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试卷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综合卷
一、单选题
1.图表明兰州市该天的天气情况是( )
A.多云转晴,最低气温-4 ℃,最高气温5 ℃
B.多云转雨夹雪,最低气温-4 ℃,最高气温5 ℃
C.阴转晴,最低气温-4 ℃,最高气温5 ℃
D.晴转阴,最低气温-4 ℃,最高气温5 ℃
【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根据天气图的知识分析。
【解答】读图可知,如图表明兰州市该天的天气情况是多云转雨夹雪,最低气温-4℃,最高气温5℃;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2八上·舟山月考)如图所示,这些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实验,“纸片托水”实验中,杯中的水一定要装满
B.乙图实验,把乙图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玻璃管中液面将下降
C.丙图实验,当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细管A中液面将会下降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答案】A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判断;
(2)首先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大气压强的变化,再根据p内=p大气+p水确定液柱压强的变化,最后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液面高度变化;
(3)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判断;
(4)根据液体沸点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判断。
【解答】A.甲图实验,“纸片托水”实验中,杯中的水一定要装满。如果杯子内存在空气,那么杯子内空气压强和水的压强之和大于大气压强,此时水和纸片会下落,故A正确;
B.乙图实验,把乙图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大气压强减小。根据p内=p大气+p水可知,此时水柱压强会增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玻璃管中液面将上升,故B错误;
C.丙图实验,当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A管口上方空气流速增大而压强减小,则液柱产生的压强会增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细管A中液面将会上升,故C错误;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则试管上方大气压强减小。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故D错误。
故选A。
3.(2022八上·杭州期中)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达相应图示的方向或刻度的是( )
A.甲:大气对流运动的方向
B.乙: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的方向
C.丙:水的对流
D.丁:密度计上的刻度
【答案】C
【知识点】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大气和液体的对流;浮力的方向;密度计的刻度等相关的知识点。对流运动中冷空气始终下降,暖空气始终上升;浮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上的;密度计始终漂浮,浮力等于重力,V排越大,测得的液体密度反而越小。
【解答】A.甲:大气对流运动的方向中冷空气始终是下降的,暖空气始终是上升的,所以A中有一条冷空气向上的箭头,所以A错误;
B.乙: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的方向 始终是竖直向上的,所以B错误;
C.丙:水的对流是对的,暖的会上升,冷的会下降。为顺时针方向流动,所以C正确;
D.丁:密度计上的刻度是上小下大,密度计始终漂浮,浮力等于重力,V排越大,测得的液体密度反而越小。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C。
4.(2022八上·杭州期中)科学老师在实验室做“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演示实验:图甲所示的是由粗细不同的三节塑料管A、B、C连接而成的装置,三节管中分别接有三个相同传感器的探头,传感器与电脑相连。老师将抽气机与C管右端相连后开始抽气,电脑绘制出的三节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p—t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抽气过程中,三节管中的气体流速相同
B.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01.0kPa
C.0~4s,C管中的气体压强变化最大
D.图乙中①反映的是C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答案】D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图甲,结合公式V=SL=Svt分析气体流速是否相同;
(2)实验开始前的气压为实验室内的气压;
(3)(4)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装置内气体的流量是相同的,根据V=SL=Svt可知,A管最细,则气体流速最大;C管最粗,则气体流速最小,故A错误;
根据乙图可知,实验开始前气压为101.3kPa,则实验室气压为101.3kPa,故B错误;
0~4s内,A管内空气流速最大,而气压最小,即A管内气压变化最大,故C错误;
C管内空气流速最小,而气体压强最大,那么C管内气压变化最小,则曲线①与C对应,故D正确。
故选D。
5.(2022八上·杭州期中)下列所述关于气候与其影响因素相对应的是( )
A.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纬度因素
B.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地形因素
C.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纬度因素
D.郑州夏天比青岛热——海陆因素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陆位置季风,地形等。
【解答】 A.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A错误;
B.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纬度因素,B错误;
C.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海陆因素,C错误;
D. 郑州夏天比青岛热---海陆因素,D正确。
故答案为:D。
6.(2022八上·杭州期中)唐朝诗人王之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而自西域归来的李白却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试从科学角度分析这两种风分别是( )
A.夏季风、冬季风 B.西北风、东北风
C.冬季风、夏季风 D.秋季风、春季风
【答案】A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季风的风向,由题可知玉门关这个地方在内陆,其受夏季风的影响较小,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大。
【解答】 唐朝诗人王之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说明是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到不了内陆的玉门关;自西域归来的李白却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说明此时是来自内陆的西北风向的冬季风。
故答案为:A。
7.(2022八上·杭州期中)下列描述中,体现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气温日较差指的是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值。
【解答】A.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强调的是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所以A错误;
B.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了一天中的日较差大,所以B正确;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在对流层随着高度的增高温度降低,所以C错误;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天气变化快的特点,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B。
8.(2022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是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根据此图能得到的正确信息( )
A.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低压 B.B处的天气特点是晴朗干燥
C.图中C地将会出现降雨、降温 D.C处的风向为东南风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包括高压、低压、冷锋、暖风;气压对对天气的影响;风向的判断,风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
【解答】A.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高压,越往里越大的天气系统成为高压,所以A错误;
B.B处越往里气压越低,为低压系统,低压控制阴雨天,所以B错误;
C.图中C是冷锋,冷锋带来降温、降雨、大风的天气,所以C正确;
D.C处的方向为西北风,风向是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的,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C。
9.(2022八上·杭州期中)下表是相对湿度表,则依据表中数据回答正确的是( )
干球温度 干湿差(干球温度减去湿球温度)
1.0℃ 2.0℃ 3.0℃ 4.0℃ 5.0℃
0.0℃ 82% 65% 47% 31% 15%
5.0℃ 86% 71% 58% 45% 32%
10.0℃ 88% 76% 65% 54% 44%
15.0℃ 90% 80% 70% 61% 52%
A.当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0℃时,湿球温度计示数为7℃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5%
B.在显示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5%时,干球温度计显示温度一定相同
C.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干球温度计显示温度减去湿球温度计显示温度的差值越大
D.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干球温度计显示温度就越高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干湿球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先计算出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差值,然后根据干球温度计的读数和干湿球的温度差,查表得出空气湿度。
【解答】A.干球温度计为10℃,湿球温度计为7℃,干湿球温度计的差值是3摄氏度,查表空气湿度为65%;
B.在显示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5%时,干球温度计显示温度一定相同是错误的;
C.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干球温度计显示温度减去湿球温度计显示温度的差值越小;
D.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干球温度计显示温度就越高是错误的,应该是干湿差越大。
故答案为:A.
