蕨类有根、茎、叶,孢子繁殖;苔藓类有茎、叶,孢子繁殖;藻类器官都没有,孢子繁殖;岩石根据其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化石出现在沉积岩中。
【解答】 考古人员在野外发现了一块有植物化石的岩石,研究发现,该植物有根、茎、羽状复叶和孢子囊 ,说明是蕨类植物,化石一般出现在沉积岩中,所以A正确。
故答案为:A.
8.(2022七上·义乌期中)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在对光的过程中,需要调节①和②准焦螺旋
B.乙图用物镜2观察到的像比用物镜1的大
C.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左上方移动
D.丁图中出现的多个黑色圆圈是因为染色不均匀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甲图中①细准焦螺旋②粗准焦螺旋③物镜④目镜⑤反光镜。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得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择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为对光完成;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倍数越大,像越大;视野中像是倒立的,所以采用在哪移哪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时,如果盖片不当会出现很多气泡,视眼中就是很多的小的黑圆圈。
【解答】 A. 对光的操作为: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得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择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为对光完成。故A选项错误,不需要调节 ①和②准焦螺旋 ;
B.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倍数越大,像越大,所以B正确;
C. 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所以C错误;
D.丁图中出现的多个黑色圆圈是因为盖片不当,出现气泡,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B.
9.(2022七上·义乌期中)如图所示为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草履虫属于单细胞植物
B.草履虫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
C.草履虫通过神经系统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
D.草履虫属于高等生物,它的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答案】B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
【解析】【分析】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个体微笑,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解答】A. 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A错误;
B.草履虫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正确;
C .草履虫能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但是他没有神经系统,C错误;
D.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属于低等动物,它的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D错误;
故答案为:B.
10.(2022七上·义乌期中)科学家发现一种引起奶牛患病的特殊生物,这种生物比病毒还小 ,仅由多肽物组成,竟 然没有遗传物核酸。虽然目前对这种生物还不清楚,但科学界一致认定这是一种新的生物类 型,定名为朊病毒。那么判断依据是(  )
A.能使别的动物患病 B.含有蛋白质成分
C.能够不断增殖 D.结构特别简单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是有无生命,除此以外生物能呼吸,生活需要营养,能遗传变异,能生长,能进行新陈代谢,能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细胞构成的。
【解答】判断依据是朊病毒比病毒还小 ,仅由多肽物组成,没有遗传物核酸,但是具有繁殖能力,能够进行不断的繁殖.
故答案为:C.
11.(2022七上·义乌期中)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扬子 鳄应该属于下表中的哪一类(  )
A.P B.Q C.R D.S
【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此题是一张简单的 脊椎动物检索表” ,扬子鳄是爬行类,爬行累的特点有体外没有皮毛,有甲,卵生,体温不恒定,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
【解答】结合扬子鳄作为爬行类的特点,利用 生物检索表可以得出扬子鳄体外没有皮毛,卵生,体外没有羽毛,体温不恒定,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所以为Q类。
故答案为:B.
12.(2022七上·义乌期中)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和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B 植物体 器官 组织 细胞
C 动物体 器官 系统 细胞
D 地球 地幔 地核 地壳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组织;结构与层次;地球内部的结构
【解析】【分析】包含关系是指大概念包含小概念;
【解答】A.1.2.3.4是并列关系,所以A错误;
B.植物体包含了器官,器官包含组织,组织包含细胞,所以B正确;
C.动物体包含系统,系统包含器官,器官包含细胞,所以C错误;
D.地球包含了地幔、地核和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B.
13.(2022七上·义乌期中)甘蔗是制糖的主要原料之一。经过榨糖之后剩下的甘蔗渣,约有50%的纤维可以用来造纸。不过,其中尚有部分蔗髓没有交织力,制浆过程前应予除去。甘蔗渣纤维长度约为0.65~2.17mm,宽度是21~28μm。其纤维形态虽然比不上木材和竹子,但是比稻、麦草纤维则略胜一筹。从组织构成器官的角度分析,构成甘蔗茎的组织有 (  )
①保护组织 ②营养组织 ③输导组织 ④上皮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组织
【解析】【分析】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完成一定功能的结构。植物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五大组织。
【解答】 甘蔗渣纤维长度约为0.65~2.17mm ,说明有机械组织;运输甘蔗汁的输导组织;甘蔗皮是保护组织;上皮组织是属于动物的组织。
故答案为:A.
14.(2022七上·绍兴期中)步骤②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A.清水、清水 B.清水、碘液 C.碘液、清水 D.碘液、碘液
【答案】C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根据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判断。
【解答】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中步骤②染色时要用碘液染色。步骤④滴加的液体是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故选C。
15.(2022七上·鄞州期中)“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水稻 小麦 大豆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科 禾本科(禾亚科) 豆科(蝶形花亚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
B.三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少
C.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大豆
D.花、果实和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种子植物
【解析】【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高,物的种类越多,生物的共同点越少。被子植物的主要特点是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其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有。
【解答】A. 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种,A错误;
B.三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越多,其是相同的科,B错误;
C.分类等级越低,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所以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 水稻,C错误;
D.花、果实和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D正确;
故答案为:D.
16.(2022七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放置一段时间后, 只在乙组的蒸馏 水中明显检测到蔗糖。这与两组马铃薯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及其功能是否正常有关, 该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液泡
【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
【解答】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导致海带细胞内外碘的浓度相差较大。乙组的马铃薯已死亡,细胞膜失去控制性,因此在乙组中明显检测到蔗糖。
故选B。
17.(2022七上·杭州期中)如图为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
B.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所含遗传物质数量是原细胞的一半
C.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 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细胞分裂过程中, 首先是细胞核由一个分裂成两个
【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
(3)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核中,细胞膜在中央的部分从四周逐渐的向内凹陷,将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解答】A: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正确。
B: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错误。
C: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 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正确。
D:细胞分裂过程中, 首先是细胞核由一个分裂成两个,正确。
故选B。
18.(2022七上·杭州期中)某同学在野外观察到五种动物P、Q、R、S和T,并设计如表所示的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物 。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  )
1a 身体内无脊椎骨 2 1b 身体内有脊椎骨 3 2a 水生 P 2b 陆生 Q 3a 皮肤裸露 R 3b 皮肤不裸露 4 4a 用鳃呼吸 S 4b 用肺呼吸皮肤裸露 · ·T
A.动物 P 可能是鲫鱼, 动物R可能是青蛙
B.动物 P 与 Q 的亲缘关系比 P 与 R 的近
C.动物 S 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组织→系统→动物体
D.动物 T 体内有保护组织 、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常用的是二歧分类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生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接着,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科学的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行分类的,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差异大小,由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构成分类的七个等级。一个“界”含有若干个“门”,一个“门”含有若干个“纲”,以此类推,分类的最小单位是“种”(物种)
【解答】A:动物 P 身体内无脊椎骨 ,不可能是鲫鱼,错误。
B:动物 P 与 Q 的亲缘关系比 P 与 R 的近,正确。
C:动物 S 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错误。
D:保护组织是植物体的组织,错误。
故选B。
