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助跑跳高 说课稿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与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指导思想,结合教材特点和初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探讨、互相合作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我来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田径是由走、跑、跳、投这些基本技能构成的一项运动,具有参与性强、竞争激烈、客观条件限制小等特点,侧向助跑跳高是田径田赛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学习侧向助跑跳高能够提高学生的跳跃、速度、灵敏素质等,能够培养学生果敢、机敏、顽强的心理品质,体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快乐,培养学生良好的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天性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我将学生的情况分析如下: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以趣味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学法指导,掌握技术、提高能力,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四、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分析以及学情的理解,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说出并展示侧向助跑跳高的动作要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游戏、分组练习,学练结合,发展学生的弹跳、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练习过程中感受运动的乐趣,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为了课堂教学能够达到最优化,我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助跑和起跳技术。
【难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
六、教学方法
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教法为:讲解示范法、情景教学法、纠正错误法、比赛法。
学法为观察法,分组练习法。
七、教学过程
下面,主要谈谈对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开始部分
首先我会进行课堂常规,内容如下: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简要介绍教学内容,在导入部分我会采用情景导入:同学们,我们的果园里桃子成熟了,老师接下来要带领大家去摘桃,但是树上的桃子生长的很高,我们只有跳得高才能摘到桃子,那么如何才能跳得更高呢?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侧向助跑跳高。
(二)准备部分
针对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准备活动我将采用配乐韵律操和开火车游戏。
首先是配乐韵律操练习,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边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通过配乐韵律操练习促进体温升高,提高机体兴奋性与灵活性,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徒手操配上音乐,乐与律的结合,造成艺术的氛围,给学生以美的感受。
其次是开火车游戏,:全班分为4个小组站成4路纵队,前一名同学抬起后面同学的右腿成为火车,设置起点和终点的距离是50米,听到开始口令,4列火车跳向终点,先跳到终点的组为胜。
(三)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是一堂课的关键环节,接下来我说说这部分的设计:
1.示范
首先,我会采用4列横队,前两列横队蹲下,认真观察老师的动作,并提问学生如何跳得更高?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回答出是助跑有节奏,起跳用力蹬地等。一次好的示范会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还会在脑海里建立初步的动作表象,在观察中让学生思考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体现学社的主体地位,对动作技能的学习有促进作用。
2.讲解
示范结束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我会将动作要领按照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4个阶段的顺序进行详细讲解,如:以左脚起跳为例,首先是侧向直线助跑,助跑节奏逐渐加快,助跑和起跳紧密结合,用远离横杆的腿起跳,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摆起,过杆时下压摆腿,两腿依次过杆,落地平稳。
3.练习
为了将动作表象回归到实际的动作技术上我设置了以下的练习环节:
(1)侧向助跑跳高无杆练习,模仿侧向助跑跳高动作,确定助跑路线、节奏、起跳点,我的组织形式为通过异质分组形式将学生分为4组,在组内由小组长带领练习侧向助跑跳高的无杆动作,其目的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动作框架,掌握动作的主要环节。
(2)助跑后单脚起跳,手触一定高度的悬挂沙包。组织形式是设置4个相同高度的悬挂沙包,4组同学在组内进行手触悬挂物的练习。其目的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助跑与起跳的技术,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
(3)用橡皮筋代替横杆进行侧向助跑跳高练习,组织形式同上,目的是为了降低器材标准要求,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动作要领,克服练习时的心理障碍。
(4)完整的侧向助跑跳高练习,横杆的高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渐递增,组织形式同上,在练习过程中,老师会巡视指导,针对学生在练习中的易犯错误及时纠正,例如学生用靠近横杆的腿起跳,此时让学生尝试改变助跑方向,体会并确定自己的起跳腿和摆动腿,让学生走几步或慢跑几步做起跳过杆练习,体会起跳腿和摆动腿的区别。
4.检验—优生展示
在检验-优生展示环节,让各小组成员自己推选出完成动作较好者进行动作演练,教师加以鼓励性评价,让学生自由推选代表可以培养学生间团结互助的意识,同时更加突出我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该环节也能够检验我的教学成果。
5.青蛙跳荷叶
最后进行青蛙跳荷叶的游戏,确定相距10米的起点和终点,中间设置成4排成“Z”字形的“荷叶”,每组“青蛙”从起点开始依次跳荷叶。通过青蛙跳荷叶的游戏,可以加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更有利于动作技能的掌握,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结束部分
本堂课的最后部分是结束部分,包含的内容有:
1.放松活动:随音乐的拉伸练习
2.教师小结:梳理归纳课堂教学内容,对教学过程、情义与合作进行评价
3.回收整理器材
4.宣布下课
5.师生再见
这样的安排的目的是通过放松环节帮助学生恢复疲劳,为下节课做好身心准备。教师对学练情况进行针对性总结,给予学生鼓励、肯定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并为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要求。
八、预计负荷
本课的练习密度:35%-45%;平均心率:120-140次/分;学生表现良好,积极主动参与,达成我的教学目标。
九、场地器材
本课所采用的场地是:田径场,器材有:录音机1台、磁带1盒、沙包、橡皮筋、横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