10.(2022八上·北仑期中)如图,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1、p2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 B.p1>p2
C.p1>p2 D.p1>p2
【答案】A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A.上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则p1>p2,故A正确;
B.上下空气流速相同,则上下气压相等,那么p1=p2,故B错误;
C.两张纸片的外侧的气压都等于大气压强,则p1=p2,故C错误;
D.乒乓球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那么p1
故选A。
11.(2022八上·富阳期中)某同学为了研究自行车轮胎气体压强的大小,用打气筒给轮胎连续均匀充气t1时间,打气完毕后关好气门芯,又观察了Δt时间。他测得t1+Δt时间内轮胎内气体压强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1atm等于1标准大气压),则由此图可推知( )
A.当轮胎内气压达2个标准大气压时,轮胎可能发生爆炸
B.在t1+Δt时刻,轮胎内部气体的压强就是当时的大气压强
C.0~t1时间内,轮胎是不漏气的
D.在t1+Δt时间后,轮胎还将继续漏气,直到内部压强为零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分析图象的变化情况,在0-t1时间段内气压升高,为充气过程;轮胎内的最大气压为2个标准大气压;t1-t1+△t时间段内气压减小,轮胎在向外漏气;轮胎漏气过程中,当轮胎内外气压相同时停止漏气,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由图象可见,当轮胎内气压达2个标准大气压时,轮胎的气压逐渐减小,说明轮胎漏气,并不是爆炸,故A错误;
B.由图象可见,在t1+△t时刻,轮胎内部气体的压强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故B正确;
C.在0-t1时间段内,内气压升高,为充气过程,因为充入轮胎的气体比轮胎在向外漏出的气体多,轮胎内的气压会变大,此过程轮胎也在向外漏气,故C错误;
D.在t1+△t时刻,胎内的压强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和外界大气压强相等,不能再继续漏气了,故D错误。
故选B。
12.(2022八上·宁海期中)研究气压对水沸点的影响实验(如图).待烧瓶中的水停止沸腾后,再用大号注射器抽出烧瓶里的空气,发现烧瓶内的水又重新沸腾。水能重新沸腾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抽气后,水的温度上升
B.抽气后,瓶内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
C.石棉网的余温加热烧瓶
D.抽气后,水的温度降低
【答案】B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判断。
【解答】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那么用大号注射器抽出烧瓶里的空气,发现烧瓶内的水又重新沸腾,水能重新沸腾的原因是:抽气后,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故选B。
13.(2022八上·海曙期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吸盘挂钩悬挂重物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B.在高原上煮食物用高压锅是因为让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变高
C.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
D.对着平行的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两张纸会吸到一起,是由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大,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小
【答案】D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判断;
(2)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判断;
(3)(4)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A.吸盘挂钩悬挂重物是利用了大气压强,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在高原上煮食物用高压锅是因为让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变高,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窗外空气流速大而压强小,于是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对着平行的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两张纸会吸到一起,是由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4.(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第7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第1课时 我国东部的季风气候)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秦岭—淮河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
D.黑龙江省黑河—云南腾冲
【答案】C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解答】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故选C。
15.(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第7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第1课时 我国东部的季风气候)我国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B.南北纬度跨度大
C.东西经度跨度大
D.地形多种多样
【答案】A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 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正是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
【解答】我国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临地球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由于海陆性质的巨大差异,冬季亚洲大陆北部成为冷空气的聚集地,气压高,冷空气自高压中心区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增温迅速,气压低,而海洋气压相对较高,暖湿空气从海洋吹向大陆。
故选A。
16.(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第7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第1课时 我国东部的季风气候)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小
B.年降水量大致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C.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D.气候复杂多样,热带季风气候分布最广
【答案】C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我国气候类型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等。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解答】A: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A错误。
B:年降水量大致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增,B错误。
C: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C正确。
D:气候复杂多样,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分布最广,D错误。
故选C。
17.下列生活体验中,与相对湿度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相对湿度过小,会使人感到干燥,皮肤干裂
B.相对湿度过大,在冬季会感到特别寒冷
C.相对湿度过大,夏季会感到闷热
D.相对湿度过小,会使人感到闷热
【答案】D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体感温度和大气的湿度关系密切,如果空气的湿度比较大,人就会感到比较闷热。一般而言,气温达到32℃,相对湿度超过80%,人会感到非常闷热、不舒服。如果气温在35℃以上,空气湿度小,又有风,虽然会感觉到太阳比较晒,但人体不会那么难受。”
【解答】相对湿度过小,会使人感到干燥,皮肤干裂;相对湿度过大,在冬季会感到特别寒冷,夏季会感到闷热。故D错误。
故选D。
18.关于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所以空气下沉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解答】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温高,空气体积膨胀,密度减小,而不是气压高,故A错误;
B.同一地区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故③处气压较④低,故B错误;
C.⑥处气温低、气压高,故C错误;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故D正确。
故选D。
19.如图所示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图甲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B.图乙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重力的一半
C.利用图甲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D.利用图乙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结合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在图甲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水平向左,而钩码的重力竖直向下,二者不在同一直线上,肯定不是平衡力,即二者不相等,故A错误;
图乙中下面的吸盘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竖直向上的大气压力和竖直向下钩码产生的拉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此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故B错误;
在图乙中,大气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再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进而计算出吸盘的受力面积,最后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大气压强,故D正确,而C错误。
故选D。
20.小柯设计了一个“不用绳子扎口的气球”,如图所示,先将气球放入玻璃瓶中,再将球口紧套在玻璃瓶口,从抽气口抽气,观察到气球变大;停止抽气后,马上用橡皮套封住抽气口,此时气球不用绳子扎,也能保持膨胀状态。假设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是p1、p2,瓶内的气压分别是p3、p4,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 C.p3>p4 D.p3=p4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可根据图中气球体积的变化来判断气球内气压、玻璃瓶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关系。
【解答】抽气前气球内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通,气球体积没有变化,所以与大气压相等;抽气后,气球与外界大气相通,气球内气压等于大气压,故p1=p2;
抽气前瓶内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通,与大气压相等;用抽气机向外抽气时发现瓶内的气球在膨胀,说明此时气球内气体压强大,玻璃瓶内气体压强小才会导致气球膨胀,即p3>p4。
故选C。
二、填空题
21.(2021八上·三门期末)2021年12月18日,寒潮来袭,我县气温为1~10℃、晴、湿度较小。降温幅度明显,气象部门提醒大家要做好保暖工作。
(1)“气温为1~10℃、晴”等是对 的描述(填“天气”或“气候”)。
(2)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左右,降温是由于 (填“冷锋"或“暖锋”)过境引起的。
【答案】(1)天气
(2)14时(下午2时);冷锋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如刮风、下雨、雷电等。
【解答】(1)“气温为1~10℃、晴”是短时间内的描述,是对天气的描述。
(2)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下午2时),降温是由于冷锋过境引起的。
故答案为:(1)天气 (2)14时(下午2时);冷锋
22.(2022八上·余杭月考)下表是今年10月31日临平的天气预报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阴晴变化 风 空气质量
22℃ 13℃ 晴 东风 5 级 优
(1)这天的 22℃的气温通常出现在 时左右;东北风指的是 方向吹来的风。
(2)天气的变化与大气压密切相关,10月28日杭州的大气运动示意图气压与图中 (填 “甲地”或“乙地”)相似。
【答案】(1)14;东北
(2)甲地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气温及其变化;风
【解析】【分析】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是午后2时,气温最低的时候是日出前后;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杭州市晴朗天气,高压控制晴朗天,高压系统中,气流是向下运动的;
【解答】(1) 这天的 22℃的气温通常出现在14时左右;东北风指的是东北方向吹来的风;
(2)天气的变化与大气压密切相关,10月28日杭州的大气运动示意图气压与图中“甲地”相似。
故答案为:(1)14; 东北 (2)甲地
23.(2022·浙江期中)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火神山和雷神山的医院负压室在救治重症患者及保护医护人员工作中起了重大作用。 它是指在特殊的装置之下,使室内的气压低于室外的气压,这样空气的流通就只能是外面的新鲜空气流进 室内, 室内的空气就不会泄露出去, 而是通过专门的通道及时排放到固定的地方。从而使室外的空气不会 受污染,大大减少了医务人员被感染的风险。这种负压室最适合抢救非典、新冠这类的呼吸道传染性患者。
(1)负压室实际是指室内的气压比室外小,气流是从 大的地方流向小的地方;
(2)生活中利用负压工作的装置有 (举一例即可);
【答案】(1)气压
(2)吸尘器等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负压”的定义解答;
(2)根据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解答。
【解答】(1)负压室实际是指室内的气压比室外小,气流是从气压大的地方流向小的地方;
(2)生活中利用负压工作的装置有吸尘器等。
24.(2022八上·临海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工作组”最新完成的一份报告草案宣称,人为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很有可能是近50年来全球气温升高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漫画“啊!地球出汗了!”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季风和人类活动,分析下列气候现象的影响因素。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 ;
(2)材料一、二告诉我们,气候还受 的影响.
(3)“地球出汗了”是指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又称温室效应,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产生的。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写出一种我们能做到的方法 。
【答案】(1)纬度位置
(2)人类活动
(3)减少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季风和人类活动 ;
【解答】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原因是纬度位置;
(2)材料一、二告诉我们,气候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3)“地球出汗了”是指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又称温室效应,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产生的。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写出一种我们能做到的方法:减少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 纬度位置 (2) 人类活动 (3)减少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25.(2022八上·平阳月考)下面是我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24℃,最低气温是17℃,明天的森林防火等级4级。试问:
(1)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温度为24℃,出现的时间应在 左右。
(2)金秋十月,金华正是秋高气爽,而地处北方的哈尔滨却天寒地冻,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答案】(1)午后2时
(2)纬度位置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在14时前后,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
(2)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大气环流、洋流等。
【解答】(1)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温度为24℃,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前后,即午后2时即前后。
(2)金华位于浙江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由于纬度低,气温高;而哈尔滨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由于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所以金秋十月,金华正是秋高气爽,而地处北方的哈尔滨却天寒地冻,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是纬度因素。