19.(2022七上·镇海期中)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A.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B.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分析】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
除建立自然保护区外,人们还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还建立了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和文件。《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中规定,"对于珍稀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除特殊需要经过批准,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我国还是最先加入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2010年,我国颁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上述法律和文件的颁布和实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解答】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属于易地保护;
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属于就地保护;
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属于法制保护;
故选B。
20.(2022七上·海曙期中)中央电视台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节目让清代诗人袁枚的励志小诗《苔》红遍大江南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结合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下 列理解错误的是(  )
A.“白日不到处”,反映出苔藓对环境的适应
B.诗中虽提“苔花”,但苔藓并没有真正的花,属于孢子植物
C.“苔花”也学“牡丹”开,比较得知两者均可开花结果繁殖后代
D.“苔花”虽微小似米,但一样拥有和牡丹那样的生命尽情绽放的机会
【答案】C
【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苔藓类植物,有茎叶,无根,无花,无种子,无果实,生活在阴暗潮湿处,孢子繁殖;
【解答】A. “白日不到处”,反映出苔藓对环境的适应,正确;
B. 诗中虽提“苔花”,但苔藓并没有真正的花,属于孢子植物,正确;
C.“苔花”也学“牡丹”开,苔藓类植物没有真正的花,是通过孢子繁殖;牡丹是被子植物,有花,通过种子繁殖,C错误;
D. “苔花”虽微小似米,但一样拥有和牡丹那样的生命尽情绽放的机会 ,正确。
故答案为:C。
21.下列关于保护动物多样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保护动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B.就地保护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唯一途径
C.栖息地丧失是动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D.易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动物作为消费者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一旦消失它所携带的基因库将随之消失,因此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动物多样性是全体公民的一项责任和义务。
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答】A: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A错误;
B: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B错误;
C:栖息地丧失是动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C正确。
D: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错误。
故选C。
22.图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进行分类的图示,其中A类是以胎生、哺乳为依据进行的分类,则B、C类的分类依据依次是(  )
①用肺呼吸 ②体温恒定 ③卵生 ④心脏四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金丝猴和蝙蝠属于哺乳动物、海龟属于爬行动物、鲫鱼属于鱼类、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解答即可。
【解答】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都用肺呼吸;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是体腔内有膈,胎生哺乳;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共同点是卵生。所以金丝猴、蝙蝠、海龟是用肺呼吸的,鲫鱼、青蛙是卵生的。
故选A。
二、填空题
23.(2022七上·义乌期中)遍布地球的植物是生命蓬勃的象征。阅读下图,并回答有关问题。
四种动物的检索表 1a A … … … … … … … … … … …家犬 1b 卵生 … … … … … … … … … … … … … B 2a 体内受精 … … … … … … … … … … …蜥蜴 2b C … … … … … … … … … … … 3 3a 变态发育 … … … … … … … … … … …青蛙 3b 无变态发育 … … … … … … … … … …金鱼
(1)图1中可能是葡萄细胞的是图   (填“甲”或“乙”)。葡萄中的甜味物质主要在细胞 液中,细胞液存在于在图中的   部位(先填上数字并写出名称)。葡萄颗粒属于该植 株的   (填结构层次)。
(2)如图是根据生殖发育方式特征编制的二歧分类检索表,则C为    ;。
【答案】(1)甲;⑤液泡;器官
(2)体外受精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结构与层次;常见的脊椎动物;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相同的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液泡、叶绿体和细胞壁。液泡中有细胞液,营养物质的储存场所。植物的器官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学会编制的二歧分类检索表。
【解答】(1) 葡萄细胞是植物细胞,所以选乙,葡萄中的甜味物质主要在细胞液中,细胞液存在于在图中的⑤液泡 , 葡萄颗粒是种子,属于器官 ;
(2) 根据生殖发育方式特征编制的二歧分类检索表 ,2b对应的是2a,所以2b是体外受精。
故答案为:(1) 甲 、 ⑤液泡、器官(2)体外受精
24.(2022七上·义乌期中)
(1)如图所示, ①表示的过程是细胞的分裂过程,其结果使得细胞数目增多,其过程中最显著的现象是   。
②表示的是   过程,其结果形成了    这一结构层次。
(2)被蚊子叮咬时,人能感觉到痒并会用手拍打,这是靠如图   (填“甲”、“乙”或“丙”)所示的细胞传递的。
【答案】(1)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细胞的分化;组织
(2)甲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细胞分裂中最显著的现象是细胞核内出现了染色体;细胞分化是指生成了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组织是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其功能是结构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解答】(1)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最显著的现象是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 ②表示的是 细胞的分化过程,其结果形成了组织这一结构层次。
(2)感觉是靠神经细胞传递信息的,所以是甲。
故答案为:(1) 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 ; 细胞的分化 ; 组织;(2) 甲;
25.(2022七上·义乌期中)芦苇是义乌河道边常见的一种植物,如图是芦苇及其分类地位图示和二歧式检索表。据图回 答下列问题。
(1)禾本目植物种类   (选填“多于”或“少于”)禾本科植物种类。
(2)芦苇在上述二歧式检索表中的位置是   。
【答案】(1)多于
(2)Q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生物等级由高等到低等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高,生物种类越多,生物的共同特点越少。 二歧式检索表 是根据常见的植物进行分类的,根据信息,芦苇是被子植物,所以有种子,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解答】(1) 禾本目比禾本科分类等级高,所以种类多于禾本科植物种类;
(2)芦苇 是被子植物,所以有种子,且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所以芦苇在上述二歧式检索表中的位置是Q。
故答案为:(1)多于(2)Q
26.(2022七上·义乌期中)银杏叶在10月份到11月份前后开始变黄,下图A-E为银杏不同生物结构层次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银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A→B 的过程中,母细胞核内出现的   最终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3)B→C 的过程中,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C 图中细胞呈管状,具有运输功能的细胞群的名称是   ;
(4)D 图在生物结构层次上属于    ,银杏与人体相比不具有的生物结构层次 是    。
【答案】(1)细胞
(2)染色体
(3)输导组织
(4)器官;系统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裂是细胞一分为二的过程,最显著的特点是出现染色体;细胞分化是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组织是有一群形状功能相似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植物体有分生组织,机械组织,营养组织,保护组织和输导组织五大组织。此题主要考察输导组织。器官是多种组织构成的结构,植物的叶是由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多种组织构成的,为器官。动植物的层次结构中最大的区别是动物有系统而植物没有。
【解答】(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银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细胞;
(2) A→B 的过程中,母细胞核内出现的染色体最终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3) B→C 的过程中,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C 图中细胞呈管状,具有运输功能的细胞群的名称是输导组织 ;
(4) D 图在生物结构层次上属于 器官; 银杏与人体相比不具有的生物结构层次 是 系统;
故答案为:(1) 细胞 (2) 染色体 (3) 输导组织 (4) 器官系统
27.(2022七上·鄞州期中)下列七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①金蝉脱壳,②螳臂挡车,③井底之蛙,④瓮中捉鳖,⑤虾兵蟹将,⑥鱼目混珠,⑦蜂拥而至,其中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成语是   
【答案】①②⑤⑦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动物根据有无脊椎骨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解答】 ①金蝉脱壳 ,蝉是无脊椎动物; ②螳臂挡车 ,螳螂是无脊椎动物; ③井底之蛙 ,蛙是脊椎动物; ④瓮中捉鳖 ,鳖是甲鱼,是脊椎动物; ⑤虾兵蟹将 ,虾和蟹都是无脊椎动物; ⑥鱼目混珠 ,鱼是脊椎动物; ⑦蜂拥而至 ,蜂是无脊椎动物。其中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成语是①②⑤⑦;
故答案为:①②⑤⑦
28.(2022七上·海曙期中)科学上用7个等级将生物逐级分类。
(1)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从生物分类的等级看,分类等级越低,所包括的生物共同点越   。
(2)如图是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图示。图中A类动物是以卵生为分类依据进行分类的,C类动物是以    (填“终生用肺呼吸”或“胎生哺乳”)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类。
【答案】(1)种;多
(2)胎生哺乳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进行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熟悉并了解五大类脊椎动物的特点,尤其是哺乳类动物胎生哺乳的特点;
【解答】(1)生物的分类从高等到低等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生物的分类等级越低,生物的种类越少,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2)鱼是鱼类、青蛙是两栖,蛇是爬行类,它们都是卵生的;牛和马属于哺乳类,他们的分类依据是胎生哺乳;
