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理差异 课件(41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2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理差异 课件(41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6 17:0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学习与探究
——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理差异》
中图版八年级
教学目标
1、区域认知:通过对亚洲的地理位置等的了解,探究学习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综合思维:通过对材料及地图的阅读,分析归纳亚洲的地理环境差异和特点,感受亚洲环境和人文的关系。
3、地理实践力:新旧知识相结合,分析得出相应知识结论,归纳总亚洲地理条件和不同地区人口和文化差异之间的关系。
4、人地协调观:通过综合分析亚洲人文环境和地理差异,逐步扩大分析其他大洲的人文和环境特征。
新知导入
请同学们在图中寻找出以下几个国家。
土耳其
哈萨克斯坦
泰国
印度
这些国家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点?
都在亚洲
新知导入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片,请同学们讲讲亚洲有哪些地理条件?
地势高、地表起伏大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海岸线绵长而曲折
河流多呈放射状
亚洲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环境也是多种多样的,其地域差异十分明显。
根据地理位置和地理特点,人们通常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和中亚六个地区。
一、亚洲六大地理分区
新知讲解
请同学们根据图中信息说一说这几个国家都在哪个分区?并再找一个在此分区的国家。
朝鲜
东亚
哈萨克斯坦
中亚
土耳其
西亚
阿富汗
西亚
泰国
东南亚
合作探究
中国
缅甸
伊拉克
土库曼斯坦
新知讲解
亚洲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人口数约为41.2亿 (2010年),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5,有6个国家的人口超过1亿。
分析角度一:众多的人口
二、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化不同角度分析
合作探究
亚洲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亚洲人口分布不均匀,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亚洲的中部、北部和西部人口稀疏。
新知讲解
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有南亚、东南亚、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这些地区不仅自然条件优越,而且多是开发历史悠久、水陆交通便利和工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
新知讲解
亚洲人烟稀少的地区大多位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内陆高原高山地区、沙漠地区和原始林区。
合作探究
计算下表中各个国家的人口密度。
国家 2010年人口(万人) 陆地面积(千米2) 人口密度(人/千米2)
新加坡 508 699
孟加拉国 14869 14570
日本 12745 377800
蒙古 276 1566500
沙特阿拉伯 2745 2250000
印度 117094 2980000
7268
10205
337
2
12
393
结合图A,在图B中找到这些国家。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亚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居于世界第三位。在亚洲各个地区中,西亚和南亚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中国、印度和东南亚
一些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20世纪80年代后期,亚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
新知讲解
在东亚的许多大城市里,经常可以看到人口拥挤的场面。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增长基本得到了控制。
这主要是人们观念不同所导致的。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经济落后,以农业生产为主,人们“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观念占主导地位,直接导致出生率很高,人口增长很快。
为什么亚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亚洲是黄色人种的故乡,但在南亚、西亚则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
印度人(东亚)
沙特阿拉伯人(西亚)
新知讲解
分析角度二:古老的文明
亚洲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谷地和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出现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在漫长
的历史进程中,这些文明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外传播,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请你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说说图中三大地区为什么能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中低纬度
近海平原
地形平坦
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气候适宜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祥地,也是印度教、犹太教和道教等民族宗教的发祥地。
宗教对一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
尼泊尔佛教建筑
伊斯兰教开斋节
新知讲解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两河流域。是位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平原,现今的伊拉克境内,那里是古代四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巴比伦所在,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制定了第一个七天的周期,第一个阐述了上帝以七天创造世界。为世界留下了大量的远古文字记载材料(泥板)。
拓展延伸
古代中国文明主要是指黄河中下游流域到长江之间,中部偏东的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气候适宜,土壤肥沃,非常适合史前人类生存、繁衍。这些河流从上游带来的泥沙或堆积在河流两侧,或堆积在入海口成形成河口三角洲。这些土地更松软、更肥沃,因而更加适合发展农业。
新知讲解
分析角度三: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洲许多国家先后摆脱了殖民统治。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些国家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断推进经济发展。
合作探究
读图F,说一说亚洲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各国出口贸易总额有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亚洲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各国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的比重越来越大,说明了亚洲经济在不断发展。
合作探究
读图G,回答:估算图中各大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多和最少的国家之间相差多少倍。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亚洲:约123倍
非洲:约81倍
欧洲:约88倍
北美洲:约72倍
南美洲:约6倍
大洋洲:约40倍。
各大洲内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
新知讲解
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亚洲有的国家是发达国家,如日本;但大部分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亚洲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差悬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多与最少的国家相差100多倍。
卡塔尔
阿富汗
拓展眼界
12月18日,该届世界杯闭幕式和决赛在卢塞尔体育场进行,决赛中阿根廷队通过点球大战取胜法国队,赢得大力神杯。 阿根廷队的利昂内尔·梅西获得该届世界杯金球奖;法国队的基利安·姆巴佩获得该届世界杯金靴奖;
卡塔尔有多壕~~!!为了筹办2022年世界杯,卡塔尔轻松拿出2200亿美元,沙漠中建造了一座全新的卢塞尔城。耗时10年,硬是在沙漠中间建成了一座世界顶尖的现代化城市。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 )
是第22届国际足联世界杯,该届赛事于2022年11月20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境内8座球场举行,是历史上首次在卡塔尔和中东国家境内举行,首次由从未进过世界杯决赛圈的国家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
卡塔尔深处沙漠之中,室外温度很高,但是所有去过卡塔尔的都知道,在卡塔尔冬暖夏凉,四季如春,为什么呢,因为老卡他们在所有的街道上都安装了空调,钱?那都不是事儿!