26.(2022八上·杭州期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箭头表示气流运动的方向,也可表示水循环中的 (填环节名称)。
(2)炎热的夏天,人们常选择甲处避暑,因为沿海地区的周围主要是水,海水的 ,使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所以夏天海边比较凉爽;也可以选择乙处避暑,原因是 。
(3)乙地的植被是森林,而丙地是半荒漠,主要成因是 。
【答案】(1)水汽输送
(2)比热大;海拔高气温低
(3)迎风坡降水丰富
【知识点】比热容;水循环;气温及其变化;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植物蒸腾、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此外考查了人们选择在海边和山中避暑的原因;考查了迎风坡的雨水比背风坡多。
【解答】(1) 图中的箭头表示气流运动的方向,也明显可表示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
(2)选择甲处避暑,是因为甲处濒临海洋,海水的比热容大,升温慢,白天比较凉快;
选择乙处避暑,主要是乙地的海拔高,气温低,也比较凉快;
(3) 乙地的植被是森林,而丙地是半荒漠, 主要是因为乙地是迎风坡,雨水多;丙地是背风坡,雨水少。
故答案为(1) 水汽输送 ;(2) 比热大 ; 海拔高气温低 ;(3) 迎风坡降水丰富 ;
27.如图所示显示一只灰鹅在突遇强风时,身体猛然转过180°,而头部却保持正常姿态的情形。使用这种“超级扭曲”的方式能使翅膀下方空气流速 (填“大于”或“小于”)上方空气流速,从而使灰鹅受到一个向 的作用力,能迅速降低飞行高度,使飞行更安全。
【答案】大于;下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解答。
【解答】灰鹅要降低飞行高度就必须受到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即使翅膀上方的压强大于下方的压强,那么翅膀下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上方空气流速。
28.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局部)”,回答下列问题。
(1)A层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填“地面”或“太阳”)。
(2)B层以 (填“水平”或“对流”)运动为主。
(3)在A、B、C三层中,飞机多在 (填字母)层飞行,因为该层 , (填字母)层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填字母)层的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答案】(1)地面
(2)水平
(3)B;大气平稳、天气晴朗、能见度好;B;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1)地球大气层根据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各层天气现象也不同。由图可知:A层为对流层,B层为平流层,C层为高层大气。
(2)平流层离地面远,其温度变化受地面影响小,在平流层的上部有一个臭氧层,可吸收大气的紫外线,从而使平流层大气升温,因此,平流层大气温度随着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以水平运动为主。
(3)因对流层位于最底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平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大气稳定,天气晴朗能见度好,适宜飞机飞行;平流层中的臭氧可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得地球生物免受紫外线的影响,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电波,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人造卫星一般位于高层大气中。
【解答】(1)A层是对流层,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2)B层是平流层,以水平运动为主。
(3)在A、B、C三层中,飞机多在B平流层飞行,因为该层大气平稳、天气晴朗、能见度好,B平流层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C层的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29.(2021八上·淳安期末)利用吸管可以做很多科学小实验:
(1)用吸管“取”水, 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
出一些,移到另一只空杯中,现有以下四个操作:
a.用手指封住管口
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c.将吸管插入水中
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
以上四个动作的合理顺序是 (填字母) 。
(2)小方利用玻璃管和瓶子自制气压计(如图乙) 来研究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他将这个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 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变 (选填“高”或“低”)。
【答案】(1)cabd
(2)高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有关大气压强实验的过程分析解答;
(2)当玻璃管中的水面静止时,瓶内封闭气体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和水柱压强之和,即p内=p水+p大气,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吸管“取水”的操作过程为:
c.将吸管插入水中;
a.用手指封住管口;
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
那么合理顺序为:cabd。
(2)他将这个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大,因此大气压强会减小,根据p内=p水+p大气可知,此时p水会增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玻璃管内的水柱变高。
30.(2022八上·婺城期末) 2021年5月22日13:00左右,正举行的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在高海拔段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部分参赛人员出现失温现象(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症状)。
(1)该极端天气是典型的夏季午后强对流天气导致。这类天气往往发生在大气的 层;
(2)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是由于机体产热低于散热而造成。产生失温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散热主要是通过 散发出去的。
【答案】(1)对流
(2)皮肤
【知识点】体温的控制;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1)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大气层分为五层,从内到外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2)失温,一般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这里所谓的人体核心区主要是指大脑和躯干内的心、肺等维持生命的主要器官,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人体四肢和表层皮肤而言的。失温初期会觉得很冷,手脚不自主抖动,中期会出现意识不清,后期可能造成昏迷、心脏骤停。一般在低温下,正常成年人超过两个小时就有可能出现失温症状。
【解答】(1)天气现象一般发生在大气层中的对流层。
(2)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是由于机体产热低于散热而造成。产生失温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散热主要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
31.(2022八上·新昌期末)暑假的一天,小东与家人一起登上新昌第一高峰——菩提峰,海拔996米。他们感到山顶的气温比山脚下明显低了很多。
(1)造成这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如图所示是小东随身携带的简易气压计,到山顶后发现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小东联想到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在 层,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摄氏度。
【答案】(1)地形
(2)变大
(3)对流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同一地形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2)外界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3)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摄氏度。
【解答】(1)同一地形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山顶与山脚相比,山顶的气温较低,造成这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拔高度不同。
(2)把气压计带到山顶,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而外界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所以会有一部分水被压入玻璃管中,因此管内水柱的高度会变大。
(3)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摄氏度。
三、实验探究题
32.(2022·浙江期中)利用吸管可以做如下科学小实验。
(1)用吸管“取”水: 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出一些,移到 另一只空杯中。现有以下四个动作:
a.用手指封住管口
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c.将吸管插入水中 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
以上四个动作的合理顺序是 (填字母),这个实验的成功说明了 。
(2)如图乙所示, 往吸管 B中吹气,可以看到吸管 A中的水面上升, 以下现象中涉及的科学原理与之不同的有 (填序号)。
① 乒乓球运动员拉出的弧圈球能急速旋转而下沉 ②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尘
③行于岸边航行的船不能靠岸太近
【答案】(1)cabd;大气压的存在
(2)②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解答;
(2)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1)用吸管“取”水: 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出一些,移到另一只空杯中。步骤如下:
c.将吸管插入水中;
a.用手指封住管口;
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
则正确顺序为cabd,这个实验的成功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2)如图乙所示, 往吸管 B中吹气,可以看到吸管 A中的水面上升,原理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① 乒乓球运动员拉出的弧圈球能急速旋转而下沉,是因为乒乓球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于是大气对乒乓球产生向下的压力,故①不合题意;
②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尘,利用灰尘的惯性,故②符合题意;
③行于岸边航行的船不能靠岸太近,是因为船和岸之间流水速度大压强小,周围的水对船产生压力,可能会与河岸发生碰撞,故③不合题意。
故选②。
33.(2022八上·临海期中)小明设计实验方案测量本地的大气压值,如图甲所示,实验步骤:(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低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2)用细尼龙线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线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所用一次性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2mL,实验中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
(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为
(2)为了判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小明利用自家汽车里的“胎压计”测量实际的大气压,示数如图乙所示。对比两次实验结果,小明认为实验中存在下列原因,其中一定不可能的是_________。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B.注射器中有空气未全部排尽
C.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摩擦较大
(3)小明还发现:如果在针筒内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将气体封闭起来,在推活塞的过程中,越推越费力。由此小明猜想:其他条件一定时,封闭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 。
【答案】(1)9×104pa
(2)C
(3)大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再根据公式计算大气压强;
(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活塞受到大气压力的变化即可;
(3)根据“越推越费力”分析针筒内气压的变化。
【解答】(1)活塞的横截面积;
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2)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那么可能读数偏小,即大气压力偏小,根据可知,测出大气压强偏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注射器中有空气未全部排尽,那么会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力。根据F大气=F内+F拉力可知,此时测出的大气压力偏小,即计算出大气压强偏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摩擦较大,根据F拉=F大气+f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偏大,即测出大气压强偏大,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3)根据“越推越费力”可知,其他条件一定时,封闭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
34.(2022八上·衢州期中)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小开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固定在墙上的平面镜、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实验装置如图甲,具体实验步骤是:
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18cm2;
②用弹簧秤测出吸盘自身的重力0.5N;
③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平面镜上,排尽吸盘内空气;
④用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180N;
⑤记录整理数据;
⑥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
(1)以上叙述的实验步骤中,多余的是 (填序号);
(2)根据小开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大气压的值等于 Pa。
(3)小常用图乙的方法进行实验,计算得到结果与其他同学相比偏小,请说明可能的原因 。
【答案】(1)②
(2)1×105
(3)未算入吸盘自重(或空气未排净,合理即可)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可知,要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关键是测量作用在吸盘上的大气压力和吸盘的受力面积;
(2)根据计算大气压强的值;
(3)根据乙图可知,当吸盘刚好被拉开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吸盘的重力与测力计的示数之和,即测力计的示数肯定会小于大气压力,自然计算出的大气压强会偏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大气压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吸盘的重力无关,则多余的是②;
(2)大气压强的值;
(3)小常用图乙的方法进行实验,计算得到结果与其他同学相比偏小,可能的原因未算入吸盘自重。
35.(2022八上·杭州期中)如图甲所示是演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实验装置,U形管中装有水,直径相同的a、b两管中的水静止时液面相平。
(1)如果在右端c处往装置里急吹气,导致b管上方气流速度
a管上方的气流速度,b管与a管的水面上方形成气压差,U形管中 (选填“a”或“b”)管水面升高,
(2)如图乙是某种喷雾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当喷雾器未工作时,细管A内外气压相等,细管A内外液面 ,当喷雾器工作时,空气从细管B的右端快速喷出,导致细管A上方空气的流速突然 增大,细管A内液面上方气压 细管A外液面上方的气压,液体就沿细管A的管口流出,同时受到气流的冲击,形成雾状向右喷出。如果此时喷雾器停止工作,细管A中的液体将 。
【答案】(1)小于;a
(2)等高;小于;下降至与管外液面等高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解答
【解答】(1)如果在右端c处往装置里急吹气,导致b管上方气流速度小于a管上方的气流速度,b管与a管的水面上方形成气压差。由于a管上方空气流速大而气压小,因此U形管中a管水面升高。
(2)如图乙是某种喷雾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当喷雾器未工作时,细管A内外气压相等,细管A内外液面等高,当喷雾器工作时,空气从细管B的右端快速喷出,导致细管A上方空气的流速突然增大,细管A内液面上方气压小于细管A外液面上方的气压,液体就沿细管A的管口流出,同时受到气流的冲击,形成雾状向右喷出。如果此时喷雾器停止工作,细管A中的液体将下降至与管外液面等高。
36.(2021八上·普陀期末)覆杯实验是科学教材中的经典实验。科学小组利用现代高速摄影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当取一个高为18cm的杯子中装入部分水(如图乙),倒置的瞬间水与轻质盖片会一起下降一段高度(如图丙),在杯口和盖片之间形成一段液桥。
空气柱高度/cm 2.25 4.50 9.00 13.50 15.75
液桥高度/cm 0.078 0.138 0.215 0.168 0.123
(1)做覆杯实验时按图所示顺时针旋转360°目的是证明
(2)改变杯子内空气柱高度,盖上轻质盖片并倒置,测出相应液桥长度,得到数据如表丁,可待出的结论是 ;