故答案为:(1)种,多(2)胎生哺乳
29.(2022七上·绍兴月考)伞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植物,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如图),细胞核位于假根内,伞柄主要为细胞质,若切开伞藻的伞帽、伞柄和假根,重新连接成如图甲、乙所示。
(1)属于伞藻细胞和人体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2)若连接成活,图中乙伞藻上新长出的伞帽形状将会是   (选填“菊花形”或“喇叭形”)。
【答案】(1)②③④
(2)喇叭形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1)伞藻属于植物,其细胞有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等,人体等动物细胞有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解答】(1)伞藻细胞与人体细胞相比,属于伞藻细胞和人体细胞共有的结构是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即②③④
(2)若连接成活,图中乙伞藻的细胞核来自伞帽是喇叭形伞藻的假根内,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因此图中乙伞藻上长出的伞帽形状为喇叭形。
30.认真观察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的A、B、C、D、E分别是图甲中的   。
(2)把上述动物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   。
(3)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认为动物分类要考虑哪些特征
【答案】(1)鱼、蛙、蛇、鹰、狮
(2)鱼、蛙、蛇、鹰、狮
(3)动物分类除了要考虑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外,还要考虑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1.脊椎动物是指身体内有脊椎骨构成脊柱的动物,主要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2.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如是否有翅、身体是否分节等,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如有无脊椎和生理功能如体温是否恒定、呼吸等。
3.科学家把脊椎动物按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依次分成了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五个纲。
【解答】(1)图中的A是脊椎动物中变温动物,用鳃呼吸,所以是生活在水中,是鱼类;B是脊椎动物中的变温动物,用肺呼吸,在水中产无壳的卵,所以是两栖动物,即青蛙;C是脊椎动物中的变温动物,用肺呼吸,产硬壳卵,所以是爬行动物即蛇;D是脊椎动物中的恒温动物,有羽毛,卵生并产硬壳卵,所以是鸟类,即鹰;E是脊椎动物中的恒温动物,体表有毛,生殖方式是胎生,所以是哺乳动物,即狮。
(2)从结构特点上看,鱼类最简单,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其次是两栖类水陆两栖,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爬行动物完全用肺呼吸,产硬壳的卵。上述三中动物都是变温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恒定,鸟类是卵生,哺乳动物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更好的适应复杂的生活。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排序为:鱼→蛙→蛇→ 鹰 →狮。
(3)动物的分类通过上述的分析,是从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生殖方式方面来比较,还要考虑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三、实验探究题
31.(2022七上·义乌期中)为研究生物细胞的结构,小青同学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做 实验。请观察图,回答问题:
(1)旋转图1的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为了避免压碎玻片标本,操作者的眼睛一 定要看着   (填字母并出名称)。
(2)小琴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了一个黑点,该同学为了正确快速判断黑点可能存在 的位置,画出了如图 2所示的思维导图,其中②所填的文字应是   。
(3)为使圆形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某同学选择了图3中的   (填序号)组合。
(4)如图 4要把视野中的物象从图 A转为图 B所示情况,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a .将玻片向右下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
b .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 .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d .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e.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f.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A.a→b→f B.b→d→f C.c→b→f D.d→a→e
(5)小青发现图4中的目镜有5×和8×的,物镜有40×和10×,则在使用同一光圈和反光镜时,视野内亮度最亮的镜头组合的放大倍数为   倍;
(6)小楷同学还想用显微镜观察树叶、手等物体,却发现它们无法在显微镜下成像,其原 因是   。
【答案】(1)b 物镜
(2)目镜
(3)②③⑤
(4)C
(5)50
(6)被观察的物体不透光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图一a是目镜;b是物镜;c是反光镜;d是粗准焦螺旋;e是细准焦螺旋
图二中污染物可能在装片,物镜或者目镜上。
图三中①②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③④是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⑤⑥中⑤是高倍物镜,比较长,离装片更近。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解答】(1) 旋转图1的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为了避免压碎玻片标本,操作者的眼睛一 定要看着物镜;
(2)从思维导图中可以看出转动目镜,污物移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
(3)放大倍数越大,视野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需要长物镜配短目镜,长物镜离装片越近。所以选②③⑤;
(4)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对应c;(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对应b;(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对应f;
(5)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所以选 目镜× 和物镜10×,放倍数为50倍。
(6)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否则无法在显微镜下成像。树叶和手都是不成像的。
故答案为:(1) b 物镜 (2) 目镜 (3) ②③⑤ (4)c→b→f(5) 50 (6)
32.(2022七上·镇海期中)为了探究酸雨(pH≤5.6的降水)对农作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挑选了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1000粒绿豆种子,随机均分10组,置于10种不同的pH环境中,在25℃恒温箱中培养。1周后测定绿豆幼苗的株高,结果如表所示。
pH 3.0 4.5 5.6 6.0 7.0 7.5 8.0 9.0 10.0 11.0
株高(cm) 5.0 6.5 8.1 12.0 12.8 8.7 7.5 5.5 5.2 5.1
(1)绿豆在植物分类上属于   (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
(2)小明同学认为实验中观察1000颗种子的萌发与生长太麻烦了。能否将1000颗种子改为1颗种子进行实验?判断并说明理由   。
(3)据表中数据可知,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具有   作用(填“抑制”或“促进”)。
【答案】(1)被子植物
(2)不能,数量太少具有偶然性
(3)抑制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种子植物
【解析】【分析】本题为探究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降水。其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也有硝酸和盐酸等。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解答】(1)绿豆种子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2)在实验时,为了防止出现偶然现象,减少实验误差,因而我们在实验中选取的对象往往是多个且是随机的。因此只用10粒种子做实验存在偶然性,影响实验的可信度;
(3)由实验据图表可知,酸雨会影响农作物幼苗的生长,酸性越强对农作物幼苗的生长的影响越大,因此据图表可知,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33.(2022七上·丽水期末)皮肤是人体重要的防卫屏障,也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1)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表皮主要起到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它是由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中的   组织构成的;
(2)很多同学的手指有被纸张割伤的经历,尽管伤口没有组织流血但感觉特别疼痛,对此你的解释是   ;
(3)皮肤是人体的器官而不是其他的结构层次,原因是   。
【答案】(1)上皮
(2)由右图可知,皮肤中含有丰富的痛感神经末梢,所以当纸张割皮肤刺激到痛感神经末,但是没有破坏真皮组织中的血管时,会出现疼痛但不流血的情况
(3)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它之所称器官,是因为由多种组织构成,并行使一定功能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
【解析】【分析】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皮肤的功能有保护、分泌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
【解答】(1)皮肤有表皮和真皮组成,皮肤最外面的表皮层是由上皮细胞构成的,属于上皮组织。
(2)很多同学的手指有被纸张割伤的经历,尽管伤口没有组织流血但感觉特别疼痛,原因是:由右图可知,皮肤中含有丰富的痛感神经末梢,所以当纸张割皮肤刺激到痛感神经末,但是没有破坏真皮组织中的血管时,会出现疼痛但不流血的情况。
(3)皮肤是人体的器官而不是其他的结构层次,原因是: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它之所称器官,是因为由多种组织构成,并行使一定功能。
34.(2021七上·长兴期中)小科在实验室做“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实验,请你一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四瓶试剂.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碘液、④亚甲基蓝溶液。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    (填序号)。
(2)小科按照正常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图甲所示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3)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小科已经在视野中看到了清晰的物像,由于突然停电导致视野偏暗,他就把显微镜移到光线比较亮的窗户边,你认为他要重新观察到清晰的像,首先要做的是 。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重新对光 C.转动物镜转换器
(4)小科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先用低倍物镜寻找观察对象,再换用高倍物镜,物镜和载玻片间的距离变化应是图乙中的   (填“a→b”或"b→a")。
【答案】(1)①③
(2)④①③②
(3)B
(4)b→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单记忆为:擦、滴、撕、展、盖、染。