拓展眼界
卡塔尔的致富,靠的是地底下的石油和天然气。
由于地处波斯湾的核心地区,目前卡塔尔境内已探明石油储量253.8亿,占全球比例1.72%,居世界第13位;天然气储量25.78万亿立方米,约占全球比例的12.5%,居世界第3位。
西亚乃至亚洲最富有的国家
新知讲解
亚洲各国经济发展状况也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印度经济发展迅速,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潜力大;西亚的产油国依靠出口石油,获得大量外汇,并在石油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了建筑业、运输业、加工业和商业,成为高收入国家。
新知讲解
但是,亚洲也有部分国家受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的限制,经济发展缓慢,仍未摆脱贫困;还有的国家至今还饱受战乱之害,政局动荡不安。
两伊战争
新知讲解
亚洲各国国情各异,发展水平不一,文化多样。正是这种多样性和互补性,亚洲各国需要加强交流,寻找符合各国特点的合作途径与方法,发挥各国经济的互补性,实现共同繁荣。如何在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的情况下,做到可持续发展,是亚洲各国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一带一路
金砖国家
拓展延伸
国与国的沟通——卡塔尔世界杯中的中国身影
中国制造
在当地商场中开售的各国球衣、帽子、背包等,约有60%由中国生产。中国新能源客车将成为卡塔尔世界杯交通主力,世界杯结束后,这些“中国制造”的纯电动客车将成为卡塔尔公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流活动
2022年11月21日,作为2022年“探访足球起源文化之旅”对外交流推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卡塔尔青少年蹴鞠交流体验活动在卡塔尔多哈足球训练中心举行。世界杯期间,中国蹴鞠将通过多种形式亮相卡塔尔。
拓展延伸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课堂练习
1.D地区的主要人种是(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2.图中属于人口稠密地区的是( )
A. A B.D
C.E D.F
A
A
课堂练习
3.多彩的亚洲文明( )
A.孕育出相同的民俗风情 B.根植于多样的自然环境
C.塑造了复杂的亚洲地形 D.凝练成相同的地域文化
4.图中( )
A.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
B.河流均向南注入印度洋
C.古代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
D.河流均发源于青藏高原
B
C
课堂练习
5.分区:人们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

6.国家:中国和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位于 ;“金砖国家“中的印度位于 ,卡塔尔、沙特阿拉伯位于 ,菲律宾、越南、泰国位于 。
7.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亚洲各国 也存在显著差异;亚洲各国国情各异 。
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东亚
南亚
西亚
东南亚
发展水平不一,文化多样
经济发展状况
课堂练习
8.关于亚洲各地民俗习惯和自然条件的关系,正确的解释是( )
A沙特阿拉伯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高纬度地区,气候严寒
B.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多住长屋——多地震
C.孟加拉人以船为交通工具——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D日本人的住房大多是平顶——气候湿热的自然条件
C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一、亚洲六大地理分区
二、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化不同角度分析
分析角度一:众多的人口
分析角度二:古老的文明
分析角度三:经济发展不平衡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讲解,将其拓展到其他不同洲的人文环境和地理差异的对比中,并将你的思考写成一篇简单的文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