(3)相关实验表明:空气会从液桥进入,液桥越长空气越容易进入,覆杯实验成功率越低。则下列四个留有部分空气的覆杯实验,最不可能成功的是___________ 。
A. B. C. D.
【答案】(1)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杯子高度一定),随着空气柱高度的增大,液桥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3)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方向的知识解答;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液桥高度与空气柱高度的关系;
(3)根据液桥和空气柱长度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1)做覆杯实验时按图所示顺时针旋转360°目的是证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根据表格可知,当空气柱的长度小于9cm时,随着空气柱长度的增大,液桥高度也增大。当空气柱的长度小于9cm时,液桥的高度随空气柱长度的增大而减小,那么得到:(杯子高度一定),随着空气柱高度的增大,液桥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3)根据(2)中信息可知,杯子的高度为18cm,当空气柱的长度为9cm时液桥最长,实验最不容易成功,即此时空气柱的长度接近杯子高度的一半,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四、解答题
37.(2022·浙江期中)如图, 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将食物加热到 100℃以上,它省时高效,深受消费者 欢迎。
(1)高压烹调,食物为什么容易煮熟
(2)小明测得家中高压锅出气孔的横截面积 S 为 12mm2,压在出气孔上的安全阀的质量为 72g,g 取 10N/kg, 计算安全阀自重对出气孔处气体所产生的压强。
(3)当高压锅内气压增大到某一值时,锅内气体就能自动顶开安全阀放气。在外界为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下, 该高压锅内的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是多少? 对照图所示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图线, 利用这种高压锅烧 煮食物时可以到达的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大气压值取 1.0×105Pa)
【答案】(1)气压高, 液体的沸点高
(2)安全阀的重力:G=mg=0.072kg×10N/kg=0.72N;
气孔的面积:S=12mm2=1.2×10-5m2,
安全阀对气孔处气体产生的压强:;
(3)由题意知:锅内气压等于一标准大气压与安全阀对气体压强之和为高压锅能达到的最大压强,
则锅内最大气压是1.0×105Pa+6×104Pa=1.6×105Pa。
对照图象可知,当气压为1.6×105Pa时,所对应的温度大约是115℃。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解答;
(2)根据G=mg计算安全阀的重力,根据计算安全阀对气孔处气体产生的压强:;
(3)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锅内气压等于一标准大气压与安全阀对气体压强之和为高压锅能达到的最大压强,然后根据图像确定锅内达到的最高温度。【解答】(1)高压锅的原理是: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高。
38.(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3节大气的压强(三))
(1)如图甲所示是非洲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圆形土堆。生物学家通过很长的时间才弄清其中的奥秘:大鼠洞口的这种设计,是犬鼠为了适应洞内的生活而建立的通风设施。请在图甲中标出洞穴中空气流动的方向。
(2)如图乙所示,乘客候车时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答案】(1)
(2)运动的火车周围的空气速度大、压强小,乘客靠近运动的火车易发生事故,所以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空气流动的方向;
(2)首先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火车周围空气压强的大小变化,然后确定乘客受到大气压力的方向即可。
【解答】(1)根据图甲可知,左边的洞口为平面,右边的洞口为曲面。当空气从两个洞口经过时,左边洞口上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而右边洞口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于是空气从压强大的左口流向压强小的右口,如下图所示:
(2)乘客候车时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其中的原因为:运动的火车周围的空气速度大、压强小,乘客靠近运动的火车易发生事故,所以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
39.(2021八上·金东期末)如图所示,锥形瓶中装有物质X,胶头滴管中装有一定量的水,U型管内a、b液面相平。当挤压滴管的胶头,使水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液面。
(1)根据该实验现象推断锥形瓶中所装的物质X可能是 。
A.食盐 B.氢氧化钠 C.酒精 D.硝酸铵
(2)请用所学知识解释一段时间后U型管内a液面高于b液面的原因。
【答案】(1)D
(2)锥形瓶内的硝酸铵遇水溶解会吸热,使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导致体积减小压强变小,当瓶内压强低于大气压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U管中的水柱往瓶内压,使b液面低于a液面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分析】(1)根据液面的高度变化确定锥形瓶内气压变化,然后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2)首先说明物质溶于水后的温度变化,然后说明锥形瓶内气压的变化,确定液柱高度的变化即可。
【解答】(1)U形管内a液面高于b液面,说明锥形瓶内气压减小了。
食盐和酒精溶于水后温度几乎不变,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放热,锥形瓶内气压升高,故A、B、C不合题意;
硝酸铵溶于水后吸热,使锥形瓶内气压降低,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一段时间后U型管内a液面高于b液面的原因:锥形瓶内的硝酸铵遇水溶解会吸热,使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导致体积减小压强变小,当瓶内压强低于大气压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U管中的水柱往瓶内压,使b液面低于a液面。
40.(2019八上·长兴月考)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可谓神乎其神。请你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诸葛亮能够借箭成功,主要还利用的大雾,使曹操恐怕有埋伏,不敢出兵。他曾说过“亮已于三日前算定今天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诸葛亮描述的是赤壁三日后的天气情况,下列成语中哪个不是描述天气的 。
A.阴转多云 B.雷电交加 C.和风细雨 D.冬暖夏凉
(2)诸葛亮乘夜黑雾大,率领大队草船驶向曹营。如果当晚吹的是东南风,那么船上的旗帜将飘向 (填“东南”或“西北”)。
(3)当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7m3时,船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D
(2)西北
(3)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7m3=70000N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风;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一般指短时间内的气象变化,而气候是指长时间的气象特征。阿基米德原理公式为:F浮=ρ水gV排,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解答】(1)阴转多云、雷电交加、和风细雨都是短时间内的气象变化,而冬暖夏凉是长时间的气象特征,所以冬暖夏凉不是描述天气。
(2)诸葛亮乘夜黑雾大,率领大队草船驶向曹营。如果当晚吹的是东南风,那么船上的旗帜将飘向西北。
(3)已知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7m3,水的密度,那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7m3=70000N
故答案为:(1)D(2)西北;(3)减解析
41.(2020八上·长兴期中)在德国马德堡市的广场上,1654年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如图1所示,把两个半径约20cm的铜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
(1)实验室做马德堡半球实验时,往往会在两个半球的接触面上涂一层油。以下操作,目的与其一样的是 。
A.电解水实验中加稀硫酸
B.塑料吸盘使用前先蘸水
C.蒸馏实验中烧瓶底部加小石粒
(2)在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时做马德堡半球实验,抽气后球内剩余空气的压强为0.4个大气压,此时拉开半球的力为F1;如果抽气后球内剩余空气的压强为0.1个大气压,此时拉开半球的力为F2。则F1:F2= 。
(3)某实验室供教学用的半球,在正常气压下抽成真空后,只需四个人便可拉开。其原因是 。
(4)总共用了16匹马把两个半球拉开,则平均一对(左右各匹)马产生的拉力是多少? (大气压的值约为10Pa,计算时把半球看成一个圆盘)
【答案】(1)B
(2)2:3
(3)半球面积较小(或半径小,或体积较小),产生的大气压力小
(4)解:F=PS=10 5Pa×3.14×(0.2m)2 = 12560N
一对马的拉力:F'= 12560N/8= 1570N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在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时,必须想办法提高两个半球的密封性,密封性越好,实验越容易完成,据此分析上面涂油的目的即可;
(2)根据F=pS计算出大气作用在半球上的压力之比,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二者的拉力之比。
(3)根据F=pS可知,当大气压强不变时,半球的受力面积越小,作用在上面的大气压力越小,自然拉开时需要的拉力就越小。
(4)16匹马分成两组,每组8匹。首先根据F=pS计算出大气作用在半球上的压力,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8匹马的总拉力,最后除以8即可。
【解答】(1)实验室做马德堡半球实验时,往往会在两个半球的接触面上涂一层油,目的时提高半球的密封性,防止漏气。
A.电解水实验中加稀硫酸,是为了增强水导电性,加快反应速度,故A不合题意;
B.塑料吸盘使用前先蘸水,是为了保证吸盘的密封性,防止漏气,故B符合题意;
C.蒸馏实验中烧瓶底部加小石粒,是为了防止水的爆沸,故C不合题意。
故选B。
(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拉力F1=F大气=p内S;拉力F2=F大气'=p内'S;
则两个拉力之比F1:F2=p内S:p内'S=p内:p内'=(1-0.4):(1-0.1)=2:3。
(3)某实验室供教学用的半球,在正常气压下抽成真空后,只需四个人便可拉开。其原因是:半球面积较小(或半径小,或体积较小),产生的大气压力小。
1 / 1初中科学试卷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综合卷
一、单选题
1.图表明兰州市该天的天气情况是( )