(2)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和观察等步骤,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擦、滴、撕、展、盖、染。向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对细胞进行染色。故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①③。
(2)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和观察等步骤,因此图甲的正确排序是:④①③②。
(3)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移动显微镜后, 首先要做的是B,重新对光。
(4) 低倍物镜比较短, 高倍物镜比较长,距离装片近,故换用高倍物镜后 ,物镜和载玻片间的距离变化应是图乙中的b→a 。
四、解答题
35.(2021七上·武义期中)西瓜是大家都十分爱吃的一种水果,它的果实是瓠果,为葫芦科瓜类所特有的一种肉质果。结 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
(1)西瓜属于被子植物的依据是   ;
(2)在切西瓜时,常常会有大量汁液流出,这是西瓜液泡中的   ;
(3)除果实外,该植物体的   也属于生殖器官;
(4)西瓜植株与人相比没有   这一结构层次。
【答案】(1)西瓜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2)细胞液
(3)花、种子
(4)系统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器官和系统
【解析】【分析】1.被子植物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并且种子不裸露,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2.植物细胞中的液泡里的液体是细胞液,细胞液里溶解着多种物质,是多种物质的水溶液。
3.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4.植物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一植物体。人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解答】(1)西瓜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2)西瓜甘甜可口就是因为液泡内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所以熟透了得西瓜甜美多汁,是因为果汁中含有大量糖分和水,其中的果汁是细胞液,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液泡。
(3)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花、果实、种子与繁殖后代有关系,它们属于生殖器官。
除果实外,该植物体的花、种子也属于生殖器官;
(4)西瓜植株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一植物体。人的结构果层次由小到大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因此西瓜植株与人相比在结构层次上少了系统。
36.(2021七上·台州期末)某研究机构对括苍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和哺乳类进行调查。他们在括苍山选择了
40 个位点设置红外相机,当有动物经过各位点时,相机会自动拍照记录。根据所拍摄照片,
统计了不同植被类型中鸟类和哺乳类的物种数,结果如表所示:
植被类型 阔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 针叶林 灌丛和灌草丛
鸟类物种数 39 29 14 32
哺乳类物种数 12 11 9 11
(1)本次调查能否记录下括苍山所有的鸟类和哺乳类?   (填“能”或“不能”)。
(2)鸟的种类在   (填植被类型)中最少。
(3)哺乳动物能提高后代成活率的原因是   。
(4)请将阔叶林中哺乳类的物种数转化为柱状图补充在图中。
【答案】(1)不能
(2)针叶林
(3)胎生和哺乳
(4)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常见的脊椎动物;种子植物
【解析】【分析】取样调查不能将所有的情况都记录下来;胎生哺乳可以大大增加哺乳动物的成活率。
【解答】 (1)他们在括苍山选择了 40 个位点设置红外相机,当有动物经过各位点时,相机会自动拍照记录。所以不能记录下括苍山所有的鸟类和哺乳类 。
(2)从表中分析得出鸟的种类在针叶林中最少;
(3) 哺乳动物能提高后代成活率的原因是胎生哺乳;
(4)将表中阔叶林中的 哺乳类物种数 12 画进去即可;
故答案为:(1) 不能 (2) 针叶林 (3) 胎生和哺乳(4)
37.(2020七上·金华期中)国庆前后,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在嘉兴市各个学校隆重召开.在运动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是1000米长跑.
(1)当你在跑步时,运动系统需要更多的氧气,这时,在   和   的调节下,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活动就会加强,使呼吸变急、心跳加快并加强.
(2)我们知道,皮肤由外到内可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那么,皮肤是一种组织、一种器官,还是一个系统?请说明理由.
【答案】(1)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2)器官,因为皮肤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
【解析】【分析】(1)人体有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2)从皮肤的特征方面切入解题。
【解答】(1)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故运动系统需要更多的氧气,这时,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活动就会加强,使呼吸变急、心跳加快并加强;(2)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表皮位于皮肤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故皮肤是器官。
故答案为:(1)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2)器官,因为皮肤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观察生物 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2七上·衢州期中)中国的“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研发的新品种巨型稻,2021年11月在浙江龙泉迎来丰收,巨型稻平均高度2m,单穗粒数可达680粒,比普通稻多3倍,实现袁老“禾下乘凉梦”,为“饭碗牢牢掌握在中国自己的手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了的贡献。下列对巨型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株高大主要靠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B.巨型稻植株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C.扎入土壤深处的根部细胞膜控制水分和养分吸收
D.巨型稻的各种性状特征与细胞质的控制作用有关
【答案】D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其中,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物质的性状。
【解答】在细胞的结构中,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控制物质的性状。所以,巨型稻的各种性状特征与细胞核的控制作用有关,不是细胞质的控制作用。
故答案为:D
2.(2022七上·衢州期中)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让清代袁枚的励志小诗《苔》红遍大江南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结合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白日不到处”,反映出苔藓对环境的适应
B.诗中虽提“苔花”,但苔藓并没有真正的花,属于孢子植物
C.“苔花”也学“牡丹”开,比较得知两者均可开花结果繁殖后代
D.“苔花”虽微小似米,但一样拥有和牡丹那样的生命尽情绽放的机会
【答案】C
【知识点】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苔藓植物是多细胞生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经合页,但是静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不能为植物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共妻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它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的胚珠外面有紫防b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
【解答】A选项,苔藓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白日不到处反映出苔藓对环境的适应,A正确。BC两项牡丹属于被子植物,可开花结果,而苔藓并没有真正的花,属于孢子植物,苔花实际是指苔藓的孢子,B正确、C错误。D选项苔花如米小,形容苔藓植物长出的孢子很小,但一样拥有生命和尽情绽放的机会,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3.(2022七上·衢州期中)我们开化是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模范区。开化菜有十大特色名菜,即何田清水鱼、开化青蛳、苏庄饮粉(系列)、古田山干菜(系列)、马金豆腐干、金溪石斑鱼、钱江源土鸡煲、十八洞腊肉、农家生抄肉、南华山菌煲。苋菜干煮腊肉就是一道美食。冷水泡苋菜,水仍清澈,热水泡苋菜就能得到红色汤。如图表示热水温度与汤变红程度的关联,控制色素进出细胞的结构和它能耐受的最高温度分别是()
A.细胞壁60℃ B.细胞壁70℃ C.细胞膜70℃ D.细胞膜60℃
【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细胞膜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的。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泄到细胞外。
【解答】细胞膜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膜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它的流动性主要受到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胞膜的流动性加强,但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则导致细胞膜破坏,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根据图可以看出,从70℃开始就能得到红色汤,既可以说明从70℃苋菜的细胞膜已经被破坏,所以说控制色素进出细胞的结构是细胞膜,它能耐受的最高温度是70℃。
故答案为:C
4.(2022七上·衢州期中)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长身体高峰期,需要营养均衡,除三餐外,还需补充水果有利于健康。苹果就是营养较丰富的水果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苹果果实应属于器官
B.营养丰富苹果汁来自果肉细胞的液泡
C.表皮破损的苹果会很快腐烂,是由于表皮中上皮组织受损
D.削苹果时,不小心划破手上的皮肤,感到疼痛,这说明皮肤中有神经组织
【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器官和系统;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他们各自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解答】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完整的苹果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但是破损的苹果会很快腐烂,这是由于表皮的保护组织被破坏掉。
故答案为:C
5.(2022七上·鄞州期中)一群学生在雨后的草叶上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点,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判断小点是生物的依据是(  )
A.体小且呈绿色 B.能呼吸
C.碰一下会缩成一团 D.能生长和繁殖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根据生物的基本特征,体小且呈绿色不属于生物的特征如绿色纸片,能呼吸、碰一下会缩成一团属于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说明这些小点属于生物。
故选A。
6.(2022七上·海曙期中)腐烂的水果会散发出酒味,其原因是(  )
A.酵母菌引起的 B.乳酸菌引起的
C.霉菌引起的 D.醋酸杆菌引起的
【答案】A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解析】【分析】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把糖类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解答】腐烂的水果会散发出酒味,正是因为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分解了水果中的果糖,产生了酒精。
故答案为:A.
7.(2022七上·义乌期中)化 是研究 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考古 员在野外发现了 块有植物化 的岩 ,研究发现,该植物有根、茎、 状复叶和孢 囊,则该岩 的类型和植物的种类分 别是(  )
A.沉积岩、蕨类植物 B.变质岩、蕨类植物
C.沉积岩、裸 植物 D.岩浆岩、裸 植物
【答案】A
【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常见的植物从高等到低等分为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苔藓类、藻类。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蕨类有根、茎、叶,孢子繁殖;苔藓类有茎、叶,孢子繁殖;藻类器官都没有,孢子繁殖;岩石根据其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化石出现在沉积岩中。
【解答】 考古 员在野外发现了 块有植物化 的岩 ,研究发现,该植物有根、茎、 状复叶和孢 囊 ,说明是蕨类植物,化石一般出现在沉积岩中,所以A正确。
故答案为:A.
8.(2022七上·义乌期中)在观察洋葱表 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在对光的过程中,需要调节①和②准焦螺旋
B. 图 物镜2观察到的像 物镜1的
C.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 往左上 移动
D.丁图中出现的多个 圆圈是因为染 不均匀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甲图中①细准焦螺旋②粗准焦螺旋③物镜④目镜⑤反光镜。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得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择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为对光完成;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倍数越大,像越大;视野中像是倒立的,所以采用在哪移哪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时,如果盖片不当会出现很多气泡,视眼中就是很多的小的黑圆圈。
【解答】 A. 对光的操作为: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得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择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为对光完成。故A选项错误,不需要调节 ①和②准焦螺旋 ;
B.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倍数越大,像越大,所以B正确;
C. 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 往右下 移动,所以C错误;
D.丁图中出现的多个 圆圈是因为盖片不当,出现气泡,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B.
9.(2022七上·义乌期中)如图所示为草履 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草履 属于单细胞植物
B.草履 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
C.草履 通过神经系统对环境变化产 反应
D.草履 属于 等 物,它的全部 命活动在 个细胞内完成
【答案】B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
【解析】【分析】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个体微笑,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解答】A. 草履 属于单细胞动物,A错误;
B.草履虫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正确;
C .草履 能对环境变化产 反应,但是他没有神经系统,C错误;
D.草履 属于单细胞 物,属于低等动物,它的全部 命活动在 个细胞内完成,D错误;
故答案为:B.
10.(2022七上·义乌期中)科学家发现 种引起奶 患病的特殊 物,这种 物 病毒还 ,仅由多肽物组成,竟 然没有遗传物核酸。虽然 前对这种 物还不清楚,但科学界 致认定这是 种新的 物类 型,定名为朊病毒。那么判断依据是(  )
A.能使别的动物患病 B.含有蛋 质成分
C.能够不断增殖 D.结构特别简单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是有无生命,除此以外生物能呼吸,生活需要营养,能遗传变异,能生长,能进行新陈代谢,能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细胞构成的。
【解答】判断依据是朊病毒 病毒还 ,仅由多肽物组成,没有遗传物核酸,但是具有繁殖能力,能够进行不断的繁殖.
故答案为:C.
11.(2022七上·义乌期中) 物检索表常 来鉴定 物的种类。请利 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扬 鳄应该属于下表中的哪 类(  )
A.P B.Q C.R D.S
【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此题是一张简单的 脊椎动物检索表” ,扬子鳄是爬行类,爬行累的特点有体外没有皮毛,有甲,卵生,体温不恒定,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
【解答】结合扬子鳄作为爬行类的特点,利用 物检索表可以得出扬子鳄体外没有皮毛,卵生,体外没有羽毛,体温不恒定,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所以为Q类。
故答案为:B.
12.(2022七上·义乌期中)如果 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 和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上 组织 结缔组织 肌 组织 神经组织
B 植物体 器官 组织 细胞
C 动物体 器官 系统 细胞
D 地球 地幔 地核 地壳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组织;结构与层次;地球内部的结构
【解析】【分析】包含关系是指大概念包含小概念;
【解答】A.1.2.3.4是并列关系,所以A错误;
B.植物体包含了器官,器官包含组织,组织包含细胞,所以B正确;
C.动物体包含系统,系统包含器官,器官包含细胞,所以C错误;
D.地球包含了地幔、地核和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B.
13.(2022七上·义乌期中)甘蔗是制糖的主要原料之一。经过榨糖之后剩下的甘蔗渣,约有50%的纤维可以用来造纸。不过,其中尚有部分蔗髓没有交织力,制浆过程前应予除去。甘蔗渣纤维长度约为0.65~2.17mm,宽度是21~28μm。其纤维形态虽然比不上木材和竹子,但是比稻、麦草纤维则略胜一筹。从组织构成器官的角度分析,构成甘蔗茎的组织有 (  )
①保护组织 ②营养组织 ③输导组织 ④上皮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组织
【解析】【分析】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完成一定功能的结构。植物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五大组织。
【解答】 甘蔗渣纤维长度约为0.65~2.17mm ,说明有机械组织;运输甘蔗汁的输导组织;甘蔗皮是保护组织;上皮组织是属于动物的组织。
故答案为:A.
14.(2022七上·绍兴期中)步骤②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A.清水、清水 B.清水、碘液 C.碘液、清水 D.碘液、碘液
【答案】C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根据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判断。
【解答】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中步骤②染色时要用碘液染色。步骤④滴加的液体是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故选C。
15.(2022七上·鄞州期中)“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水稻 小麦 大豆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科 禾本科(禾亚科) 豆科(蝶形花亚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
B.三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少
C.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大豆
D.花、果实和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种子植物
【解析】【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高,物的种类越多,生物的共同点越少。被子植物的主要特点是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其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有。
【解答】A. 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种,A错误;
B.三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越多,其是相同的科,B错误;
C.分类等级越低,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所以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 水稻,C错误;
D.花、果实和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D正确;
故答案为:D.