A.多云转晴,最低气温-4 ℃,最高气温5 ℃
B.多云转雨夹雪,最低气温-4 ℃,最高气温5 ℃
C.阴转晴,最低气温-4 ℃,最高气温5 ℃
D.晴转阴,最低气温-4 ℃,最高气温5 ℃
2.(2022八上·舟山月考)如图所示,这些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实验,“纸片托水”实验中,杯中的水一定要装满
B.乙图实验,把乙图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玻璃管中液面将下降
C.丙图实验,当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细管A中液面将会下降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3.(2022八上·杭州期中)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达相应图示的方向或刻度的是( )
A.甲:大气对流运动的方向
B.乙: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的方向
C.丙:水的对流
D.丁:密度计上的刻度
4.(2022八上·杭州期中)科学老师在实验室做“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演示实验:图甲所示的是由粗细不同的三节塑料管A、B、C连接而成的装置,三节管中分别接有三个相同传感器的探头,传感器与电脑相连。老师将抽气机与C管右端相连后开始抽气,电脑绘制出的三节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p—t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抽气过程中,三节管中的气体流速相同
B.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01.0kPa
C.0~4s,C管中的气体压强变化最大
D.图乙中①反映的是C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5.(2022八上·杭州期中)下列所述关于气候与其影响因素相对应的是( )
A.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纬度因素
B.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地形因素
C.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纬度因素
D.郑州夏天比青岛热——海陆因素
6.(2022八上·杭州期中)唐朝诗人王之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而自西域归来的李白却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试从科学角度分析这两种风分别是( )
A.夏季风、冬季风 B.西北风、东北风
C.冬季风、夏季风 D.秋季风、春季风
7.(2022八上·杭州期中)下列描述中,体现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2022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是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根据此图能得到的正确信息( )
A.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低压 B.B处的天气特点是晴朗干燥
C.图中C地将会出现降雨、降温 D.C处的风向为东南风
9.(2022八上·杭州期中)下表是相对湿度表,则依据表中数据回答正确的是( )
干球温度 干湿差(干球温度减去湿球温度)
1.0℃ 2.0℃ 3.0℃ 4.0℃ 5.0℃
0.0℃ 82% 65% 47% 31% 15%
5.0℃ 86% 71% 58% 45% 32%
10.0℃ 88% 76% 65% 54% 44%
15.0℃ 90% 80% 70% 61% 52%
A.当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0℃时,湿球温度计示数为7℃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5%
B.在显示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5%时,干球温度计显示温度一定相同
C.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干球温度计显示温度减去湿球温度计显示温度的差值越大
D.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干球温度计显示温度就越高
10.(2022八上·北仑期中)如图,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1、p2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 B.p1>p2
C.p1>p2 D.p1>p2
11.(2022八上·富阳期中)某同学为了研究自行车轮胎气体压强的大小,用打气筒给轮胎连续均匀充气t1时间,打气完毕后关好气门芯,又观察了Δt时间。他测得t1+Δt时间内轮胎内气体压强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1atm等于1标准大气压),则由此图可推知( )
A.当轮胎内气压达2个标准大气压时,轮胎可能发生爆炸
B.在t1+Δt时刻,轮胎内部气体的压强就是当时的大气压强
C.0~t1时间内,轮胎是不漏气的
D.在t1+Δt时间后,轮胎还将继续漏气,直到内部压强为零
12.(2022八上·宁海期中)研究气压对水沸点的影响实验(如图).待烧瓶中的水停止沸腾后,再用大号注射器抽出烧瓶里的空气,发现烧瓶内的水又重新沸腾。水能重新沸腾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抽气后,水的温度上升
B.抽气后,瓶内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
C.石棉网的余温加热烧瓶
D.抽气后,水的温度降低
13.(2022八上·海曙期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吸盘挂钩悬挂重物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B.在高原上煮食物用高压锅是因为让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变高
C.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
D.对着平行的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两张纸会吸到一起,是由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大,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小
14.(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第7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第1课时 我国东部的季风气候)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秦岭—淮河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
D.黑龙江省黑河—云南腾冲
15.(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第7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第1课时 我国东部的季风气候)我国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B.南北纬度跨度大
C.东西经度跨度大
D.地形多种多样
16.(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第7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第1课时 我国东部的季风气候)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小
B.年降水量大致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C.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D.气候复杂多样,热带季风气候分布最广
17.下列生活体验中,与相对湿度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相对湿度过小,会使人感到干燥,皮肤干裂
B.相对湿度过大,在冬季会感到特别寒冷
C.相对湿度过大,夏季会感到闷热
D.相对湿度过小,会使人感到闷热
18.关于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所以空气下沉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19.如图所示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图甲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B.图乙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重力的一半
C.利用图甲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D.利用图乙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20.小柯设计了一个“不用绳子扎口的气球”,如图所示,先将气球放入玻璃瓶中,再将球口紧套在玻璃瓶口,从抽气口抽气,观察到气球变大;停止抽气后,马上用橡皮套封住抽气口,此时气球不用绳子扎,也能保持膨胀状态。假设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是p1、p2,瓶内的气压分别是p3、p4,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 C.p3>p4 D.p3=p4
二、填空题
21.(2021八上·三门期末)2021年12月18日,寒潮来袭,我县气温为1~10℃、晴、湿度较小。降温幅度明显,气象部门提醒大家要做好保暖工作。
(1)“气温为1~10℃、晴”等是对 的描述(填“天气”或“气候”)。
(2)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左右,降温是由于 (填“冷锋"或“暖锋”)过境引起的。
22.(2022八上·余杭月考)下表是今年10月31日临平的天气预报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阴晴变化 风 空气质量
22℃ 13℃ 晴 东风 5 级 优
(1)这天的 22℃的气温通常出现在 时左右;东北风指的是 方向吹来的风。
(2)天气的变化与大气压密切相关,10月28日杭州的大气运动示意图气压与图中 (填 “甲地”或“乙地”)相似。
23.(2022·浙江期中)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火神山和雷神山的医院负压室在救治重症患者及保护医护人员工作中起了重大作用。 它是指在特殊的装置之下,使室内的气压低于室外的气压,这样空气的流通就只能是外面的新鲜空气流进 室内, 室内的空气就不会泄露出去, 而是通过专门的通道及时排放到固定的地方。从而使室外的空气不会 受污染,大大减少了医务人员被感染的风险。这种负压室最适合抢救非典、新冠这类的呼吸道传染性患者。
(1)负压室实际是指室内的气压比室外小,气流是从 大的地方流向小的地方;
(2)生活中利用负压工作的装置有 (举一例即可);
24.(2022八上·临海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工作组”最新完成的一份报告草案宣称,人为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很有可能是近50年来全球气温升高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漫画“啊!地球出汗了!”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季风和人类活动,分析下列气候现象的影响因素。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 ;
(2)材料一、二告诉我们,气候还受 的影响.