16.(2022七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放置一段时间后, 只在乙组的蒸馏 水中明显检测到蔗糖。这与两组马铃薯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及其功能是否正常有关, 该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液泡
【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
【解答】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导致海带细胞内外碘的浓度相差较大。乙组的马铃薯已死亡,细胞膜失去控制性,因此在乙组中明显检测到蔗糖。
故选B。
17.(2022七上·杭州期中)如图为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
B.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所含遗传物质数量是原细胞的一半
C.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 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细胞分裂过程中, 首先是细胞核由一个分裂成两个
【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
(3)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核中,细胞膜在中央的部分从四周逐渐的向内凹陷,将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解答】A: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正确。
B: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错误。
C: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 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正确。
D:细胞分裂过程中, 首先是细胞核由一个分裂成两个,正确。
故选B。
18.(2022七上·杭州期中)某同学在野外观察到五种动物P、Q、R、S和T,并设计如表所示的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物 。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  )
1a 身体内无脊椎骨 2 1b 身体内有脊椎骨 3 2a 水生 P 2b 陆生 Q 3a 皮肤裸露 R 3b 皮肤不裸露 4 4a 用鳃呼吸 S 4b 用肺呼吸皮肤裸露 · ·T
A.动物 P 可能是鲫鱼, 动物R可能是青蛙
B.动物 P 与 Q 的亲缘关系比 P 与 R 的近
C.动物 S 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组织→系统→动物体
D.动物 T 体内有保护组织 、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常用的是二歧分类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生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接着,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科学的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行分类的,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差异大小,由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构成分类的七个等级。一个“界”含有若干个“门”,一个“门”含有若干个“纲”,以此类推,分类的最小单位是“种”(物种)
【解答】A:动物 P 身体内无脊椎骨 ,不可能是鲫鱼,错误。
B:动物 P 与 Q 的亲缘关系比 P 与 R 的近,正确。
C:动物 S 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错误。
D:保护组织是植物体的组织,错误。
故选B。
19.(2022七上·镇海期中)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A.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B.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分析】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
除建立自然保护区外,人们还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还建立了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和文件。《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中规定,"对于珍稀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除特殊需要经过批准,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我国还是最先加入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2010年,我国颁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上述法律和文件的颁布和实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解答】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属于易地保护;
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属于就地保护;
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属于法制保护;
故选B。
20.(2022七上·海曙期中)中央电视台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节目让清代诗人袁枚的励志小诗《苔》红遍大江南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结合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下 列理解错误的是(  )
A.“白日不到处”,反映出苔藓对环境的适应
B.诗中虽提“苔花”,但苔藓并没有真正的花,属于孢子植物
C.“苔花”也学“牡丹”开,比较得知两者均可开花结果繁殖后代
D.“苔花”虽微小似米,但一样拥有和牡丹那样的生命尽情绽放的机会
【答案】C
【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苔藓类植物,有茎叶,无根,无花,无种子,无果实,生活在阴暗潮湿处,孢子繁殖;
【解答】A. “白日不到处”,反映出苔藓对环境的适应,正确;
B. 诗中虽提“苔花”,但苔藓并没有真正的花,属于孢子植物,正确;
C.“苔花”也学“牡丹”开,苔藓类植物没有真正的花,是通过孢子繁殖;牡丹是被子植物,有花,通过种子繁殖,C错误;
D. “苔花”虽微小似米,但一样拥有和牡丹那样的生命尽情绽放的机会 ,正确。
故答案为:C。
21.()下列关于保护动物多样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保护动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B.就地保护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唯一途径
C.栖息地丧失是动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D.易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动物作为消费者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一旦消失它所携带的基因库将随之消失,因此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动物多样性是全体公民的一项责任和义务。
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答】A: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A错误;
B: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B错误;
C:栖息地丧失是动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C正确。
D: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错误。
故选C。
22.()图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进行分类的图示,其中A类是以胎生、哺乳为依据进行的分类,则B、C类的分类依据依次是(  )
①用肺呼吸 ②体温恒定 ③卵生 ④心脏四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金丝猴和蝙蝠属于哺乳动物、海龟属于爬行动物、鲫鱼属于鱼类、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解答即可。
【解答】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都用肺呼吸;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是体腔内有膈,胎生哺乳;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共同点是卵生。所以金丝猴、蝙蝠、海龟是用肺呼吸的,鲫鱼、青蛙是卵生的。
故选A。
二、填空题
23.(2022七上·义乌期中)遍布地球的植物是 命蓬勃的象征。阅读下图,并回答有关问题。
四种动物的检索表 1a A … … … … … … … … … … …家 1b 卵 … … … … … … … … … … … … … B 2a 体内受精 … … … … … … … … … … …蜥蜴 2b C … … … … … … … … … … … 3 3a 变态发育 … … … … … … … … … … … 蛙 3b 变态发育 … … … … … … … … … … 鱼
(1)图1中可能是葡萄细胞的是图   (填“甲”或“ ”)。葡萄中的甜味物质主要在细胞 液中,细胞液存在于在图中的   部位(先填上数字并写出名称)。葡萄颗粒属于该植 株的   (填结构层次)。
(2)如图是根据 殖发育 式特征编制的 歧分类检索表,则C为    ;。
【答案】(1)甲;⑤液泡;器官
(2)体外受精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结构与层次;常见的脊椎动物;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相同的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液泡、叶绿体和细胞壁。液泡中有细胞液,营养物质的储存场所。植物的器官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学会编制的 歧分类检索表。
【解答】(1) 葡萄细胞是植物细胞,所以选乙,葡萄中的甜味物质主要在细胞液中,细胞液存在于在图中的⑤液泡 , 葡萄颗粒是种子,属于器官 ;
(2) 根据 殖发育 式特征编制的 歧分类检索表 ,2b对应的是2a,所以2b是体外受精。
故答案为:(1) 甲 、 ⑤液泡、器官(2)体外受精
24.(2022七上·义乌期中)
(1)如图所示, ①表示的过程是细胞的分裂过程,其结果使得细胞数目增多,其过程中最显著的现象是   。
②表示的是   过程,其结果形成了    这一结构层次。
(2)被蚊子叮咬时,人能感觉到痒并会用手拍打,这是靠如图   (填“甲”、“乙”或“丙”)所示的细胞传递的。
【答案】(1)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细胞的分化;组织
(2)甲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细胞分裂中最显著的现象是细胞核内出现了染色体;细胞分化是指生成了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组织是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其功能是结构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解答】(1)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最显著的现象是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 ②表示的是 细胞的分化过程,其结果形成了组织这一结构层次。
(2)感觉是靠神经细胞传递信息的,所以是甲。
故答案为:(1) 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 ; 细胞的分化 ; 组织;(2) 甲;
25.(2022七上·义乌期中)芦苇是义乌河道边常见的一种植物,如图是芦苇及其分类地位图示和二歧式检索表。据图回 答下列问题。
(1)禾本目植物种类   (选填“多于”或“少于”)禾本科植物种类。
(2)芦苇在上述二歧式检索表中的位置是   。
【答案】(1)多于
(2)Q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生物等级由高等到低等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高,生物种类越多,生物的共同特点越少。 二歧式检索表 是根据常见的植物进行分类的,根据信息,芦苇是被子植物,所以有种子,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解答】(1) 禾本目比禾本科分类等级高,所以种类多于禾本科植物种类;
(2)芦苇 是被子植物,所以有种子,且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所以芦苇在上述二歧式检索表中的位置是Q。
故答案为:(1)多于(2)Q
26.(2022七上·义乌期中)银杏叶在10月份到11月份前后开始变黄,下图A-E为银杏不同生物结构层次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银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A→B 的过程中,母细胞核内出现的   最终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3)B→C 的过程中,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C 图中细胞呈管状,具有运输功能的细胞群的名称是   ;
(4)D 图在生物结构层次上属于    ,银杏与人体相比不具有的生物结构层次 是    。
【答案】(1)细胞
(2)染色体
(3)输导组织
(4)器官;系统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裂是细胞一分为二的过程,最显著的特点是出现染色体;细胞分化是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组织是有一群形状功能相似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植物体有分生组织,机械组织,营养组织,保护组织和输导组织五大组织。此题主要考察输导组织。器官是多种组织构成的结构,植物的叶是由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多种组织构成的,为器官。动植物的层次结构中最大的区别是动物有系统而植物没有。
【解答】(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银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细胞;
(2) A→B 的过程中,母细胞核内出现的染色体最终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3) B→C 的过程中,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C 图中细胞呈管状,具有运输功能的细胞群的名称是输导组织 ;
(4) D 图在生物结构层次上属于 器官; 银杏与人体相比不具有的生物结构层次 是 系统;
故答案为:(1) 细胞 (2) 染色体 (3) 输导组织 (4) 器官系统
27.(2022七上·鄞州期中)下列七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①金蝉脱壳,②螳臂挡车,③井底之蛙,④瓮中捉鳖,⑤虾兵蟹将,⑥鱼目混珠,⑦蜂拥而至,其中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成语是   
【答案】①②⑤⑦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动物根据有无脊椎骨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解答】 ①金蝉脱壳 ,蝉是无脊椎动物; ②螳臂挡车 ,螳螂是无脊椎动物; ③井底之蛙 ,蛙是脊椎动物; ④瓮中捉鳖 ,鳖是甲鱼,是脊椎动物; ⑤虾兵蟹将 ,虾和蟹都是无脊椎动物; ⑥鱼目混珠 ,鱼是脊椎动物; ⑦蜂拥而至 ,蜂是无脊椎动物。其中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成语是①②⑤⑦;
故答案为:①②⑤⑦
28.(2022七上·海曙期中)科学上用7个等级将生物逐级分类。
(1)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从生物分类的等级看,分类等级越低,所包括的生物共同点越   。
(2)如图是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图示。图中A类动物是以卵生为分类依据进行分类的,C类动物是以    (填“终生用肺呼吸”或“胎生哺乳”)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类。
【答案】(1)种;多
(2)胎生哺乳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进行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熟悉并了解五大类脊椎动物的特点,尤其是哺乳类动物胎生哺乳的特点;
【解答】(1)生物的分类从高等到低等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生物的分类等级越低,生物的种类越少,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2)鱼是鱼类、青蛙是两栖,蛇是爬行类,它们都是卵生的;牛和马属于哺乳类,他们的分类依据是胎生哺乳;
故答案为:(1)种,多(2)胎生哺乳
29.(2022七上·绍兴月考)伞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植物,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如图),细胞核位于假根内,伞柄主要为细胞质,若切开伞藻的伞帽、伞柄和假根,重新连接成如图甲、乙所示。
(1)属于伞藻细胞和人体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2)若连接成活,图中乙伞藻上新长出的伞帽形状将会是   (选填“菊花形”或“喇叭形”)。
【答案】(1)②③④
(2)喇叭形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1)伞藻属于植物,其细胞有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等,人体等动物细胞有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解答】(1)伞藻细胞与人体细胞相比,属于伞藻细胞和人体细胞共有的结构是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即②③④
(2)若连接成活,图中乙伞藻的细胞核来自伞帽是喇叭形伞藻的假根内,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因此图中乙伞藻上长出的伞帽形状为喇叭形。
30.()认真观察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的A、B、C、D、E分别是图甲中的   。
(2)把上述动物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   。
(3)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认为动物分类要考虑哪些特征
【答案】(1)鱼、蛙、蛇、鹰、狮
(2)鱼、蛙、蛇、鹰、狮
(3)动物分类除了要考虑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外,还要考虑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1.脊椎动物是指身体内有脊椎骨构成脊柱的动物,主要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2.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如是否有翅、身体是否分节等,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如有无脊椎和生理功能如体温是否恒定、呼吸等。
3.科学家把脊椎动物按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依次分成了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五个纲。
【解答】(1)图中的A是脊椎动物中变温动物,用鳃呼吸,所以是生活在水中,是鱼类;B是脊椎动物中的变温动物,用肺呼吸,在水中产无壳的卵,所以是两栖动物,即青蛙;C是脊椎动物中的变温动物,用肺呼吸,产硬壳卵,所以是爬行动物即蛇;D是脊椎动物中的恒温动物,有羽毛,卵生并产硬壳卵,所以是鸟类,即鹰;E是脊椎动物中的恒温动物,体表有毛,生殖方式是胎生,所以是哺乳动物,即狮。
(2)从结构特点上看,鱼类最简单,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其次是两栖类水陆两栖,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爬行动物完全用肺呼吸,产硬壳的卵。上述三中动物都是变温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恒定,鸟类是卵生,哺乳动物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更好的适应复杂的生活。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排序为:鱼→蛙→蛇→ 鹰 →狮。
(3)动物的分类通过上述的分析,是从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生殖方式方面来比较,还要考虑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三、实验探究题
31.(2022七上·义乌期中)为研究 物细胞的结构, 同学 洋葱鳞 叶表 细胞、 的 腔上 细胞等材料做 实验。请观察图,回答问题:
(1)旋转图1的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为了避免压碎玻 标本,操作者的眼睛 定要看着   (填字 并出名称)。
(2) 琴同学 显微镜观察时,看到了 个 点,该同学为了正确快速判断 点可能存在 的位置,画出了如图 2所示的思维导图,其中②所填的 字应是   。
(3)为使圆形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某同学选择了图3中的   (填序号)组合。
(4)如图 4要把视野中的物象从图 A转为图 B所示情况,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a .将玻 向右下 移动使细胞移 视野中
b .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 倍物镜
c .将玻 向左上 移动使细胞移 视野中央
d .转动转换器,把 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e.调节粗准焦螺旋 物像清晰
f.调节细准焦螺旋 物像清晰
A.a→b→f B.b→d→f C.c→b→f D.d→a→e
(5) 发现图4中的 镜有5×和8×的,物镜有40×和10×,则在使 同 光圈和反光镜时,视野内亮度最亮的镜头组合的放 倍数为   倍;
(6) 楷同学还想 显微镜观察树叶、 等物体,却发现它们 法在显微镜下成像,其原 因是   。
【答案】(1)b 物镜
(2) 镜
(3)②③⑤
(4)C
(5)50
(6)被观察的物体不透光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图一a是目镜;b是物镜;c是反光镜;d是粗准焦螺旋;e是细准焦螺旋
图二中污染物可能在装片,物镜或者目镜上。
图三中①②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③④是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⑤⑥中⑤是高倍物镜,比较长,离装片更近。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解答】(1) 旋转图1的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为了避免压碎玻 标本,操作者的眼睛 定要看着物镜;
(2)从思维导图中可以看出转动目镜,污物移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
(3)放大倍数越大,视野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需要长物镜配短目镜,长物镜离装片越近。所以选②③⑤;
(4)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对应c;(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对应b;(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对应f;