(3)“地球出汗了”是指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又称温室效应,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产生的。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写出一种我们能做到的方法 。
25.(2022八上·平阳月考)下面是我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24℃,最低气温是17℃,明天的森林防火等级4级。试问:
(1)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温度为24℃,出现的时间应在 左右。
(2)金秋十月,金华正是秋高气爽,而地处北方的哈尔滨却天寒地冻,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26.(2022八上·杭州期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箭头表示气流运动的方向,也可表示水循环中的 (填环节名称)。
(2)炎热的夏天,人们常选择甲处避暑,因为沿海地区的周围主要是水,海水的 ,使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所以夏天海边比较凉爽;也可以选择乙处避暑,原因是 。
(3)乙地的植被是森林,而丙地是半荒漠,主要成因是 。
27.如图所示显示一只灰鹅在突遇强风时,身体猛然转过180°,而头部却保持正常姿态的情形。使用这种“超级扭曲”的方式能使翅膀下方空气流速 (填“大于”或“小于”)上方空气流速,从而使灰鹅受到一个向 的作用力,能迅速降低飞行高度,使飞行更安全。
28.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局部)”,回答下列问题。
(1)A层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填“地面”或“太阳”)。
(2)B层以 (填“水平”或“对流”)运动为主。
(3)在A、B、C三层中,飞机多在 (填字母)层飞行,因为该层 , (填字母)层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填字母)层的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29.(2021八上·淳安期末)利用吸管可以做很多科学小实验:
(1)用吸管“取”水, 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
出一些,移到另一只空杯中,现有以下四个操作:
a.用手指封住管口
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c.将吸管插入水中
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
以上四个动作的合理顺序是 (填字母) 。
(2)小方利用玻璃管和瓶子自制气压计(如图乙) 来研究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他将这个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 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变 (选填“高”或“低”)。
30.(2022八上·婺城期末) 2021年5月22日13:00左右,正举行的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在高海拔段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部分参赛人员出现失温现象(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症状)。
(1)该极端天气是典型的夏季午后强对流天气导致。这类天气往往发生在大气的 层;
(2)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是由于机体产热低于散热而造成。产生失温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散热主要是通过 散发出去的。
31.(2022八上·新昌期末)暑假的一天,小东与家人一起登上新昌第一高峰——菩提峰,海拔996米。他们感到山顶的气温比山脚下明显低了很多。
(1)造成这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如图所示是小东随身携带的简易气压计,到山顶后发现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小东联想到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在 层,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摄氏度。
三、实验探究题
32.(2022·浙江期中)利用吸管可以做如下科学小实验。
(1)用吸管“取”水: 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出一些,移到 另一只空杯中。现有以下四个动作:
a.用手指封住管口
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c.将吸管插入水中 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
以上四个动作的合理顺序是 (填字母),这个实验的成功说明了 。
(2)如图乙所示, 往吸管 B中吹气,可以看到吸管 A中的水面上升, 以下现象中涉及的科学原理与之不同的有 (填序号)。
① 乒乓球运动员拉出的弧圈球能急速旋转而下沉 ②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尘
③行于岸边航行的船不能靠岸太近
33.(2022八上·临海期中)小明设计实验方案测量本地的大气压值,如图甲所示,实验步骤:(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低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2)用细尼龙线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线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所用一次性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2mL,实验中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
(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为
(2)为了判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小明利用自家汽车里的“胎压计”测量实际的大气压,示数如图乙所示。对比两次实验结果,小明认为实验中存在下列原因,其中一定不可能的是_________。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B.注射器中有空气未全部排尽
C.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摩擦较大
(3)小明还发现:如果在针筒内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将气体封闭起来,在推活塞的过程中,越推越费力。由此小明猜想:其他条件一定时,封闭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 。
34.(2022八上·衢州期中)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小开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固定在墙上的平面镜、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实验装置如图甲,具体实验步骤是:
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18cm2;
②用弹簧秤测出吸盘自身的重力0.5N;
③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平面镜上,排尽吸盘内空气;
④用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180N;
⑤记录整理数据;
⑥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
(1)以上叙述的实验步骤中,多余的是 (填序号);
(2)根据小开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大气压的值等于 Pa。
(3)小常用图乙的方法进行实验,计算得到结果与其他同学相比偏小,请说明可能的原因 。
35.(2022八上·杭州期中)如图甲所示是演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实验装置,U形管中装有水,直径相同的a、b两管中的水静止时液面相平。
(1)如果在右端c处往装置里急吹气,导致b管上方气流速度
a管上方的气流速度,b管与a管的水面上方形成气压差,U形管中 (选填“a”或“b”)管水面升高,
(2)如图乙是某种喷雾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当喷雾器未工作时,细管A内外气压相等,细管A内外液面 ,当喷雾器工作时,空气从细管B的右端快速喷出,导致细管A上方空气的流速突然 增大,细管A内液面上方气压 细管A外液面上方的气压,液体就沿细管A的管口流出,同时受到气流的冲击,形成雾状向右喷出。如果此时喷雾器停止工作,细管A中的液体将 。
36.(2021八上·普陀期末)覆杯实验是科学教材中的经典实验。科学小组利用现代高速摄影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当取一个高为18cm的杯子中装入部分水(如图乙),倒置的瞬间水与轻质盖片会一起下降一段高度(如图丙),在杯口和盖片之间形成一段液桥。
空气柱高度/cm 2.25 4.50 9.00 13.50 15.75
液桥高度/cm 0.078 0.138 0.215 0.168 0.123
(1)做覆杯实验时按图所示顺时针旋转360°目的是证明
(2)改变杯子内空气柱高度,盖上轻质盖片并倒置,测出相应液桥长度,得到数据如表丁,可待出的结论是 ;
(3)相关实验表明:空气会从液桥进入,液桥越长空气越容易进入,覆杯实验成功率越低。则下列四个留有部分空气的覆杯实验,最不可能成功的是___________ 。
A. B. C. D.
四、解答题
37.(2022·浙江期中)如图, 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将食物加热到 100℃以上,它省时高效,深受消费者 欢迎。
(1)高压烹调,食物为什么容易煮熟
(2)小明测得家中高压锅出气孔的横截面积 S 为 12mm2,压在出气孔上的安全阀的质量为 72g,g 取 10N/kg, 计算安全阀自重对出气孔处气体所产生的压强。
(3)当高压锅内气压增大到某一值时,锅内气体就能自动顶开安全阀放气。在外界为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下, 该高压锅内的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是多少? 对照图所示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图线, 利用这种高压锅烧 煮食物时可以到达的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大气压值取 1.0×105Pa)
38.(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3节大气的压强(三))
(1)如图甲所示是非洲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圆形土堆。生物学家通过很长的时间才弄清其中的奥秘:大鼠洞口的这种设计,是犬鼠为了适应洞内的生活而建立的通风设施。请在图甲中标出洞穴中空气流动的方向。
(2)如图乙所示,乘客候车时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39.(2021八上·金东期末)如图所示,锥形瓶中装有物质X,胶头滴管中装有一定量的水,U型管内a、b液面相平。当挤压滴管的胶头,使水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液面。
(1)根据该实验现象推断锥形瓶中所装的物质X可能是 。
A.食盐 B.氢氧化钠 C.酒精 D.硝酸铵
(2)请用所学知识解释一段时间后U型管内a液面高于b液面的原因。
40.(2019八上·长兴月考)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可谓神乎其神。请你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诸葛亮能够借箭成功,主要还利用的大雾,使曹操恐怕有埋伏,不敢出兵。他曾说过“亮已于三日前算定今天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诸葛亮描述的是赤壁三日后的天气情况,下列成语中哪个不是描述天气的 。
A.阴转多云 B.雷电交加 C.和风细雨 D.冬暖夏凉
(2)诸葛亮乘夜黑雾大,率领大队草船驶向曹营。如果当晚吹的是东南风,那么船上的旗帜将飘向 (填“东南”或“西北”)。
(3)当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7m3时,船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 (写出计算过程)
41.(2020八上·长兴期中)在德国马德堡市的广场上,1654年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如图1所示,把两个半径约20cm的铜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
(1)实验室做马德堡半球实验时,往往会在两个半球的接触面上涂一层油。以下操作,目的与其一样的是 。
A.电解水实验中加稀硫酸
B.塑料吸盘使用前先蘸水
C.蒸馏实验中烧瓶底部加小石粒
(2)在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时做马德堡半球实验,抽气后球内剩余空气的压强为0.4个大气压,此时拉开半球的力为F1;如果抽气后球内剩余空气的压强为0.1个大气压,此时拉开半球的力为F2。则F1:F2= 。
(3)某实验室供教学用的半球,在正常气压下抽成真空后,只需四个人便可拉开。其原因是 。
(4)总共用了16匹马把两个半球拉开,则平均一对(左右各匹)马产生的拉力是多少? (大气压的值约为10Pa,计算时把半球看成一个圆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根据天气图的知识分析。
【解答】读图可知,如图表明兰州市该天的天气情况是多云转雨夹雪,最低气温-4℃,最高气温5℃;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A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判断;
(2)首先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大气压强的变化,再根据p内=p大气+p水确定液柱压强的变化,最后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液面高度变化;
(3)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判断;
(4)根据液体沸点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判断。
【解答】A.甲图实验,“纸片托水”实验中,杯中的水一定要装满。如果杯子内存在空气,那么杯子内空气压强和水的压强之和大于大气压强,此时水和纸片会下落,故A正确;
B.乙图实验,把乙图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大气压强减小。根据p内=p大气+p水可知,此时水柱压强会增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玻璃管中液面将上升,故B错误;
C.丙图实验,当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A管口上方空气流速增大而压强减小,则液柱产生的压强会增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细管A中液面将会上升,故C错误;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则试管上方大气压强减小。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故D错误。
故选A。
3.【答案】C
【知识点】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大气和液体的对流;浮力的方向;密度计的刻度等相关的知识点。对流运动中冷空气始终下降,暖空气始终上升;浮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上的;密度计始终漂浮,浮力等于重力,V排越大,测得的液体密度反而越小。
【解答】A.甲:大气对流运动的方向中冷空气始终是下降的,暖空气始终是上升的,所以A中有一条冷空气向上的箭头,所以A错误;
B.乙: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的方向 始终是竖直向上的,所以B错误;
C.丙:水的对流是对的,暖的会上升,冷的会下降。为顺时针方向流动,所以C正确;
D.丁:密度计上的刻度是上小下大,密度计始终漂浮,浮力等于重力,V排越大,测得的液体密度反而越小。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C。
4.【答案】D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图甲,结合公式V=SL=Svt分析气体流速是否相同;
(2)实验开始前的气压为实验室内的气压;
(3)(4)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装置内气体的流量是相同的,根据V=SL=Svt可知,A管最细,则气体流速最大;C管最粗,则气体流速最小,故A错误;
根据乙图可知,实验开始前气压为101.3kPa,则实验室气压为101.3kPa,故B错误;
0~4s内,A管内空气流速最大,而气压最小,即A管内气压变化最大,故C错误;
C管内空气流速最小,而气体压强最大,那么C管内气压变化最小,则曲线①与C对应,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陆位置季风,地形等。
【解答】 A.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A错误;
B.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纬度因素,B错误;
C.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海陆因素,C错误;
D. 郑州夏天比青岛热---海陆因素,D正确。
故答案为:D。
6.【答案】A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季风的风向,由题可知玉门关这个地方在内陆,其受夏季风的影响较小,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大。
【解答】 唐朝诗人王之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说明是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到不了内陆的玉门关;自西域归来的李白却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说明此时是来自内陆的西北风向的冬季风。
故答案为:A。
7.【答案】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气温日较差指的是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值。
【解答】A.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强调的是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所以A错误;
B.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了一天中的日较差大,所以B正确;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在对流层随着高度的增高温度降低,所以C错误;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天气变化快的特点,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B。
8.【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包括高压、低压、冷锋、暖风;气压对对天气的影响;风向的判断,风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
【解答】A.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高压,越往里越大的天气系统成为高压,所以A错误;
B.B处越往里气压越低,为低压系统,低压控制阴雨天,所以B错误;
C.图中C是冷锋,冷锋带来降温、降雨、大风的天气,所以C正确;
D.C处的方向为西北风,风向是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的,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C。
9.【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干湿球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先计算出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差值,然后根据干球温度计的读数和干湿球的温度差,查表得出空气湿度。
【解答】A.干球温度计为10℃,湿球温度计为7℃,干湿球温度计的差值是3摄氏度,查表空气湿度为65%;
B.在显示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5%时,干球温度计显示温度一定相同是错误的;
C.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干球温度计显示温度减去湿球温度计显示温度的差值越小;
D.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干球温度计显示温度就越高是错误的,应该是干湿差越大。
故答案为:A.