(5)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所以选 镜× 和物镜10×,放倍数为50倍。
(6)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否则无法在显微镜下成像。树叶和手都是不成像的。
故答案为:(1) b 物镜 (2) 镜 (3) ②③⑤ (4)c→b→f(5) 50 (6)
32.(2022七上·镇海期中)为了探究酸雨(pH≤5.6的降水)对农作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挑选了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1000粒绿豆种子,随机均分10组,置于10种不同的pH环境中,在25℃恒温箱中培养。1周后测定绿豆幼苗的株高,结果如表所示。
pH 3.0 4.5 5.6 6.0 7.0 7.5 8.0 9.0 10.0 11.0
株高(cm) 5.0 6.5 8.1 12.0 12.8 8.7 7.5 5.5 5.2 5.1
(1)绿豆在植物分类上属于   (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
(2)小明同学认为实验中观察1000颗种子的萌发与生长太麻烦了。能否将1000颗种子改为1颗种子进行实验?判断并说明理由   。
(3)据表中数据可知,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具有   作用(填“抑制”或“促进”)。
【答案】(1)被子植物
(2)不能,数量太少具有偶然性
(3)抑制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种子植物
【解析】【分析】本题为探究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降水。其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也有硝酸和盐酸等。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解答】(1)绿豆种子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2)在实验时,为了防止出现偶然现象,减少实验误差,因而我们在实验中选取的对象往往是多个且是随机的。因此只用10粒种子做实验存在偶然性,影响实验的可信度;
(3)由实验据图表可知,酸雨会影响农作物幼苗的生长,酸性越强对农作物幼苗的生长的影响越大,因此据图表可知,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33.(2022七上·丽水期末)皮肤是人体重要的防卫屏障,也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1)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表皮主要起到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它是由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中的   组织构成的;
(2)很多同学的手指有被纸张割伤的经历,尽管伤口没有组织流血但感觉特别疼痛,对此你的解释是   ;
(3)皮肤是人体的器官而不是其他的结构层次,原因是   。
【答案】(1)上皮
(2)由右图可知,皮肤中含有丰富的痛感神经末梢,所以当纸张割皮肤刺激到痛感神经末,但是没有破坏真皮组织中的血管时,会出现疼痛但不流血的情况
(3)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它之所称器官,是因为由多种组织构成,并行使一定功能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
【解析】【分析】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皮肤的功能有保护、分泌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
【解答】(1)皮肤有表皮和真皮组成,皮肤最外面的表皮层是由上皮细胞构成的,属于上皮组织。
(2)很多同学的手指有被纸张割伤的经历,尽管伤口没有组织流血但感觉特别疼痛,原因是:由右图可知,皮肤中含有丰富的痛感神经末梢,所以当纸张割皮肤刺激到痛感神经末,但是没有破坏真皮组织中的血管时,会出现疼痛但不流血的情况。
(3)皮肤是人体的器官而不是其他的结构层次,原因是: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它之所称器官,是因为由多种组织构成,并行使一定功能。
34.(2021七上·长兴期中)小科在实验室做“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实验,请你一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四瓶试剂.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碘液、④亚甲基蓝溶液。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    (填序号)。
(2)小科按照正常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图甲所示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3)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小科已经在视野中看到了清晰的物像,由于突然停电导致视野偏暗,他就把显微镜移到光线比较亮的窗户边,你认为他要重新观察到清晰的像,首先要做的是 。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重新对光 C.转动物镜转换器
(4)小科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先用低倍物镜寻找观察对象,再换用高倍物镜,物镜和载玻片间的距离变化应是图乙中的   (填“a→b”或"b→a")。
【答案】(1)①③
(2)④①③②
(3)B
(4)b→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单记忆为:擦、滴、撕、展、盖、染。
(2)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和观察等步骤,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擦、滴、撕、展、盖、染。向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对细胞进行染色。故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①③。
(2)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和观察等步骤,因此图甲的正确排序是:④①③②。
(3)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移动显微镜后, 首先要做的是B,重新对光。
(4) 低倍物镜比较短, 高倍物镜比较长,距离装片近,故换用高倍物镜后 ,物镜和载玻片间的距离变化应是图乙中的b→a 。
四、解答题
35.(2021七上·武义期中)西瓜是大家都十分爱吃的一种水果,它的果实是瓠果,为葫芦科瓜类所特有的一种肉质果。结 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
(1)西瓜属于被子植物的依据是   ;
(2)在切西瓜时,常常会有大量汁液流出,这是西瓜液泡中的   ;
(3)除果实外,该植物体的   也属于生殖器官;
(4)西瓜植株与人相比没有   这一结构层次。
【答案】(1)西瓜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2)细胞液
(3)花、种子
(4)系统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器官和系统
【解析】【分析】1.被子植物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并且种子不裸露,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2.植物细胞中的液泡里的液体是细胞液,细胞液里溶解着多种物质,是多种物质的水溶液。
3.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4.植物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一植物体。人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解答】(1)西瓜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2)西瓜甘甜可口就是因为液泡内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所以熟透了得西瓜甜美多汁,是因为果汁中含有大量糖分和水,其中的果汁是细胞液,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液泡。
(3)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花、果实、种子与繁殖后代有关系,它们属于生殖器官。
除果实外,该植物体的花、种子也属于生殖器官;
(4)西瓜植株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一植物体。人的结构果层次由小到大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因此西瓜植株与人相比在结构层次上少了系统。
36.(2021七上·台州期末)某研究机构对括苍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和哺乳类进行调查。他们在括苍山选择了
40 个位点设置红外相机,当有动物经过各位点时,相机会自动拍照记录。根据所拍摄照片,
统计了不同植被类型中鸟类和哺乳类的物种数,结果如表所示:
植被类型 阔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 针叶林 灌丛和灌草丛
鸟类物种数 39 29 14 32
哺乳类物种数 12 11 9 11
(1)本次调查能否记录下括苍山所有的鸟类和哺乳类?   (填“能”或“不能”)。
(2)鸟的种类在   (填植被类型)中最少。
(3)哺乳动物能提高后代成活率的原因是   。
(4)请将阔叶林中哺乳类的物种数转化为柱状图补充在图中。
【答案】(1)不能
(2)针叶林
(3)胎生和哺乳
(4)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常见的脊椎动物;种子植物
【解析】【分析】取样调查不能将所有的情况都记录下来;胎生哺乳可以大大增加哺乳动物的成活率。
【解答】 (1)他们在括苍山选择了 40 个位点设置红外相机,当有动物经过各位点时,相机会自动拍照记录。所以不能记录下括苍山所有的鸟类和哺乳类 。
(2)从表中分析得出鸟的种类在针叶林中最少;
(3) 哺乳动物能提高后代成活率的原因是胎生哺乳;
(4)将表中阔叶林中的 哺乳类物种数 12 画进去即可;
故答案为:(1) 不能 (2) 针叶林 (3) 胎生和哺乳(4)
37.(2020七上·金华期中)国庆前后,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在嘉兴市各个学校隆重召开.在运动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是1000米长跑.
(1)当你在跑步时,运动系统需要更多的氧气,这时,在   和   的调节下,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活动就会加强,使呼吸变急、心跳加快并加强.
(2)我们知道,皮肤由外到内可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那么,皮肤是一种组织、一种器官,还是一个系统?请说明理由.
【答案】(1)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2)器官,因为皮肤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
【解析】【分析】(1)人体有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2)从皮肤的特征方面切入解题。
【解答】(1)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故运动系统需要更多的氧气,这时,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活动就会加强,使呼吸变急、心跳加快并加强;(2)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表皮位于皮肤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故皮肤是器官。
故答案为:(1)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2)器官,因为皮肤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