10.【答案】A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A.上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则p1>p2,故A正确;
B.上下空气流速相同,则上下气压相等,那么p1=p2,故B错误;
C.两张纸片的外侧的气压都等于大气压强,则p1=p2,故C错误;
D.乒乓球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那么p1故选A。
11.【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分析图象的变化情况,在0-t1时间段内气压升高,为充气过程;轮胎内的最大气压为2个标准大气压;t1-t1+△t时间段内气压减小,轮胎在向外漏气;轮胎漏气过程中,当轮胎内外气压相同时停止漏气,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由图象可见,当轮胎内气压达2个标准大气压时,轮胎的气压逐渐减小,说明轮胎漏气,并不是爆炸,故A错误;
B.由图象可见,在t1+△t时刻,轮胎内部气体的压强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故B正确;
C.在0-t1时间段内,内气压升高,为充气过程,因为充入轮胎的气体比轮胎在向外漏出的气体多,轮胎内的气压会变大,此过程轮胎也在向外漏气,故C错误;
D.在t1+△t时刻,胎内的压强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和外界大气压强相等,不能再继续漏气了,故D错误。
故选B。
12.【答案】B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判断。
【解答】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那么用大号注射器抽出烧瓶里的空气,发现烧瓶内的水又重新沸腾,水能重新沸腾的原因是:抽气后,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故选B。
13.【答案】D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判断;
(2)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判断;
(3)(4)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A.吸盘挂钩悬挂重物是利用了大气压强,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在高原上煮食物用高压锅是因为让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变高,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窗外空气流速大而压强小,于是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对着平行的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两张纸会吸到一起,是由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4.【答案】C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解答】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故选C。
15.【答案】A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 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正是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
【解答】我国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临地球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由于海陆性质的巨大差异,冬季亚洲大陆北部成为冷空气的聚集地,气压高,冷空气自高压中心区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增温迅速,气压低,而海洋气压相对较高,暖湿空气从海洋吹向大陆。
故选A。
16.【答案】C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我国气候类型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等。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解答】A: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A错误。
B:年降水量大致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增,B错误。
C: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C正确。
D:气候复杂多样,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分布最广,D错误。
故选C。
17.【答案】D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体感温度和大气的湿度关系密切,如果空气的湿度比较大,人就会感到比较闷热。一般而言,气温达到32℃,相对湿度超过80%,人会感到非常闷热、不舒服。如果气温在35℃以上,空气湿度小,又有风,虽然会感觉到太阳比较晒,但人体不会那么难受。”
【解答】相对湿度过小,会使人感到干燥,皮肤干裂;相对湿度过大,在冬季会感到特别寒冷,夏季会感到闷热。故D错误。
故选D。
18.【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解答】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温高,空气体积膨胀,密度减小,而不是气压高,故A错误;
B.同一地区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故③处气压较④低,故B错误;
C.⑥处气温低、气压高,故C错误;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故D正确。
故选D。
19.【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结合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在图甲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水平向左,而钩码的重力竖直向下,二者不在同一直线上,肯定不是平衡力,即二者不相等,故A错误;
图乙中下面的吸盘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竖直向上的大气压力和竖直向下钩码产生的拉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此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故B错误;
在图乙中,大气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再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进而计算出吸盘的受力面积,最后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大气压强,故D正确,而C错误。
故选D。
20.【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可根据图中气球体积的变化来判断气球内气压、玻璃瓶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关系。
【解答】抽气前气球内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通,气球体积没有变化,所以与大气压相等;抽气后,气球与外界大气相通,气球内气压等于大气压,故p1=p2;
抽气前瓶内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通,与大气压相等;用抽气机向外抽气时发现瓶内的气球在膨胀,说明此时气球内气体压强大,玻璃瓶内气体压强小才会导致气球膨胀,即p3>p4。
故选C。
21.【答案】(1)天气
(2)14时(下午2时);冷锋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如刮风、下雨、雷电等。
【解答】(1)“气温为1~10℃、晴”是短时间内的描述,是对天气的描述。
(2)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下午2时),降温是由于冷锋过境引起的。
故答案为:(1)天气 (2)14时(下午2时);冷锋
22.【答案】(1)14;东北
(2)甲地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气温及其变化;风
【解析】【分析】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是午后2时,气温最低的时候是日出前后;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杭州市晴朗天气,高压控制晴朗天,高压系统中,气流是向下运动的;
【解答】(1) 这天的 22℃的气温通常出现在14时左右;东北风指的是东北方向吹来的风;
(2)天气的变化与大气压密切相关,10月28日杭州的大气运动示意图气压与图中“甲地”相似。
故答案为:(1)14; 东北 (2)甲地
23.【答案】(1)气压
(2)吸尘器等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负压”的定义解答;
(2)根据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解答。
【解答】(1)负压室实际是指室内的气压比室外小,气流是从气压大的地方流向小的地方;
(2)生活中利用负压工作的装置有吸尘器等。
24.【答案】(1)纬度位置
(2)人类活动
(3)减少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季风和人类活动 ;
【解答】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原因是纬度位置;
(2)材料一、二告诉我们,气候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3)“地球出汗了”是指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又称温室效应,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产生的。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写出一种我们能做到的方法:减少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 纬度位置 (2) 人类活动 (3)减少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25.【答案】(1)午后2时
(2)纬度位置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在14时前后,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
(2)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大气环流、洋流等。
【解答】(1)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温度为24℃,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前后,即午后2时即前后。
(2)金华位于浙江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由于纬度低,气温高;而哈尔滨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由于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所以金秋十月,金华正是秋高气爽,而地处北方的哈尔滨却天寒地冻,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是纬度因素。
26.【答案】(1)水汽输送
(2)比热大;海拔高气温低
(3)迎风坡降水丰富
【知识点】比热容;水循环;气温及其变化;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植物蒸腾、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此外考查了人们选择在海边和山中避暑的原因;考查了迎风坡的雨水比背风坡多。
【解答】(1) 图中的箭头表示气流运动的方向,也明显可表示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
(2)选择甲处避暑,是因为甲处濒临海洋,海水的比热容大,升温慢,白天比较凉快;
选择乙处避暑,主要是乙地的海拔高,气温低,也比较凉快;
(3) 乙地的植被是森林,而丙地是半荒漠, 主要是因为乙地是迎风坡,雨水多;丙地是背风坡,雨水少。
故答案为(1) 水汽输送 ;(2) 比热大 ; 海拔高气温低 ;(3) 迎风坡降水丰富 ;
27.【答案】大于;下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解答。
【解答】灰鹅要降低飞行高度就必须受到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即使翅膀上方的压强大于下方的压强,那么翅膀下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上方空气流速。
28.【答案】(1)地面
(2)水平
(3)B;大气平稳、天气晴朗、能见度好;B;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1)地球大气层根据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各层天气现象也不同。由图可知:A层为对流层,B层为平流层,C层为高层大气。
(2)平流层离地面远,其温度变化受地面影响小,在平流层的上部有一个臭氧层,可吸收大气的紫外线,从而使平流层大气升温,因此,平流层大气温度随着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以水平运动为主。
(3)因对流层位于最底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平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大气稳定,天气晴朗能见度好,适宜飞机飞行;平流层中的臭氧可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得地球生物免受紫外线的影响,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电波,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人造卫星一般位于高层大气中。
【解答】(1)A层是对流层,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2)B层是平流层,以水平运动为主。
(3)在A、B、C三层中,飞机多在B平流层飞行,因为该层大气平稳、天气晴朗、能见度好,B平流层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C层的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29.【答案】(1)cabd
(2)高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有关大气压强实验的过程分析解答;
(2)当玻璃管中的水面静止时,瓶内封闭气体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和水柱压强之和,即p内=p水+p大气,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吸管“取水”的操作过程为:
c.将吸管插入水中;
a.用手指封住管口;
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
那么合理顺序为:cabd。
(2)他将这个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大,因此大气压强会减小,根据p内=p水+p大气可知,此时p水会增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玻璃管内的水柱变高。
30.【答案】(1)对流
(2)皮肤
【知识点】体温的控制;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1)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大气层分为五层,从内到外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2)失温,一般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这里所谓的人体核心区主要是指大脑和躯干内的心、肺等维持生命的主要器官,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人体四肢和表层皮肤而言的。失温初期会觉得很冷,手脚不自主抖动,中期会出现意识不清,后期可能造成昏迷、心脏骤停。一般在低温下,正常成年人超过两个小时就有可能出现失温症状。
【解答】(1)天气现象一般发生在大气层中的对流层。
(2)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是由于机体产热低于散热而造成。产生失温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散热主要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
31.【答案】(1)地形
(2)变大
(3)对流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同一地形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2)外界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3)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摄氏度。
【解答】(1)同一地形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山顶与山脚相比,山顶的气温较低,造成这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拔高度不同。
(2)把气压计带到山顶,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而外界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所以会有一部分水被压入玻璃管中,因此管内水柱的高度会变大。
(3)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摄氏度。
32.【答案】(1)cabd;大气压的存在
(2)②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解答;
(2)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1)用吸管“取”水: 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出一些,移到另一只空杯中。步骤如下:
c.将吸管插入水中;
a.用手指封住管口;
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
则正确顺序为cabd,这个实验的成功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2)如图乙所示, 往吸管 B中吹气,可以看到吸管 A中的水面上升,原理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① 乒乓球运动员拉出的弧圈球能急速旋转而下沉,是因为乒乓球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于是大气对乒乓球产生向下的压力,故①不合题意;
②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尘,利用灰尘的惯性,故②符合题意;
③行于岸边航行的船不能靠岸太近,是因为船和岸之间流水速度大压强小,周围的水对船产生压力,可能会与河岸发生碰撞,故③不合题意。
故选②。
33.【答案】(1)9×104pa
(2)C
(3)大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再根据公式计算大气压强;
(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活塞受到大气压力的变化即可;
(3)根据“越推越费力”分析针筒内气压的变化。
【解答】(1)活塞的横截面积;
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2)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那么可能读数偏小,即大气压力偏小,根据可知,测出大气压强偏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注射器中有空气未全部排尽,那么会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力。根据F大气=F内+F拉力可知,此时测出的大气压力偏小,即计算出大气压强偏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摩擦较大,根据F拉=F大气+f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偏大,即测出大气压强偏大,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3)根据“越推越费力”可知,其他条件一定时,封闭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
34.【答案】(1)②
(2)1×105
(3)未算入吸盘自重(或空气未排净,合理即可)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可知,要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关键是测量作用在吸盘上的大气压力和吸盘的受力面积;
(2)根据计算大气压强的值;
(3)根据乙图可知,当吸盘刚好被拉开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吸盘的重力与测力计的示数之和,即测力计的示数肯定会小于大气压力,自然计算出的大气压强会偏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大气压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吸盘的重力无关,则多余的是②;
(2)大气压强的值;
(3)小常用图乙的方法进行实验,计算得到结果与其他同学相比偏小,可能的原因未算入吸盘自重。
35.【答案】(1)小于;a
(2)等高;小于;下降至与管外液面等高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解答
【解答】(1)如果在右端c处往装置里急吹气,导致b管上方气流速度小于a管上方的气流速度,b管与a管的水面上方形成气压差。由于a管上方空气流速大而气压小,因此U形管中a管水面升高。
(2)如图乙是某种喷雾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当喷雾器未工作时,细管A内外气压相等,细管A内外液面等高,当喷雾器工作时,空气从细管B的右端快速喷出,导致细管A上方空气的流速突然增大,细管A内液面上方气压小于细管A外液面上方的气压,液体就沿细管A的管口流出,同时受到气流的冲击,形成雾状向右喷出。如果此时喷雾器停止工作,细管A中的液体将下降至与管外液面等高。
36.【答案】(1)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杯子高度一定),随着空气柱高度的增大,液桥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3)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方向的知识解答;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液桥高度与空气柱高度的关系;
(3)根据液桥和空气柱长度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1)做覆杯实验时按图所示顺时针旋转360°目的是证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根据表格可知,当空气柱的长度小于9cm时,随着空气柱长度的增大,液桥高度也增大。当空气柱的长度小于9cm时,液桥的高度随空气柱长度的增大而减小,那么得到:(杯子高度一定),随着空气柱高度的增大,液桥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3)根据(2)中信息可知,杯子的高度为18cm,当空气柱的长度为9cm时液桥最长,实验最不容易成功,即此时空气柱的长度接近杯子高度的一半,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37.【答案】(1)气压高, 液体的沸点高
(2)安全阀的重力:G=mg=0.072kg×10N/kg=0.72N;
气孔的面积:S=12mm2=1.2×10-5m2,
安全阀对气孔处气体产生的压强:;
(3)由题意知:锅内气压等于一标准大气压与安全阀对气体压强之和为高压锅能达到的最大压强,
则锅内最大气压是1.0×105Pa+6×104Pa=1.6×105Pa。
对照图象可知,当气压为1.6×105Pa时,所对应的温度大约是115℃。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解答;
(2)根据G=mg计算安全阀的重力,根据计算安全阀对气孔处气体产生的压强:;
(3)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锅内气压等于一标准大气压与安全阀对气体压强之和为高压锅能达到的最大压强,然后根据图像确定锅内达到的最高温度。【解答】(1)高压锅的原理是: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高。
38.【答案】(1)
(2)运动的火车周围的空气速度大、压强小,乘客靠近运动的火车易发生事故,所以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空气流动的方向;
(2)首先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火车周围空气压强的大小变化,然后确定乘客受到大气压力的方向即可。
【解答】(1)根据图甲可知,左边的洞口为平面,右边的洞口为曲面。当空气从两个洞口经过时,左边洞口上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而右边洞口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于是空气从压强大的左口流向压强小的右口,如下图所示:
(2)乘客候车时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其中的原因为:运动的火车周围的空气速度大、压强小,乘客靠近运动的火车易发生事故,所以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
39.【答案】(1)D
(2)锥形瓶内的硝酸铵遇水溶解会吸热,使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导致体积减小压强变小,当瓶内压强低于大气压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U管中的水柱往瓶内压,使b液面低于a液面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分析】(1)根据液面的高度变化确定锥形瓶内气压变化,然后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2)首先说明物质溶于水后的温度变化,然后说明锥形瓶内气压的变化,确定液柱高度的变化即可。
【解答】(1)U形管内a液面高于b液面,说明锥形瓶内气压减小了。
食盐和酒精溶于水后温度几乎不变,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放热,锥形瓶内气压升高,故A、B、C不合题意;
硝酸铵溶于水后吸热,使锥形瓶内气压降低,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一段时间后U型管内a液面高于b液面的原因:锥形瓶内的硝酸铵遇水溶解会吸热,使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导致体积减小压强变小,当瓶内压强低于大气压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U管中的水柱往瓶内压,使b液面低于a液面。
40.【答案】(1)D
(2)西北
(3)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7m3=70000N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风;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一般指短时间内的气象变化,而气候是指长时间的气象特征。阿基米德原理公式为:F浮=ρ水gV排,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解答】(1)阴转多云、雷电交加、和风细雨都是短时间内的气象变化,而冬暖夏凉是长时间的气象特征,所以冬暖夏凉不是描述天气。
(2)诸葛亮乘夜黑雾大,率领大队草船驶向曹营。如果当晚吹的是东南风,那么船上的旗帜将飘向西北。
(3)已知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7m3,水的密度,那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7m3=70000N
故答案为:(1)D(2)西北;(3)减解析
41.【答案】(1)B
(2)2:3
(3)半球面积较小(或半径小,或体积较小),产生的大气压力小
(4)解:F=PS=10 5Pa×3.14×(0.2m)2 = 12560N
一对马的拉力:F'= 12560N/8= 1570N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在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时,必须想办法提高两个半球的密封性,密封性越好,实验越容易完成,据此分析上面涂油的目的即可;
(2)根据F=pS计算出大气作用在半球上的压力之比,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二者的拉力之比。
(3)根据F=pS可知,当大气压强不变时,半球的受力面积越小,作用在上面的大气压力越小,自然拉开时需要的拉力就越小。
(4)16匹马分成两组,每组8匹。首先根据F=pS计算出大气作用在半球上的压力,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8匹马的总拉力,最后除以8即可。
【解答】(1)实验室做马德堡半球实验时,往往会在两个半球的接触面上涂一层油,目的时提高半球的密封性,防止漏气。
A.电解水实验中加稀硫酸,是为了增强水导电性,加快反应速度,故A不合题意;
B.塑料吸盘使用前先蘸水,是为了保证吸盘的密封性,防止漏气,故B符合题意;
C.蒸馏实验中烧瓶底部加小石粒,是为了防止水的爆沸,故C不合题意。
故选B。
(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拉力F1=F大气=p内S;拉力F2=F大气'=p内'S;
则两个拉力之比F1:F2=p内S:p内'S=p内:p内'=(1-0.4):(1-0.1)=2:3。
(3)某实验室供教学用的半球,在正常气压下抽成真空后,只需四个人便可拉开。其原因是:半球面积较小(或半径小,或体积较小),产生的大气压力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